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伯衛星電視媒體發展特征與啟示

2018-02-06 09:22劉欣路馬曉穎
對外傳播 2017年12期
關鍵詞:衛星電視電視頻道阿拉伯

劉欣路+馬曉穎

一、阿拉伯衛星電視媒體發展歷程

阿拉伯世界衛星電視媒體的發展起步較晚。自上世紀50年代起,西方衛星電視媒體開始壟斷阿拉伯市場,阿拉伯世界的伊斯蘭文化體系、傳統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遭受前所未有的沖擊,并隨之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鑒于此,阿拉伯各國一致認為必須自主發展本土衛星電視媒體,擁有自己發聲的渠道,主動引導阿拉伯民眾的思想,抵抗西方的文化入侵,并向世界有效傳達來自阿拉伯世界的聲音。

經過幾年的醞釀,阿拉伯國家新聞文化部長理事會于1967年提議建立阿拉伯衛星組織,同年4月,阿拉伯國家聯盟中18個成員國在開羅制定并簽署了阿拉伯衛星發展計劃,成立了技術委員會負責相關事宜的推進。通過各國的不懈努力,阿拉伯衛星組織最終于1976年底成立,總部設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當時共有21個成員國,理事會由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聯酋、利比亞等九國組成,其中沙特是最大的出資國。與此同時,阿拉伯廣播聯盟于1969年2月成立,秘書處設在開羅,其宗旨是促進阿拉伯各國廣播電視機構間的合作和有關廣播電視領域的研究工作。該聯盟于1980年創辦了阿拉伯電視節目交換網,并于1985年發射了兩顆用于交換新聞和電視節目的通信衛星。令人遺憾的是,雖然阿拉伯衛星組織與阿拉伯廣播聯盟得以成立并成功發射了衛星,但是由于技術水平較低,許多阿拉伯國家仍然租用西方衛星傳送節目,因此該組織與聯盟并未如人們預期一般發揮相應的作用。直至1999年2月,阿拉伯衛星組織發射了名為Arabset(A3)的通信衛星,該星配有先進的設備,共裝有30套轉發器,可以承載300多個電視頻道,并覆蓋所有阿拉伯國家。至此,阿拉伯世界衛星電視媒體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大量國有與私營衛星電視臺紛紛成立,數量逐年大幅增加。

21世紀初的阿富汗戰爭成就了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的崛起,阿拉伯衛星電視媒體也開始引起世界性關注。在阿富汗戰爭中,除半島電視臺外的所有外國媒體都被當時的塔利班政府逐出阿富汗,半島電視臺因此成為了全世界了解阿富汗戰況的唯一信源,從而確立了其在世界新聞傳播格局中的獨特地位,開啟了一段其在阿拉伯世界一枝獨秀的快速發展時期,半島電視臺甚至成為阿拉伯衛星電視媒體的代名詞。

對于阿拉伯世界的衛星電視業而言,如果說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是“半島”時代的話,那么近幾年來,阿拉伯衛星電視媒體發展格局已經發生了重要變化,誕生了一批優秀的衛星電視媒體,形成了群雄逐鹿的局面。特別是沙特的阿拉比亞電視臺、黎巴嫩的LBC和邁亞丁電視臺、阿聯酋的阿布扎比電視臺等都是深受阿拉伯觀眾喜愛的電視臺。此外,非阿拉伯國家的阿拉伯語衛星電視也發展迅速,尤其是英國BBC阿語頻道、法國24小時阿語頻道、今日俄羅斯阿語頻道、韓國KoreaTV阿語頻道、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阿語頻道等在阿拉伯世界也有較為廣泛的受眾。

二、阿拉伯衛星電視媒體的發展特征與趨勢

近年來,隨著國際和地區局勢的深刻變化以及傳播技術的不斷革新,阿拉伯世界衛星電視媒體也呈現出新的發展特征和趨勢。

第一,從數量激增到震蕩整合。自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在阿拉伯各國政府的推動和扶持下,阿拉伯衛星電視業進入高速增長期,根據阿拉伯廣播聯盟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阿拉伯各國共有819家機構開展衛星電視業務,其中27家為國有,792家為私營;衛星電視頻道總數已達到1230個,其中133個為國有電視頻道,其余1097個為私營電視頻道。阿拉伯廣播聯盟的調研報告認為,現有的1230個衛星電視頻道中有超過一半是小成本、小制作的娛樂性電視頻道,由于受眾數量少、管理水平低、收入有限,基本處于勉強維持或停滯狀態。另外一半中的很多頻道面對激烈的競爭態勢也面臨生存的困境,有約300個頻道的活躍度日益降低,很可能在未來三年內被收購或關閉??傮w而言,鑒于衛星電視媒體的發展日益依靠資本集中和技術集中,阿拉伯衛星電視業也已開始進入整合階段。如前所述,半島臺在21世紀前十年獨領風騷,而現在的半島臺受發展策略、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其影響力已大不如前,在社交媒體上的關注量不斷降低。與此同時,沙特的阿拉比亞電視臺、埃及的尼羅河電視臺、黎巴嫩的LBC和邁亞丁電視臺、阿聯酋的阿布扎比電視臺則成為新的領導者,而且已經由單一的衛星電視頻道轉型為大型傳媒集團。

第二,重心由西向東轉移。阿拉伯世界傳統的文化、傳媒中心是埃及、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等位于阿拉伯世界西部的國家,但近年來,由于中東格局發生劇變,上述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傳媒等領域的地位均被嚴重削弱,而位于阿拉伯世界東部的海灣國家則憑借區位、環境、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成為阿拉伯傳媒業新的中心。特別是阿聯酋,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推動包括衛星電視業在內的各類傳媒的發展,成立了阿布扎比傳媒集團、迪拜傳媒集團等世界級的傳媒企業,將發展傳媒業上升為國家戰略。為了強化自身優勢,阿聯酋迪拜還建設了阿拉伯世界規模最大的媒體產業集群——迪拜媒體城,業務范圍幾乎涵蓋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所涉及的全部領域,并涉及咨詢、培訓、生產、物流等各個環節,已有來自全世界70多個國家的1500多家媒體落戶于此,BBC、CNN、MBC、LBC等一大批世界著名媒體均將地區總部設立在迪拜媒體城。

第三,由無為而治到強化監管。上世紀90年代及本世紀初,阿拉伯各國普遍采取大力推動衛星電視業發展的政策,但并未形成相對完整的監管體系和監管制度。近幾年來,阿拉伯各國普遍開始重視監管,埃及、黎巴嫩、阿聯酋等國紛紛重組了原有的監管機構,成立了媒體最高委員會,并開始完善法律法規。特別是在內容監管方面,多個國家出臺法規,一方面充分保障媒體的權利和自由,但同時也要求任何媒體不得逾越政府劃定的紅線。例如阿聯酋在2009年新修訂的《新聞法》規定,對于詆毀阿聯酋現行體制或攻擊國家領導人的媒體,將處以500萬迪拉姆以上的巨額罰款,嚴重的還將吊銷營業執照。此外,由于阿拉伯各國衛星電視媒體具有互通性,所以阿拉伯各國也在加強監管方面的協調,22個國家的媒體主管部門已經簽署協議,聯手規范衛星電視內容,嚴禁詆毀各國領導人和國家體制、破壞各國主權和公共秩序、褻瀆宗教和傳統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內容,一旦出現此類現象,各國將統一行動予以處罰。endprint

第四,從吸引眼球到內容為王。阿拉伯廣播聯盟的研究報告認為,由于阿拉伯衛星電視媒體數量龐大,各頻道往往為吸引受眾而傾向于選取敏感的話題和過激的言論。但近幾年來,隨著阿拉伯各國對自身困境的反思逐漸深化,越來越多的阿拉伯民眾認識到,阿拉伯世界缺少的不是破壞舊有秩序的力量,而是建設新秩序的共識。因此,內容為王越來越成為各媒體,特別是大型媒體的追求,構建社會共識、推動社會發展、追趕世界發展潮流、追求真善美等方面的內容成為阿拉伯受眾最關心的話題。事實上,阿拉比亞電視臺、邁亞丁電視臺、阿布扎比電視臺的崛起以及半島電視臺某種程度的衰落也體現了觀眾在內容選擇上的變化。

第五,從單一發展到多媒體融合。近年來,以社交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在阿拉伯國家發展迅猛,用戶人數成倍增加,而且社交媒體已經由社交工具轉變為綜合性信息平臺,在埃及、約旦、阿聯酋等國甚至成為民眾獲取信息的第一渠道。在此背景下,衛星電視媒體與社交媒體的深度融合成為趨勢和潮流,幾乎所有的主流衛星電視媒體均在社交媒體開設了賬號。以阿拉比亞電視臺為例,其在Twitter的粉絲量已超過1400萬,成為粉絲數量最多的阿拉伯衛星電視媒體。通過對該電視臺臺長圖爾基的采訪,筆者了解到,阿拉比亞電視臺并非簡單地將衛星電視頻道制作的節目壓縮后直接搬上社交網絡,而是組建了專門的制作團隊負責主頁的運營工作,根據受眾年齡分布、受眾接受特點相對獨立地進行節目設計、制作與發布,其在Twitter主頁更新視頻、發布消息的速度往往快于傳統渠道的更新速度,從而贏得受眾的歡迎。

三、關于進一步發展中國阿語衛星電視頻道的幾點思考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以及中國在阿拉伯國家利益的擴展,相關部門日益重視發展對阿拉伯國家的軟實力,其中衛星電視媒體是其中的重點和關鍵。2009年中央電視臺阿拉伯語頻道的建立標志著中國阿拉伯語衛星電視媒體的發端,經過幾年的發展,其關注度和影響力日益提升。此外,寧夏電視臺等地方媒體以及部分民營企業也開始著力拓展與阿拉伯衛星電視媒體的合作,通過互換節目、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加強對阿拉伯世界的國際傳播。當然,面對阿拉伯衛星電視媒體激烈的競爭態勢,我國的阿語衛星電視頻道既有機遇,更面臨著諸多挑戰。本文僅提出以下幾點思考:

首先,加強國際合作和本土化運營??陀^而言,面對數百家衛星電視媒體的激烈競爭,我國阿拉伯語衛星電視頻道雖然進步明顯,但影響力和受眾數量與阿拉伯世界主流的衛星電視頻道相比差距還較大。當然,作為一個新興媒體,其成長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積極借鑒其他非阿拉伯國家阿拉伯語衛星頻道的經驗,特別是國際合作和本土化運營經驗。例如,今日俄羅斯RT、韓國KoreaTV與阿拉伯主流衛星電視媒體在節目交流方面的合作已非常深入,利用阿拉伯本土媒體傳播文化和聲音更容易得到受眾的接受和認可;再如,BBC阿拉伯語頻道之所以在阿拉伯世界影響廣泛,其成功經驗之一便是高度的本土化運作水平,制作團隊基本都由阿拉伯人組成,其選題、表達方式更符合阿拉伯受眾的接受習慣。這些經驗值得我國相關傳播機構借鑒,一個對內的中文母本翻譯成多種語言的傳播方式需要得到改進。

其次,從受眾出發創新傳播內容。當前,阿拉伯世界“向東看”傾向明顯,越來越多的阿拉伯受眾關心中國、關注中國。因此,我國的阿語衛星電視媒體應抓住這樣一個機遇,從受眾的需求出發創新傳播內容。約旦著名中國問題學者、安曼市文化局局長薩米爾認為,中國的衛星電視應從三方面突破:一是從新聞入手,但重點不是對各類新聞事件本身的簡單報道,而應更加突出中國對各類國際、國內問題立場的闡釋;二是加強對中國發展成就、發展經驗的總結,這是當前阿拉伯世界知識精英和普通民眾共同關心的熱點話題;三是更加重視對中國現當代文化的傳播,特別是反應當代中國人生活、愛情、思想變化,具有較強時代性、大眾性的電視節目。此外,薩米爾還強調,雖然阿拉伯人普遍對中國功夫都很感興趣,但由于阿拉伯民眾長期經歷動蕩、戰亂,所以對戰爭、復仇等題材的動作電影并沒有太大興趣,中國媒體應改變提到傳統文化就首先想到功夫等文化符號的習慣做法。

再次,善用新媒體。以社交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在阿拉伯世界已被廣泛使用,并與衛星電視媒體深度融合。在這一背景下,我國的衛星電視媒體亦應更加重視新媒體的力量,除做好微信公眾號外,還應花更大的力氣利用好Facebook、Twitter等在阿拉伯世界使用更廣泛的社交媒體平臺。在這一過程中,應特別注重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的選取,重視對明星節目、明星主播的培育,避免將新媒體傳播等同于傳統媒體。例如,新華社派遣埃及籍記者穆小龍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報道中國,這種方式在阿拉伯世界產生了較好的效果,其對兩會的網絡直播、對北京外國語大學校園生活的網絡直播等都吸引了全球超過五萬人同時在線觀看,引起了熱烈反響和積極互動,是我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運營相結合的成功嘗試,這種經驗值得借鑒和推廣。

(本文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絲路影視橋工程”的部分研究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歡
衛星電視電視頻道阿拉伯
數字電視傳輸技術新進展及展望
第五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
德國報刊紛紛開設電視頻道
阿拉伯國家宣布舉辦男裝秀
阿拉伯小鎮的露天集市
氣象影視節目的包裝與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