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對策

2018-02-22 20:34楊永娃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8年32期
關鍵詞:傷害事故器材安全性

楊永娃 周 潔

(1.蘭州市城關區雁東路小學 甘肅蘭州 730030;2.蘭州市城關區九州小學 甘肅蘭州 730030)

小學體育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應明確自身的教學目標,確保教學活動的安全性,在科學研究與管理的情況下,全面提升整體教學工作效率與水平,維護小學生的生命安全,提升體育教學工作效果。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原因分析

小學體育教學傷害事故的原因有很多,最為主要的就是在課堂教學之前沒有做好充足的熱身準備,且場地與器材安全性較低,未能樹立正確觀念,導致教學安全性不能保證。具體原因為:

1. 課堂之前沒有充足的熱身準備

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并非體育專業畢業,缺乏教學安全性的管理經驗,在課堂教學之前未能引導學生做好充足的準備,導致學生的安全觀念不足,很容易出現傷害事故。且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也沒有做好準備,未能針對運動量進行合理的設計,在運動量增加的情況下,會導致學生傷害幾率增加,不利于開展體育教學工作。

2. 教學場地與器材安全性較低

一些小學的體育運動場地較為簡陋,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未能進行綜合分析與探討,缺乏安全模式。且在體育教學中基礎設施缺乏安全性,不能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例如:體育教學中單杠與雙杠出現了銹蝕問題,沙坑中存在損傷人體的植被,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清理處理,將會導致學生在體育學習期間出現安全事故問題,不能保證整體工作效果。

3. 學生缺乏安全觀念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課堂學習中存在“爭強好勝”的心理,做出非常規的體育動作,導致受到傷害。例如:小學體育教師在講解“側手翻”動作知識的時候,通常會要求學生雙手完成動作,但是部分學生為了與其他學生比賽,使用單手進行動作,此類方式具備較高的危險性,不利于小學生安全性的保護,在動作失敗的情況下小學生很容易出現胳膊受傷的現象。同時,在課堂教學期間教師未能引導學生按照規定完成動作任務,學生也沒有樹立正確的規則性觀念,經常會出現動作風險問題。且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沒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安全訓練中,未能創建科學化與合理化的教育模式,缺乏科學化與標準化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小學體育教學安全性與可靠性,不能保證整體工作效果。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防范措施

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需針對傷害事故進行合理的防范,編制完善的計劃方案,并完善管理工作制度,協調各方面教學之間的關系,在減少安全隱患的情況下,降低傷害事故概率,并提升體育教學的安全性,達到預期教學工作目的。具體措施為:

1. 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小學體育教師需針對運動安全性進行宣傳教育,創建“陽光體育”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操場中設置宣傳欄與警示語,并結合小學生年齡特點針對宣傳教育圖案進行合理的設計。且在日常教學中還需為小學生樹立正確觀念,提升其自我保護意識,使得學生掌握最為基本的自我保護方式,養成良好體育運動習慣。例如:在使用體育器材的時候,為小學生講解器材的使用知識,使其在全面了解器材應用方式方法的情況下,更好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全面提升整體教學工作安全性[1]。

2. 做好課堂前的安全準備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之前教師應做好安全準備,創建科學化與合理化的教育模式,明確傷害事故的風險問題采取合理措施進行預防,促進教學工作的良好發展。首先,在教學之前教師需進行備課,針對教學環節進行合理的設計,并針對體育器材與場地安全性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問題并更換器材或是場地。其次,教師需引導學生做好準備,在課堂教學之前選擇合理的保護措施,如果體育運動強度較高,就要更換體育項目。最后,應結合教學大綱的內容開展工作,不可以增加或是減少體育項目,在保證教學大綱科學落實的情況下,減少課堂教學的傷害問題。采取合理措施提升教學工作效果,并補救意外事故[2]。

3. 保證體育場地與器材的安全性

部分小學的體育場地較為簡陋,器材安全性較低,不能保證小學體育教學的安全性。因此,小學管理部門與體育教師應樹立正確觀念,階段性開展體育場地器材的檢修工作,及時發現體育場地與器材方面的問題,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解決問題,必要的時候可以更換體育器材,保證學生的安全性。同時,小學體育教師應創建科學化與合理化的安全保障機制,在運動場所與器材安全管理期間,可詳細的分析傷害隱患,編制完善的計劃方案,確保在新時期發展背景之下,提升工作效果[3]。

4. 改革教學方式

教師在體育教學之前需全面考察場地安全性,并針對性的設計運動項目,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預防傷害事故問題。例如:在“跳沙坑”運動教學之前,教師需檢查體育場地中是否存在堅硬異物,在保證安全性的情況下才能帶領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教師還需針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引導學生參與到安全訓練活動中,在改善自身教學方式的情況下,提升教學工作質量[4]。

5. 增強教師的安全保障能力

小學體育教學安全性與教師的安全能力存在直接聯系,因此,必須要重視體育教師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其教學效率與安全性。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教師應創建現代化與先進性的教育模式,掌握安全保障技能,在教學中如果遇到突發事件可及時的進行處理,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傷害問題。且在教學期間還需給予學生充足的關心與愛護,了解學生體育運動的安全隱患,采取科學合理措施解決安全問題[5]。

結語

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期間應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念,創建科學化與合理化的教育機制,結合當前的教學工作內容與特點等針對教學安全性進行全面管理,確保在新時期發展背景之下提升小學體育教學安全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猜你喜歡
傷害事故器材安全性
兩款輸液泵的輸血安全性評估
新染料可提高電動汽車安全性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優秀影音器材推薦榜簡評
某既有隔震建筑檢測與安全性鑒定
從陜西省司法案件數據看學生傷害事故預防的關鍵點
機械傷害事故案例分析
加強廣播電視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最貴的器材多少錢 Damian Demolder
發達國家大學生傷害事故處理的經驗及啟示
視聽器材個股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