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平1井上干柴溝組地層認識

2018-02-03 05:19付新薄舒月
科技創新導報 2017年31期
關鍵詞:沉積相巖心

付新++薄舒月

摘 要:扎平1井在鉆進過程中,取心多,通過巖屑及巖心資料,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N1地層。本文通過對巖心以及巖屑的綜合分析,對該井N1地層的沉積相,生、儲、蓋組合以及該井與鄰井在橫向與縱向上進行了對比,并做出了闡述。

關鍵詞:上干柴溝組 沉積相 巖心 鄰井對比

中圖分類號:P6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1(a)-0039-02

1 區域構造情況

扎哈泉構造位于青海省柴達木盆地西部南區,為柴達木盆地西部坳陷區扎哈泉凹陷的一個三級構造,構造整體形態為被斷層切割的斷鼻;扎哈泉構造北接英東油田,南鄰昆北油田,西與躍進油區相連,東鄰烏南-綠草灘油田;勘探面積450km2。

扎哈泉構造整體形態為被XIII號斷層及阿拉爾斷層切割的鼻狀構造,傾末于扎哈泉凹陷,與凹陷之間發育一條扎哈泉斷層。構造走向為北西南東向,南翼相對交緩,北翼相對交陡,被XIII斷裂所切割。

2 單井分析

2.1 巖性分析

扎平1井上干柴溝組巖性綜述:2900~3520m,視厚度620m,未見底。巖性以棕灰色、灰色泥巖,砂質泥巖,泥質粉砂巖為主,夾棕灰色、灰色細砂巖、棕褐色泥巖,砂質泥巖,泥質粉砂巖、粉砂巖和少量的灰色含礫砂巖。通過對該井N1地層巖屑以及巖心巖性組合的分析,筆者認為該地層主要發育深湖-半深湖亞相,其中夾濱淺湖亞相。

通過對巖心40個樣品鑄體薄片鑒定,碎屑顆粒主要粒徑在0.05~0.35mm之間,分選性以中-差為主,磨圓度主要以次棱為主,并發育水平層理,并且在巖心薄片上分析發現富含黃鐵礦及有機質,更說明此處處于還原環境下的沉積。通過以上數據也證實該層主要發育深湖-半深湖亞相,其中夾濱淺湖亞相。上干柴溝組地層形成時期正是第三紀山系形成,喜馬拉雅運動主要的運動期,使得該地層在沉積過程中經常出現湖進湖退的現象,由此沉積相分布出現深湖-半深湖與濱淺湖亞相交替出現。

2.2 氣測顯示分析

扎平1井在鉆探過程中自50~3520m井段(導眼段)共發現氣測異常197.0m/76層,主要集中在N1地層,出現異常37次,并且在該層油氣顯示比較好,全烴基值在0.06%~5.74%之間,氣測異常顯示全烴值在0.24%~19.84%之間,烴組分出峰齊全,巖性只要為棕灰色泥質粉砂巖、細砂巖以及棕褐色泥質粉砂巖。水平段3000.00~4220.00m共發現氣測異常838.00m/15層,全烴值最高10.41%。槽面無顯示,池面無變化。主要巖性為灰色粉砂巖,細砂巖及泥質粉砂巖。通過對扎哈泉地區試油效果好的儲層全烴進行綜合分析,得出一個統計規律:試油效果好的儲層具有全烴絕對值大于3%,重烴組分升高,輕烴組分降低的“鏡像”特征。在井段3230.00~3318.00m、3415.00~3475.00m(導眼)進行了鉆井取心,總進尺148.00m,總心長146.33m,平均收獲率98.9%,取心段見含油氣巖心4.69m,其中熒光0.65m,油跡2.32m,油斑1.36m,油浸0.36m。

2.3 生、儲、蓋組合分析

2.3.1 烴源巖

油氣勘探實踐和油氣地球化學研究表明,表征有機質豐度的指標有殘余有機碳含量(TOC,%)、氯仿瀝青“A”含量(EOM,%)、總烴含量(HC,ppm)、巖石熱解生烴潛量(S1+S2)(HC mg/g rock)等。

由于有機質在熱演化過程中所生成的油氣,只有在滿足巖石本身吸附的需要后,才可能向外運移,因而,烴源巖有機質豐度的下限值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不同學者提出不同的烴源巖有機質豐度評價標準。

扎平1井在N1地層泥巖與砂巖呈互層狀分布,源儲關系好,巖石熱解生烴潛量(S1+S2)平均1.09mg/g,氯仿瀝青“A”平均0.06%,通過對扎哈泉地區10口井有機碳取樣分析,普遍大于0.4%,大部分在0.6%以上。

通過對巖心生油巖樣品做鏡質組反射率測定,得出該層原油RO平均值在1.2%左右,說明母巖的成熟度很高,按照我國陸相泥質烴源巖有機質豐度評價標準,屬于中等油源巖。

由此可見扎平1井N1地層生油巖屬于較好烴源巖。在深湖-半深湖及濱淺湖亞相中,所處還原環境到弱氧化-弱還原環境下,沉積主要以泥巖、砂質泥巖為主,夾帶粉砂巖,細砂巖及泥質粉砂巖,富含有機質,是有利的生油層。

2.3.2 儲層

(1)儲層巖性。根據錄井資料與巖心資料分析,扎平1井N1地層儲集層主要為孔隙型,儲集層累計厚度242.00m,占地層總厚度的39.03%,最大單層厚度為7.0m,巖性以粉砂巖、泥質粉砂巖、細砂巖為主。N1儲層主要為一套深湖-半深湖及濱淺湖碎屑巖儲層,其巖石的礦物組成,顆粒的膠結方式和顆粒的排列方式常常決定著儲層物性的好壞。通過對該層巖心觀察和常規薄片資料分析,發現本區儲層巖性較細,以細砂巖、粉砂巖和泥質粉砂巖為主,顆粒直徑一般為0.01~0.35mm。填隙物含量普遍較高,且以碳酸鹽膠結物為主。碎屑礦物成份以陸源石英、長石及巖屑為主。石英平均含量29.9%,長石平均含量25.0%,巖屑平均含量27.4%,礦物成分成熟度平均值0.40,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

儲層砂巖中膠結物和雜基含量中等。膠結物平均含量14.02%,主要為方解石,少量硬石膏、鐵方解石以及黃鐵礦;雜基平均含量為2.14%,主要為泥質和泥晶方解石。從砂巖全巖礦物成分測定結果來看,方解石占16.3%,其中方解石主要分布于膠結物中,而泥質、泥晶方解石占10.2%,主要分布于雜基中。

(2)儲層物性:通過巖心物性分析資料來看,N1儲層孔隙主要是原生粒間孔隙和次生孔隙??紫抖戎饕植荚?.3%~9.3%,平均5.9%;滲透率范圍集中在0.05~1.0mD之間,平均0.65mD,含油飽和度平均為33.8%;總體反映了低孔低滲的特點。

(3)蓋層。扎平1井N1地層中,泥質巖較發育,巖性主要為泥巖、砂質泥巖。累計厚度達到367.00m,大段泥巖、砂質泥巖之間夾雜砂巖儲層。平面上廣泛分布著灰色、棕褐色泥巖、砂質泥巖,其巖性較純,致密,縱向上厚度大,平均單層厚度約3~6m,對油氣封閉性好,是區域上理想的蓋層。

(4)鄰井對比分析。扎3井至扎2井N1地層連續,儲層連續,并且三口井都處在扎哈泉斷鼻構造的軸部,且扎3井構造位置高于扎平1井,扎2井最低,按照油氣運移方向看,扎平1井的出油率要高于扎2井。氣測異常顯示,在扎平1井的水平段油氣顯示很好,由此也證實了作者的猜測。過扎205井-扎平1井-扎201井的聯井剖面,扎平1井N1地層的油氣顯示要好于扎205、201井,扎205、201井處于扎哈泉斷鼻構造的翼部,處于構造低的位置,油氣多半運移到構造高的位置,通過對比也發現,扎平1井要好于該兩口井。通過以上兩個剖面對比,建議以后的開發重點應該沿著扎哈泉斷鼻構造的軸部開發,并且多以水平井開發致密油,提高油田產量。

3 結論

(1)通過對本口井N1地層巖屑及巖心的綜合分析,了解了該層屬于深湖-半深湖及濱淺湖亞相,且由于地質構造運動,兩種亞相模式交替出現成為互層。

(2)N1地層烴源巖發育較好,儲層孔隙度平均5.9%,滲透率平均0.65mD,反映了低孔低滲儲層特點,蓋層較純,致密,形成有效的封堵作用。

(3)通過聯井剖面,了解扎哈泉斷鼻構造在軸部的油氣顯示要好于翼部,建議沿著軸部開發,多以水平井為主。

參考文獻

[1] 朱利東.青藏高原北部隆升與盆地和地貌記錄[D].成都理工大學,2004.

[2] 王峰.阿爾金斷裂帶晚第四紀滑動速率及其地震地表破裂分段特征[D].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2002.endprint

猜你喜歡
沉積相巖心
一種頁巖巖心資料的保存方法
四川盆地寒武系底部黑色巖段對比與沉積相初探
Acellular allogeneic nerve grafting combined wit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repair of long-segment sciatic nerve defects: biomechanics and valid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文昌19-1油田珠江組二段I油組沉積相研究
CdZnTe襯底沉積相成分分析
長巖心注CO2氣水交替驅試驗模擬研究
非均質巖心調堵結合技術室內實驗
頁巖氣巖心評價體系綜述
中東卡塔爾地區二疊系Unayzah組沉積相分析
大安北油田泉頭組四段沉積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