?

沙潁河某復線船閘樞紐基坑涌水險情淺析

2018-01-29 01:52
治淮 2018年7期
關鍵詞:壤土粉質船閘

裴 穎

一、引言

沙潁河某復線船閘樞紐已建有節制閘和Ⅴ級船閘。樞紐工程建筑物設計等級為1級。根據沙潁河航運需要,船閘樞紐規劃復線船閘。確定復線船閘布置于老船閘一側,布置方式與現有的老船閘基本一致,上閘首參與防洪。兩船閘縱軸線相互平行,軸間距50m,新建復線船閘上閘首邊緣距離老閘上閘首邊緣為20m。

該工程自2017年9月開工以來,基坑開挖過程中出現兩次較大的基坑涌水險情,特別是第二次基坑涌水,涌水量大、急,正值冬雪季節,涌水最終灌滿基坑,影響了施工進度,增加了成本。本文就該工程產生管涌險情的原因及處理方法進行探討。

二、工程區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條件

工程區上更新統地層以粉質粘土、粉質壤土、砂壤土、砂性土為主,其中地表出露的主要為粉質粘土;全新世地層呈帶狀分布,組成以粉質壤土、砂壤土為主,地面起伏較大,厚度不均勻,強度一般較低,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表現為非均勻性。

場區具體地層描述如下:①素填土,以粉質壤土為主,部分為砂壤土,屬中等壓縮性土,層底高程34.80~32.04m。②層砂壤土,夾粉質壤土薄層,屬中等~低壓縮性土,本層零星分布層底高程34.10~31.76m。③層粉質壤土,夾砂壤土薄層,層底高程32.11~27.60m。④層粉質壤土,屬高壓縮性土,層底高程24.97~27.60m。⑤層粉質粘土夾粉質壤土,屬中等壓縮性土,層底高程26.30~21.88m。⑥層粉質壤土,含砂礓,屬中等壓縮性土,層底高程23.09~17.98m。⑦層粉質壤土、砂壤土互層,砂壤土含量大約占20~30%,屬中等壓縮性土,層底高程17.71~14.22m。⑧層砂壤土夾粉土和少量粉質壤土,屬低壓縮性土,層底高程11.00~8.48m。⑨層粉質壤土夾粉質粘土,屬中等壓縮性土,層底高程1.97~-1.96m。⑩細砂、極細砂,局部夾少量砂壤土,屬低壓縮性土,層底高程1.45~-1.66m。

工程區地下水類型為松散類孔隙水,根據地層巖性和含水層特征可劃分出三層含水層和二層隔水層,其中第一含水層為潛水,第二、第三含水層為承壓水。分層敘述如下:第一含水層由②層砂壤土、③層粉質壤土和④層粉質壤土組成,厚約3.0~11.3m,該層為第四系沖、洪積快速堆積物,結構松散,含水類型為孔隙型潛水,主要以大氣降水和河、溝塘水補給為主;第一隔水層為⑤層粉質粘土、⑥層粉質壤土,厚度4.0~13.0m,微透水性,分布廣泛,為相對較好的隔水層。第二含水層為⑧層砂壤土,中等透水性,含水類型為承壓水,具承壓性,上部⑦層粉質壤土、砂壤土互層,弱~中等透水性,部分具一定承壓性。第二隔水層為⑨層粉質壤土,微透水性,厚度大,為良好的隔水層。第三含水層為⑩層細砂,局部夾少量砂壤土,中等透水,含水類型為承壓水,具承壓性,層厚不均,出露高程一般在-10.0~-13.0m,對工程影響不大。在上述含水層中與工程密切的為第二層含水層,且建基面下的⑦層土厚度不足2m,在施工中可能出現管涌和流沙現象。施工期埋設測壓管觀測場區承壓水位,外河老閘上游水位高程31.5m,下游水位高程28.5m期間,從空間分布上看,靠近上閘首處地下穩定水位在31.5m左右,下閘首處地下穩定水位為28m左右,閘室位置處地下穩定水位為30m,由此分析場區地下水位與外河水位基本一致,因此施工期需采取必要的降排水或截滲排水措施。

三、基坑開挖施工及基坑涌水過程

復線船閘位于沙潁河左堤及老船閘之間,基坑右岸緊鄰老船閘,采用雙排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支護,基坑左岸放坡開挖,上下游均采用鋼板樁+鋼管樁組合圍堰擋水?;铀闹懿捎脭[噴截滲墻圍封,下游右岸加長110m段導航墻施工期兼做圍堰,采用永臨結合的雙排鋼筋混凝土灌注樁結構,樁間底部采用擺噴截滲墻與相鄰截滲墻相接,雙排樁之間充填C15素混凝土防滲。

2017年10月份,船閘上閘首基坑開挖至高程24m左右(上游河道水位32m),基坑右岸支護樁附近發生涌水,現場水流往上翻涌,水量逐漸變大。緊急搶險在基坑內填筑圍堰擋水,同時通過巡查發現,正在施工的上游橫向圍堰鋼管樁處出現水流倒灌現象,流量逐漸加大,入口也逐漸擴大,后經及時封堵,險情得以控制。

2018年2月份,船閘基坑已開挖至高程18m左右,并已澆筑多塊閘室底板素混凝土墊層,此時上游水位33m,發現上閘首基坑左岸上游側拐角高程22m處出現涌水險情。外河水先繞過鋼板樁圍堰,在鋼板樁內側出現旋渦,并繞過第一次加固的截滲墻體外圍,從上閘首左上角向上涌入基坑,瞬間形成滲流通道,且在橫向截滲墻上游形成塌陷坑,后在圍堰未封閉處形成決口,圍堰逐漸沖毀,導致基坑大量進水,最終與外河水位持平。

四、基坑涌水內外因分析及建議加固措施

第一次涌水點在高程24m左右,第二次涌水點在高程22m左右,兩次管涌均發生在上閘首圍堰處,從涌水點高程分析,均位于⑥層粉質壤土⑦層粉質壤土與砂壤土互層之間結合部。涌水發生時,上游圍堰施工尚未完成,基坑開挖高程約17m左右,而上游河道水位33m左右,形成16m左右的水頭差。據后期勘察、檢測,發現涌水口上游已實施截滲墻在高程14~24m范圍內部分地段已連通。由此分析:⑦層粉質壤土與砂壤土互層是基坑產生涌水的內在原因,該地層為中等透水性,滲透破壞型式為管涌,在高水頭壓力下,土體中水力坡降大于容許值時,就會在薄弱處形成滲流通道;外在原因主要為上游圍堰尚未完成施工,未形成整體的截滲面,且施工質量未能得到很好的保證,截滲墻體下部余有殘渣或墻體與土層之間特別是與⑦層粉質壤土與砂壤土互層之間留有孔隙、孔洞及斷墻等,容易使高壓水體由外河滲入墻體下部,沿墻壁向上流入基坑內部,快速淘洗、沖刷,造成涌水險情。

針對目前出現的兩次涌水險情,建議在前期加固措施的基礎上,對涌水影響岸坡進行壓密注漿補強,完善加長混凝土截滲墻布置,沿擺噴截滲墻外圍重新補充施工圍堰截滲墻,墻底高程8m左右,強段連接選用接頭管法,應保證接縫處端孔的孔斜率和接頭洗刷質量,盡量減少墻段連接縫,防滲墻墻體應均勻、完整、連續,不應有混漿、夾泥、斷墻和孔洞等。根據場區地層地質情況,混凝土截滲墻槽孔建造主要采用抓取法,局部槽段由于前期灌漿難以直接抓取,可采用鉆抓法成槽。

五、結語

該工程施工降水難點在于復線船閘施工期不能影響老船閘正常運行,且老船閘與復線船閘軸間距僅50m,為了保護老船閘的運行安全,根據場區地層地質條件不宜采用施工降水工藝。因此需對基坑四周采取帷幕灌漿或截滲墻等截滲措施,應要求施工開挖前必須完成截滲工作。截滲施工過程中,加強質量控制工作,嚴把造槽、槽孔間板墻連接、造槽垂直精度工序?;娱_挖過程中,基坑內外埋設測壓管隨時監測地下水位,從而保證施工順利進行

猜你喜歡
壤土粉質船閘
水泥土換填法在粉質砂土路基施工中的應用研究
粉質黏土大面積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案探討
抗疫,在三峽兩壩船閘水域
土壤質地及砧木影響蘋果根際微生物功能多樣性及其碳源利用
船閘
粉質黏土地層泥水盾構泥漿脫水處理技術研究
左家林場核桃良種基地選址調查報告
CONTENTS
玉米角質和粉質胚乳淀粉粒粒徑、糊化特性及凝膠質構特性的研究
楊樹育苗管理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