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港集裝箱碼頭運輸格局研究

2018-02-23 12:37王紅堯覃杰
珠江水運 2018年1期
關鍵詞:港區集裝箱

王紅堯+覃杰

摘 要:通過對廣州港各港區集裝箱運輸發展情況以及區域集裝箱運輸格局的分析,明確廣州港各港區在未來集裝箱運輸格局中的功能定位,同時以南沙港區為主導研究未來廣州港集裝箱碼頭運輸的整體格局。

關鍵詞:集裝箱 運輸格局 港區

1.廣州港集裝箱運輸發展歷程

廣州港的集裝箱運輸從1980年開始發展,截至2016年底,廣州港全港共完成集裝箱年吞吐量1858萬TEU。從廣州港集裝箱吞吐量的發展歷程來看,由起步到100萬TEU用了21年時間,由100萬TEU到200萬TEU用了3年時間,由200萬TEU到400萬TEU用了3年時間,由400萬TEU到1000萬TEU也僅用了3年時間,每3年實現大幅度增長,發展速度令人矚目。目前廣州港開展集裝箱運輸業務的港區主要包括南沙港區、新沙港區、黃埔港區等,但隨著城市發展及港口建設的推進,廣州港集裝箱運輸格局將有進一步的優化調整。

2.廣州港各港區集裝箱運輸情況

2.1黃埔港區集裝箱運輸情況

目前黃埔港區運營的集裝箱碼頭合計15個,年通過能力約144萬TEU。但隨著廣州城市的快速發展,目前港區后方道路已經不能滿足貨車通行需求。并且港口后方即為城市居住區,大量貨車通行已經對居民生活產生較大影響,港城矛盾日益突出。未來隨著廣州市“一江兩岸三帶”的建設,黃埔港區岸線所具備港口功能逐漸弱化,將承擔臨港經濟區、臨港航運集聚區、城市特色展示區等更多的城市功能。預計隨著黃埔港區城市開發及港區功能調整,未來集裝箱運輸將逐步轉移至南沙港區。

2.2新沙港區集裝箱運輸情況

新沙港區作為綜合性港區,當前8-10#泊位為3.5萬噸級集裝箱運輸泊位。根據未來功能調整方案,預計未來新沙港區集裝箱運輸將主要以9-10號泊位為主,8號泊位調整為滾裝汽車運輸。新沙港區集裝箱吞吐量主要以到往香港、深圳、珠三角其他港口為主,大部分可通過駁船運輸完成。2014年新沙港區的集裝箱駁船運量72.2萬TEU,約占新沙港區集裝箱吞吐量總數的77%,大量駁船運輸占用了深水岸線,現狀運輸結構不合理,新沙港區整體集裝箱發展較為緩慢。

基于上述情況,新沙港區現有大碼頭吞吐量低于設計能力,尚有充分發展空間,但需要進一步提高港區駁船運輸的需求。

2.3南沙港區集裝箱運輸情況

從廣州港各港區情況來看,南沙港區是集裝箱運輸的主要港區,共有16個專業化集裝箱泊位以及對應的駁船泊位,已經形成集裝箱運輸的規模效益。從吞吐量構成來看,南沙港區一、二期工程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增長迅速,截止2015年廣州港南沙港區集裝箱吞吐量1177萬TEU,占廣州港集裝箱吞吐量的比例為67%。

3.廣州港南沙港區集裝箱運輸格局

3.1南沙港區集裝箱運輸發展現狀

在南沙港區一、二期工程建成以前,由于航道水深及碼頭噸級的限制,廣州港開辟的集裝箱遠洋航線運量很少,遠洋箱量主要通過香港或深圳轉運。隨著南沙港區集裝箱泊位的相繼建成投產,出海航道已疏浚至底標高-17.0m,通航寬度243m,廣州港外貿直航量已有大幅度的增加。

廣州港南沙港區一期工程于2004年9月28日建成投產,建設規模為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6個,碼頭岸線長2100m,憑借其區位、水深和腹地經濟等優勢,集裝箱吞吐量快速增長。2005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08.4萬TEU,2015年完成575.8萬TEU,2005-2015年均增長速度為18.2%。

南沙港區二期工程于2004年底動工,2006年12月8日投產2個泊位,2007年9月29日6個泊位全部建成投產,建設規模為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6個,碼頭岸線長2100m。2015年南沙港區二期工程工程完成吞吐量448.7萬TEU,2008-2015年均增長速度為22.8%。

南沙三期工程于2012年9月開工,2014年12、13號2個深水泊位開始進入試運營,2015年南沙三期工程完成吞吐量142.9萬TEU,目前4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2個7萬噸級集裝箱泊位以及24個2千噸級集裝箱駁船泊位已全部完工正式投入運營,未來整個港區的集裝箱吞吐量將有進一步提升。

南沙四期工程已處于規劃建設階段,擬建設2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和2個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碼頭岸線長1460m,同時建設12個2千噸級駁船泊位,駁船碼頭岸線長984m,四期碼頭設計年通過能力490萬TEU。

廣州港南沙港區現有的一、二、三期工程按10個5萬噸級、2個7萬噸級和4個10萬噸級碼頭進行施工建設,采用了國內最先進的集裝箱信息智能管理系統。南沙港區一、二、三期工程建成投產后,廣州港擁有了專業化的大型深水集裝箱碼頭,為廣州港發展集裝箱運輸提供了硬件保障和發展契機,也標志著廣州港集裝箱運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實現了廣州港由河口港向海港的跨越。

3.2南沙港區集裝箱運輸格局的優化調整

南沙港區作為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到2020年南沙港區集裝箱吞吐量將達1750萬TEU,占廣州港集裝箱吞吐量的比例為74%,南沙港區將成為廣州港最主要的集裝箱運輸港區。

目前南沙港區集裝箱運輸已形成內外貿并行的格局,2012年4月1起,根據海關總署和廣州海關對保稅港區的監管要求,廣州港對南沙港區集裝箱業務實施了內外貿分區作業調整。南沙港區一期工程操作內貿,南沙港區二期工程操作外貿,使得目前南沙港區內貿集裝箱運輸能力缺口大增。南沙港區一期工程能力僅為220萬TEU,無法適應廣州港內貿集裝箱的運輸需求,目前多條內貿航線已轉至東莞港。結合集裝箱整體營運的現狀情況,為便于聯合運營,實行規?;芾?,未來南沙港區集裝箱運輸將逐步形成南沙港區一期、四期發展內貿集裝箱,南沙港區二期、三期發展外貿集裝箱。endprint

同時,考慮南沙港區集裝箱水水中轉比例較高,集裝箱駁船碼頭結合內外貿分區集中布置,在南沙一期與南沙四期之間采用挖入式港池的形式布置內貿集裝箱駁船碼頭,在南沙二期和南沙三期之間采用挖入式港池的形式布置外貿集裝箱駁船碼頭。通過集裝箱駁船碼頭的集中布置,節省了水平運輸時間和運營成本,減少與市政道路的互相干擾。

4.區域集裝箱運輸發展格局

目前,香港、深圳、廣州及其他港口的經營運作,是一種分工合作、優勢互補的關系,干線、支線及喂給線層次分明的功能分工,形成了目前珠三角地區港口集裝箱運輸經營的總體特點。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逐步推進,香港、深圳港和廣州港作為珠江三角洲集裝箱運輸格局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深、港、穗三地港口將實現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繁榮,協調發展。其中廣州港的主要功能是內貿集裝箱樞紐港,外貿集裝箱干線港。

廣州港在區域內發展集裝箱運輸的主要優勢包括:

①城市經濟優勢;

②離箱源地近,綜合運輸費用低廉;

③南沙港區的集裝箱珠江三角洲中西部地區為主,大珠三角經濟圈和珠三角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將為南沙地區提供較豐富的箱源;

④四通八達的珠江三角洲內河航道網為廣州港集疏運提供了良好的水上運輸條件。

另外,廣州港南沙港區集裝箱運輸具有水水中轉比例大的特點,縱觀近幾年南沙港區集裝箱碼頭的營運情況,大小碼頭之間進行集裝箱水水中轉運輸的吞吐量比例高達60%~88%。這既是南沙港集裝箱運輸的特點,也是南沙港區獨特的優勢,因為南沙港區位于珠江出???,后方有發達的內河航道網,集裝箱海河聯運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預計南沙港未來還將保持較高的集裝箱水水中轉比例,繼續發揮水上運輸的優勢。

5.結語

結合 區域集裝箱運輸發展格局、廣州港運輸現狀及規劃的分析,未來廣州港集裝箱運輸格局中,南沙港區將成為廣州港內外貿集裝箱運輸最主要的港區。南沙港區集裝箱內外貿并行、集中化布置以及規?;芾淼倪\輸格局也將成為廣州港集裝箱運輸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R].廣州: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2016.

[2]廣州港務局,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廣州港南沙港區規劃調整方案[R].廣州:廣州港務局,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2016.endprint

猜你喜歡
港區集裝箱
美軍一架C-130J正在投放集裝箱
虛實之間——集裝箱衍生出的空間折疊
一種新型集裝箱起重吊具設計
我家住在集裝箱
一種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裝箱罐
去年保稅港區進出口204.62億美元
集裝箱與大熊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