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白鯨》中的種族主義傾向

2018-01-31 20:14田珊珊
青年文學家 2018年2期
關鍵詞:麥爾維爾赫爾曼白鯨

摘 要:麥爾維爾的代表作《白鯨》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對象。關于對待種族問題上,這部巨著一直被視為反映種族平等的思想的典范。本文通過從小說中幾個次要人物的刻畫著手,分析其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思想。

關鍵詞:赫爾曼﹒麥爾維爾;白鯨;種族主義

作者簡介:田珊珊(1993-),女,漢,山東淄博人,山東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2--02

引言:

赫爾曼﹒麥爾維爾是美國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包括《泰比》、《歐穆》、《馬爾地》、《萊德伯恩》、《白外套》、《白鯨》等。其代表作《白鯨》(又譯為《莫比迪克》)作為美國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一部里程碑似的著作,在剛出版時卻并未引起讀者關注,以至于他慢慢被世界遺忘。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人們終于慧眼識珠發現了《白鯨》這部幾乎被遺忘了的作品,它受到高度重視,成為國內外眾多學者熱衷研究的對象。隨著時間的流逝,其研究熱潮絲毫不退。

一、“種族化”的分工

皮闊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美國社會的縮影,他的水手來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有地道的美國白人、黑人,食人生番,亞洲黃種人,歐洲人等,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可能還不到一半,刻畫的是各種族之間人們團結合作的友好畫面。但是,就其分工而言,又透露著種族主義的意味?!安贿^,捕鯨船上的頭目卻幾乎是清一色的美國人。美國捕鯨業的情形,跟美國陸軍、海軍和商船隊以及受雇傭修建美國運河、鐵路的工程隊情形一樣。我說情形一樣,是因為在所有這些場合美國大肆提供腦力,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們則同樣慷慨的提供體力”(麥爾維爾,2005:88)正如這兩章節題目“騎士與隨從”所暗示的一樣,團結協作并不意味著地位相同,美國白人是高級的腦力工作者而其他種族人是低下的體力工作者。

皮闊得上的大副、二副和三副都是美國人分別來自南塔基、維因耶德和科德角,他們分別是三艘捕鯨小艇的頭目統帥著各自的小艇。而三艘小艇上的魚叉手分別是奎奎格(黑種野人),塔希蒂戈(印第安人)和達格(黑種野人)。小艇的統帥都是清一色的白種人,被視為“騎士”,而副手則是黑人和印第安人視為“隨從”,這樣的分工具有明顯種族化的傾向。如此一來形成了類似等級制的社會結構,亞哈作為船長統治著皮闊得號,三艘小艇的頭領聽從與他,與此同時,大副斯達巴克,二副斯塔布,和三副弗拉斯克地位次于亞哈的同時,又分別是三艘小艇的統帥,統帥著小艇上的其他種族人員,其中包括奎奎格,塔希蒂戈和達格等,即使這三位健壯的魚叉手捕鯨技術并不遜于他的統帥,但是他們還是處于從屬地位。表面來看皮闊得上上演的各種族齊心合力從事捕鯨事業的美好畫面,但是整體來說白人具有明顯的地位優越性,他們處于支配地位,而其他種族不論能力強大與否還是處于從屬地位,地位低下。

二、幻影似的人物——費達拉

費達拉是亞哈船長身邊重要的水手,是東方水手的首領。作為一個次要人物,作者對他的描寫總是含糊其辭,正面描寫極少,是亞哈手下幽靈般的下屬。他的形象模糊不清,像個“影子人物”和“消聲”的存在。作者對這個人物總體上來說持否定態度,書中借他人之口多次稱他為“惡魔”“幽靈”“黃臉皮的家伙”和“壞種的亞洲人”這種厭惡情緒貫穿小說始終(梁余晶,2009:116)費達拉第一次出場時,作者把他描繪為:

此刻站在小艇頭部的是個高大黑臉的漢子,一顆白牙惡狠狠地突出在鋼鐵般的嘴唇外面。他身穿一件陰森森皺巴巴的中國黑棉布外套,黑棉布大腳褲??墒钦f來也怪,凌駕在這一片黑色之上的是一塊閃閃發光的白色包頭布,它包住了這人的一圈圈盤在頭上的發辮。這個幽靈的幾個同伴,膚色不算太黑,皮膚是馬尼拉土著人所特有的那種和諧的虎黃色。這個種族因擅長陰險的妖術而臭名遠揚……(麥爾維爾,2005:161)

從上述描寫中可以發現,作者把費達拉跟馬尼拉土著人聯系起來,意在說明費達拉跟馬尼拉土著人的相似性,而且從人物描寫中也可以大致推斷費達拉很可能就是馬尼拉人。后續描寫中作者又提到這類人來自“亙古不變的亞洲社會”“與世隔絕,歷史悠久卻毫無變化的國家”。在作者眼中東方人就是這樣一種陰險狡詐形象,東方社會是原始、落后的;而西方都是些誠實高貴的水手,西方文明代表著世界上最偉大先進的文明。每當亞哈對自己執著于追捕莫比迪克產生懷疑或是猶豫的念頭,費達拉像個蠱惑者一樣重新點燃亞哈心中瘋狂火焰,這樣的角色設定雖然必須,但是這個撒旦似的蠱惑者卻偏偏是個東方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對東方人的其實和偏見(梁余晶,2009:117)

在后續介紹捕鯨索時候,作者提到在美國的捕鯨業中,馬尼拉繩已經幾乎完全取代了以大麻為主要原料的捕鯨索,因為它強度更大,比大麻繩索更有彈性,而且好看得多?!按舐槔K索像皮膚黝黑的小子,像印第安人;而馬尼拉繩看起來像頭發金黃的高加索人”(麥爾維爾,2005:208)作者對馬尼拉繩子的肯定和贊美,雖然示意它的出處,卻沒有提及其具體名字。作者對馬尼拉繩子和馬尼拉人土著人的不同態度形成鮮明對比。(Tricker, 2017:18)作者似乎只肯定馬尼拉繩子作為捕鯨索的優點,卻忽視生產它的馬尼拉人,這也是種族主義偏見的一種體現。

三、膽小的小黑人——皮普

皮普,來自于美國阿拉巴馬州,與奎奎格與達格不同,是一個心思細膩卻有點膽小的黑人。當風暴來時,大家都在忙著收縮風帆,他卻被嚇得蜷縮在絞車下瑟瑟發抖。這一定程度上就暗示著他終究是個悲劇性的任務。原本作為皮闊得號后的替補船員,是很少下海捕鯨的,但是后來二副斯塔布小艇上的一個水手因為前一天工作時候不小心扭到了手,所以只好由皮普來接替他的位置。第一次下海時,皮普便表現得特別焦慮和不安,好在并沒有跟大鯨打交道。第二次乘小艇下海時候,碰到了大鯨,當時被擊中的大鯨掙扎著碰到了皮普座位的正下方,皮普恐懼至極便不由自主地從小艇中跳了出去,又被奔逃著的大鯨帶著的繩索纏住了胸口,眼看著就要窒息了,斯塔布只好下令斬斷繩索把皮普救了起來。皮普雖然獲救就因為放走的大鯨被水手輪番呵斥。斯塔布以命令的口吻說道:

“堅守不離小艇,皮普,否則,老實告訴你,如果你跳下去,我絕不會把你撈起來;記住這一點。我們不能為了你這樣的人而承受放走大鯨不要的損失;皮普,在阿拉巴馬州,一條鯨賣出去的錢將比你的身價高出三十倍。牢牢記住這一點,再也不要往海里跳了?!保湢柧S爾,2005:316)

皮普的家鄉,阿拉巴馬州,黑人奴隸沒有人身自由,作為主人的附屬物他們可以隨意買賣。斯塔布的話帶有明顯的種族主義傾向,暗示黑人地位低下。在那時的美國,捕鯨業是重要的產業,一條鯨的價值竟然是黑人奴隸身價的三十倍,人命竟然不如鯨值錢。而后來斯塔布真就是這么做的。不知是不是命運使然,皮普再一次從小艇上跳了下去,斯塔布以無情的背對著他,忙著捕鯨沒有施以援手,而后面的水手又碰巧沒有看到他,他就像被偶然丟下的箱子一樣在茫茫大海中飄了好久,最后被大船救起來時候已經神志不清。皮普除了熱愛生活,心思細膩,這里被刻畫成一個膽小怯弱的形象。

四、結語

《白鯨》,作為一部百科全書似的小說,內容之豐富,寓意之深遠,一直被視為反映種族平等的美好愿望的作品。本文通過分析作者對《白鯨》中皮普和費達拉的人物刻畫上,不難發現這部作品帶有一定的種族主義傾向:費達拉這個東方人被邊緣化為幻影似的人物,美國黑人皮普被刻畫成膽小怯弱的形象。而皮闊得一直被視為美國社會的縮影,表面上宣揚著各種族團結協作的友愛精神,實則內部分工明確,美國白人還是居于主導地位,其他種族人只是附屬和陪襯,無形中宣揚著白人至上的觀點。

參考文獻:

[1]赫爾曼﹒麥爾維爾(著),劉宇紅,萬茂林(譯).白鯨[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2]梁余晶,費達拉:滯定型模式下的東方“他者”形象[J]. 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endprint

猜你喜歡
麥爾維爾赫爾曼白鯨
你怎么知道是我
我的白鯨朋友
多維度的外國文學批評范式
——評《赫爾曼·麥爾維爾的現代闡釋》
海豚VS白鯨,誰更聰明
麥爾維爾與霍桑的短暫友誼
白鯨
試論赫爾曼?麥爾維爾《白鯨》中的救贖主題
夜間
空中“大白鯨”
讀《有七個名字的貓》有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