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夢之旅的文化擔當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和合”企業文化知行觀

2018-02-14 11:38王振海
建筑設計管理 2018年1期
關鍵詞:文化企業

王振海

1 引言

1.1 概念

文化、企業,企業文化、國有企業文化,“和合”文化

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如風俗習慣、禮儀、信念、精神、志趣等。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游離于物質之外,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物質與精神的總和,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文化有良莠、大小、高下之分,這里所指的優秀的文化。引申一下:小到個人、家庭,大到團體和社會,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的經驗性的積累總和。

企業一般是指以營利為主要目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具有獨立核算法人資格的社會經濟組織。運用各種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技術等),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

企業文化一般理解為企業在長期的實踐當中,形成和積累下來的優良傳統、優秀經驗和優越做法,是特定的歷史文化積淀。以一定的哲學思想為指導,以社會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為基礎,以企業家的成功理念和企業成功經驗相結合形成,企業自身特點的價值觀、行為模式等等,體現為系統性和整體性。廣義理解為物質、制度、精神等層面的文化。

國有企業文化是國有企業在長期的經營和管理活動中確立的、信奉并付諸于實踐的價值觀、思維方式以及行為模式,和面向未來的思想指引。在本質上是促進企業發展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屬于思想范疇的概念。它同一般的企業文化相比,具有鮮明的引領性、民族性、政治性和較高的穩定性等特點。

和合由“和”與“合”聯接而成。和,指和順、和平、和美、和樂、和睦、和善、和氣、和諧。合,指結合、合力、合適、合作?!昂汀迸c“合”大都指向團隊。和合較早見之于《國語·鄭語》:“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豆茏印份d:“畜之以道,養之以德。畜之以道,則民和;養之以德,則民合。和合故能習,習故能偕”。

和合文化是中國文化最具特質的方面,從現代意義上講是和諧與合作,因此“和合”比“和諧”更加全面,“和諧”講的是狀態,“和合”是狀態與過程。

1.2 構建程式

1)產生過程:自然傳統型、總結研討提煉型、宣導植入型、主要領導強推型、綜合型。

2)形式內容:口號式、激勵式、引導式、概括式、綜合式。

3)功能:外宣式、內聚式,精髓式(松下幸之助從干毛巾中擰出水)、行動式、理想式、互動式(與合作方多方位互動)、綜合式。

2 建筑設計的基本問題

2.1 企業的基本問題

規模、品牌、效益。在企業之初,主要任務就是把規模盡量做大,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就得更加關注質量的持續改進,進而關注品牌,也就是做大做強。品牌體現企業品格,是企業的生命力。而品牌優勢靠文化滋養、文化引領,只有文化才會使企業更具教養。做大,做優,做強是成功企業的規律性進程。

2.2 建筑設計的基本問題

我認為設計工作的基本問題是業主需求、設計創意和建筑效能三者之間的和合統一。

3 “和合”企業文化的來源與定位

3.1 來源

1)經營實踐。

1992年鄧小平南巡。南巡過程中,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隨后通過黨的“十四大”把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時號召各企業、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要“轉換經營機制”。這個過程大概在2000年左右基本宣告完成,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這是國家的層面。在西北院,從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逐步走到單位性質完全企業化是一個二十多年的過程,大概從1992年到1995年間,是西北院完全通過市場競爭去承接項目的全面開始,從1996年至2000年,這個過程持續深化。1991年至2000年當中,國家實施了兩次經濟緊縮,當時叫做“治理整頓”,所謂治理整頓就是主要針對當時全國的基本建設過熱化、國家采取的壓縮全國基本建設投資即壓縮“樓堂館所”的經濟調整政策。建筑行業每次都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對此,院里提出實施“全員經營”的策略。與此同時,當時西北院職工的觀念也由等、靠、要逐漸轉化到靠市場競爭來取得設計項目。根據當時這么一個經營實踐,根據這一個市場需要,院里先后強調要樹立并強化“憂患意識”“競爭意識”“主動出擊意識”“服務意識”“業主就是上帝”等觀念,“承接到項目就有效益”“競爭取勝、持續發展”“精心設計、誠信服務”等觀念。2000年以后,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的逐步實施,作為建筑設計企業,贏來了歷史上少有的大發展機遇期。并且,在“項目制”、專業所等機制上也作了不少探索。從2000年開始,院職工的市場經營觀念可以說得到了完全的確立,直到現在。在這期間,西北院也相應地采取了增設經營單位,增加生產所這一新措施,最近幾年院里也在加大增設經營單位這一方面的推行力度。到現在,已構建了土建所、專業所、創作室,還有專業所不同形態所構筑的多元的、靈動的經營機制。

2)管理實踐。

3)企業文化建設實踐。

4)人生成長過程。

5)理論來源。

五個來源:經營、管理、文化、人生、理論。

3.2 發展階段

中建西北院是最早成立的國家級建筑設計大院,其文化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和合”企業文化經歷了1.0和2.0版。

1992年以前,我院以政治文化主導、職工精神文化為輔,自發形成的文化,包括傳、幫、帶、愛崗敬業等相對松散的自然積淀文化?!捌髽I文化”概念20世紀80年代引入中國后,一段時間停留在概念和學術階段。

1992—2002:鄧小平南巡講話發布后,大范圍內的思想混亂漸次統一,“發展是硬道理”“團結一致向前看”“不爭論”“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都是好貓”等偉大論斷為社會普遍接受。由此,提高企業競爭力與凝聚力成為關注焦點,企業文化逐漸得到重視、運用和發展。我院“和合”這一企業文化的概念在總結基礎上產生,并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通過不同形式宣傳、研討和探索,整體上以“經營文化”和文化的“自然延續”為主,側重于理念,是片段式的。

2002—2008:是我院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經濟效益持續提升,物質基礎進一步向好,“持續建設一流強院”共同目標在院“十一五”發展規劃中確立,在注重“規模與效益”建設的同時,企業文化建設得到持續推進。期間,2005年2月正式以“和合”來概括西北院的文化,同年10月中建總公司首屆企業文化高峰論壇(牡丹江會議)正式發布,標志著中建西北院“和合”企業文化的誕生。其內涵是:合心、合力、合智、和諧。文化由板塊化、分散化,逐步走向提煉與整合。這是我院“和合”文化第一階段。

2009—2011年初,在制定“十二五”規劃綱要過程中,對我院十多年來的經營實踐、生產實踐、管理實踐,黨建、群團、精神文明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等工作實踐過程進行了新的反思,又一次的系統梳理與總結提煉、創新,在此基礎上正式成型了“和合”文化的內涵與外延,正式列入了院“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內涵為“兩句話,十二個字”——“和諧發展共生,合作友誼共贏”。外延為“一總四分”結構,提升到管理哲學高度,凝練升華成企業倫理。

2011—2015: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建立起了“和合”文化理念與行為體系,現已成為認同度較高的中建西北院“和合”文化新品牌。也就是“和合”文化1.0版本。

2015,在“十三五”規劃綱要起草過程中,我們在廣泛調研基礎上,研判政策預期與市場預期、技術優勢與使命擔當,貫徹“五大發展理念”與“四個全面”,以中華建筑創新發展為己任,確立了“和合”文化內涵新表述:“和諧傳承共生,合作創新共贏”,形成了“中建西北院‘和合’企業文化”2.0版。

3.3 “和合”企業文化定位

基于認識,西北院在繼續壯大“中建西北院設計”金品牌的同時,以文化建設滲透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凝聚力量,激活潛能,創新發展,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建西北院特色和合企業文化”新品牌,以推動“持續建設一流強院”的全院事業。

3.4 中建信條·和合文化

企業使命:拓展幸??臻g;

企業愿景: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投資建設集團;核心價值觀:品質保障,價值創造;企業精神:誠信,創新,超越,共贏;設計理念:精心設計,誠信服務;發展目標:持續建設一流強院;特色文化:和合;

企業倫理:新三綱五常。

4 “和合”企業文化的內涵外延

4.1 內涵:和諧傳承共生,合作創新共贏

“和合”文化特質在中國文化歷史上超過三千年歷史了,在歷屆的國家領導人中,李瑞環主席是最重視中華文化中的和合文化特性。應該說“和合”文化比“和諧”文化的內涵要大一些,這兩者基本區別是,“和諧”更側重于狀態,“和合”既有狀態又有動感,強調過程。

“和合”是聯組性概念,所謂“和合”的和,指和諧、和平、祥和;“合”指結合、融合、合作?!昂秃稀边B起來講,指在承認“不同”事物之矛盾、差異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統一于一個相互依存的和合體中,并在不同事物動態和合的過程中,整合優長而克補其短,使之達到最佳組合,由此促進新事物的產生,推動事物的發展。

我院“和合企業文化”內涵“十二五”間定位為兩句話“和諧發展共生,合作友誼共贏”。六大概念就是:和諧,合作、發展、共生、共贏、友誼,這是它的內涵,這是我們的1.0版本。因應“十三五”期間國內外、業內外、企內外發展預判,我們在“十三五”規劃中對內涵作了新表述——2.0版:“和諧傳承共生,合作創新共贏?!币彩恰皟删湓?,六個概念,十二個字”。六對應六合(東西南北上下,泛指天下或宇宙)。十二個字,對應的是十二地支。指出六表示六合,十二表示十二地支,想表明,中建西北院的和合企業文化源于并作用于企業,但不僅如此,她同時生發于企業、員工、社會、家庭四維交織的網絡結構中。四維張則企業光,四維聯則企業全?!昂秃稀蔽幕攸c講上升到企業管理哲學高度的“和合”文化外延。

4.2 外延——“四分一總”

“和合”文化的外延,更側重于企業倫理,歸結為“四分一總”結構?!八姆帧敝笇λ膫€層次分別提出工作行為規范要求:領導班子、干部隊伍、黨員隊伍和職工隊伍。

4.2.1 四分

西北院從倫理規范層面,分別對應領導班子、干部隊伍、黨員隊伍和職工隊伍的規定動作做出要求。

一是院所兩級領導班子:建設一個和而不同、和而求同,有創新力,有開拓力的兩級領導班子。

二是干部隊伍:“三個當頭”、“三個開拓”、“三謀”。

三是黨員隊伍:兩句話:創先爭優,創效爭榮。四是一般職工:快樂工作,勝過昨天。

4.2.2 “一總”:新三綱五常

“一總”就是和合文化所具有的理論特征和實踐特征,具體就是“新三綱五?!??!熬V”指規范,“?!敝秆孕?。我院創立的“新三綱五?!笔窍鄬τ诶系娜V五常來講的。

4.2.2.1 新三綱

第一綱“善為德綱”。第二綱“用為才綱”。第三綱“義為志綱”。

“新三綱”中,第一個“綱”解決 “德”的問題,第二個“綱”解決“才”的問題。如果說德是基礎、才是動力,那么志就是人生導向、升級、前行的方向盤。

比較“老三綱”更多地側重紀律、上下一條線而言,我院倡導的“新三綱”是立足于“個人、單位、家庭、社會”四種關系四維支撐,而以團隊集體為出發點和歸宿,體現出立體性、整體性的特征。4.2.2.2 新五常

“新五?!敝傅氖牵骸俺迅卸髦摹薄俺D顮渴种墶薄俺K汲砷L之苦”“常想同行之樂”“常行仁義之道”。具體地講:

第一常,“常懷感恩之心,敬老愛親,敬崗愛業”;

第二常,“常念牽手之緣,恩愛夫妻,教養子女”;

第三常,“常思成長之苦,建功單位,報效社會”;

第四常,“常想同行之樂,友善同事,團隊共進”;

第五常,“常行仁義之道,創新爭先,穩健致遠”。

4.2.2.3 “新三綱”到“新五?!鞭D化路徑

“新三綱五?!痹诜椒ㄕ撋献龅搅酥饔^、客觀和旁觀三觀的有機統一,考慮到了國家、集體、個人的關系問題。由這個方法論出發,歸納出新的“三綱”和新的“五?!?。特別是新的“五?!?,它所觸及到的就是你、我、他,觸及的是每個人所處具體環境、具體團隊全員,從家庭、個人到單位、社會,全方位的、3D的關系。

“新三綱”與“新五?!笔敲芮新撓档?,如何將“新三綱”過渡到“新五?!蹦??主要有三條路徑,最終追求目標是普濟天下。

路徑一:“始終保持孝子的心境”;路徑二:“始終保持學子的心態”;路徑三:“始終保持君子的胸懷”。

歸納總結一下:“善為德綱而始于孝,百善孝為先,所以我們要始終保持孝子的心境,所謂孝子的心境就是要入則孝、出則悌、泛愛眾而親仁;用為才綱而始于學,非學無以廣才,每天都要有新的收獲、新的心得,就像古語《尚書》所說:“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要把這么一種精神轉化為實踐,所以要始終保持學子的心態;義為志綱而始于仁,仁者愛人,仁者君子。中國知識分子骨氣很硬,從孔夫子到現在經常強調的是“退則獨善其身,進則兼濟天下”,所以要“始終保持君子的心懷”。

始終保持好孝子的心境、學子的心態、君子的心懷,那就會把“新三綱”和“新五?!甭撏ㄆ饋?。有了這三個“始終保持”做橋梁,就從理想延伸到了行為。

5 “和合”企業文化特征

5.1 理論特征:四元融合

中建西北院“和合”企業文化在關注知與行兩大職能的同時,著力把企業和社會,員工和家庭這四個方面融匯,具體來說,“和合”企業文化既體現了企業的本質屬性,又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質要求,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理論脈絡;“和合“文化關注了企業、員工、社會、家庭四個維度實現有機統一,體現了企業職業道德和人生追求的有機統一,體現了理念主張和倫理規范的有機統一,把傳統文化、時代精神、現代要求和職業道德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特別是“一總——新三綱五?!?,是企業的所有員工應該遵守的企業倫理行為規范,易于被員工、被業主、合作伙伴與相關方、被社會所接受,有很廣的社會影響力。

1)擔當使命的文化品性;

2)歷久彌新的傳統雅境;

3)精益求精的職業操守;

4)和協康樂的民生期待。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5)永恒超越的企業主題。

“持續建設一流強院”發展目標不動搖、“快樂工作,勝過昨天”的理念追求不動搖、提升央企尊嚴指數、職工幸福指數的價值取向不動搖。

6)獨領風騷的科技企業特性。

5.2 實踐特征:知行合一

生于實踐,成于實踐,弘于實踐。緊扣實務,突出實用,著眼實效。

“和合”文化內涵的特殊定位,外延上升為企業管理哲學,進而具象到企業倫理,內涵外延形成體系,與管理融和。

三個特征:開放兼容的實踐品行;追求卓越的實踐指向;協和各方的實踐結構。

6 “和合”企業文化運用與發展

1)與企業發展戰略的融和。

“三個不動搖”“四句話發展思路”“兩大品牌發展目標”“十二五”“十三五”發展規劃。(堅持持續建設一流強院的發展目標不動搖,堅持快樂工作勝過昨天的敬業追求不動搖,堅持提升企業尊嚴指數與職工幸福指數的價值取向不動搖?!袄ㄖ鳂I鏈條,完善產業結構,提升整體效益,建設‘和合’隊伍”?!皟灮鳂I鏈條,完善產業結構,提升整體效益,建設‘和合’隊伍”)。

2)與發展策略的融和。

3)與黨建與群工的融和。

4)基于綠色與“和合”文化的中華建筑創新發展管理模式。

7 基于綠色與“和合”文化的中華建筑創新發展管理模式

1)公司始終堅持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將綠色技術與設計創意高度融合,開展綠色建材甄選、運用綠色建筑模擬技術(室內外通風模擬、室內采光模擬、室外夜景照明模擬、建筑能耗模擬、建筑幕墻光污染模擬等),立足綠色建筑技術專項研究與應用、綠色建筑星級標識評價、綠色建筑標準編制,整合資源、引領綠色設計產業,成為行業標桿。

2)公司形成了以“和諧傳承共生,合作創新共贏”為內核的“和合”企業文化體系,凝聚人心,激發創新潛能,踐行天人合一、古今和融、中外和協為靈魂的和諧建筑理念,拓展幸??臻g,極大提升了企業軟實力,成為文化引領創新發展的楷模。

3)公司首創了具有中建西北院特色的EPC模式(即:以設計為龍頭,基于BIM和P6基礎上綠色化、精益化管理的“雙全一站式”工程總承包模式),聚集、整合、管理建筑全產業鏈的資源,關注建筑全生命周期,從根本上避免了窩工、返工,縮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確保了質量,極大地節約了社會資源,樹立了行業供給側改革創新發展模式的典范。

猜你喜歡
文化企業
企業
文化與人
企業
企業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業
企業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