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有效滲透

2018-02-24 19:01姚志前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2期
關鍵詞:核心初中語文素養

姚志前

(安徽省廬江縣廬江中學實驗初中,安徽 廬江)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關于教學目標的要求來看,語文教學有著多維的教學目標,要想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不僅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還要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層面共同來引導學生,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但是我國基礎教育長期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雖然素質教育以及核心素養教育都在大力推廣,但是在具體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依然殘存著重知識識記、輕能力培養的現象,沒有充分重視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這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在教學中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有意識地滲透核心素養教育。

一、語文核心素養內涵

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語文教學應該有效培養學生對祖國語文的熱愛之情,并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正確的理解與運用,實現語文不斷積累,培養語言能力,同時讓思維得到發展,最終具備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識寫、閱讀、表達能力。除此之外,語文課程還要從品德修養與審美情趣等方面來培養學生,讓學生具備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個性,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體來說,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一)語言能力

一般我們說的學生語言能力主要指的是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聽說讀寫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學生在接受語文教育過程中培養形成的。對語文教學來說,語言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能夠讓學生通過文字對自己內心的情感進行有效的文字闡述,更好地抓取語言重點,表述核心思想,并在表達中展現漢字語言的魅力。

(二)學生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

學生的語文素養水平一般反映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學生的學習態度,只有當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對語文有著一定的興趣時,才會愿意主動接受語文學習,在不斷地學習過程中完成文化底蘊的積淀;其次是學生的情感,根據核心素養的要求,學生應該具備能夠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同理心,在語文教材中引入的包含豐富的哲理、情感等思想的內容都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媒介;最后是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非觀,需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主動進行引導,培養學生愛國誠信、尊老愛幼等品德。

(三)學生審美情趣

在語文教育中的審美情趣更多的指的是學生是否具備批判、鑒賞的能力,對美進行感知,具備創新與想象力。在語文教材中引入了很多對真善美等進行描寫的內容,通過教學引導能夠讓學生對真善美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獨立分析判斷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美丑惡,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感知美的能力,可以說審美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文化底蘊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積蓄了上千年的文化底蘊,不僅覆蓋范圍廣,而且博大精深,而在我國語文教材中涉及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這對于培養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無論是對古典名著、經典詩詞還是哲學巨著的閱讀與理解,都能夠幫助學生提升文化底蘊,開展文學學習是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渠道。

二、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每個學生在學習成長的不同階段都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與不平衡性,并在不同階段之間還存在互補性,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以確保教育取得應有的效果。語文是一門系統的學科,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有很強的綜合性,教師如果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就學生核心素養進行培養,能夠實現學生綜合素質更好的提升。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初中語文教學都采用傳統教學方式,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過程中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上,沒有意識到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的重要性,造成學生嚴重偏科,只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對不感興趣的知識與能力存在嚴重不足。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核心素養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通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養成自主開展探究學習的好習慣,同時各種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還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良好的興趣愛好與品格,極大地激發學生對學習、生活的熱情。

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現狀討論

(一)沒有深刻認識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綜合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自提出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教育行業一種共識,已經有很多有見地的教師有意識地在各科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但是在廣大教師隊伍中依然還存在一部分教師并沒有深刻認識到核心素養培養的意義所在,沒有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甚至沒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無法深入開展教學工作,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僅僅是開展常規的普通教育,并沒有有針對性地進行深入拓展,教學效果難以得到保證,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師核心素養培養的實效性。

(二)教學意識與時代脫節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意識地開展核心素養培養,是現代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能夠全面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是適應時代發展的。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雖然已經充分認識到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但是在開展具體課堂教學時依然無法擺脫傳統的教學形式,采用單一的知識灌輸的形式,以考試大綱為指導開展教學,學生考試成績是指向標,無法真正開展核心素養培養,與當前教育需求脫節,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初中語文教學的發展。

四、培養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語言建構與運用的培養

所謂語言的建構與運用實質上就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這是初中語文教學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環節,一般來說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第一,為學生創建良好的語言交流環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口語交際,在口語交流過程中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梢栽谡n堂采取教師多提問或者開展小組合作交流學習,以互動推動交流。

第二,讓學生多開展寫作練習。寫作是在充分思考基礎上開展的書面表達形式,寫作過程是一個語言構建的過程,與口語表達相比更加謹慎,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去寫,將寫作的技巧與方法傳授給學生。

(二)思維發展與提升

語文學習中,無論是進行書面表達,還是進行口頭表述,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性。就口頭表述來說,當我們要說一件事情的時候,常常要考慮一下要怎么說這件事才能夠讓別人了解這件事,或者接受自己的觀點,這個內容構思的過程其實就是邏輯思考的過程,是語言邏輯構建的過程,可以說,人的語言運用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是相輔相成的,一個語言表達能力強的人,很大程度上邏輯思維能力也很強,而當一個人思維能力很強,其語言表達也會更有邏輯,可以說,培養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的過程也是鍛煉其思維發展的過程。

(三)審美鑒賞與創造的培養

初中語文中的審美鑒賞與創造指的是其在語言活動中對語言美感進行欣賞、體驗與評價創造的綜合能力。其中審美鑒賞指的是學生能夠對包括古文詩詞、現代文學著作等作品從語言運用、文章結構、修辭手法、情感表達等方面進行欣賞與評價的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帶領學生從多方面分析理解文章,學會鑒賞文學作品,比如通過鑒賞抒情類作品來感受語言運用中修辭手法的妙用,通過鑒賞說理性文章感受作品架構搭建之美,通過鑒賞敘事類文章領悟人物刻畫與思想情感表達的巧妙。

創造能力是在審美鑒賞能力基礎上升華后形成的素質,如果說審美鑒賞是去感受美,那么創造能力就是自主去創造美。創造能力的培養需要學生親自動手,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充分重視寫作教學,讓學生多寫多練,比如通過文章仿寫來汲取他人作品的精華部分,內化為自己的創造能力,通過寫讀后感,分析別人的創作思路,塑造自己的寫作方向。

(四)文化傳承與理解

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歷經五千年歲月而不衰,不曾出現文化斷層,很大程度上就源自于對文化傳承的重視。語文具備很強的人文色彩,肩負著重要的文化傳承責任,這是開設語文學科的一個重要目的。文化傳承與理解是在引導學生理解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激發情感認同感,引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進行弘揚與傳承。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材中的文言文與古詩詞是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是在學生群體中實現文化傳承與理解的重要陣地。在具體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借助各種教學手段確保文言文、古詩詞教學取得應有的效果,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在課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活動,拓寬學生文化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核心素養涉及學生多方面的發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需要將發展的重心放在學生的全面、終身發展上,通過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語文知識的積累與表達的訓練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通過思維啟發與視野開闊來拓寬課堂教學外延,通過教學方式的創新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與價值觀,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攻略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全面發展夯實基礎。

猜你喜歡
核心初中語文素養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