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鄉愁時代背景下的鄉村景觀設計—以浙江省武義大田鄉徐村為例

2018-01-29 05:33王智明
天工 2018年3期
關鍵詞:庭院民宿鄉土

文 王智明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從鄉村涌向繁華城市,“讓居民看得見水、望得見山、記得住鄉愁”成為時代背景下鄉村景觀設計的核心理念。于是,許多設計師在設計中反思“鄉愁”,重拾被大部分人丟失的成長記憶。

一、現狀分析

通過實地考察,發現徐村交通便利,自然資源優越,有豐富的毛竹資源,村里大面積種植茶葉與香梨,但沒有經過設計和規劃。導致了資源浪費、田地林地混亂,并且部分新建的民居是比較城市化的小洋房,與鄉村環境格格不入。

二、主題確定

根據本項目的背景及設計要求,注重鄉村景觀體驗者的心理需求,注重鄉村懷舊環境的營造,以及自然生態景觀的感染力,在形式上將追求自然線條的律動形式,體現“尊重生態、理解生態”的觀點。在功能上打破鄉村景觀固有的設計形式,向生態、生產、生活的鄉村景觀設計轉變。

設計以一軸、一帶、三區為主體,用交通軸線和水系將各個節點串聯。設計分為三個功能區塊:以果嶺梨園為主體的第一個區塊,四個不同風格的鄉村民宿為第二個區塊,以及“親子有機農場、鄉村書院、鄉食飯店”三個區塊。結合鄉愁這一時代背景,遵循景觀設計中的互動性原則、生態可持續性發展原則以及“以人為本”的原則。明確鄉愁這一時代背景,以鄉村景觀中的生產景觀、生態景觀和民居庭院景觀為設計主體,以括蒼山余脈、布麻河水系為自然依托,進行鄉村景觀設計,貫徹“讓居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核心理念。

三、細節深入

整個設計分為三大區塊,以村中主要道路為主要景觀軸線,貫穿連接三個區域。第一部分是果嶺梨園。梨具有季相上的變化,初春可以欣賞到“玉樹瓊枝”的景象,炎夏有綠樹成蔭,秋天有賞果采摘的樂趣。園中有配套的售票處、服務大廳、小賣部、衛生間等公共設施,同時還有幾座小山坡,供人游玩、休憩、野餐。在建筑構造上使用具有當地特色的、懷舊的材料來勾起景觀體驗者對鄉村的記憶和情感,如青磚、舊瓦、石塊和老木材等。同時,庭院中飽經歲月滄桑的古樹,無疑是能夠承載鄉愁這一情感的載體。第一處民宿的特別景觀亮點在于因水而建的農家魚塘,體驗者可以在這里進行釣魚、捕捉等樂趣。第二處民宿的景觀亮點為體驗種植的菜地,第三戶民宿充分利用了當地的毛竹資源,在毛竹林中建造了竹屋,可以供人消暑、休憩。最后一處民宿設置了一處炒茶屋,在這個茶屋里可以體會當地的茶文化以及親自炒茶的樂趣。在庭院景觀設計中,多栽培可以作為觀賞又可以滿足生活需求的蔬菜。例如,藤蔓類蔬菜絲瓜、黃瓜等。在庭院空間內合理的布置設施景觀,保留庭院原有的水井和農具,這些都是鄉村庭院中具有人文色彩的景觀要素。而傳統農具,可以作為凸顯鄉土特色的鄉村小品景觀,用來塑造懷舊的鄉村庭院。

本次設計的第三部分是最為核心的區域,親子有機農場中有蔬菜迷宮,可以讓家長和孩子進行親子互動,每一塊種植區都有對蔬菜植物的介紹,讓青少年在自然中學習。書院中的主要景觀是陳列其中的各種傳統農業用具,這一書院的設計是對于當地農耕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地方特色的展示。書院場地內使用當地木材,庭院中的花盆則是附近居民曾用來裝食物的瓦罐。這不僅是一個可持續的資源的利用,還再現了當地居民細微的生活痕跡,無形無聲中延續了景觀記憶。鄉野食堂里采用當地生產的農產品,使用當地烹飪法,呈現當地鄉土美食的特色,讓鄉村景觀體驗者從嗅覺到味覺都能夠獲得鄉愁體驗。

道路景觀是串聯主要設計區域的軸線,在設計中保留原本的鄉村道路,體現鄉村原生態美,通過地被鄉土植物(如虎尾草、金佛草、波斯菊)的配置,提高鄉間小徑的觀賞性。同時徐村有一條河流貫穿村落,從動態上連接了景觀節點,因此在鄉村的濱水設計上,我保留了自然的駁岸設計,利用蘆葦等鄉土水生植物增強濱水景觀的美感。臨水空間比較開闊,為滿足人的親水性,在設計中還建設了沿著溪流形態的親水木平臺,為景觀體驗者提供親水空間。

鄉愁是遠離故鄉的人群對于鄉村的情誼,這種情感記憶與特定的記憶場所、物質載體相關聯。而鄉村景觀是鄉愁的一種載體,在鄉村景觀設計中,設計師立足人的需求,同時也要重視對當地鄉土文化的傳承,重視人文關懷,重視保留居民的記憶。

猜你喜歡
庭院民宿鄉土
孿生院子民宿
東胡林民宿
重視培育多層次鄉土人才
回到庭院
鄉土人才選好更要用好
庭院
鄉土中國
庭院中的童年
你是民宿達人嗎
讀《鄉土中國》后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