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后與審食其關系簡辨

2018-02-25 08:51馮艷秋
咸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8年3期
關鍵詞:呂后劉邦政治

馮艷秋,蔣 波

(湘潭大學 歷史系,湖南 湘潭 411105)

呂后是西漢初期一位重要的女性政治人物,由于各種原因,她的行事風格、性格特征、與朝臣的關系等,都曾引起較大爭議。比如她跟近臣審食其的關系,歷代均有揣測、質疑與批駁,唐代詩人高適有《辟陽城》一詩:“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傳道漢天子,而封審食其。奸淫且不戮,茅土孰云宜。何得英雄主,返令兒女欺。母儀良已失,臣節豈如斯。太息一朝事,乃令人所嗤?!备哌m不但認定呂后和審食其之間有私情,還諷刺劉邦不識人心,被他們二人所欺騙。宋元之際學者胡三省為《資治通鑒》做注,在記載漢哀帝和寵臣董賢的事跡時也提到呂后與審食其,“審食其以丞相而侍禁中,呂后嬖之也。董賢以三公侍禁中,哀帝嬖之也”,[1]1120認為呂、審二人是女主與男寵的關系,兩人存在曖昧接觸。究竟是否如此?我們擬對此問題做簡單辨析,以求教于方家。

1 呂后與審食其關系辨析

首先必須承認,在呂后的一生中,審食其是跟她關系最密切的人之一,而且二者關系早在她稱制前就已如此。呂后與劉邦成婚不久,便追隨丈夫起兵反秦,后又經歷了楚漢戰爭。這期間,她受過秦朝牢獄之苦,在項羽帳下當過人質,其余時間多留守陣地。也就是說,分離成為她與劉邦相處的常態,且這種狀態至少持續了七年之久。這七年里,審食其對呂后的陪伴甚至超過了劉邦,他得到了呂后極大的信任。長期相伴,這是后人推測二者關系的一大證據。除此之外,學界定性呂后與審食其兩人關系的最主要、最核心的“證據”為《史記》中的一段話:

辟陽侯幸呂太后,人或毀辟陽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呂太后慚,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陽侯行,欲遂誅之。[2]2702-2703

有人向孝惠帝揭發了審食其的“罪狀”,孝惠帝十分生氣,一定要殺掉審食其才能解恨,呂后對此深感慚愧。這段記載似乎非常準確地描述了呂、審二人曖昧的關系以及呂后內心的尷尬:惠帝因某人向他告發了審食其與呂后有私情而感到羞憤,所以必須要殺掉審;呂后對此大為難堪,不敢幫審說話求情;眾位大臣也難以接受呂、審二人的“私情”,所以要求誅殺審食其。

然而,筆者認為此處某人告發呂、審私情的可能性極小,原因有二:其一,取證困難。向皇帝告發當朝太后與重臣的罪狀關乎私情,卻難以找到證據,這樣的行為實非明智之舉。其二,有害無利。如果不能坐實呂、審二人有私情,告密者是欺君之罪;如果坐實了兩者有私情,則皇家顏面難存,告密者處境尷尬。所以,審食其被告應該另有原因。那么,呂后就不是針對兩人有私情而慚不可言了。大概是審食其另有罪過,且不能被赦免,連呂后也覺得無法出面講情。她的慚不可言既因近臣審食其犯法而愧對朝廷,也因她有心救人但難以啟齒而愧對審食其。

這段文字中還記載了眾臣對審食其的態度,即“多害辟陽侯行,欲遂誅之”,這正是后世歪曲二者關系的重要原因。那么,審食其為何會成為眾矢之的呢?我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審食其依附女主受到排斥。中國古代社會排斥女性參政,《尚書·牧誓》記載:“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盵3]285可以看出,上古時期,女性涉政就受到統治者的敵視。到了春秋時期,統治者將西周的滅亡歸因于“赫赫宗周,褒姒滅之”??饡藭r,齊桓公更是與諸侯約定“毋使婦人與國事”。戰國以降,諸子百家雖在政治大局等重大問題上各引一端,但他們卻一致維護男權政治。到了秦漢之際,這種政治觀念愈加根深蒂固。如此,呂后干政就會受到眾多臣子的排斥。審食其在政治上嚴重依附于呂后,必然會使他的人格尊嚴受損,導致他受到群臣抵觸。

第二,審食其難以服眾。首先,劉邦死后,呂后與審食其曾想要誅殺武將,“四日不發喪。呂后與審食其謀曰:‘諸將與帝為編戶民,今北面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盡族是,天下不安?!睂徥称潆m聽取酈商勸阻,阻止了呂后殺戮武將,但他大概已經得罪了諸位將領。其次,西漢初期的政治格局是由功臣、宗室和外戚三大勢力構成的,他們的功勞和政治資本本應該優于審食其。審食其的主要功勞是侍奉劉邦的家人,特別是在彭城之戰后,與劉太公、呂后一起被項羽抓去做人質。這樣的功勞在這些臣子面前并不出眾。但他卻備受呂后恩寵,甚至凌駕于眾臣之上,成為百官之首“左丞相”。這樣的安排難以服眾,容易招人反感。

第三,審食其沒能利用好其影響力。試舉一例以觀之。劉邦少子、淮南王劉長的母親趙姬受到趙王張敖的牽連而坐罪被囚,此時她已懷有身孕,便向劉邦申訴。趙姬的弟弟趙兼向審食其求情,希望他能勸呂后出手相助。但呂后知曉此事后,出于嫉妒心理不肯幫忙。審食其見呂后如此態度,也沒有再勸諫她。趙姬生下劉長后,心中怨恨而自殺。劉長因此對審食其懷恨在心,終于在呂后死后將審食其誘殺??梢?,審食其作為呂后的寵臣有著較強的政治影響力,如果他不能勸諫或阻止呂后的一些行為,也會受到其他臣子的非議。

需要注意的是,劉長殺死審食其后為其擬定了三條罪狀:“臣母不當坐趙事,其時辟陽侯力能得之呂后,弗爭,罪一也。趙王如意子母無罪,呂后殺之,辟陽侯弗爭,罪二也。呂后王諸呂,欲以危劉氏,辟陽侯弗爭,罪三也?!盵2]3076這三條罪狀重點是在為母報仇,其余多在強調審食其沒有規勸呂后做出“正確”的行為,是他為誅殺審食其尋找的借口,與呂、審兩人存在親密關系毫無瓜葛。

可見,審食其本身功勞、政治素質并不高,因為其依附呂后才得到重用,這引起了朝臣的強烈不滿,加之身居要位而對某些大事處理不妥,最終成了眾人攻擊的對象。這些事情的是與非我們暫且不論,但可以推定它們是時人趁機告發審食其的重要證據,與他關系密切的呂后可能出于避嫌等原因不便出面替其說話,這反而成了后世猜測二者關系曖昧的重要“證據”。

2 呂后與審食其關系密切的原因及實質

由上可知,目前尚未有直接的史料證據能證明呂、審二人存在親密接觸。但審食其的確深得呂后信賴,是呂后的寵臣,這是后人推測二者關系的出發點。然而審食其能如此長久地被呂后寵信,并非因為情感需要,而是有其他原因。

其一,審食其忠心于劉邦。審食其是劉邦的同鄉,他很早就已經追隨劉邦。秦二世元年(前209),審食其以舍人身份追隨劉邦起兵反秦,深得劉邦信賴,“高祖使仲與審食其留侍太上皇”。[4]1921劉邦打敗項羽后,審食其“從破項藉”[2]2060有功,被劉邦封為辟陽侯。燕王盧綰叛逃匈奴前,劉邦還安排審食其和御史大夫趙堯“往迎燕王”。[2]2638審食其能被劉邦如此信任,頗為感念,便更加愿意效忠于劉邦。呂后作為劉邦的家眷,自然會或多或少受到審食其的格外對待。

其二,呂后與審食其有患難之交。呂后和劉太公長期生活在一起,而審食其受劉邦之命照顧劉太公,呂、審二人自然就有了較多的接觸。彭城之戰中,“審食其從太公、呂后行,求漢王,反遇楚軍。楚軍遂與歸,報項王,項王常置軍中”。[2]322審食其和劉太公、呂后一起在項羽軍中度過了兩年多的人質生活,期間三人相互了解,互為依靠,這種長期相伴加上患難之情拉近了呂、審兩人之間的精神距離,呂后因此對審食其特別“優待”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三,審食其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呂后的精神慰藉。劉邦既是呂后的夫君,又是百姓的君王,呂后侍奉他時必定小心謹慎、極力取悅,這使得性格剛毅的呂后感到壓抑。盡管如此,呂后與劉邦的關系仍然愈發疏遠,特別是后來戚夫人的出現曾一度威脅到她和太子的政治地位。這種長期失衡的情感讓她缺乏安全感。審食其身份低微,對呂后有較強的依賴性,呂后與他相處時不必像對待劉邦那樣謹言慎行,這使呂后倍感輕松。在遇到困難時,呂后可以與審食其商討對策,不需自己獨力強撐。審食其的陪伴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呂后的精神缺失。

其四,審食其是呂后的政治親信。當呂后對劉邦的感情逐漸傾向于政治依賴時,她就明白,權力才是最真實的倚靠。特別是劉邦死后,面對復雜的政治局面,呂后亟需培養自己的政治勢力,審食其成為合適人選。呂后先是對劉邦之死秘不發喪,與審食其密謀趁機鏟除功臣勢力。后又借機調整官位,“以辟陽侯審食其為左丞相。左丞相不治,常給事于中”。[2]2060審食其不管政務,但官僚奏事需要通過他的裁決,他也能借此監視百官。而且他像內官一樣常在皇宮內廷侍奉呂后,儼然已成為呂后安插在朝廷中的耳目。

其五,審食其與呂后相處默契。據記載,審食其想與當時的名士朱建交好,但朱建不肯見他。朱建的母親去世時,因為家境貧寒,他竟然沒錢為母親出殯送葬。雖然審食其之前被朱建拒絕,但他并不放棄,反而把握機會,在朱建正要借錢置辦殯喪用品時送上百金。后來審食其差點被惠帝處死,多虧朱建四處奔波,他才能躲過一劫??梢钥闯?,審食其和呂后一樣是善于經營人際關系的人,這樣相似的性格使兩人相處起來更為默契?;茨蠀柾醯哪赣H趙姬被張敖連累入獄時,“厲王母弟趙兼因辟陽侯言呂后,呂后妒,弗肯白,辟陽侯不強爭”。[2]3075審食其看出呂后嫉妒趙姬而不肯幫她向劉邦求情,便不再強求呂后幫忙。在呂后的其他決策上,比如殘害戚夫人、處置劉氏宗親等事上,審食其也不曾勸阻呂后。審食其如此識時務、知進退,當然會受到呂后信任。

其六,審食其也需要呂后這樣強大的政治資源。審食其生活的秦末漢初,正是群雄并起、建功封侯的時代。審食其的功勞本就不突出,周圍還有眾多功臣同朝為官,想要在這樣的環境中出人頭地,必須有強大的政治靠山。恰逢他有機會依附于呂后,便不遺余力地抓緊呂后這個掌權者,為自己的政治生涯開辟道路。正是因為呂后、審食其的特殊經歷,使他們成為親密無間的人。這種關系的本質是二人的政治需要。

綜前所述,呂后與審食其的關系實際上應該是:審食其因對劉邦盡忠而善待他的家眷,于是有了較多的機會與呂后接觸;之后兩人同在項羽軍中為人質,這樣的患難之情拉近了他們的關系;兩人為了各自的利益互幫互助,成為彼此的政治倚靠。因此,與其說呂后、審食其是男女情感關系,不如說二人是政治盟友。

[1]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2]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3]孔安國,撰;孔穎達,疏.尚書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4]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猜你喜歡
呂后劉邦政治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史記·呂太后本紀》中呂后情緒書寫探析
呂后的精明之敗和周勃的糊涂之勝
呂后精明不遜劉邦
劉邦記嫂之恨
劉邦斬丁公
陪你一起讀歷史(4) 大漢女當家呂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