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邑方言新會話的聲韻調研究

2018-01-29 10:15譚潔瑩
大觀 2017年12期

摘要:新會話是四邑方言的一個分支,新會話是四邑方言的一個分支,其聲韻調有自身的特點,又與粵方言代表點廣州話有相似之處。本文從聲韻調的角度出發,對比新會話與中古音、現代廣州話,研究新會話的語音特點。

關鍵詞:四邑;新會;聲韻調;中古音

一、概述

新會屬于廣東省江門市“三區四市”的其中一個市轄區,位于廣州的西南邊,在四邑中歷史較悠久。四邑方言屬于粵方言的一個主要次方言,以臺山話為代表。新會區所用的語言為四邑方言,以會城話為代表。

目前對新會話的聲韻調系統研究主要有:《廣東四邑方言語音特點》(邵慧君,甘于恩1999),從聲母、韻母、聲調三個方面比較四邑方言各點之間的不同,比較清晰地反映出各點的相對特點,但沒有單獨從音韻的角度對新會話進行研究;《廣東粵方言概要》(詹伯慧2004)也是列舉了四邑方言各點之間的差異,并涉及詞匯、語法方面,較為詳細地寫出新會話的特點,但也沒有從音韻角度單獨分析;《四邑方言聲韻初探》(湯翠蘭1997)則較為詳細地對比了新會話的聲韻調與中古音,但由于選字問題,聲韻組合的例字中存在注音偏誤,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記錄的準確性。

本文嘗試將新會話的聲韻調與中古音進行對比,研究新會話的聲韻調,并將新會話與廣州話對比,研究新會話的特性及其作為粵方言點的共性。

二、新會話聲韻調與中古音韻的對比

(一)聲母

1.全濁聲母清化。並母大部分分化為p和p?,p?多為開口平聲字。

2.明母和微母合流,讀作m。

3.非母、敷母、奉母合并為f。

4.無送氣音t?,透母絕大部分轉化為h;端母絕大部分轉化為t;定母大多轉化為t和h,h中多為開口一等、四等平聲。新會話的這種沒有送氣t?的特征,是四邑方言中各點普遍具有的,是四邑方言區別于廣府片粵語的特點之一。

5.知組、精組、照組都轉化為舌尖前音ts、ts?、s。其中:在知組中,知母大多數轉化為不送氣塞擦音ts;徹母多轉化為送氣塞擦音ts?;澄母大多數轉化為ts和ts?,且ts多為開口三等去聲與入聲字。照組多轉化為ts、ts?和s。照母和崇母的部分轉化為ts;穿母轉化為ts?;船母和審母、禪母多轉化為s。精組的情況也是差不多的。

6.日母和疑母大多數轉化為后鼻音η,也有部分開口三等、四等轉化為j。

7.見母、溪母、群母多轉化為舌根音k、k?和喉音h。見母多轉化為k;溪母多轉化為k?和h,h絕大部分為開口,四等皆有;群母多轉化為k?和k,k大部分為開口三等字。

8.曉母和匣母轉化情況較為復雜,多數轉化為喉音h,亦有部分曉母合口轉化為f、部分匣母合口一等轉化為w。

9.影母多轉化為帶摩擦的半元音聲母j,部分開口一等、二等轉化為零聲母?,部分合口一等、二等、三等轉化為半元音聲母w;云母和喻母多轉化為j,也有部分合口三等轉化為w。

(二)韻母

1.果攝多讀,開口一等透母、泥母讀a,開口三等群母、合口三等曉母讀ie。在廣州話中,果攝合口三等則轉化為圓唇元音?,如“靴”:h?55,這是因為在新會話中是沒有這個圓唇元音的,?在新會話中演變為不同的元音。

2.假攝開口二等、合口二等為a和ak;開口三等多為ie,合口二等多為ua和a。

3.遇攝合口多為u和u,三等除照組是外其他大多都是i和ui。而在廣州話中,遇攝合口中新會話讀為u的音,則是讀舌位較高的u,新會話的i、ui則讀作撮口呼y和圓唇?y。

4.蟹攝開口一等多讀ui,二等、三等、四等大多讀ai;合口一等、三等多讀ui,二等a、ai、uai都有,四等則只有uei。而在廣州話中,蟹攝開口一等中,新會話讀作ui的音節都讀作i,如“臺”ti21,“開”hi55;合口一等、三等則讀作?y和i,如“催”ty55,“外”ηi22。開口三等、四等、合口四等中的韻母則讀作i,如“例”li22,“圭”kui33,這反映出廣州話中的元音在新會話中存在轉化成其他元音的情況。

5.止攝開口三等中,幫組字、泥母來母、見組、曉母字多讀ei,其他大多讀i;合口三等中,非組、影組讀ei,精組、知組、照組和泥母讀ei,見組主要讀uei。

6.效攝開口四等分別為ou、au、iu、iu。

7.流攝開口一等為au,三等大多為u,也有部分au、u等。

8.咸攝、深攝、山攝、臻攝都有整齊的陽聲韻-入聲韻對應。其中咸攝開口、山攝開口、合口都四等齊全。新會話中沒有撮口呼y和圓唇元音?,在實際情況中轉化為了i、等元音。

9.宕攝、江攝、曾攝開口、通攝都有較為完整的陽聲韻-入聲韻對應,每組對應中,有個別主要元音存在等級的差別。

10.梗攝存在較為完整的陽聲韻-入聲韻對應,開口三等、四等舒聲字中存在大量的文白異讀現象,且都是eη與iaη。

(三)聲調

1.古平聲分陰陽,基本符合陰清陽濁的變化,部分影母字變為陰上和陽上。

2.古上聲字多變為陽上和陽去,符合濁上變去的規律。

3.陰去調并入現在的陰平調,因此與廣州話相比少了一個聲調。

4.古入聲現基本全部保留,有完整的上陰入、下陰入和陽入。

三、結語

新會話屬于四邑方言的一個分支,有其自身的特點,如聲母上:無送氣音t?,透母、端母、定母絕大部分轉化為h和t;喉音h摩擦較明顯,多由曉母和匣母轉化而來;半元音聲母j和w也有明顯摩擦。韻母上:沒有撮口呼y和圓唇元音?,這兩個元音在新會話中轉化為i、u、;有介音i和u。聲調上:總共有八個聲調,陰去調并入陰平調,保留完整的入聲調。

對新會話的音系研究有助于了解四邑方言的語音特點,找出其與廣州話直接的對比和聯系,也有助于海外四邑華僑的語音變化研究,是積極有用的課題。

【參考文獻】

[1]甘于恩.廣東四邑方言語法研究[M].廣東: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17.

[2]湯翠蘭.四邑片粵語的特點[A].第八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2008.

[3]詹伯慧.廣東粵方言概要[M].廣東: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145-148.

[4]邵慧君,甘于恩.廣東四邑方言語音特點[J].方言,1999(02):128-135.

[5]李新魁.廣州方言研究[M].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204-235.

作者簡介:譚潔瑩(1990-),女,漢族,廣東江門人,碩士,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專任教師。研究方向:方言學、語音學。endpri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