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網格機制研究

2018-02-03 11:10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8年1期
關鍵詞:安全事件公共安全城鄉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 611731]

引言

城鄉公共安全服務指的是圍繞城鄉人員、財產、治安等社會公共安全要素建立起來的安全防范與管理服務體系。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是公共服務的五大重要研究領域之一,同時也是其他領域平衡發展的前提與基礎。在我國,傳統的公共安全服務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城鄉協調發展的需求,現階段我國急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引入先進科學技術,統籌資源,共享信息,改進公共安全服務供給機制,創新公共安全服務運行方式。

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網格機制指的是運用網格的思想和技術來整合不同地域的公共安全服務資源、多維組合多方公共安全信息、多方協同反應公共安全事件,即在一個立體空間內進行多維和動態的公共安全防范與管理。網格管理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最初來源于計算機管理領域,將其思想應用于本研究即把城鄉公共安全服務看成一個動態系統[2],并在這個系統中進行虛擬環境下的資源共享與協同工作,所以根據城鄉統籌公共安全服務的制約因素,認為在高度信息化的現代社會,引入網格技術作為城鄉統籌公共安全服務的保障十分有必要。

一、研究現狀與研究設計

近年來,城鄉統籌、公共安全服務、網格都已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成為研究的熱點和焦點。根據中國知網的檢索結果,以“城鄉統籌”作為主題進行檢索,得到36443條檢索結果。以“公共安全服務”作為主題進行檢索,得到540條檢索結果。對檢索到的文獻用citespace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發現,學界對公共安全服務的研究熱點主題主要集中在公安領域,占比達到23.67%,而且是力圖從“術”的途徑去解決實際問題,而本篇文章主要從“道”的角度,旨在通過網格的思想去建立一套公共安全服務機制,從方法上填補這一領域的研究空白。

(一)關于城鄉統籌公共安全服務的研究

在中國知網以“城鄉統籌公共安全服務”作為主題進行檢索,得到445條檢索結果,其中吳越、吳純認為提供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是政府的基本職能,當前,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要著力解決均等化、持續化、效率化、效益化等問題,而核心是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3]。李禮提出了通過城鄉布局規劃、政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進城鄉各種資源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以滿足城鄉基本公共安全服務的需求[4]。通過一些學者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層面和理論層面,以對資源的合理分配和績效的評估反饋為基礎來引導行政命令促使城鄉公共安全服務的均等化。這些研究表面上雖然能夠消除一些不平衡,但沒有從根本上充分調動和使用各種資源,協同發展每個地區。祝小寧、白秀銀則認為:需要創新城鄉公共服務管理模式,借助當前的先進管理思想和技術,充分盤活現有資源,從而在不巨額增加資源總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滿足城鄉公共服務需求[5]。所以本文認為應該跨出公共管理的領域,運用先進的分析技術和操作手段,來改變這個治標不治本的現象,在有限的資源下高效利用各個要素使效益產量達到最大化。

(二)關于網格的研究

現今,城市網格化管理已經成為一種革命和創新,它首先通過管理手段來對管理對象、過程和評價進行數字化,保證管理的敏捷、精確和高效,然后通過科學封閉的管理機制,形成一整套規范統一的管理標準和流程,使發現、立案、派遣、結案四個步驟形成一個閉環,從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網格管理是實現市區聯動、資源共享的一種城市管理新模式。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的主要任務是建立起協調城鄉的公共安全防范、管理與治理體系,借鑒國內諸多城市已經引入的網格思想對公共安全服務進行管理和改善,引入了網格機制來保證城市與農村之間的資源共享與設備公用。

(三)研究設計

在網格機理的基礎之上,結合城市與農村公共服務的非均等化,提出了建立網格機制是滿足城鄉統籌公共安全服務需求的有效路徑。本研究詳細介紹了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網格四個機制與其操作路徑,包括聚合機制、歸責機制、互動機制與共享機制。這四個機制層層遞進,互通有無,能夠協調發展達到網格機制健康運轉的狀態。然后,此研究設計根據這四個機制的需求提出了構建相應網格機制的對策建議。

二、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網格機制與其操作路徑

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網格機制就是將屬地細分成電子網格地圖上的不同要素,并對應電子地圖上不同的城鄉單元,使這些要素結合各種安全服務信息代碼,建立起一個大容量的數據庫。以網格單位為管理基礎,能夠使城鄉公共安全服務達到均衡化、持續化、效率化和效益化,其實質就是建立起一套“屬地成網、網中有格、格中有責、責任到人、管理到位”的公共安全服務體系。由此可見服務于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的網格機制包括網聚機制、歸責機制、互動機制與共享機制四個層級,所以可以借助政府的指揮控制、服務平臺與技術支持,構建出一套從機理到操作的公共服務網格運行機制,如圖1。

圖1 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的網格機制運行機理

(一)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網聚機制

網聚,顧名思義就是網絡聚集不同資源與要素,把它配置到不同的單元中去。同時還應對不同的信息進行代碼設置,使發生的公共安全事件能夠完成信息的快速傳達、地域的準確定位、手段的正確選擇。具體來說,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網聚機制指的是將不同的地理單元、不同的發展水平單元、不同的公共安全事件單元進行細分,利用信息技術使其形成數字化代碼,然后根據集成化數據處理建立起大容量的數據管理平臺。再對城鄉不同公共安全事件進行模塊劃分,根據公共安全事件發生的頻率、嚴重程度、影響范圍進行不同的單元歸類。最后,對公共安全資源進行管理與權限劃分,使不同的公共安全事件能夠對應到相應的公共安全資源。公共安全資源形成數字化的聚合,在彼此內部關聯的情況下能夠產生與其他不同單元的外部關聯。因此,我們需要實現城鄉公共安全要素與資源的高效交流與互相協同,完善彼此之間的聚合,如圖2。

圖2 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網聚機制

(二)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歸責機制

在公共安全服務資源網格化的基礎之上,需要進行職能分工來識別資源。我國公共安全服務大多數歸責到公安部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應該把所有相關部門都歸責到公共安全服務的網格機制中去。這就需要在網聚機制的基礎上,對不同的資源模塊進行責任設定,對數據化的事件單元進行關聯設定,并且根據城鄉居民對公共安全服務的需求擴大資源模塊范圍。比如我國農村地區的緊急救助嚴重缺乏基礎醫療設施與技術人員,這就需要添加醫療模塊及時對數字化信息需求進行反饋。當然,一個公共安全事件涉及不同的責任主體,資源模塊也應該在橫向上拓寬責任主體的范圍,以確保全方位滿足公民安全需求;在縱向上信息能夠完成層級輸送,及時將信息上傳下達,以保證城鄉之間安全信息的交流,以及上下級之間的監督,見圖3。

(三)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互動機制

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互動機制不僅要求各類公共安全服務模塊之間的互動,還要求城市與農村公共安全服務模塊之間的互動。同時,與公共安全事件相關的各個影響因素模塊也要達到一定程度上的互動,通過數據分析完成有效的防范與預警機制?;訖C制的運動目的在于完成城鄉公共安全事件的協調、反饋與溝通。首先,在一個公共安全事件的管理過程中,網格系統應該通過對該事件的分析,及時調動不同的責任主體資源,但也可能出現資源不足,這就需要加強各個模塊之間的互動,以便在關鍵時刻能夠挑選出合適的模塊進行資源的替代。同時,城市與農村之間公共安全服務的非均等化有一個重要原因即資源的不平均分配,這就需要城市的資源模塊能夠與農村的資源模塊時刻保持互通關系,使城市的公共安全管理與服務單元能夠隨時在網絡空間的調動下對農村做出補充。再者,不同地域的資源模塊也應該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治安情況與提供公共安全服務的理念和能力相配套。

圖3 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歸責機制

(四)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共享機制

在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公共安全服務互動基礎上最終能夠達到資源的共享,反之,資源共享與協同發展也是城鄉統籌公共安全網格機制的本質要義。通過網聚、歸責與互動機制的一系列交流與反饋,我們可以計算出不同地區居民對公共安全服務的需求,比如城市近年來多是對人身與財產安全的需求,而農村則多是對自然災害防治與保障的需求,并通過不同的需求來設計資源的共享機制,使同一種資源能夠對應不同的需求反復使用,而不同的需求能夠迅速對應到相應的資源模塊而得到迅速處理。這就要求城市和農村、各個不同類型的資源模塊之間能夠實現高效的交換與配合?,F今,我國公共安全事件種類越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大,這就需要通過網格對資源的配置思想達到高度聚合狀態,避免資源的重復浪費現象。運用網格思想的出發點就是將城鄉公共安全服務看成一個動態系統而不是靜止對象去研究,同時其資源模塊也應該是能夠動態靈活使用的。

三、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對策建議

(一)城鄉統籌公共安全服務的政策建議

政府作為公共安全服務的供給主體,首先應該從政策層面上充分下達網格的管理理念。公共政策應該充分體現公共安全服務的目標,即公共安全服務的均等化[6]。然后,應該使其融入到網格系統中,使整個網格系統的運轉圍繞這一基本目標進行。其次,要打破城鄉公共安全服務的壁壘,在政策上規定各個地區公共安全信息平臺的開放性,借助信息技術打通各個單元的交流以及數據的共享和模塊的定時交流。最后通過行政指令、政策監督等方式,保證對城市和農村的公共安全服務網格機制建立進程的績效評估,整理出具有榜樣性質的優秀機制,剔除和整治技術不過關或者數據不準確的機制。

(二)城鄉統籌公共安全服務的組織建議

在城鄉公共安全服務的組織上要按照“公平、合理、高效”的原則對其進行組織,首先通過不同地區、不同發展水平、不同事件類型的整理對公共安全事件進行數據化,根據數據分析與算法技術整合各類模塊,使各模塊之間能夠相互連接、互通有無,構建出城鄉公共安全服務網絡系統,以最終消除資源重復利用或者沒有資源利用的問題[7]。這種組織方法的實質就是把分散的要素與資源進行計算機集成化數據管理,從邏輯分散再到邏輯集中,再從邏輯集中到邏輯分散,充分發揮資源的聚合效應。再者,在此過程中,要充分進行內部溝通和外部溝通,避免資源模塊的沖突,協調外部環境的發展,提高行政效率。

(三)城鄉統籌公共安全服務的平臺建議

國家網格系統是城鄉公共安全服務的最大的基礎平臺,在此基礎上,也不能忽視各個子平臺的搭建。從城市到農村,每一個地區的網格運行機制與網絡管理系統都是公共安全服務的子平臺,這些子平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長期的數據交換和信息開放,以便在公共安全服務中滿足不同領域的服務需求[8]。并且,這些平臺應該能夠反映公民的需求,能夠通過計算機運算找出公共安全事件發展的地域與時空規律,并根據這些規律的指導使自己的工作有其側重點,提高資源配置的準確性。

(四)城鄉統籌公共安全服務的技術建議

在公共安全事件中不能忽視的就是歷史狀況和發展規律,構建歷史分析系統和邏輯分析系統要求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因此,可以運用網格技術建立不同的歷史分析模型與邏輯分析模型,對虛擬的公共安全服務進行模擬演練,以提高操作的準確度[9]。然后,通過網格技術不斷地將公民新的需求整合到既得數據模型中去,不斷地對資源進行再分配,對模型進行改善和優化,以不斷地完善新的資源配置。這一目的要求我國的公共安全網格系統的構建需引入大量的技術人才,同時不斷提高當局行政人員的計算機技能以滿足管理網格機制的技術需求。

四、結論

通過以上研究可得出如下結論:

1. 城鄉公共安全服務的聚合機制、歸責機制、互動機制與共享機制的層層遞進與協調發展能夠有效促進城鄉公共安全服務網格機制的資源合理配置和運行效率的提升,這四個機制充分結合、互相配合才能夠促進城鄉協調的公共安全服務網格機制有效運行。

2. 城市與農村在時空上和地域上各有各的規律,不能一概而論,網格機制應該注意在它們的基礎上運行。所以,應當合理地總結梳理出來發展有偏差的不同地區的普遍規律,然后可以構建此類模型,將普遍規律打通,用網格機制聯結在一起,從而有效解決城鄉公共安全服務在各地區的發展不同、資源配置不同所帶來的差異性。

3. 網格機制的各要素能夠充分運行,城鄉公共安全服務才能夠協調發展;同時還必須得到政策、組織、平臺與技術上強有力的支撐,以確保其能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順應規律,結合實際地不斷完善,滿足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需求。

總之,優化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網格機制研究,不僅可以改善公共安全服務的城鄉統籌協調機理,而且還可以創新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模式。這樣便可以有效改變過去由于信息的共享不足、信息披露不力造成的決策失誤、配置失效、協調無力、反應能力遲鈍等問題造成的服務缺失,最大程度滿足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服務需求。

[1] 吳越, 吳純. 基于城鄉統籌的公共安全規劃研究—以長株潭城市群為例[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09(3):62-66.

[2] 王林. 城市公共安全的提升與城市規劃改進研究[J].理論探討, 2008(2): 79-83

[3] 祝小寧, 白秀銀. 城鄉統籌的公共服務網格機制研究[J]. 中國行政管理, 2010(9): 88-92.

[4] 方堃. 當代中國新型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研究[D]. 武漢: 華中師范大學, 2010.

[5] 楊美英. 統籌中國公共產品供給研究[D]. 長春: 東北師范大學, 2008.

[6] 王瑜, 丁輝, 馬英楠. 城市公共安全網格化管理的初步探討[C]//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 2006.

[7] 高孟翔. 我國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問題研究[D]. 開封: 河南大學, 2013.

[8] 趙業業. 城市社會網格化管理機制研究[D]. 上海: 華東政法大學, 2013.

[9] 姜愛林, 任志儒. 網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J]. 現代城市研究, 2007(2): 4-14.

[10] 羅敏, 祝小寧. 城鄉公共服務的社會空間均衡研究[J]. 社會科學研究, 2010(4): 63-67.

[11] 白秀銀. 地方政府突發群體性事件的應急管理研究—以西部C市為例[J]. 理論與改革, 2012(3): 96-98.

[12] 楊海濤. 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研究與展望[D]. 長春:吉林大學, 2014.

[13] 司鵠, 賈文梅. 城市公共安全風險評估指標敏感性分析[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2014(11): 71-76.

[14] 楊海濤. 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研究與展望[D]. 長春:吉林大學, 2014.

[15] 李禮. 城市公共安全服務供給的合作網絡[J]. 中國行政管理, 2011(7): 24-27.

猜你喜歡
安全事件公共安全城鄉
2020年度區塊鏈領域安全事件達555起
在公共安全面前別任性
城鄉涌動創業潮
人臉識別技術在公共安全領域中的應用
大數據背景下的城市公共安全應對機制
城鄉一體化要兩個下鄉
食品安全事件的價格沖擊效應
縮小急救城鄉差距應入“法”
城鄉一體化走出的新路
社會組織介入公共安全管理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