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材施教,巧化生成
——我的中學美術課堂教學案例

2018-02-24 19:01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2期
關鍵詞:預設想象力分層

張 靜

(南京市六合區雄州初級中學,江蘇 南京)

一、案例背景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及課堂教學改革的穩步推進,課改精神與理念已然深入人心,走進課堂,走進我們的教學,中學美術作為中學義務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學生審美情趣、藝術表現力與創造力及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任務,因此中學美術的課堂改革也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為了更好地貫徹課改及素質教育相關要求,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我們清楚認識到課堂改革是我們現行教學的一針強心劑,能有效改變現行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真正以學生為主體,落實“分層教學”“導學”“講學”“練學”等教學環節的路徑與方法。

本案例將以“分層教學”為指導思想,分層教學按照筆者的理解應該是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與認識水平、能力水平及潛在的能力將其科學分層對待,在教學上的實踐表現就是不能搞一刀切。分層教學總體來說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有著很多的教學模式,但是究其本質是要發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激勵,從整體上獲得學生的發展。在我們的美術課堂中往往不能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原因就是對學生的預設太多,不能有層次針對不同的學生,還是把傳統課堂模式隱藏在了分層教學的外衣下,抹殺了學生的美術創造力,最后導致課堂生成千篇一律,因此,本案例將從課堂預設與生成入手來實施分層教學,希望可以給我們的美術課堂教學改革拋磚引玉。

二、案例描述

有一節課是美術自編課程,本課上的材料選用的是紙箱板,讓學生盡情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利用刻、畫、撕等基本技法大膽去表達美、創造美,形成一件不同風格具有個性的藝術作品。按照以往的教學模式,老師雖然并不會也不想一手操辦,想針對不同的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發揮學生不同的認識與經驗,最終能產生造型各異的美術作品。

所以,我在以上問題的思考下,為了節省課堂時間,事先已經給學生的紙箱板涂上顏色,分為“人物、動物、風景、花卉”四個主題,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圍繞一個主題制作作品,也可以分組畫、刻、撕共同完成。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任務,課堂氣氛也很好,教學環節進行得也很順利,沒有出現什么意外情況,但是課堂表現有點讓我失望,做出來的作品缺乏想象力,完全限制在了框框里,只是在我提供的材料基礎上加上簡單的繪畫,或者粘貼上撕的一些造型,出現了很多造型類似的作品,學生的想象力被禁錮了。也就是說這千篇一律的作品好像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完全沒有發揮每個學生不同的經驗與認知水平,雖然想著分層教學并去實施,但是好像最終的結果還是失敗了。

后來,我針對這種情況,認真思考了分層教學失敗的地方,之前的分層并不是真正的分層,應該是對課堂預設思考不足,不能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個性與長處,因此我對教學預設方面做了深入的思考,對課堂的準備環節做了改進。讓學生自己收集材料,比如有的同學在拿到紙板箱時就撕開了表層,發現下面的瓦楞。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所帶的紙板箱進行創作聯想,內容不限。學生先是根據材料形狀、大小等設計內容,然后構圖,再利用刻、畫、撕的方式進行創作,最后根據設計自由涂色。比如有位沒帶材料的學生,拿到一塊被別的同學丟棄的紙板,紙板雖然是殘缺的,卻發現紙板是有對稱的規則造型,最后根據造型創作出“帶帽子的外國人”這一作品,還有學生設計出立體作品。最后收集上來的作品五花八門,又獨一無二,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三、案例反思

第一次,老師為學生涂上顏色,看似給學生幫了忙,實則是制造了麻煩,又有主題的限制,結合涂好色的紙箱板進行統一創作,看似是在實行分層教學,但是還是老師的一手操辦,把課堂主體局限在了老師設置的主題里,是偽分層,因此學生實際是缺少形與色的想象空間。而第二次教學過程中,沒有對具體的教學行為進行預設,沒有限制主題,只是對學生可能會需要的材料做了最充分的準備,這樣教學過程的豐富性就沒有被扼殺,最終才產生了具有想象力的課堂生成。

教師往往為了推進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推行分層教學,初衷是好的,但是老師把分層教學的理解限定在我一定要把每個教學環節預設得非常完美,不允許出現一絲差錯,比如材料準備充足,生怕學生出現問題,這就少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自由表現,看似分層,實則沒有達到課堂預期。這樣的課堂看起來是教學環節一環扣一環,設計思路也很清晰,給課堂效果的生成預設了途徑與結果,但回頭看,學生像是老師的傀儡,完全在老師的操控下完成教學活動,缺少了靈性與想象力。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類似這樣的案例很多。那么,我們如何把握預設與生成的分寸,有分層教學的“表”還要有學生自由表現發揮創造力的“里”,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師去認真與深入思考的,我們只有在分層教學這個大前提下,預設與生成達成平衡,才能較好地落實學生的主體性,落實分層教學,不應該把分層教學只是作為一個教學改革的噱頭,不應該把預設作為一個坑,等著學生往里跳,而是要注重生成是動態的,是在教學過程中發展與變化的,預設不是限制學生的思維,而是要關注學生的發展,把超乎預設的一些狀態巧妙轉化成生成,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猜你喜歡
預設想象力分層
也談語文課堂教學的預設與生成
看見你的想象力
試論預設語言-言語表征
有趣的分層現象
打開新的想象力
雨林的分層
有趣的分層
一道中考試題解答的預設與生成
我國退休法律制度的預設前提及其反思
嘿,來點想象力——讀《跑酷少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