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原市小甸子區多金屬礦成礦期及分帶性研究

2018-02-27 10:28姚德環
世界有色金屬 2018年22期
關鍵詞:鉬礦本區斑巖

姚德環

(遼寧省有色地質一〇六隊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鐵嶺 112000)

本文通過對全區地表的金銀銅鉛鋅鉬的地球化學異常組合分析,及全區深部鉆探見礦分布特點及成礦特征研究,進而得出本區多金屬礦床的分帶特點。

1 成礦地質背景

本區位于中朝準地臺、膠遼臺隆、鐵嶺至靖宇臺拱之汎河凹陷與李家臺斷凸的交接部。夾持于北北東向開原~營口深大斷裂和北西西向沙河大斷裂之間。上述兩大斷裂具有多期活動的特點,同時與之相伴生的次一級斷裂廣泛發育。

區域出露地層主要以變質深成巖為主。

區域出露有大面積的海西期花崗巖、花崗斑巖等中酸性巖漿巖呈巖基或巖株狀產出。其次為中生界花崗閃長斑巖、花崗斑巖、流紋斑巖呈巖株或脈狀侵入各時代地層中,屬燕山期巖漿活動產物。海西期和燕山期活動主導了本區的主要成礦時期。

區域內斷裂構造以沙河斷裂及與之平行的次一級分支組成,并沿沙河的北側形成一組構造-巖漿活動帶,位于該構造-巖漿活動帶上的地層及早期侵入巖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韌性變形作用[1]。

2 礦區地質

2.1 地層

區內出露的地層為太古宇變質深成巖變粒巖類。巖石類型有角閃斜長變粒巖、角閃黑云斜長變粒巖和黑云斜長變粒巖等。

2.2 構造

本區西為開原~營口深大斷裂、南為沙河斷裂。這兩條斷裂活動具有多期次,控制著全區構造、巖漿及礦化蝕變。

2.3 巖漿

勘查區內巖漿巖很發育。主要為新太古宙變質深成侵入巖,燕山期巖漿巖和各種脈巖。其特征分述如下。

2.3.1 新太古宙變質深成侵入巖

本區內太古宙變質深成巖分布廣泛,主要為大荒頂子片麻巖,普遍遭受強烈的韌性變形作用,具片麻狀構造,片麻理產狀走向近東西,傾向北,傾角45°~70°。

2.3.2 燕山期花崗閃長巖(γδ)

出露于本區中北部。風化面呈黃褐色,新鮮面肉紅色,粗粒半自形粒狀結構,塊狀構造。礦物成分由斜長石、鉀長石、石英、角閃石、及少量的云母等組成。該巖體與本區深部鉬礦體的形成有關。

2.3.3 脈巖

本區出露的脈巖有流紋斑巖、花崗閃長斑巖、閃長玢巖等,整體呈細脈狀沿北西向產出。

2.4 地球化學特征

根據地球化學異常元素分布情況,本區共分為3個異常帶。

2.4.1 HT1異常帶

HT1異常帶位于本區西部Au多金屬成礦帶,呈帶狀北西向展布。該異常為Au、Ag、Pb、Cu、As組合異常,以Au、Ag、Pb為主。異常濃集中心明顯,且相吻合。異常規模大強度高,最大值Au300×10-9、Pb3194×10-6、Ag>1.8×10-6。

2.4.2 HT2異常帶

HT2異常帶位于東部Zn成礦帶,呈帶狀近東西向展布。該異常以Zn為主,其他元素異常較弱,多以單點或雙點異常出現。Zn異常的濃集中心明顯,異常規模大強度高,最大值Zn2139×10-6。異常分布在片麻巖中,受構造和巖脈所控制。

2.4.3 HT3異常帶

HT3位于南部Au成礦區,異常呈近東西向帶狀展布,以Au、As異常為主。Au異常最大值29.6×10-9,平均值為9.65×10-9,襯度值3.22,面金屬量為483.76×10-6%/m2。另外該異常北側伴生有Zn、Pb異常,是由一條石英脈型鉛鋅礦體引起[2]。

2.4.4 Mo異常帶

Mo異常帶由本區東南側一直延伸至本區西北側,與其他異常元素無組合規律,異常濃集中心不明顯,但是異常分布廣泛。后期鉆探驗證本區自東向西深部鉆探均見有鉬礦體,驗證了Mo異常帶的存在,由于賦存深度較深,導致異常值較低。

圖1 Mo異常帶

3 礦體特征及分布

經過數次勘查,本區目前已發現礦體有鋅礦體、銀鉛礦體、金礦體及鉬礦體。

(1)鋅礦體主要位于HT2異常帶內已經初具規模,平均品位2.00%。地表多處露出鋅礦體,礦石類型屬于閃鋅礦,屬于中溫熱液礦床,無其他伴生礦體。礦體賦存標高介于-60m~280m之間,賦存深度0m~300m[3]。

(2)銀鉛礦體主要位于HT1異常帶內,規模較小,多為礦化體或細脈狀礦體。賦存標高多為地表至-100m,品位均略低于工業品位,同時伴生有金、鋅礦體。

(3)金礦體在HT1異常帶內與銀伴生存在,多為細脈狀。在三個異常帶交匯處,賦存深度370m,見有一條礦體穿越厚度1.60m,Au品位3.95g/T、Ag品位101g/T。HT3異常帶內暫未發現金礦體。

(4)鉬礦體全區深部鉆探中均見有鉬礦體。東部ZK106-3中-470m標高見有一條品位1.02%鉬礦體;在中部三個異常帶交匯處各鉆孔中見有多條鉬礦體,最大厚度12.65m,鉬一般品位0.033%~0.68%,最高0.714%,賦存標高均位于0m以下,并于深部見有花崗閃長斑巖巖枝;在西部ZK300-1孔中-340m~-600m標高見有多條鉬礦體。

4 成礦元素的分帶性討論

根據地表地球化學元素異常分布情況,結合深部鉆探見礦情況,建立本區成礦元素分布簡易模型。

圖2 成礦元素分布簡易模型

(1)本區鋅成礦元素富集主要集中于本區東部,富集深度多位于0m~300m之間。同時本區中西部也存在有少量富集。

(2)本區銀鉛成礦元素富集主要集中于本區西側,富集深度多位于0m~300m之間。

(3)本區金成礦元素富集于西北部及東南側兩處,富集深度多位于0m~300m之間。

(4)本區鉬成礦元素自東向西分布于全區,中部見礦效果較好,富集深度多位于500m以下。

鉬作為高溫成礦元素位于深部最接近于巖體,鉛鋅屬于中低溫成礦元素位于淺部,金銀屬于低溫成礦元素也位于淺部。由于兩期成礦疊加,東西兩側鉛鋅和金銀礦二次疊加分帶性較弱。

5 成礦期分析

根據區域地質調查資料結合本區礦體賦存位置及特點,可以推測出本區至少具有兩個成礦期。

第一次成礦期為海西期,本區西側銀鉛礦體及東部鋅礦體均形成于該時期,分別受郯廬斷裂和沙河斷裂的最次一級和次一級構造控制。

第二次成礦期為燕山期,本區中部深處所見鉬的盲礦體形成于該成礦期,具有斑巖型鉬礦的分帶性,鉬礦多形成于地表500m以下,淺部則見有金和鋅礦體。由于鉬元素的分布覆蓋全區,這一時期,對第一期成礦進行了二次改造,故西側淺部疊加了鋅和金元素,東南部則形成了HT3金的異常帶。

6 結論及建議

第一次成礦期形成的銀鉛礦工業價值較低,鋅礦雖然品位在2%左右,由于賦存深度較淺,未來仍具有潛在的開采價值。下一步找礦重點應該是第二次成礦期形成的金礦和深部已發現的鉬礦。

猜你喜歡
鉬礦本區斑巖
專利名稱:一種鉬礦和鎢礦的聯合冶煉工藝
玉龍-芒康一帶斑巖型銅多金屬礦找礦前景分析
淺析淶源縣大黃峪鉬礦成礦遠景
玲瓏金礦田煌斑巖與礦脈關系的探索及應用
東天山赤湖地區原生暈異常結構特征對尋找斑巖型銅鉬礦床的指示意義
遼寧調兵山西調斑巖型鉬礦床特征及找礦標志
全球十大鉬礦
基于波形特征的露天鉬礦微震事件的識別分析——以卓資山鉬礦為例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學解讀(人教版)
干旱對羊肚菌自然生長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