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美術新教材中美術作品的應用
——新教材美術作品的變化與應用

2018-02-24 19:01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2期
關鍵詞:美術作品新教材美術

楊 欣

(南京市六合區棠城學校,江蘇 南京)

隨著新課程的推廣,初中美術新教材中的美術示范作品的改變,使教材內容煥然一新,美術作品在數量和質量上的改變,進一步提高中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優勢。如何充分應用這些優秀的美術示范作品,是上好美術課的關鍵!

一、新教材中美術示范作品的質與量的變化

新教材中美術作品數量的增加是很明顯的,并且美術作品的藝術風格更加與課程內容相切合,也與學生的生活聯系緊密,更加利于學生的理解。新教材的美術作品難易適中,讓學生在鑒賞理解的基礎上,能夠通過臨摹、變體等形式完成自己的創作繪畫,這使得繪畫能力較薄弱的學生能夠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新教材中美術示范作品更加貼近新課標的性質和要求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美術課程凸顯視覺性、實踐性、人文性、愉悅性。新教材美術作品的選擇十分切合課標的性質。另外課標也指出,要重視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新教材美術作品也具備了如下的優點:

(一)新教材美術作品貼近學生生活、趣味性強

新的學期開始時,學生踏進校門,對新的學期和新生活充滿著新鮮、好奇和喜愛之情,尤其對美術學科,更是興趣較濃的。新教材新增的美術作品讓他們用激情去描繪學校風景、身邊的小伙伴、學習生活,抒發自己的感情;例如,八上《用心靈接觸自然》一課,除了舊教材中的美術范畫外,新增了《八月的近郊》《梅丹別墅》《行人》等作品,風格或樸實貨絢麗,但都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環境面貌。

這些課題都貼近學生生活,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特點,順應了他們心理發展的需要,無一不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調動了學習的主動性。

(二)新教材美術作品的增加豐富了教學內容

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素描,水分,水彩等繪畫作品、優秀的手工制品供學生欣賞,并以豐富多彩的活動設計教學內容,提出問題,設置懸念,讓學生自己動手找答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起引導、組織、總結的作用,學生是課堂上的活躍分子,而且經過思考、爭論、探究得出的結論,學生看得多,腦海中有了素材,創作中就會得心應手。

(三)新教材美術作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團結協作精神對做一件事很重要,對一個班級很重要,對一個民族而言更重要!教師在教學中應深刻認識和體現這一精神,我們不但肩負著“教書”的任務,更重的擔子是為國家、為民族“育人”。比如:教材第6課“放飛希望”活動,我通過三個環節指導學生完成這項活動:(1)課下搜集圖案、小資料、插圖等。(2)學習風箏設計;(3)練習圖案設計。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始終強調“團結合作”四個字,各盡所能,各展才藝。

三、怎樣應用新教材中美術作品來提高課堂效率

(一)了解作品的歷史社會背景,藝術家的觀點和經歷、作品的形式美感

新教材中的美術作品有些是歷史的名畫,有些是優秀的師生作品,學生只有多看、多思、多說,才能“下筆如有神”。例如《盛世·汴梁》一課中,《清明上河圖》的賞析可以激起學生的思考:(1)這幅畫畫的是什么時代的場景?(2)畫面中描繪了那幾段場景?分別有哪些人物和景色?(3)畫家為什么畫這樣一段場景?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將學生帶進畫面中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作欲望。

(二)將作品表達的含義與本課的主題聯系起來,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

一節美術課,要讓學生知道畫什么,不能畫的與課題沒有關系,又要能夠突出這一課所要表達的含義。例如,在《變遷中的家園》一課中,學生會有疑問:是不是就是風景畫呢?那就找校園的一角來描繪就可以了嗎?因此,在教學中就要強調“變遷”一詞的含義了。在學生所創作的作品中,并非是畫某處美景,首先要尋找周圍的風景、房屋與過去發生較大變化的地方,可以是現代化的公園、樓房甚至一個河流、橋梁的變化,既能夠激起對過去的懷念,也能夠讓學生對現代化的建筑、風景的認識提高,感受社會在發展,人也在進步。

(三)對課本中優秀的美術作品直接臨摹或者進行變體畫練習

與過去的美術教材相比,新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優秀的美術作品欣賞和學習,這些新增加的作品又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可以讓學生一飽眼福,促進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也彌補了過去學生在臨摹課上時,沒有好的范畫來參照。打開《空間與層次》一課可以讓我們眼前一亮的感覺,那夢境般的畫面霎時將學生帶入童話般的世界,吸引著所有人。

猜你喜歡
美術作品新教材美術
《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特別征文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課本之中的“樹”
擔當意識:歷史新教材滲透不可或缺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美術作品
美術作品
美術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