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對“夫子之言性與天道”的詮釋及其現代價值

2018-02-19 19:49樂愛國
學術界 2018年12期
關鍵詞:夫子子貢天道

○ 樂愛國

(廈門大學 哲學系, 福建 廈門 361005)

《論語·公冶長》載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睂τ凇胺蜃又孕耘c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漢唐諸儒認為,孔子不言性與天道;朱熹則解讀為:性與天道“夫子罕言之”?,F代楊伯峻《論語譯注》的解讀是:孔子關于天性和天道的言論,我們聽不到;而且認為,在《論語》中,孔子講人性,“只說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一句話”,“孔子不講天道,對自然和人類社會的關系取存而不論的態度”?!?〕錢穆《論語新解》說:“孔子言性,《論語》惟一見。天道猶云天行,孔子有時稱之曰命,孔子屢言知天知命,然不深言天與命之相系相合。子貢之嘆,乃嘆其精義之不可得聞?!薄?〕李澤厚《論語今讀》對楊伯峻和錢穆的解讀有所綜合,認為孔子“慎言大題目,少用大字眼”,“強調從近處、從實際、從具體言行入手”,對于性與天道,“不是不講,而是不直接講”〔3〕。顯然,這些解讀之間存在著差異。因此,對“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的歷代解讀作一梳理,無疑有助于理解“性與天道”在儒學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一、漢唐諸儒的解讀

據《漢書·張禹傳》載,張禹說:“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日蝕三十余,地震五(十六),或為諸侯相殺,或夷狄侵中國。災變之異深遠難見,故圣人罕言命,不語怪神。性與天道,自子贛之屬不得聞,何況淺見鄙儒之所言!”〔4〕據《后漢書·桓譚傳》載,桓譚說:“觀先王之所記述,咸以仁義正道為本,非有奇怪虛誕之事。蓋天道性命,圣人所難言也。自子貢以下,不得而聞,況后世淺儒,能通之乎!”〔5〕對此,唐李賢注:“《論語》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嵭⒃疲骸?,謂人受血氣以生,有賢愚吉兇。天道,七政變動之占也?!薄?〕(另據唐寫本《論語鄭氏注》,鄭玄注“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曰:“性,謂仁(人)受血氣以生,賢愚古(吉)兇。天道,謂七政變動之占?!薄?〕)顯然,在漢儒看來,性與天道各有所指,而且正如孔子“罕言命,不語怪神”,不記述“奇怪虛誕之事”,“天道性命,圣人所難言也”。這里把“性與天道”與孔子所罕言的“命”以及所不語的“怪神”“奇怪虛誕之事”相對應,因此,所謂“性與天道,自子贛之屬不得聞”,“天道性命,圣人所難言也”,實際上是指孔子不言性與天道。

三國時期,對于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的解讀,開始發生轉變。據《三國志·荀彧傳》注引何劭《荀粲傳》曰:“粲諸兄并以儒術論議,而粲獨好言道,常以為子貢稱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然則六籍雖存,固圣人之糠秕。粲兄俁難曰:‘《易》亦云圣人立象以盡意,系辭焉以盡言,則微言胡為不可得而聞見哉?’粲答曰:‘蓋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舉也。今稱立象以盡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辭焉以盡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則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蘊而不出矣?!薄?〕在荀粲看來,孔子之道在于性與天道,但“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舉”,而無法用言語表達。這就把孔子之道與孔子之所言區別開來;換言之,孔子不言性與天道,但孔子之道在于性與天道。

魏何晏《論語集解》注曰:“性者,人之所受以生者也;天道者,元亨日新之道也;深微,故不可得而聞也?!蹦媳背寿墩撜Z集解義疏》疏曰:“夫子之言,即謂文章之所言也。性,孔子所稟以生者也;天道,謂元亨日新之道也。言孔子六籍,乃是人之所見,而六籍所言之旨,不可得而聞也。所以爾者,夫子之性與天地元亨之道合其德致,此處深遠,非凡人所知,故其言不可得聞也?!薄?〕邢昺《論語注疏》疏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者,天之所命,人所受以生,是性也;自然化育,元亨日新,是天道也。與,及也。子貢言,若夫子言天命之性及元亨日新之道,其理深微,故不可得而聞也?!匀朔A自然之性及天之自然之道,皆不知所以然而然,是其理深微,故不可得而聞也?!薄?0〕與漢儒一樣,魏晉之后的儒者也認為性與天道各有所指,但不同的是,他們認為孔子“六經”所言之旨在性與天道,由于其理深微,非凡人所知,故不可得而聞也。

由此可見,對于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的解讀,漢唐時期主要有兩種觀點:

其一,為漢儒所提出,認為正如“子不語怪、力、亂、神”,不僅孔子不言性與天道,而且孔子的學說也不言性與天道,因此不可得而聞也。后來唐代顏師古對此作了進一步說明,他說:“性命玄遠,天道幽深,故孔子不言之也?!薄?1〕又說:“《論語》云‘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謂孔子未嘗言性命之事及天道?!薄?2〕所謂“未嘗言性命之事及天道”,就是指孔子及其學說都不曾言性與天道。

其二,為魏晉南北朝的儒者所提出,認為孔子的學說之旨在性與天道,由于其理深微,不可得而聞也。這種觀點除了為北宋邢昺所接受,還有司馬光“子罕言命,子貢稱‘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是則天道精微,非圣人莫能知。今學者未能通人理之萬一,而遽從事于天,是猶未嘗操舟而欲涉海,不陷溺者其幾矣?!薄?3〕也就是說,孔子之言性與天道,之所以不可得而聞也,是由于“天道精微,非圣人莫能知”。

需要指出的是,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其中“夫子之言”,既可以指孔子教人時所言,也可指孔子的學說之所言。漢儒把二者混為一談,把孔子教人時所言等同于孔子的學說之所言,完全否定孔子之言性與天道。魏晉南北朝的儒者則把孔子教人時所言與孔子的學說之旨區別開來,肯定孔子的學說之旨在于性與天道,又認為其理深微而不可得而聞也。

唐韓愈、李翱《論語筆解》肯定孔子的學說言性與天道,但是反對以往儒者將性與天道分割開來。韓愈說:“吾謂性與天道一義也。若解二義,則人受以生,何者不可得聞乎哉?”李翱曰:“‘天命之謂性’,是天人相與一也。天亦有性,春仁、夏禮、秋義、冬智,是也。人之率性,五常之道是也。蓋門人只知仲尼文章,而少克知仲尼之性與天道合也。非子貢之深藴,其知天人之性乎?”〔14〕認為在孔子那里,“性與天道合一義”,“性與天道合”。后來,北宋陳祥道《論語全解》說:“夫子之道,出而致廣大則為文章;入而極高明則為性與天道。子貢得其言,故于文章可得而聞;未得其所以言,故于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蓋性在我者也,未嘗不在天;天道在天者也,未嘗不在我?!抖Y》曰‘天命之謂性’,是在我者未嘗不在天也。孟子曰‘圣人之于天道’,是在天者未嘗不在我也?!薄?5〕實際上繼承了唐韓愈、李翱關于孔子講“性與天道合”的思想,而且明確認為孔子之道在于性與天道。

二、性與天道“夫子罕言之”

二程強調“心、性、天,只是一理”,指出:“自理言之謂之天,自稟受言之謂之性,自存諸人言之謂之心?!薄?6〕對于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的解讀,則認為是子貢聞孔子言性與天道而發出的贊嘆。程顥說:“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迂暽w于是始有所得而嘆之。以子貢之才,從夫子如此之久,方嘆‘不可得而聞’,亦可謂之鈍矣?!薄?7〕在程顥看來,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是子貢聞孔子言性與天道而發出贊嘆。同時,程顥又說:“‘《詩》《書》、執禮皆雅言?!潘厮砸?,至于性與天道,則子貢亦不可得而聞,蓋要在默而識之也?!薄?8〕“性與天道,非自得之則不知,故曰‘不可得而聞’?!薄?9〕也就是說,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并不等于孔子不言。程頤也認為,子貢所言是“子貢聞夫子之至論而嘆美之言也”〔20〕;還說:“性與天道,此子貢初時未達,此后能達之,故發此嘆辭,非謂孔子不言。其意義淵奧如此,人豈易到?”〔21〕又說:“唯子貢親達其理,故能為是嘆美之辭,言眾人不得聞也?!薄?2〕明確認為孔子并非不言性與天道。

朱熹《論語集注》繼承二程的解讀,注曰:

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體,其實一理也。言夫子之文章,日見乎外,固學者所共聞;至于性與天道,則夫子罕言之,而學者有不得聞者。蓋圣門教不躐等,子貢至是始得聞之,而嘆其美也?!?3〕

顯然,朱熹對于“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的解讀,強調性與天道“其實一理”。他還說:“‘性與天道’,性,是就人物上說;天道,是陰陽五行?!薄白浴耘c天道’言之,則天道者,以天運而言。自‘圣人之于天道’言之,則天道又卻以性分而言?!薄?4〕又說:“譬如一條長連底物事,其流行者是天道,人得之者為性。乾之‘元亨利貞’,天道也,人得之,則為仁義禮智之性?!薄?5〕

在朱熹看來,對于性與天道,孔子不是不言,而是“罕言之”;子貢“始得聞之”,而贊嘆其美。至于孔子為什么罕言性與天道,朱熹明確認為“圣人未嘗不言性命,但其旨淵奧,學者非自得之,則雖聞而不喻也”,又說:“然考之《論語》之書,則圣人之言性命者蓋鮮焉,故門人又記之曰:‘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恐子貢之本意,亦不過于如此也?!薄?6〕也就是說,性與天道“其旨淵奧”,學者要識得性與天道,應當“自得”。所謂“自得”,朱熹注《孟子》“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曰:“言君子務于深造而必以其道者,欲其有所持循,以俟夫默識心通,自然而得之于己也?!薄?7〕也就是說,要識得性與天道,必須“默識心通”。為此,朱熹還說:“觀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自是有說時節,但亦罕言之?!魧嵞堋R之’,則于‘《詩》《書》、執禮’上,自見得性與天道。若不實能默識得,雖圣人便說出,也曉不得?!薄?8〕

與此同時,朱熹又批評所謂孔子未嘗言性與天道的觀點。針對范祖禹以為“圣人教人,各因其材,性與天道,實未嘗以語子貢”,朱熹認為,這是“不察乎罕言之旨”,是錯誤的。他還說:“抑如子貢者,夫子嘗告以‘一以貫之’矣,又告以‘天何言哉’矣,又告之以‘知我其天’矣,則固不可謂未嘗以告之?!薄?9〕對于楊時、謝良佐以為“性命之微,圣人未嘗言,而每著見于文章之中,要在學者默識而自得之”,朱熹認為,這也是錯誤的。他還說:“使圣人果絕口而未嘗言也,則學者何以知夫性與天道之目,而求所以自得之?若其曉然號于眾曰:‘吾有所謂性與天道者,在乎不言之中,而欲學者之自得?!瘎t其言之已甚,而又骎骎乎佛、老之意矣,安得謂之未嘗言而不可聞哉!”〔30〕

因此,朱熹強調孔子言性與天道。據《朱子語類》載:

問:“子貢是因文章中悟性、天道,抑后來聞孔子說邪?曰:“是后來聞孔子說?!痹唬骸拔恼乱嘈?、天道之流行發見處?”曰:“固亦是發見處。然他當初只是理會文章,后來是聞孔子說性與天道。今不可硬做是因文章得。然孔子這般也罕說。如‘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因系《易》方說此,豈不是言性與天道。又如‘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豈不言性與天道?!薄?1〕

朱熹認為,子貢當初只是理會文章,后來聞得孔子說性與天道,并非孔子不言性與天道,但是,孔子言性與天道,只是“罕說”,更多的是體現在《易傳》中。又據《朱子語類》載:

器之問:“性與天道,子貢始得聞而嘆美之。舊時說,性與天道,便在這文章里,文章處即是天道?!痹唬骸按藢W禪者之說。若如此,孟子也不用說性善?!兑住分幸膊豁氄f‘陰陽不測之謂神’。這道理也著知。子貢當初未知得,到這里方始得聞耳?!薄?2〕

在朱熹看來,孔子言性與天道,雖然體現在文章里,但不能由此認為“文章處即是天道”,孔子不言性與天道;子貢當初并未從理會文章中知得性與天道,而是在理會文章后才聞得孔子言性與天道。

需要指出的是,朱熹講性與天道“夫子罕言之”,強調孔子言“性與天道”,批評所謂孔子未嘗言性與天道的觀點,因而完全不同于漢唐諸儒所謂孔子不言“性與天道”的說法;同時,朱熹又認為性與天道“其旨淵奧”,因而“夫子罕言之”,又包含了魏晉南北朝之后的儒者認為“性與天道”為孔子“六經”之要旨,其深微而不可得而聞的說法。而且,朱熹還贊同門人所謂:“性與天道,乃是此理之精微。蓋性者是人所受于天,有許多道理,為心之體者也。天道者,謂自然之本體所以流行而付與萬物,人物得之以為性者也。圣人不以驟語學者,故學者不得而聞?!薄?3〕認為性與天道“夫子罕言之”,不僅是由于性與天道“乃是此理之精微”,而且還在于“圣人不以驟語學者”。

三、“圣門教不躐等”

朱熹認為,性與天道“夫子罕言之”,以致于子貢聞得孔子言性與天道時,而贊嘆“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其原因在于性與天道“乃是此理之精微”,“圣人不以驟語學者”,這就是《論語集注》所謂“圣門教不躐等”。朱熹還說:“子貢性與天道之嘆,見得圣門之教不躐等。又見其言及此,實有不可以耳聞而得之者?!薄?4〕

“躐等”一詞,《禮記》已經言及?!抖Y記·學記》講“教之大倫”時說:“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睂τ谄渲小坝渍呗牰?,學不躐等也”,唐孔穎達說:“教學之法,若有疑滯未曉,必須問師,則幼者但聽長者解說,不得輒問,推長者諮問。幼者但聽之耳?!畬W不躐等也’者,學,教也;躐,踰越也。言教此學者,令其謙退不敢踰越等差。若其幼者輒問,不推長者,則與長者抗行,常有驕矜。今唯使聽而不問,故云學不躐等也?!薄?5〕可見,“躐等”意在“踰越等差”,《禮記》強調“學不躐等”,講的是教學不可“踰越等差”,應當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

二程強調“學不躐等”,說:“圣人之教,常俯而就之,……非獨使資質庸下者勉思企及,而才氣高邁者亦不敢躐等而進也?!薄?6〕程頤強調《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必須循序漸進,而不可躐等,說:“未致知,便欲誠意,是躐等也。學者固當勉強,然不致知,怎生行得?勉強行者,安能持久?”〔37〕與二程同時的范祖禹也講“學不躐等”。他說:“先王之教,學不躐等,幼者有為幼之事,長者有為長之道。童子而欲為成人,是學未至而謂之至,行未成而謂之成,……豈不夭其天性哉!”〔38〕晁說之撰《儒言》,其中有《躐等》一節,說:“學不躐等也,尚矣。自一年至七年皆有所視,九年乃大成。今童子嬉戲未除,而為易高談天人之際,老不知周世宗之功、王樸之謀,乃謂三代可立致,而平視堯舜,其躐等多矣。以故民風日澆,而盜賊興,未易圖其救之之術也?!薄?9〕

二程門人也多講“學不躐等”。呂大臨《論語解》說:“吾無隱乎爾,與人為善也。學不躐等。非隱也,未可也。竭兩端于鄙夫,非躐等也,言近而指遠也。以微罪去,非隱情也,眾人自有所不識。性與天道,非不言也,弟子亦自有所不聞?!薄?0〕對于孔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楊時說:“孔子之學《易》,宜不待五十,言此者,欲學者當其可而不躐等也?!薄?1〕對于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尹焞說:“孔子生而知之者,而言十五至于七十,成德之序如此,其亦勉進學者不躐等之意?!薄?2〕

朱熹《論語集注》不僅認為孔子罕言性與天道,是出于“教不躐等”,而且還針對《論語》孔子所言“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說:

教人者,當隨其高下而告語之,則其言易入而無躐等之弊也。張敬夫曰:“圣人之道,精粗雖無二致,但其施教,則必因其材而篤焉。蓋中人以下之質,驟而語之太高,非惟不能以入,且將妄意躐等,而有不切于身之弊,亦終于下而已矣?!薄?3〕

這也是講“教不躐等”。針對《論語》孔子告子路所言“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朱熹說:“夫子之言固所以深曉子路,然學不躐等,于此亦可見矣?!薄?4〕《論語集注》則說:“非誠敬足以事人,則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則必不能反終而知所以死。蓋幽明始終,初無二理,但學之有序,不可躐等,故夫子告之如此?!薄?5〕這里講的是“學不躐等”。

按照朱熹的說法,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并非孔子不言性與天道,而是由于“夫子罕言之”;孔子之所以罕言之,是由于性與天道“乃是此理之精微”,“圣門教不躐等”。至于為什么要“教不躐等”,據《朱子語類》載:

寓問:“《集注》說,性以人之所受而言,天道以理之自然而言。不知性與天道,亦只是說五常,人所固有者,何故不可得聞?莫只是圣人怕人躐等否?”曰:“這般道理,自是未消得理會。且就它威儀、文辭處學去。這處熟,性天道自可曉?!庇謫枺骸白迂暭鹊寐勚?,嘆其不可得聞,何也?”曰:“子貢亦用功至此,方始得聞。若未行得淺近者,便知得他高深作甚么!教圣人只管說這般話,亦無意思。天地造化陰陽五行之運,若只管說,要如何?圣人于《易》,方略說到這處?!雍毖岳?,與命,與仁’。只看這處,便見得圣人罕曾說及此?!薄?6〕

在朱熹看來,“圣門教不躐等”就是要學者“且就它威儀、文辭處學去”,“這處熟,性天道自可曉”,否則,“若未行得淺近者,便知得他高深作甚么”,而且,就算是聞得孔子教人識性與天道,也未必能明白其意思,所以孔子只是在《易傳》中才說到性與天道。

顯然,朱熹對于“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的解讀,不是僅僅停留于孔子是否說過“性與天道”、“性與天道”是否為孔子“六經”之要旨這樣的問題上,而是通過強調孔子言“性與天道”,進一步討論如何識得性與天道,孔子如何教人。尤其是,朱熹不僅認為性與天道“夫子罕言之”,而且講“圣人于《易》,方略說到這處”,把孔子言“性與天道”與《易傳》結合起來,對于后世影響很大。

四、清儒的解讀

清儒肯定孔子之言“性與天道”,并且與《易傳》聯系在一起。戴震說:“讀《易》,乃知言性與天道在是?!薄?7〕也就是說,孔子所言“性與天道”包含在《易傳》之中。

錢大昕對孔子之言“性與天道”的解讀,著重于性與天道的關系。他說:“經典言天道者,皆以吉兇禍福言?!嵖党勺ⅰ墩撜Z》云‘天道,七政變通之占’,與《易》《春秋》義正同。孟子云‘圣人之于天道也’,亦謂吉兇陰陽之道,圣人有不知,故曰‘命也’。否則,性與天道又何別焉?一說性與天道,猶言性與天合也?!逗鬂h書·馮異傳》:‘臣伏自思惟,以詔勅戰攻,每輒如意;時以私心斷決,未嘗不有悔。國家獨見之明,久而益遠,乃知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豆茌`別傳》:‘茍非性與天道,何由背爻象而任胸心?’《晉書·紀瞻傳》:‘陛下性與天道,猶復役機神于史籍?!?《唐書》孫伏伽、長孫無忌傳,俱有性與天道之語)此亦漢儒相承之說,而何平叔俱不取?!薄?8〕在錢大昕看來,漢儒既有講性與天道有別,也講性與天道合,后者為何晏《論語集解》所不取。

宋翔鳳《論語說義》對孔子之言“性與天道”多有研究。他說:“《詩》《書》《禮》《樂》者,夫子之文章也;《易》者,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也?!兑住访魈斓酪酝ㄈ耸?,故本隱以之顯,《春秋》紀人事以成天道,故推見至隱,天人之際,通之以性。故曰‘性與天道’,所謂‘與’者,天人相與也。人皆有天命之性,不能率性則離道,圣人能率性則合道。道者,天道。戒慎不睹,恐懼不聞,性與天道之學也?!薄?9〕宋翔鳳認為,孔子在《易傳》中言“性與天道”,而且孔子所言“性與天道”是就性與天道合而言。他還說:“圣人言性合乎天道,‘與’猶言‘合’也。后言‘利與命與仁’,亦是合義?!薄?0〕

對此,劉寶楠《論語正義》案:“以‘與’為‘合’,此漢儒誤解,不可援以為訓?!薄?1〕還說:“性與天道,其理精微,中人以下,不可語上,故不可得聞。其后子思作《中庸》,以性為天命,以天道為至誠。孟子私淑諸人,謂人性皆善,謂盡心則能知性,知性則能知天,皆夫子性與天道之言,得聞所未聞者也?!薄?2〕

顯然,清儒大都認為孔子言性與天道,其分歧在于孔子所言“性與天道”是否就性與天道合而言。至于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則如劉寶楠所說,是由于“性與天道,其理精微,中人以下,不可語上”。劉寶楠還說:“夫子四教,首在于文,顏子亦言‘夫子博我以文’,此群弟子所以得聞也?!妒兰摇酚衷疲骸鬃油矶病兑住?,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w《易》藏太史氏,學者不可得見,故韓宣子適魯,觀書太史氏,始見《周易》??鬃游迨畬W《易》,惟子夏、商瞿晚年弟子得傳是學。然則子貢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易》是也?!薄?3〕認為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是由于他未聞孔子《易》學。

除此之外,清儒又強調孔子在《易傳》中言“性與天道”,而在平時教學時則有所不言。程廷祚《論語說》說:“性與天道,事物之大原,夫子于大《易》《中庸》言之蓋亦詳矣,而設教之日,則有所不言者,以性與天道即事物以為體,驟而語之,必有遺其當務者矣?!组T高弟,莫如顏淵,而夫子之答問仁,則曰‘克己復禮’。顏子于博文約禮之后既竭吾才,而亦未聞夫子語之以性與天道也。然則圣人未嘗以是為教,亦明甚矣?!薄?4〕章學誠則說:“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w夫子所言,無非性與天道,而未嘗表而著之曰此性此天道也。故不曰‘性與天道’不可得聞;而曰‘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也。所言無非性與天道,而不明著此性與天道者,恐人舍器而求道也?!薄?5〕后來的戴望說:“性者,人所分于陰陽五行,有仁義禮知之等;天道,天所行盈虛消息之道?!c’猶‘合’也。幽贊神明,通合天人之道者,莫著于《易》《春秋》。然不以設教傳其人,不待告,告非其人,雖言不著,故‘不可得而聞也已矣’?!薄?6〕認為孔子在《易傳》中言“性與天道”,但在平日教學中則不言,所以“不可得而聞也”。但無論如何,他們都肯定孔子言“性與天道”。

五、余 論

應當說,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指的是子貢未聞孔子言性與天道。但是,子貢未聞孔子言性與天道,不等于孔子不言性與天道;而且,孔子是否言性與天道,是一回事;孔子的學說是否在于性與天道,又是一回事。

漢儒以子貢未聞孔子言性與天道,而認為孔子不言性與天道;魏晉南北朝的儒者則把孔子所言與孔子學說之旨區別開來,認為孔子學說之旨在于性與天道,由于其理深微,不可得而聞也。清儒認為,孔子言性與天道在《易傳》,又在平日教學中而不言,所以不可得而聞也,無疑是將漢唐諸儒的解讀推進了一步。

與此不同,朱熹強調性與天道“夫子罕言之”,并不是不言,并以此解釋“學者有不得聞”,同時又進一步認為,孔子之所以罕言性與天道,不僅是由于性與天道“乃是此理之精微”,而且還在于“圣門教不躐等”,因而涉及如何識得性與天道、如何教人的問題。

現代對于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的解讀,依然停留于孔子是否言性與天道的問題上。楊伯峻《論語譯注》認為“孔子不講天道,對自然和人類社會的關系取存而不論的態度”,如同漢儒,以子貢未聞孔子言性與天道,而認為孔子不言性與天道。錢穆《論語新解》認為“孔子屢言知天知命,然不深言天與命之相系相合”,承認孔子言性與天道。李澤厚《論語今讀》認為孔子對于性與天道,“不是不講,而是不直接講”。這樣的解讀,無論相較于朱熹解讀所包含的豐富內容,還是相較于清儒解讀所做的清晰分疏,都尚有進一步深入的空間。

與此不同,對于子貢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的解讀,牟宗三說:“‘不可得而聞’,向來有相異的兩種解說,第一種是說孔子認為性與天道過分玄妙深奧,索性根本不談它們。另一種說法認為孔子不是不講性與天道,只因性與天道不易為青年學生所領悟,所以很少提及。我們可以推想,子貢說‘不可得而聞’那話時,年齡一定不小了,最低限度他可略懂性與天道的道理。如此,他所說的‘不可得而聞’,其實是對孔子的贊嘆,這贊嘆又表示子貢對性與天道有若干程度的解悟。也許,孔子的確很少談論性與天道,從《論語》看來是如此;然而,孔子五十而讀《易》,至‘韋編三絕’,而且又曾贊《易》,顯然他對《易經》下了一番功夫?!兑捉洝返闹行木褪切耘c天道,因此孔子對性與天道,確曾下了一番研究的心血。說孔子對于性與天道根本不談,或根本無領悟,那是不對的。不過他不愿客觀地空談,而卻開辟了仁、智、圣的領域。只要踐仁成圣,即可契悟天道?!薄?7〕顯然,牟宗三的解讀不是停留于孔子是否言性與天道的問題上,而是進一步討論如何識得性與天道、如何教人的問題,這與朱熹的解讀完全一致,凸顯朱熹的解讀具有現代學術價值。

注釋:

〔1〕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46-47頁。

〔2〕錢穆:《論語新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第122頁。

〔3〕李澤厚:《論語今讀》,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第94-95頁。

〔4〕〔11〕〔12〕〔漢〕班固:《漢書》(10),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3351、3195、3351頁。

〔5〕〔6〕〔南朝宋〕范曄:《后漢書》(4),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959-960、960頁。

〔7〕王素:《唐寫本論語鄭氏注及其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3頁。

〔8〕〔晉〕陳壽:《三國志》(2),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319頁。

〔9〕〔魏〕何晏、〔梁〕皇侃:《論語集解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60頁。

〔10〕〔魏〕何晏、〔宋〕邢昺:《論語注疏》,〔清〕阮元??蹋骸妒涀⑹琛?,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2474頁。

〔13〕〔宋〕司馬光:《司馬文正公傳家集》卷六十七《原命》,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第833頁。

〔14〕〔唐〕韓愈、李翱:《論語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第7頁。

〔15〕〔宋〕陳祥道:《論語全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96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66頁。

〔16〕〔17〕〔18〕〔37〕〔宋〕程顥、程頤:《河南程氏遺書》,《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296-297、136、132、187頁。

〔19〕〔21〕〔22〕〔宋〕程顥、程頤:《河南程氏外書》卷二,《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361、353、381頁。

〔20〕〔宋〕程顥、程頤:《河南程氏經說》卷六,《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139頁。

〔23〕〔27〕〔43〕〔45〕〔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第79、297、89、126頁。

〔24〕〔25〕〔31〕〔32〕〔33〕〔34〕〔46〕〔宋〕黎靖德:《朱子語類》(二),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725、725、726、726、726、724、725頁。

〔26〕〔29〕〔30〕〔宋〕朱熹:《四書或問》,朱杰人等編:《朱子全書》(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705、705、705-706頁。

〔28〕〔宋〕黎靖德:《朱子語類》(三),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887頁。

〔35〕〔漢〕鄭玄、〔唐〕孔穎達:《禮記正義》,〔清〕阮元??蹋骸妒涀⑹琛?,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522頁。

〔36〕〔宋〕程顥、程頤:《河南程氏粹言》,《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229頁。

〔38〕〔41〕〔42〕〔宋〕朱熹:《論孟精義》,朱杰人等編:《朱子全書》(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514、263、72頁。

〔39〕〔宋〕晁說之:《晁氏儒言》,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12頁。

〔40〕〔宋〕呂大臨:《論語解》,《藍田呂氏遺著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435頁。

〔44〕〔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五《答廖子晦》(一),朱杰人等編:《朱子全書》(2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079頁。

〔47〕〔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序》,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1頁。

〔48〕〔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九《答問六·論語》,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第109-110頁。

〔49〕〔清〕宋翔鳳:《論語說義》,《續修四庫全書》第15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94頁。

〔50〕〔51〕〔52〕〔53〕〔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186、186、187、184頁。

〔54〕〔清〕程廷祚:《論語說》,《續修四庫全書》第15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66頁。

〔55〕〔清〕章學誠:《文史通義》,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第40頁。

〔56〕〔清〕戴望:《戴氏注論語》卷五,《續修四庫全書》第15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00頁。

〔57〕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8頁。

猜你喜歡
夫子子貢天道
早春
天道
“封禪”與“登極”:中國傳統政治宣誓制度的“天道”視域
夫子的挑戰
子貢文化心理釋義
不知不識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恥下問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夫子亦“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