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守兒童我們該如何愛你

2018-02-23 04:27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8年14期
關鍵詞:兒童同學老師

(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德城鎮第一小學 廣東肇慶 526600)

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進城務工人員大幅度增加,致使農村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由于兒童天性貪玩,缺乏自律意識,留守兒童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導致家庭教育嚴重缺失,缺乏應有的教育監管和道德約束,臨時監護人對其犯錯誤時的態度主要是等其父母回來再說,很少能盡到監護的責任。由于缺乏及時的約束管理,部分留守兒童就養成了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行,出現不良行為問題。如學習散漫,不服從學校管教,經常遲到、早退,迷戀網吧和游戲廳,甚至在壞人的教唆下出現違法犯罪行為。怎樣使“留守學生”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讓他們和同齡人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已經成為一個十分現實而又亟待解決的問題。那我們該如何關愛留守兒童呢?[1]

一、細心關注,及時幫助

教師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他們的言行舉止、言傳身教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他們也是最了解兒童的學習狀況、生活狀況和情感狀況的人。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在班集體里的言行舉止以及他們的試卷、作業、日記等及時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心理狀態。因為學生的試卷、作業、日記等都會不同程度的表現出學生的能力、態度、價值觀和性格特征,如果老師能及時的給予學生安慰、鼓勵,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是學生思想教育的主導老師,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溝通是交流的基礎,交流是教育的手段。所以,班主任要主動與留守兒童進行面對面交流,做他們的知心朋友,要從交流中去了解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經常與留守兒童進行談心活動,詳細填好記錄卡,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失范、涉嫌違法的“留守兒童”要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著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幫助他們及時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幫助他們解決在生活、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這種朋友式的信任教育更能讓學生接受,只有學生接受的教育才能促使學生進步。

二、開展活動,溫暖人心

針對留守兒童的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問題,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做到“愛生如愛子”,對留守兒童多一份關心,多一點呵護,開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營造健康活潑的教育氛圍。用師愛彌補孩子的父愛母愛的缺失;鼓勵他們多參加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或興趣小組,使他們感受到大家庭的關心和溫暖。

平時多開展人文關愛活動,讓留守兒童通過教師和集體的溫暖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通過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兒童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三、動員互助,多方關愛

雖然留守兒童父母的親情缺位了,但社會關愛不能缺位,我們學校要與學生家庭、社會共同努力讓留守兒童“離開父母不離愛”,采取有效的教育引導和管理方法,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使每一個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快樂生活、努力前進。

首先可以在班級里成立留守兒童“愛心小組”,以班干部和優秀學生為成員,他們每個人與一至二名留守學生結成對子,在生活、學習上給予留守兒童幫助,讓他們互相鼓勵、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其次在班級里大力開展“愛心伙伴手牽手”工程,動員有條件的同學,與留守兒童結成好伙伴,節假日邀請留守兒童到自己家作客,同吃同玩同學習,讓留守兒童感受家庭的溫暖和關愛。

四、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交流與溝通

父母親情是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根本元素。這種東西是任何事物都無法代替的。然而,現在的許多父母,由于沒有教育知識和教育經驗,有的因為生活所迫,很少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心理需求,甚至連電話聯系都做不到。這樣孩子就很容易感到沒有根基沒有依靠,沒有自主沒有目的,如空中的落葉,時常感到無所適從,從而喪失學習的動力,造成厭學。

如我班上的李同學在學校一直是一個很乖的孩子,成績也是中上,老師一直很喜歡他??墒亲罱囊欢螘r間老師發現,李同學開始不喜歡學習了,由開始的上課精神恍惚,到后來干脆就逃課。為了弄清楚原因,老師對李同學峰進行了家訪,卻發現李同學住在小姨家里。原來李同學的爸爸媽媽都外出打工,只好把李同學寄養在親戚家。為此,王老師同李同學的父母取得了聯系,最后李同學的父母特意從外地趕回來。原來李同學這么做的原因竟然是想引起老師的注意,然后老師找家長就可以和爸爸媽媽見面了。父母了解到自己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以后十分內疚,最后兩人商量,不管多忙都要盡量經?;丶铱纯春⒆?。在老師和父母的共同幫助下,李同學終于走出了厭學的陰影。

增進學校和家長的溝通聯系。利用電話、家訪等指導家長或臨時監護人掌握與學校和兒童溝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兒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師要及時與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父母進行交流,達到真誠溝通、解決問題的目的。還要通過書信、電話、網絡等多種形式與家長定期聯系,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素質,轉變教育觀念和育人方式,共同關注留守兒童生活、學習情況和心理、生理狀況,引導鼓勵留守兒童努力學習,自愛自強,做一名合格的社會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一個越來越突出的社會問題,更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我們要本著對每一個孩子負責的態度,把更多的關愛和呵護給這些心靈最脆弱的孩子們。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教育、管理,從思想上疏導、學習上輔導、言行上引導,并在生活上予以幫助。讓留守兒童感到學校的溫暖,讓留守兒童與其它孩子一樣健康快樂成長。

[1]王雪華《留守兒童家庭教養方式》《父母課堂》 2011年第6期

猜你喜歡
兒童同學老師
同學會上的殘酷真相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老師,節日快樂!
老師的見面禮
六·一放假么
應接不暇 騎虎難下
“六·一”——我們過年啦!
捏脊治療兒童營養不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