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河南加強豫疆區域經濟合作的思考

2018-02-07 01:14袁金星
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 2018年5期
關鍵詞:援疆兩地河南

袁金星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通過經濟合作尋求更大的經濟發展空間已經成為多數國家和地區一項重要的政策選擇。2010年,中央啟動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將河南與新疆哈密地區和兵團十三師緊密聯系在一起。實踐證明,開展對口援疆,不僅增強了哈密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壯大了地域經濟,同時,也為豫疆雙方的區域經濟合作提供了廣闊平臺,拓寬了豫疆雙方發展空間。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家正在推進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如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都著眼于以更加開放的眼光和胸懷,加強區域之間的協同合作,優勢互補。因此,隨著援疆工作的縱深推進,河南迫切需要加強豫疆兩地經濟合作,通過合作取得優勢,在合作中發揮優勢,在融合中借勢發展,這既是大勢所趨,也是發展所需。

一、河南加強豫疆區域經濟合作的重大意義

1.是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拓展開放發展新空間的客觀要求。深入實施“一帶一路”是我國新時期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點工作,不僅為中國提供了新的國際合作框架,也為國內各省市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發揮河南內陸腹地戰略支撐作用,積極融入和全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是新時代下河南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重要任務。而新疆由于其獨特的地緣、資源等優勢,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因此,持續強化豫疆區域經濟合作,可以充分利用新疆的通道、平臺、載體,推進河南與有關國家和地區的多領域開放合作,全面提升河南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物流鏈中的地位,更好地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在更大空間彰顯河南的地位和作用。

2.是緩解河南省資源環境約束、助力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當前,河南資源要素、生態環境、地域空間等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約束日益凸顯。提升發展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擴大視野,開拓更寬更廣的空間和地域。豫疆兩地資源和經濟互補性強、關聯度高,特別是河南對口支援的新疆哈密地區土地面積廣闊,區位優勢明顯,礦產資源儲量豐富,煤化、石化、光電、風電、裝備、物流等產業發展迅速,借助經濟合作這一途徑,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發揮河南產業、技術、人才、管理、科技等方面的優勢,借助哈密地區在能源、土地等方面的優勢,在多領域、多層次進行經濟合作,可以有效破解資源環境的約束瓶頸,實現優勢的互補和疊加,推動河南省資源型產業去產能,助力河南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3.是擴展對口援疆工作內涵、推動對口援疆深入開展的重要舉措?!笆濉睍r期是全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也是新疆進入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新階段,迫切需要推動對口援疆實現由“面面俱到式”向“重點帶動式”轉變、“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單向輸入”向“雙向互動、合作共贏”轉變[1],進而培育內生發展新動力。河南是新興工業大省和全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新疆是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哈密是新疆副中心城市、新型工業化主戰場和重要增長極,新的發展使命要求對口援疆的工作重點轉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因此,河南必須進一步強化與新疆特別是與哈密的經濟合作,切實增強“造血”功能,助力哈密在全疆率先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才能更好地完成中央賦予河南的政治任務。

4.是引導河南企業開拓市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平臺?!耙粠б宦贰钡纳钊雽嵤┮约皩谠ぷ鞯娜嫱七M,為新疆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大跨越創造了有利條件,全區經濟綜合實力顯著提高,產業結構加快升級,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不斷增強;同時,與新疆接壤的八個國家大多尚未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機電、輕紡、食品工業相對落后,工業制品和日常生活消費品不能完全自給,需要大量進口。這為豫疆合作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可以充分發揮河南產業門類比較齊全、產品種類豐富的優勢,開展與新疆特別是與哈密地區的經濟合作,引導更多的河南企業參與哈密開發建設,開展出口經營,有效擴大河南產品在西部以及中亞、西亞市場占有率,提高河南企業的知名度、競爭力、影響力,同時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豫疆區域經濟合作潛力巨大

1.豫疆在資源和經濟方面互補性強、關聯度高為兩地經濟合作提供了動力。由于河南與新疆自然要素稟賦的空間差異十分明顯,兩地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經濟結構、資源特點和相對優勢,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和差異性十分突出。河南作為內陸省份,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和積累,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興經濟大省,主要的突出優勢在于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齊全的工業門類、優越的區位和完善的交通運輸體系、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以及巨大的市場需求,但能源比較缺乏,一些傳統產業特別是資源密集型產業已經或正在失去比較優勢,需要尋找新的發展空間。而新疆在人才、技術、資金方面相對缺乏,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開發程度比較低的地區,但其幅員廣闊,擁有豐富的土地、光熱、礦產等自然資源,一些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具備或正在獲得比較優勢,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豫疆之間存在區位梯度勢差,有經濟合作的強大動力,能夠使優勢互補的各種資源、要素在區域間充分流動,促進兩地更大程度的發揮優勢,提升發展實力。

2.國家支持新疆發展的優惠政策為豫疆經濟合作創造了條件。鑒于新疆對于我國資源能源、國防安全的重要戰略地位,中央為支持其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在土地、財稅、投資、產業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這些優惠政策之多、覆蓋范圍之廣、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比如在土地利用方面,在對口支援地區使用戈壁荒灘建設產業聚集園區、引進產業項目的,可以免交土地出讓金和土地有償使用費;在產業發展方面,適當放寬在新疆具備資源優勢、在本地區和周邊地區有市場需求的部分行業的準入限制,如在內地嚴格限制的鋼鐵、水泥等產業;在稅收方面,到2020年,對新疆困難地區新辦的屬于重點鼓勵發展產業目錄范圍內的企業可享受“兩免三減半”政策,等等。這些優惠政策,為河南企業及居民赴疆興業架起了橋梁,為深化豫疆經濟合作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3.豫疆兩地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為經濟合作拓展了空間。河南是我國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重要交通樞紐,歷來被視為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特別是隨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家戰略平臺的建設,河南形成了東連大海、西接中亞的陸路口岸體系,連接“一帶一路”的東西雙向戰略通道以及連接全球重要樞紐機場和主要經濟體的空中絲綢之路,從改革開放的“內陸腹地”轉變為“一帶一路”的前沿高地。新疆在中國和世界地理中擁有地緣優勢,歷來就有“亞歐大陸腹地”之稱,是亞太與歐洲兩大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和樞紐,是溝通中亞、南亞、西亞的咽喉,與八個國家接壤,是我國面積最大、陸地邊境線最長、毗鄰國家最多的省區,也是我國向西向南開放的重要門戶。在國家大力實施“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兩地都有打通“一帶一路”物流通道、發揮各自物流樞紐優勢的強烈愿望,為進一步深化豫疆經濟合作拓展了巨大空間。

4.河南對口援疆成效顯著為豫疆經濟合作奠定了基礎。自2010年新一輪援疆工作以來,河南把對口支援哈密地區和兵團第十三師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堅持“科學援疆、全面援疆、真情援疆、務實援疆”的理念,以改善民生為根本、以產業援疆為載體、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著力在就業、教育、人才、醫療、產業、文化、旅游等方面全方位推進對口援疆。在“十二五”期間,累計安排援建資金17.64億元,建設援疆項目168個,實現援建項目100%完工、100%投入使用、100%審計合格,形成了河南特色的援疆模式,有力推動了哈密市和兵團十三師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并持續位居全疆前列;同時,為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打下了深深的“河南烙印”,這些舉措為深化豫疆經濟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豫疆區域經濟合作的重點領域

綜合分析河南的產業、資金、技術、人力資源優勢與新疆的資源、市場、區位、政策優勢,以及兩地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意愿,未來加強豫疆區域經濟合作應重點集中在以下六大領域。

1.在能源資源開發與合作領域。充分發揮河南在技術、資金、設備力量雄厚的優勢,結合河南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和新疆特別是哈密地區的成礦條件,鼓勵河南企業與哈密聯合建立長期穩定的資源開發基地,加強對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聯合勘探開發和綜合利用。引導河南有實力的能源企業在新疆建立煤電一體化生產基地,推進“疆電入豫”工程、西氣東輸三線工程及煤化工、有色金屬深加工等項目建設上的合作。

2.在農業及農牧產品的開發與合作領域。充分發揮河南作為農業大省在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優勢,依托新疆豐富的土地、光照資源,重點在種植業、特色農畜產品產銷銜接、種子研發繁育、農技推廣等方面,加強互動與聯系;積極推進河南大型農業龍頭企業與新疆合作,結合新疆農、林、牧等特色產業,采用先進生產技術和工藝,重點發展以紅棗、哈密瓜、枸杞、核桃等為主的特色林果產品,以牛、羊、雞等為主的清真畜產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3.在裝備制造業開發與合作領域。發揮河南制造業門類齊全、技術先進的優勢,依托“一帶一路”以及新疆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考慮建設豫疆合作裝備制造業產業園,推動河南一些大型企業,如中信重工、黎明重工等來疆設立分支機構。立足新疆不斷發展的交通運輸需求,大力發展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業,鼓勵宇通客車、中集華駿等企業來疆開展合作,擴大乘用車、重卡等市場空間。瞄準周邊地區農林機械的巨大市場,重點發展適應邊疆地區需求的新型農機及配套產品,培育當地零部件生產企業,推動產業實現集群式發展。

4.在原材料產業開發與合作領域。結合河南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立足新疆大開發、大建設的實際需要,引導安鋼、濟鋼、舞鋼來疆設廠,不斷發展壯大鋼鐵冶煉、建筑用鋼結構型材產品生產規模,豐富產品種類,提升產品檔次,做大做強鋼鐵產業。發展適度規模的有色金屬冶煉及其深加工產業,抓好石灰石、石膏、頁巖等資源的開發,鼓勵水泥等建筑材料龍頭企業到新疆發展水泥、石膏板、門窗等相關產業,延伸建材產業鏈條,提升產品價值。

5.在旅游開發與合作領域。立足各自旅游資源優勢,按照“市場開放、互為推介、互送客源、共同發展”的原則,創新合作模式,豐富合作內容。推動豫疆兩地聯合推出精品旅游線路,為雙方旅客旅游提供便利服務。加大媒體宣傳力度,持續開展“火車拉汽車”自駕游、“豫哈絲路行”等系列活動,將豫疆旅游合作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鼓勵雙方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旅游線路、旅游市場、旅游產品等旅游資源的聯合開發,構建跨區域、“無障礙”的旅游體系。

6.在經貿開發和合作領域。充分利用新疆市場潛力大、地理位置優越、開放平臺眾多以及更加靈活的邊境貿易政策,鼓勵省內優勢企業立足西部、面向歐亞,努力開拓西部及歐亞市場,大力開展出口、邊境貿易,形成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支持河南企業與新疆企業聯合對外投資、工程承包。全面發揮中原連南貫北、承東啟西的地理區位優勢以及交通物流優勢,積極為新疆企業產品打入內地市場以及進口、轉口等業務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使河南成為新疆開展國內貿易的重要基地。

四、新時代加強豫疆區域經濟合作的建議

豫疆同在歐亞大陸橋之上,兩地資源、區位、產業互補性強、關聯度高,經濟合作空間巨大,特別是在黨的十九大以后,我國發展進入新時代,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明顯提速,為深化豫疆經濟合作迎來了千載難逢的良機,必須搶抓機遇,推進雙方經濟合作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深入,共同開創互利共贏新局面。

1.強化政府指導協調,夯實經濟合作基礎。對河南而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央支持新疆發展的戰略部署,把開展豫疆合作特別是對口援疆擺上河南全省工作的重要議程上,建議成立豫疆經濟合作領導小組,由省主要領導任組長,省直廳局、各省轄市任成員單位,探索建立與新疆產業合作統籌協調和聯動工作機制,把開展經濟合作納入對口支援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引導和鼓勵各職能部門、各省轄市組織優勢企業開展多層次的產業對接合作[2]。搜集、整理和宣傳新疆特別是哈密地區開展經濟合作的優惠政策,并采取有效措施,到企業進行宣傳。在此基礎上,編制出臺河南與新疆產業合作指導目錄,圍繞實施目錄范圍內的投資項目,盡快研究制定產業布局、貸款貼息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2.發展“飛地經濟”,建立豫疆合作產業園?!帮w地經濟”能夠打破地域界限,優化資源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產業的集聚功能和規模效應,是推動兩地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的有效方式。深化豫疆經濟合作要把建立豫疆合作產業園、探索“飛地經濟”發展新模式作為重要途徑[3]。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強兩地溝通交流,根據哈密地區產業經濟布局和工業功能規劃,建設豫疆合作產業園。創新體制機制,探索建立精簡、統一、高效、便捷的跨區域協調管理機構,積極探索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市場運作的開發模式,建議考慮通過龍頭企業進行整體運作,同時結合豫疆兩地利益需求,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機制,重點在生產總值核算、稅收分成等方面確定合理的分享比例,確保實現豫疆互惠互利、成效雙贏,從而形成豫疆各具優勢、關聯互動、錯位發展的產業格局。

3.加大企業合作力度,培育區域共同市場。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區域經濟合作的紐帶和最主要力量,豫疆兩地相距較遠,但企業會通過跨區域的橫向經濟聯合拓展其經營領域,進而實現合作共贏,因此要重點在推進企業合作、培育區域共同市場上下功夫。要積極組建跨區域大型企業集團,從長期來看,組建跨區域大型企業集團是區域經濟合作的一種趨勢和重要載體,同時也是確保區域經濟合作穩定、有序、協調發展的中堅力量,在工業制造、食品加工等領域,要引導河南大型企業跨地區收購、兼并新疆中小企業;在礦產、能源等領域,要鼓勵豫疆兩地相關國有大型企業相互參股,組建跨區域經濟體;在帶有一定公益服務性質的產業領域,引導兩地政府、企事業單位等服務主體聚集資金共同組建。通過企業和共同市場的培育,全面鞏固兩地經濟聯系。

4.創建區域性行業協會,深化政府與市場的交流合作。行業協會在區域經濟合作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覷,其作為維護區域經濟合作的規范管理和服務性的中介機構,行業協會對于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溝通發揮著重要作用。河南與新疆兩地應牢牢把握新的歷史機遇,盡快磋商創建區域性行業協會,發揮其在協調豫疆兩省之間的產業布局、利益分配、合作模式等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通過區域性行業協會積極發布豫疆合作的政策導向和對合作相關問題的處理意見,能夠讓企業充分了解豫疆兩地政府合作的意圖和重點合作領域,同時,行業協會也可以收集企業對豫疆區域經濟合作的意見和建議,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參考依據。另一方面,通過行業協會可以及時掌握豫疆兩地企業的動態信息,了解企業的供需狀況、經營情況,特別是發揮其中介協作組織的作用,推薦新疆招商引資項目,為豫企入疆提供投資咨詢服務,更好地促成兩地企業之間的合作。

5.健全激勵機制,強化豫疆經濟合作政策保障。全力做好跟蹤服務工作,特別是河南對新疆對口援建地區,落實好企業到疆投資在土地利用、稅收、基礎設施建設、價格等方面的各項優惠政策,切實把優惠政策用足、用好、用活。建議從河南對口援疆資金中列支一定數額,建立河南扶持產業合作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制定資金統籌管理和使用的實施細則,通過貸款貼息、廠房補貼、投資獎勵等方式,鼓勵河南企業到新疆及哈密地區投資發展[4]。實施“投資主體配套支持”政策,定期公布河南到新疆投資企業名單,對于這些企業,河南省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委、國資委等相關職能部門在職能范圍內對到新疆投資的河南母體企業給予相應政策支持。督促有關部門抓緊建立豫疆經濟合作信息服務平臺,為企業及時提供產業政策、投資項目等方面的信息服務,指導企業有效參與豫疆經濟合作。

猜你喜歡
援疆兩地河南
川渝雜技同獻藝 兩地聯袂創品牌
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十四五”對口援疆工作會議在烏魯木齊召開
《富春山居圖》為什么會分隔兩地?等
援疆的夜晚
養蝦人都驚呆了!4月之前投了這個苗,蕭紹兩地超九成用戶成功賣蝦
出彩河南
河南:過大年,逛廟會
融嵐兩地的紅色記憶
河南:走進就業的春天
放歌河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