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有聲讀物媒介現狀及失衡分析

2018-02-08 14:40陳姝
中國傳媒科技 2018年6期
關鍵詞:讀物數字資源

文/陳姝

(作者單位:重慶天健電子音像出版有限公司)

引言

當前,隨著我國音頻技術、移動終端以及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有聲讀物行業也獲得快速進步,并且擁有了穩定的消費群體。數字有聲讀物具有內容豐富、體驗良好以及資源多樣的優勢,逐漸受到我國聽眾的歡迎和青睞,成為有聲讀物產業中的關鍵組成部分。用戶可以使用穿戴設備、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計算機等終端,收聽數字有聲讀物。其與傳統音像制品和有聲讀物相比,具有收聽社交化、碎片化以及個性化的優勢,對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1.我國數字有聲讀物的媒介現狀分析

1.1 媒介生態環境

首先,政治環境。在我國加強完善互聯網、電視廣播網以及電信網的政策大背景下,提出加速公共服務和現代技術的建設和應用進程,促使公共服務實現網絡化和數字化,數字有聲讀物作為公共文化項目建設的關鍵組成部分,受到我國相關部門的重視,同時,我國也要求電信、聯通以及移動等運營商,不斷降低移動流量的費用,為人們收聽數字有聲讀物提供便利,為其市場培育和產業發展創設了積極的政治環境。其次,經濟環境。在我國媒體轉型的過程中,很多廣播電臺和出版社都積極擴展有聲讀物服務,并且利用自身優勢擴大在社會中的影響力,獲得投資人和資本市場的關注,例如,荔枝FM、多聽FM、蜻蜓FM以及喜馬拉雅FM,都相繼完成了千萬美元以上的融資;再次,文化環境。我國自古就有聽書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網民的數量和規模持續增加,在智能手機普及的大背景下,更多的網民選擇收聽數字有聲讀物為了滿足不同群體的多元化需求,有聲讀物行業也快速發展,為用戶提供更多個性化以及多元化的文化資源。最后,技術環境,隨著我國音頻技術和4G技術的不斷完善,為用戶可以隨心所欲、隨時隨地收聽有聲讀物奠定了技術基礎。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也促進了精確性和個性化推送服務的完善。

1.2 媒介生態競爭

首先,內容競爭。各大平臺為了切實滿足用戶的多元化文化需求,在內容資源的生產和選擇方面,其主要以UGC和PGC兩類為主,其中,UGC以自媒體人士、草根主播等構成;PGC以出版社、電臺和電視臺等構成。喜馬拉雅FM作為我國當前規模較大的聽書平臺,其將網民自制和專業制作進行了有機融合,在確保讀物內容質量的同時,充分激發了網民的主動性和參與熱情。

其次,版權競爭。當前,雖然喜馬拉雅FM、酷聽網等平臺擁有豐富的內容資源,但想要實現持續發展,內容資源依然是其面對的關鍵問題。為了獲取更多的資源,有聲讀物制作商紛紛與網站、演播人士和出版機構建立合作,并且簽署版權協議,進而確保內容合法性。例如喜馬拉雅FM與百度、閱文集團、果麥文化、譯文出版社以及中信出版進行了深度合作,希望獲取更加豐富的版權資源。同時,隨著用戶需求的多元化發展,版權資源爭奪戰在行業中越演越烈,版權價值不斷上漲,一些平臺利用版權打擊行業競爭對手。

1.3 媒介生態共棲

當前,我國大力提倡“互聯網+”戰略,為了更好地實現優勢和資源互補,更多的有聲讀物平臺選擇與硬件廠商、手機廠商、網站媒體開展深度合作。例如,酷聽網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與音像代理、手機運營商、廣播電臺、文學網站和出版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擴大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和行業占有率;又例如,考拉FM,其積極與雪鐵龍、寶馬和福特等汽車品牌開展合作,推出考拉品牌的智能音響。

2.導致數字有聲讀物生態失衡的主要原因

2.1 資源內容開發程度低

在全新的歷史時期下,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出版大國,對推動精神文明建設起到關鍵作用,網絡文學作品以及優秀紙質作品層出不窮,但被制作成為數字有聲讀物的作品卻寥寥無幾。我國各大數字讀物平臺,其資源內容主要集中于兒童作品、網絡文學、暢銷作品以及經典作品中,內容資源開發不足,甚至存在大量同化和雷同的現象。同時,由于受到資金、技術以及資源等因素的制約,數字有聲讀物的質量也良莠不齊。

2.2 盈利模式嚴重失調

數字有聲讀物行業在我國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市場競爭基本處于初級階段,各大平臺的盈利模式和銷售渠道較為單一,不夠清晰和成熟。同時,有聲讀物存在版權費高、制作成本高的情況,平臺基本處于“微利”狀態。雖然數字有聲讀物已經獲得了年輕受眾的認可和青睞,但與視頻相比較,其付費比例依然較低,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內容推廣、Banner廣告和開屏廣告,沒有深入挖掘潛在消費群體。

2.3 版權保護工作不足

與有聲讀物發展迅速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相關版權法律建設較為滯后,行業缺乏版權意識和維權意識,導致數字有聲讀物中版權糾紛以及盜版侵權事件頻繁發生。例如,晉江公司起訴企鵝FM,就因其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私自播放某數字有聲讀物。這種現象在有聲讀物市場層出不窮,生產者甚至為了版權而相互撕扯,導致行業發展混亂、不規范。

3.實現數字有聲讀物生態平衡的相關策略分析

西方歐美國家,例如德國、美國以及英國等,其在多年的探索發展中逐漸成為了完善的媒介系統。數字有聲讀物在我國剛剛起步,行業發展缺乏規范化,需要通過科學的生態制衡手段促進其實現生態平衡。

3.1 以體驗和內容為根本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數字有聲讀物的發行者和制作商,需要對資源內容進行科學分類,按照自身特點和實力,劃分為心理、健康、教育、藝術以及文學等多種類型,為不同群體的需求提供針對性以及個性化服務,提升收聽群體的忠誠度。同時,要注重主播知名度的推銷和宣傳,積極在民間挖掘和培養草根主播,進而提升讀物的制作水平,帶給用戶以良好的收聽體驗。只有以體驗和內容為數字有聲讀物的制作根本,才能形成更加良性的生態鏈,為行業發展不斷地注入全新的活力。

3.2 探索銷售和盈利新模式

新時期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有聲讀物逐漸成為聽眾新寵,更多的年輕群體選擇收聽有聲讀物,實現知識和視野的擴展,因此,數字有聲讀物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全新的銷售和盈利模式,進而增加行業的經營收入和社會影響力。首先,要積極打造定制化以及個性化的內容服務,吸引更多的企業和個人付費收聽,不段更新產品內容和結構,為用戶提供相關硬件和軟件設備,打通數字有聲讀物產業鏈,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其次,要積極創新銷售渠道,利用電子商務、廣播電臺、網絡平臺和移動終端,形成完善和系統的發行體系,加強出版物的銷售層級建設;最后,各大出版商和制作商,要積極尋求跨界合作,進而突破傳統銷售模式的局限,打造知名品牌,進而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3.3 對版權加強審核保護

為了創設良好而積極的市場環境,相關部門要不斷完善版權保護的相關法律,加強法律法規建設,規范數字有聲讀物的交易定價,防止出現漫天要價的情況出現。強化對盜版侵權的處罰力度,并且建立完善的版權保護和管理機制。發行者和制作商還要堅持“授權演播”的基本原則,對版權進行嚴格的審查,尤其是UGC內容,更要加大審查力度,采用先進的加密技術,切實保護獨家授權,防止內容被不法分子盜播。

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建設精神文明社會的大背景下,數字有聲讀物憑借其快捷、便利的優勢,獲得了人們的歡迎和青睞,其發展速度和發展進程持續加快,為了規范其行業發展,我國有關部門和有聲讀物發行者和制作商要形成產業發展合力,通過各種有效策略,實現其良性循環和生態平衡,為我國文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讀物數字資源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工會干部案頭讀物推薦
中國城市運營 地產首腦讀物 房地產導刊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喜聞《論持久戰》成為“最熱讀物”
書蟲來襲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讀,人人可受益的經典心理讀物
資源回收
答數字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數字看G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