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當代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與對策

2018-02-25 03:53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8年18期
關鍵詞:心理咨詢職業院校心理健康

(菏澤職業學院 山東菏澤 274000)

職業院校學生正處于在青春期到成人的轉變,是心理變化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心理發展尚不穩定,職業院校需要充分了解學生在社會的成長環境,以及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對這些復雜的內容進行整合,職業院校中的很多學生會受到學習競爭、經濟狀況和就業壓力等問題的影響,出現心理變化。發生心里變化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受到內心需求和現實生活之間的差異性,這種心理狀態需要進行全面的調整,解決學生的心理負擔,避免出現心理障礙問題。[1]

一、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

1.心理健康教育認識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是個系統化的工程,職業院校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力度不足,因此,需要強化當前的職業院校教育工作,讓學生能夠充分的認識到教學的重要性,職業院校需要全面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這是因為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是人才養成的基礎,職業院校需要幫助學生正視心理問題。當發現學生具有消極的態度和情緒時,需要采用正確的方法來解決,讓學生能夠主動進行心理調整,通過心理咨詢的形式來進一步維護自身的心理發展,很多職業院校的教學開展都存在著心理健康重視程度不夠的情況,從而導致教金工作不到位的情況,影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2]

2.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不明確。教學開展前需要進行學生心理狀態的調查,對調查結果的整理,很多心理學專家認為職業院校的學生很多都存在心理不健康的問題,所以要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提高對該教育形式的認識,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過定期的心理咨詢來幫助學生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主要內容,從而了解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重要性和積極影響,明確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能夠提升學生的心理建設成效,讓學生形成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

3.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實踐性。職業院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的,在進行課堂教學形式的改革時,需要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全面化、系統化地心理健康認知體系,在教學內容設計和教材的選擇過程中要保證內容的規范。目前我國的很多職業院校在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過于重視心理學理論知識的講解,雖然這種教學形式有著一定的專業性,但整個教學過程過于枯燥,學生會逐漸喪失學習興趣。所以學校需要加強心理咨詢機構的建設,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在校成立心理專家庫,方便學生進行心理咨詢,為學生開辟心靈溝通渠道,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1.做好宣傳引導,使工作大眾化。教師可以通過講座、校內廣播等形式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傳,向學生普及心理學知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師資投入尚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我國的職業院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將思想政治規范作為基本要求,忽視了學生本身的心理狀態,不利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現在我國的教育事業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的運用網絡技術,創建網絡咨詢平臺,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測試服務,積極的營造出學生心理素質提升的校園氛圍,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緩解心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開展心理咨詢,使工作科學化。職業院校的學生心理咨詢工作需要結合學生現有的心理條件,盡可能清除所有發展阻礙,學生需要了解正確的情感變化特點,掌握合適的心理調節手段,在產生負面情緒時能夠進行合理的宣泄,因此,學生需要將自己的情緒進行調整,使其保持一個最佳狀態,在生活中獲取簡單的快樂,這種教學形式能夠讓學生客觀的認識到自我情緒變化,及時的調整避免出現心理失衡問題。[3]

3.掌握心理動態,使工作個性化。教師要定期對學生進行調查,幫助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及時的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解除了可能出現的人際交往問題,通過詳細的觀察和分析來對學生采取適當的預防治療方案,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問題,讓學生認識到良好的心理狀態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力,減低心理問題發生的可能性,通過心理輔導來幫助學生找尋自我,有一個健康的身心。

4.拓寬心理教育形式,使工作多元化。職業院校在實施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學生與社會之間的聯系,大多數學生在面對社會問題時,很難明確是非對錯,這是因為學生缺少社會歷練,因此,教師需要組織學生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充分的發揮出社會、家庭在心理教育開展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動學校、社會和家庭三方教育的緊密結合。職業院校的學生相對于基礎文化知識的學習,更需要社會實踐活動來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將學生所接受的各種教育形式納入到教育體系中,以此來拓展教育渠道。[4]

結語

學生要重視校園的文化建設,多開設一些選修課,讓學生多掌握一些人文社科類的知識內容,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會潛移默化的規范日常行為習慣,在選修課的學習過程中拓展視野,實現綜合素養的提升,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能夠擁有一個積極的心理情緒,構建和諧的人際交往關系。同時也要做好教師的培訓工作,讓教師通過參與進修和集中培訓等形式,來制定出合理的培訓規劃,以此來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心理轉變,在生活中得到快樂。

猜你喜歡
心理咨詢職業院校心理健康
基于職業院校創新人才培養的數學建模實踐活動探索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法科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研究
心理咨詢:架一座心靈的彩虹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心理咨詢廣播節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