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顏色“大師”

2018-02-18 00:53劉欣曄蔣鄲驥
化學教與學 2018年12期
關鍵詞:花青素大師化學

劉欣曄 蔣鄲驥

摘要:紫薯是生活中的常見食材,從紫薯中提取的紫薯色素富含易溶于水的花青素,其顏色隨溶液pH變化而變化;酸性Na2SO3水溶液能有效地使紫薯色素褪色,并且通過調節溶液的pH可以使該褪色過程“可逆”地進行;用紫外可見光譜比較系統地分析了紫薯色素在不同pH以及Na2SO3褪色前后分子結構的變化特征;據此,設計了有趣且有明顯顏色變化的小實驗,并將中學階段涉及到的“酸堿指示劑”、“SO2的漂白作用”、“化學平衡移動”、“鹽的水解”和“肥皂去污”等化學知識滲透其中,邊玩邊學,有效提升師生科學素養。

關鍵詞:紫薯色素;花青素;pH指示劑;“可逆”褪色;“化學”密信

文章編號:1008-0546(2018)12-0082-04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8.12.027

花青素是廣泛存在于花朵和果實、能夠賦予花朵和果實以豐富顏色的多種天然化合物的統稱。從化學角度看,花青素屬于類黃酮類物質,它們的分子結構中都具有圖1所示的“C6-C3-C6三環”結構 [1,2]。自然界中的花青素超過300種,廣泛分布于接骨木紅、越橘、紫甘薯、藍莓、葡萄、黑加侖、紫胡蘿卜和紫甘藍等果蔬中。植物中的花青素是混合物,種類各異和多種成份組合,從而表現出豐富的色彩,因此,花青素是自然界植物的顏色“大師”。紫薯花青素的主要成分是矢車菊素、芍藥素及少量天竺葵素的3-O-糖基化合物。天然花青素大多在水和乙醇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尚沒有發現其有明顯的毒副作用,因此,作為天然色素被廣泛應用于飲料、糖果、果醬等食品中 [3];有研究表明,花青素還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質,在生物體內,花青素具有抗自由基、抑制癌細胞等重要的生理活性和功能? [4]。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豐富有趣的化學實驗,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練習和掌握化學實驗操作技能,從而有效提升師生科學素養?;谧鲜砘ㄇ嗨刎S富的顏色變化,我們設計了一些有趣且伴有顏色變化的小實驗,以幫助中學生學習和理解“酸堿指示劑”、“SO2的漂白作用”、“化學平衡移動”、“鹽的水解”和“肥皂去污”等知識點 [5]。

一、實驗設計

1.實驗試劑與儀器

紫薯色素(食品級),湖北紫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鹽酸、NaOH、十四酸、CCl4、石油醚、Na2SO3和氨水,均為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TU-195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公司;ZF-7A紫外檢測燈,上海寶山顧村電光儀器廠;PHS-3C雷磁pH計,上海儀電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2.實驗方法

去離子水配制0.5%和1%紫甘薯色素溶液;分別用鹽酸和NaOH配制pH為1~13的水溶液,各取5mL不同pH的水溶液,滴加0.5%紫薯色素溶液0.1mL并用pH計檢測和調節溶液pH,觀察顏色隨pH的變化并測定紫外可見光譜;配制0.5%的Na2SO3水溶液并將其pH調為3;用棉簽蘸取1%紫薯色素在濾紙上書寫“化學”密信。

3.實驗結果與討論

(1)紫薯色素顏色的pH效應

早在1996年,紫甘藍色素用作pH指示劑就有文獻報導。在pH 6.8~7.8時,天然紫甘藍色素由紫紅變綠;在pH約7.5時,紫甘藍色素呈藍色,相當于一種混合pH指示劑 [6]。紫甘藍色素屬于花青素,而紫薯色素也屬于花青素,因此,紫薯色素的顏色也應當隨pH改變而改變。圖2是不同pH紫薯色素水溶液的照片,可見在不同pH條件下,紫薯色素水溶液的顏色呈現多種色彩。pH為1~4時,紫薯色素溶液呈洋紅色,pH為5~7洋紅色逐漸變淺,pH為8~10變成淡紫藍色,pH為11呈藍色,pH為12時呈藍黃色,pH為13時呈土黃色??梢?,紫薯色素水溶液的顏色也表現出明顯的pH效應。

物質分子結構決定其性質,反之,性質變化也反映出分子結構的改變。為此,我們測定了不同pH紫薯色素水溶液的紫外可見光譜(圖3)。pH為1~10范圍內,紫薯色素在290nm和320nm處有很強的吸收,結合530nm處的吸收峰,這是紫薯色素分子結構中具有花青素結構(圖1)的特征吸收 [7],表明紫薯色素屬于花青素;pH為11~13范圍內,290nm和320nm處的兩個吸收峰消失,但在380nm處出現新的較強吸收峰;在pH為1~13范圍內,紫薯色素在200nm~350nm范圍內的吸光度高于其在400nm~700nm范圍內的吸光度,說明紫薯色素對紫外光有很好的吸收,具有抗紫外線的潛能。

可以用紫薯色素分子結構隨pH改變而改變的示意圖(圖4) [8]分析圖2和圖3所觀察到的結果。pH為1~3時,溶液中紫薯色素主要呈紅色的黃烊鹽AH+形態;隨著pH增加,紅色黃烊鹽失去H+形成藍紫色的醌堿A;隨著pH進一步增大時,醌堿A進一步失去H+變成醌堿陰離子A-。所以,隨著pH增加,紫薯色素溶液的顏色發生洋紅色-淡洋紅色-淡紫色-藍色-藍黃色-土黃色遞次轉變(圖2)。

(2)紫薯色素的水溶性及其用作pH指示劑

基于紫薯色素水溶液的顏色隨pH改變呈現豐富的顏色變化,我們設計了兩個小實驗用以驗證“紫薯色素水溶性及其用作pH指示劑”的性質。

①實驗一

在一個容積為15mL的玻璃瓶中,加入等體積(3mL)的CCl4、水和石油醚,再加入少量紫薯色素,混合均勻后觀察到如圖5A所示狀態。CCl4、水和石油醚彼此間互不相溶,再根據三者的密度(ρ)可知,ρ(CCl4)>ρ(水)>ρ(石油醚),不難判斷圖5A中,最下層液體為CCl4,中間層液體為水,最上層液體為石油醚;再根據圖5A中三層液體只有中間層為紫紅色,由此判明,紫薯色素是水溶性的,不能在CCl4和/或石油醚中溶解。向圖5A中滴加稀鹽酸溶液,可觀察到鹽酸液滴通過上層石油醚溶入中間水層,且中間層顏色變成鮮艷的洋紅色(圖5B);若向圖5A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觀察到NaOH液滴通過上層石油醚溶入中間水層,且中間層顏色變成鮮艷的藍色(圖5C);若向圖5A中交替滴加稀鹽酸和稀NaOH溶液,可觀察到中間層的顏色在紅色和藍色之間交替變換。

②實驗二

在蘇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2專題3的第二單元中,介紹了肥皂的去污作用。肥皂中起去污作用的主要成分是長鏈脂肪酸鈉,比如十四酸鈉,它是弱的有機脂肪酸十四酸與強堿NaOH中和反應得到的有機酸鹽、屬于強堿弱酸鹽。而強堿弱酸鹽在水溶液中會因為部分水解反應使溶液的pH>7。

向濃度為1%的十四酸鈉水溶液中滴加幾滴紫薯色素水溶液,可以觀察到十四酸鈉水溶液呈藍色(圖6 A1,A2為未滴加色素的十四酸鈉水溶液),可見,十四酸鈉水溶液呈堿性。十四酸鈉是一種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除了有去污作用,也有良好的泡沫性質,簡單振搖十四酸鈉水溶液,可以觀察到明顯的泡沫(圖6 A1);向十四酸鈉溶液中滴加鹽酸至溶液呈紅色(圖6 B1,B2為未滴加色素的十四酸鈉水溶液),此時溶液顯酸性,圖6B中觀察到有白色不溶物出現,該白色不溶物為十四酸;加入鹽酸,使十四酸鈉水溶液中的水解反應向生成十四酸的方向進行(該過程也可以理解為強酸生成弱酸),而十四酸是難溶于水的物質,所以出現白色不溶物;此時,振搖溶液,觀察不到有泡沫產生;向十四酸鈉溶液中交替加入鹽酸和NaOH,可觀察到溶液分別呈現紅色和藍色、無泡沫(有不溶物)和有泡沫的現象。

(3)Na2SO3對紫薯色素的可逆褪色作用

在蘇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專題4的第一單元中提到:“實驗證明,SO2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質(如品紅),這是由于它能與某些有色物質反應,生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睂嶋H上,紫薯色素也有類似的效果。在SO2漂白品紅的過程中,SO2先與水結合形成H2SO3,H2SO3進而與品紅反應。因此,本文實驗中用酸性Na2SO3水溶液代替“向水溶液中通入SO2”,避免制取有刺激性和毒副作用的SO2氣體。

由圖7A可見,在pH=3時加入Na2SO3后,原先紅色的紫薯色素溶液(圖7 A1)明顯褪色(圖7 A2),原本在530nm處的吸收明顯減弱,并且在可見光區的最大吸收波長有明顯紅移,說明經過酸性Na2SO3作用后,紫薯色素在可見光區的吸收減弱導致其褪色。圖7B是花青素與NaHSO3反應過程中分子結構變化的示意圖,花青素分子中含氧雜環的3,4-雙鍵與NaHSO3反應,4-C接入磺酸基(SO3H) [9],導致含氧雜環原有的共軛雙鍵改變,所以紫薯色素的光譜吸收性質發生圖7A所示的改變。此外,圖7B中示意的花青素與NaHSO3反應,其反應進行的方向容易隨反應體系的pH改變而改變;若是pH進一步降低,該反應過程向反方向進行,即已經褪色的紫薯色素又可以逐步恢復其紅顏色;反之,pH再次升高,紅色的紫薯色素又將再次褪色(圖7C)。因此,Na2SO3對紫薯色素的顏色具有“可逆”的褪色作用。

(4)基于紫薯色素-NaHSO3“可逆”褪色作用制作“化學密信”

利用酚酞遇堿變色的原理,可以制作化學密信 [10]?;趫D7中所得實驗結果,利用NaHSO3對紫薯色素的“可逆”褪色作用,我們也可以制作“化學密信”,所得“化學密信”的顯色過程見圖8。配制紫薯色素溶液,并將其pH調為3,用棉簽蘸取色素溶液在濾紙片上書寫“化學”(圖8A),向圖8A紙片上噴灑pH=3的Na2SO3溶液,幾分鐘后,紙片上紫紅色字跡褪去(圖8B);由圖7B可知,這是由于酸性Na2SO3與色素反應形成無色加合物的結果。將圖8B無色紙片置于濃鹽酸瓶口約10秒鐘,紙片上的字跡重新顯現且呈紅色(圖8C),這是由于濃鹽酸瓶口會有鹽酸酸霧逸出,酸霧與圖8B紙片接觸,相當于在圖8B紙片上噴灑鹽酸,依據圖7B不難理解,在鹽酸作用下,紫薯色素與酸性Na2SO3反應形成的無色加合物重新轉變為紅色的紫薯色素。將圖8C紙片放置在濃氨水瓶口,紅色字跡慢慢褪去,約20秒鐘后字跡全無(圖8D),這是由于濃氨水瓶口有氨氣逸出,遇到圖8C酸性紙片,發生酸堿中和反應,圖8C表面過量的鹽酸會逐步被中和,在酸性Na2SO3的作用下,紅色紫薯色素逐漸褪色(圖7C)。此外,從圖3和圖7紫外可見光譜可知,無論是pH改變還是Na2SO3褪色,紫薯色素在紫外區的吸收沒有顯著減弱,因此,將圖8B紙片放置于紫外燈下,已經因Na2SO3褪色而隱藏的字跡又清晰可見(圖8E)。由此可見,用紫薯色素制作的“化學”密信,可以用多種手段解密。

二、結論

水溶性紫薯色素可以方便地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其顏色隨著溶液pH的變化而變化,可作為酸堿指示劑用于中學化學實驗教學;與典型花青素物質類似, 酸性Na2SO3水溶液可以有效地使紫薯色素褪色,并且通過調節溶液的pH可以使褪色過程“可逆”進行,據此性質,可以用作 “化學”密信制作等趣味實驗;本文基于紫薯色素設計的小實驗,實驗現象比較明顯,可以用作學生課外興趣實驗和教師課堂演示實驗??梢?,化學聯系生活,學科素養基于實驗創新。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

參考文獻

[1]? J. M. Bueno, F. Ramos-Escudero, P. Sáez-Plaza, A. M. Muńoz, M. J. Navas, A. G. Asuero. Analysi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anthocyanin pigments Part I [J]. Critical Review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2, 42:102-125

[2][8]? J. M. Bueno, P. Sáez-Plaza, F. Ramos-Escudero, A. M. Jiménez, R. Fett, A. G. Asuero. Analysi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anthocyanin pigments Part II [J]. Critical Review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2, 42:126-151

[3]? 孫鵬堯,周芳寧,李喜層,曹燕華,袁素輝,牟德華.紫甘薯飲料中花青素的穩定性研究[J].食品工程,2014,3:28-32

[4]? 羅春麗,王林,李杏,張子程,張久亮.紫薯花青素體外抗氧化及對H2O2誘導HepG2細胞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J].食品科學,2015,36(17):225-230

[5]? 王祖浩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必修,選修)[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

[6]? 盧玉振,袁勛模.一種天然指示劑——紫甘藍色素[J].貴州科學,1996,14(3):53-57

[7]? 周培劍.紫甘藍和紫甘薯色素提取及酸堿指示真絲織物的制備[D].杭州:浙江理工大學,2012

[9]? 毛建霏,付成平,郭靈安,仲伶俐,雷紹榮.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紫甘薯總花青素含量[J].食品與發酵科技,2010,46(2):101-104

[10]? 竇星星,劉雄,王秋月,等.化學密信送情報[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4:65-66

猜你喜歡
花青素大師化學
對話大師
對話大師
對話大師
不同處理對刺葡萄愈傷組織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影響
花青素在飼料上的應用探析
健康Q&A 花青素Q&A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哇,變色啦!
奇妙的化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