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

2018-02-23 04:27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8年14期
關鍵詞:草稿本草稿計算題

(陜西省漢中市略陽縣高臺小學 陜西漢中 724300)

計算是小學數學的基礎,計算能力的高低反映了學生數學基礎的牢固程度,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所以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既是小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更是培養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和前提。[1]

計算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的比重是顯而易見的,從一張試卷的分值來看,100分的試卷中計算就占了40分左右,還不包括綜合運用中的計算。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在計算能力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更讓我們憂慮的是,一些計算題學生并不是不會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夠集中、抄錯題、運算粗心、不進行驗算造成了錯誤。學習粗心、馬虎、不認真已經成了所有孩子的通病。曾經被我們認為的小毛病現在正在成為學生計算能力的大敵。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生的計算能力受個人的計算習慣決定的。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我們除了加強計算教學外,還必須從學生不良的學習態度和計算習慣入手,從細微處做起,逐步形成學生嚴謹細致的計算習慣。結合教學實際,在教育教學中可以從六個方面的計算習慣的培養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2]

一、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對于計算題,絕大部分學生缺乏耐性,粗略一看,提筆就算,加上計算題本來就比較單調枯燥,可能引起視覺疲勞,所以在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數字、符號的時候,學生就往往會出現運算順序錯誤,抄錯符號或數據等等問題,產生一系列的低級錯誤,從而導致錯誤頻頻。因此,在計算教學中,我們應重視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分四步走:

1.審清題意,弄清具體要求,也就是弄清這道題要我們做什么。

2.審清數字和符號,觀察它們之間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內在聯系。

3.審清運算順序,明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審清計算方法的合理、簡便性,分析運算和數據的特點,聯系運算性質和定律,判斷能否簡算,不能直接簡算的可以通過分、合、轉換等方法使運算簡便,然后才動手解題。動手計算前對題進行一番深思熟慮后,計算起來就會水到渠成。

二、培養學生養成認真校對的習慣。

小學階段是兒童身體、心理的發育成長期。這一時期的小學生好勝心強,求快心切,往往見題就做,顧前不顧后。結果是要么把加號當成了除號或者乘號,連有沒有括號都沒有看見;要么就是0、6不分,3、8混淆;或者就是丟三落四,把一個數中間或者末尾一個或幾個數字漏掉,小數的小數點要么丟了,要么點錯位……因此,在指導學生做題時,養成學生專心校對的習慣也十分重要。在實際的計算中,我要求學生做到三對照:首先,要求學生題讀完后要與原題目中的數字與符號對照,做到一字不差;其次,列完豎式后,要把豎式中的數字與橫式上的數字對照,做到上下一致;最后,抄完得數要把橫式上的得數與豎式上的得數對照,做到萬無一失。

三、培養學生養成規范書寫的習慣。

計算出現錯誤的一個重要成因就是書寫馬虎,不夠規范。學生有的字寫得模糊不清,模棱兩可,6寫得像0、5寫得像8、4寫得像9;有的學錯后用涂改液、消字液等涂了又寫根本看不清數據;有的字跡潦草不堪,甚至將數據連為一體;有的豎式書寫不規范,數位不對齊等等。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將提高書寫要求放在突出的位置上,督促學生做到:把數字寫端正,寫清楚,把豎式寫規范。同時,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要為學生作好表率,板書工整、格式規范;也可以對一些優秀的作業進行講評,樹立標準,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四、培養學生養成善于打草稿的習慣。

打草稿是正確進行數學計算的必要手段,但也是我們在教學中最容易忽視的環節。學生的許多計算錯誤都是因為不打草稿或草稿潦草、雜亂所致。在平時的計算練習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因為嫌麻煩,計算時不論數的大小,能口算的都口算,一次練習或測驗下來連一張草稿都沒有;有的雖在草稿本上計算,但只算了一半;還有的草稿寫的亂七八糟,草稿中的數據到最后連自己都看不清,在計算后不能達到理想的計算效果。所以,教育并指導學生養成認真草稿的習慣對于提高計算正確率也有很大幫助。在平時,我們可為學生每人準備一本草稿本,要求學生在草稿本上計算時要數位對齊、字跡工整。計算時,強調口算和筆算的合理把握,口算必須在已學的口算范圍內進行,口算有難度的必須筆算。這樣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細致、誠實、認真的作業習慣,而且還能克服學生亂寫、亂丟草稿的壞習慣。不定時地檢查學生的草稿本還能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出現的計算問題并尋找、分析錯誤原因,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五、培養學生積極驗算的習慣

驗算是自我檢查計算結果是否正確的重要手段。一些學生以為驗算可有可無,其實不然。驗算不僅能保證計算正確無誤,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對學習一絲不茍的態度。指導學生驗算要有明確的目的和嚴格的標準,要要求學生做到每題必檢查,每步必驗算。計算題必須至少做兩次,對于前兩次的答案不一致,需要進行第三次計算,及時糾正錯誤,保證計算的正確。為了養成學生積極驗算的良好習慣,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少而精,使學生能有時間檢查及驗算;批改作業時可先看該生的作業是否全部正確,如發現錯誤,暫不批改,發給學生自己檢查,出錯誤所在,訂正后再交給老師批改。

六、培養學生及時訂正的習慣

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是形成計算能力的前提。在出現錯誤時,說明學生的計算仍舊有誤,對于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要讓學生自己改正過來,并認真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是習慣方面的要求改正,如果是知識方面的要及時講解。我們還可以指導學生自己收集錯題,做成一本錯題集,經常復習察看,以防再出現類似錯誤。

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但這個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復地強化和不斷地鞏固,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過程中,我們要有耐心,有恒心,要堅持不懈,這是一個長期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成效。學生良好的習慣不僅是培養計算能力的重要保證,而且是學生一生學習的重要保證。

[1]盧素慧,淺談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教學《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19期.

[2]李雙燕,小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3年Z1期.

猜你喜歡
草稿本草稿計算題
The Inventor of Basketball
生命無草稿
讓草稿“美”起來
——淺談小學數學草稿本的作用
兩步計算題
化學計算題解法歸納
如何培養小學生有效使用數學草稿本的方法
暢想2019年高考物理計算題的創新與堅守
跟蹤導練(四)3
不能多寫一個字
初中化學計算題類型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