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大千5000只牛耳制毫八支

2018-02-05 07:17李淺予
鐵軍 2017年9期
關鍵詞:制筆牛群張大千

李淺予

牧草像波濤起伏的大海一直鋪展到天的盡頭,一位身著中國長衫、頭戴東坡帽的老者,昂首挺胸,向正在波濤上游弋的牛群走來。隔著老遠,牧場主一眼就認出了老者:張大千先生。

1954年定居巴西的大千先生在當地名氣極大。這位令人尊敬的中國畫家到這兒有什么事呢?是為尋找制筆原料而來。

大千先生的要求極為苛刻:他要從牧場主的牛群中挑選出2500頭3歲大的小牛,在每只牛耳中各取一撮毛。牧場主當然樂意為這位出手闊綽的大藝術家效勞,于是雇了十幾個短工,“千萬毛中選一毛”(白居易《紫毫詩》),從5000只牛耳中,選出了一公斤牛耳毛。

1964年7月,張大千帶著這一公斤牛耳毛專程赴日本請神田玉川堂制作毛筆。玉川堂是一家創立于江戶時代的百年老店,一直保持著傳統的制筆工藝。他們嚴格按照大千先生的要求,經過一百多道工序,終于制作出了八支“尖、齊、圓、健”的牛耳毫毛筆。

大千收到筆,隨手取出一支,飽飽地蘸了一管墨,懸腕,筆走龍蛇,寫下:“雄師百勝恣橫行,執耳升壇眾與盟。所向由來無勁敵,敢從紙上笑書生!”

這八支筆,大千留下兩支自用。

1956年,他與畢加索在法國會晤,觀畫談藝,互贈作品,當他發現畢加索也喜歡中國書畫時,當即承諾送他兩支上好毛筆。

兩支,寄給國內好友謝稚柳。謝1930年起即與他交往,大千曾為他題詩“天下英雄君與操,三分割據又何人”,在大千心中,只有這位“柳弟”才能和自己在畫藝上并駕齊驅。

剩下兩支,被大千精心保管起來。十年后,當他聽說臺灣畫家、曾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的梁寒操一直希望得到一支牛耳毫毛筆時,于是決定將這兩支筆贈與梁。

大千帶著筆來到臺灣,卻得知梁剛剛去世,感嘆不已,不禁想起了古時武士掛劍,子期伯牙,棄琴絕響,遂來到位于臺北金山鄉的富貴山墓園,將這兩支筆焚于梁寒操的墓前。endprint

猜你喜歡
制筆牛群張大千
張大千收藏古書畫述略
制筆巨頭百樂集團專利布局分析
與牛共眠
張大千:“這個娃兒不贖了”
牛群成和牛的故事
論筆
論筆
我的最牛老爸
張自啟插圖
牛牛阿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