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拉特后旗查干陶勒蓋地球化學環境及其成礦條件分析

2018-02-25 21:14孟昭瑞李昱羲
西部資源 2017年6期
關鍵詞:靶區土壤測量

孟昭瑞+李昱羲

摘要:通過1∶5萬水系沉積物(土壤)測量及異常檢查,查明測區內化探異常源,分析和成礦有關的地球化學特征,為在成礦有利地段尋找多金屬礦進一步縮小靶區,提出進一步開展勘查工作的勘查區,最終發現并找到具有工業價值的多金屬礦床。

關鍵詞:水系沉積物(土壤)測量;異常源;靶區;多金屬礦床

Abstract:Through 1∶50000 stream sediment(soil)measurement and anomaly inspection,find out the source of workspace geochemical anomalies,analysis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mineralization related to the favorable area for looking for polymetallic further reduce target area,put forward the prospecting area of further exploration,finally found and find polymetallic deposit of industrial value.

Key words:Stream Sediment(Soil)Survey;anomaly source;reducing target;polymetallic deposit

1.地質背景

查干陶勒蓋測區位于烏力吉—錫林浩特元古代、華力西期、燕山期銅、鐵、鉻、金、螢石成礦帶上。內生礦產形成的時期可分為華力西晚期和燕山晚期。查干此老—巴音杭蓋金成礦帶是內蒙古重要的成礦帶,烏拉特中旗巴音杭蓋金礦就位于本礦帶的東北部。

1.1地層

測區出露地層主要為下元古界寶音圖群,巖性為石英巖、變粒巖夾二云石英片巖等。該地層主要分布于測區西部,由于大面積巖漿巖侵入,造成老地層呈殘留體形態分布于測區東部。地層走向呈北東向展布。測區東南角有少量白堊系上統固陽組地層出露,巖性為紫紅色粉砂質泥巖、含礫粉砂巖。第三系漸新統為橘黃色含礫中粗粒砂巖、粉砂泥巖、長石砂巖。西部及西北角零星分布第四系全新統。

1.2侵入巖

晚元古代粉紅色變質深成侵入巖主要分布在測區中部,東部為石炭紀侵入巖,巖性為灰色花崗閃長巖。

1.3構造

測區處于內蒙古地槽褶皺系晚華力西褶皺帶西部寶音圖中央隆起北部,其北部為查干腦勞-白音察干斷裂構造帶,南部為巴音烏拉山—狼山—色爾騰山南緣深斷裂,寶音圖深大斷裂在測區通過。構造活動強烈。

2.地球化學特征

2.1區域地球化學異常特征

測區對應1∶20萬地球化學異常圖中的AS-18異常,該異常呈帶狀分布,空間上異常呈北北西向展布。異常元素以Ag、Cu、Cd、W、Mo為主,伴生Bi、F、Th、Rb、Y、U元素,其中Ag、Cu、Mo、W、As、F、U元素異常較吻合,異常濃集中心明顯。主要異常元素的強度及面積分別為:Ag強度0.16×10-6,異常面積為21km2;Cu強度25×10-6,異常面積為3km2;Cd強度0.15×10-6,異常面積為4km2;W強度3×10-6,異常面積為1.5km2;Mo強度2.5×10-6,異常面積為16km2;異常元素濃度分級為一至二級。見圖1。

2.2測區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2.2.1水系沉積物中元素的分布特征

測區位于華北地臺北緣,元素富集與貧化特征是相對于內蒙古華北地臺北緣元素地球化學背景值而論。測區水系沉積物(土壤)中Sb、As、W、Mo、Au、Bi、Sn元素濃集克拉克值大于1.2,為富集元素;而Hg元素濃集克拉克值小于0.8,為相對貧化元素;Cu、Pb、Ag、Zn元素在測區無明顯貧化和富集,其平均值接近華北地臺北緣背景值。見表1、圖2。

2.2.2元素的分異特征

表2、表3及圖3、圖4表明測區的W、Sb、As、Bi元素屬明顯富集強分異型元素,易在局部富集,為主要伴生元素;Cu、Mo、Sn、Ag、Zn元素雖然分布有貧有富,但這些元素變異系數在0.5~1之間,趨于分異屬分異型元素,容易聚集局部富集成礦,為主要成礦元素;相對而言Au元素在測區相對富集,Pb元素無明顯貧化和富集,且元素變異系數小于0.5,為弱分異元素,均勻分布,不易發生聚集。

2.2.3元素組合特征

為了解水系沉積物(土壤)中各元素之間的組合特征,將全區十二種元素的背景值作了R型聚類分析、因子分析。在相關系數r=0.3時分為七個簇群:

①Au;②Hg;③Pb;④Bi;⑤Sn;⑥Mo、Cu、As、Sb、Ag、Zn;⑦W

第六簇群與第一因子對應,為一套中低溫~高溫熱液元素組合,反映了測區地層受后期構造熱液活動影響元素的富集特征。其他幾個簇群均呈單元素存在,與其他元素相關性較小。第二因子、第五因子分別反映了As元素與Sb元素、Au元素與Hg元素在后期頻繁的構造活動中具有相同的地球化學行為;第五簇群與第四因子對應,反映了晚元古代粉紅色黑云鉀長片麻巖、黑云鉀長變粒巖巖體以富集Sn元素為特征;第六、第七因子反映Au元素在后期構造熱液活動的疊加作用中形成多次富集。endprint

第六簇群與第一因子的一套中低溫~高溫熱液元素高背景帶均分布于下元古界寶音圖群地層中,受北西向斷裂構造控制,呈北西向展布;Sn元素的高背景帶明顯受晚元古代粉紅色黑云鉀長片麻巖、黑云鉀長變粒巖巖體控制,其形態及空間位置與巖體相對應。見圖5、表4。

2.3異常的圈定

單元素異常采用異常下限值計算公式(T=X+1.65×S)來確定,各元素異常下限計算結果見表5。在單元素地化圖上以確定的異常下限值圈定并提取異常,查干陶勒蓋共圈定綜合異常二處,編號為AS-1和AS-2。

2.3.1 AS-1異常特征

異常位于測區西部查干陶勒蓋一帶,地理坐標:東經:107°08′30″~107°12′10″,北緯:41°45′10″~41°48′45″。該異??臻g上呈北西向展布,形成長5km左右,寬3km規模較大的異常帶,異常面積為15km2,該異常主要元素為:Cu、Zn、As、Sb,伴生有W、Bi、Mo、Ag、Sn等元素,異常吻合較好,濃集中心明顯。該異常明顯受北西向斷裂構造控制,以北西向斷裂為界分為二個子異常:AS-1-1和AS-1-2,分別位于北西向斷裂構造的兩側即上盤異常(AS-1-1)和下盤異常(AS-1-2),元素組合上表現略有不同:AS-1-1以Cu、Zn元素為主,伴生Ag、Bi、Mo元素;AS-1-2以As、Sb、Hg元素為主,伴生Ag、Cu、Zn、Bi、Mo元素。各元素異常面積、峰值、襯度特征值見表6。

該異常位于測區的東部,地理坐標:東經107°13′00″~107°15′30″北緯41°44′30″~41°49′00″。該異常長9km左右,寬1.5km,面積約13.5km2,空間上呈NNE向帶狀展布。該異常主要元素為W、As、Sb,伴有Pb、Cu、Mo、Ag、Bi等元素,異常吻合較好,濃集中心明顯。各元素的面積、峰值、襯度特征值見表7。

3.異常解釋及成礦地質條件分析

3.1 AS-1異常

異常區內斷裂構造極為發育,以北西向斷裂為主,其次為北東向及近東西向斷裂。異常位于下元古界寶音圖群地層中,明顯受北西向斷裂構造控制呈北西向帶狀展布,受次一級近東西向斷裂構造影響,個別元素異常呈近東西向展布,各元素異常吻合較好。

根據異常的元素組合特點和異常的分布特征,該異常的形成至少有兩期以上熱液活動,As、Sb、Cu、Zn、Mo、Ag、W元素主要來源于下元古界寶音圖群。從測區元素分布特征及異常特征上看,表現出北西向斷裂及近東西向斷裂具有明顯的疊加現象,而北西向斷裂是測區成礦的主要控礦構造。下元古界寶音圖群地層為成礦提供了物質來源,后期的巖漿、構造熱液活動造成了元素的遷移和再次富集。上盤異常(AS-1-1)和下盤異常(AS-1-2)元素組全特征反映了由于逆斷層造成上盤上升下盤下降,上盤異常(AS-1-1)所反映的礦體已遭過一定程度的剝蝕;而下盤異常(AS-1-2)則預示著深部有銅多金屬肓礦體的存在。

該異常區的Cu、Zn異常與1∶20萬化探所圈定的銅、鋅異常完全吻合。區內又有褐鐵礦化點一處。所處地質成礦條件有利,推測該異常為銅鎢多金屬礦化異常,有一定的找礦遠景。

3.2 AS-2異常

異常區出露地層為下元古界寶音圖群石英巖、變粒巖夾二云石英片巖,石英片巖,侵入巖為石炭紀花崗閃長巖。異常受區域構造控制呈NNE向展布,與地層及巖體的展布方向一致。

測區的W、Sb、As、Bi元素屬明顯富集強分異型元素,從異常的元素組合和異常的分布特征來看,該地層是形成W、As、Sb元素異常主要來源。而W元素異常則表現出強度高(1029×10-6),規模大(32.43),推斷后期構造和巖漿活動造成該元素的再次富集。

AS-2異常以W元素為主,伴生Ag、Pb、As、Sb、Mo等元素,具一定規模,推測該異常為銅鉬多金屬礦化引起。

4.結論

①區域構造上處于狼山弧形成礦帶上,是一個Au、Ag、Cu、Pb、Zn、Te、S等多金屬成礦帶,褶皺和斷裂構造發育,特別是北東向斷裂對成礦及其富集起著重要作用。

②新元古代侵入巖、華力西期侵入巖、燕山期侵入巖分布廣泛,各種巖漿活動疊加,為熱液礦床的形成提供了非常好的地質環境。

③區域Au、Ag、Cu、Pb、Zn、W、Mo、Mn等化探異常沿狼山成礦帶呈北東方向展布,為找礦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后旗查干陶勒蓋銀金礦普查化探報告。白蓓2006年3月.

[2]李文國.內蒙古自治區巖石地層[M].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6.endprint

猜你喜歡
靶區土壤測量
MRI影像與CT影像勾畫宮頸癌三維腔內后裝放療靶區體積的比較
靈感的土壤
識破那些優美“擺拍”——鏟除“四風”的土壤
靈感的土壤
測量
鼻咽癌三維適型調強放療靶區勾畫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