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近年來的青春文學改編影視劇熱潮

2018-02-28 06:24李晨宇
中國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9期
關鍵詞:青春文學熱潮影視劇

李晨宇

在中國擁有龐大基數的影視劇作品中,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將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劇的現象已經越來越普遍。而隨著時代以及科技的發展,在人們對娛樂消費多元化追求的趨勢下,近年來內地影視劇則掀起了一股由青春文學改編制作而成的熱潮。以《匆匆那年》改編為電視劇、電影為例,綜合多方面因素來分析這一熱潮形成的原因以及這一現象所存在的問題。

青春文學文學作品改編影視劇《匆匆那年》近年來,青春文學小說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的現象似乎形成了一種居高不下的態勢。趙薇執導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內地成功搬上大銀幕的第一步青春小說,打開了國內青春電影的一條思路。也是從此之后,陸續又涌現出了一批由青春文學改編的影視劇,諸如較為典型的《匆匆那年》《何以笙簫默》《小時代》系列、《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萬物生長》《左耳》《誰的青春不迷?!返?。其中,前兩部不僅被改編成了電影,還有電視劇前后上映,一時間廣受議論,掀起一股熱潮。

《匆匆那年》與《何以笙簫默》,從既被改編成電視劇,再幾乎同一時間被搬上大銀幕,足以看出這兩部小說的受歡迎程度。畢竟如果被改編的小說一開始便擁有很多忠實的粉絲,或是有一定的影響號召力,無論對于電視劇的收視率還是電影的票房來說都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對于有些并沒有完整看過原著的觀眾,原本對于小說只稍微了解大概內容,因為小說的影響力而選擇了觀看改編電影、電視劇,觀看后又會好奇原著與影視劇的差異而再次補齊完整小說。

以《匆匆那年》為例來說說它的改編及不足,這部小說首先被搜狐視頻制作成一部16集的電視劇,與原著有較多不同,如趙燁沒有原著中那么貧,陳尋也差那么一點,電視劇里的太貧,沒有展示出來他陽光、幽默的一面,讓人比較滿意的是白敬亭飾演的喬燃,跟原著的感覺很像,飾演林嘉茉的演員選的也是較為成功的,她與趙燁最終走到了一起這點也與原著不同。方茴,讓人又愛又憐的一個女主設定,或許每個人上學的時候大概都會碰到這種性格的女孩,很安靜,不愛說話,對愛情充滿向往,渴望被保護,這樣的女孩一般都是被愛說話、愛熱鬧的男孩追到,這也是在高中那個時期,方茴和喬燃只能是朋友的原因。然而也是這種性格,最終使她與陳尋的愛情走向陌路。只是飾演方茴的演員在一些表情的細節表現上還不夠,如假裝生氣、吃醋了,等等,表情有點單一了,她這時候的性格應該跟紅樓夢里的林黛玉差不多。不過在原著中,到最后去了澳洲之后,所表現的性格又跟原來不一樣了。雖然外表還是看起來很柔弱,但內心很堅強,好像世界上什么事都被看透了一樣,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個世界上我連我最愛的都失去了,還怕失去什么呢。就這一點而言,表演沒能呈現。然而,緊隨其后上映的《匆匆那年》電影版,整體就有一種違和感。倪妮飾演的方茴與之正相反,她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后半段該有的性格,從骨子里透出來的灑脫堅強氣質怎么演都改不了。而彭于晏飾演的陳尋,一口港臺腔,非常容易令觀眾出戲。鄭愷很百變,但他也沒演出趙燁來,趙燁一米九幾,沖動傻氣但很有義氣,是每個人的青春班級里都會有的那種人,先不提鄭愷的身高硬傷,單就電影里為了突出他的傻,硬是讓鄭愷往沒文化小混混氣質演,大概也氣暈了一票原著黨。當努力穩重的“蘇凱”變得搞笑甚至去賣金融產品時,這個電影就變成了跳梁小丑。魏晨的喬燃和張子萱的林嘉茉倒是無功無過。但在整個電影都變得邏輯不通。惡俗搞笑的時候也很難再加分了,筆者認為,電影比電視劇更讓人失望。從這一例示,也可以一窺近年來,青春文學改編成影視劇這一熱潮的原因以及所存在的問題:

1.高票房讓人趨之若鶩

趙薇2013年首次跨界當導演時,選擇改編青春小說的《致青春》,并收獲了7.2億的高票房;郭敬明主導的《小時代》系列三集總計票房超過18億;熱映的《匆匆那年》也以5.8億票房收官。這些改編自青春小說的電影大多票房和口碑呈現兩極分化,但口碑似乎并不影響其賺得滿缽,觀眾似乎還是愿意一邊吐槽“偽青春”,一邊掏腰包走進電影院。青春小說的影視改編無論是在制作團隊上還是演員陣容似乎都在隨著青春片的高票房而水漲船高。

2.人氣演員的強大陣容

近年來上映的青春電影,不管是主角配角都一定是人氣演員,他們有一定的票房號召力的,走進電影院,有人沖原著,也有人是沖著某位明星而去的。不過也有例外,比如郭敬明執導的《小時代》,在上映之前,陳學冬、謝依霖、郭碧婷等并沒什么名氣,但因出演了這部電影而一炮而紅。這種現象也并不少見。

3.“原著黨”的無條件支持

青春小說改編的電影為何能“一統天下”,為何即使在口碑不好、作品泛濫的情況下依舊能收益不錯的票房?究其原因,粉絲是電影的“第一生產力”,這一點從6天制作完成的粉絲電影《奔跑吧!兄弟》首周末收獲2億票房就可窺見,而青春小說的原著粉絲積累似乎使得改編電影有了先天市場保障。

4.青春話題易引共鳴

雖然不少青春片被批“消費懷舊”“偽青春”,但是在這個流行懷舊的年代,觀眾們對其中的“青春回憶”的情感共鳴也無疑是青春小說改編的電影收獲票房的法寶。文學作品類型有許多種,改編成電影的也不僅有現代青春題材的小說,但同樣有一定原著粉絲積累的科幻、推理懸疑、武俠動作等小說類型卻似乎不如青春小說更受電影改編者的青睞。

5.制作門檻低,成本投入少收益高

這一類型的影視劇制作門檻低,成本投入少應該是是青春小說改編成電影更為普遍的原因。這一類型的電影也非常初出茅廬的新人導演,《致青春》即是趙薇導演的畢業設計之作。這一示例不勝枚舉,有蘇有朋作為導演執導的處女作《左耳》,何炅作為導演執導了第一部作品《梔子花開》等等。無獨有偶,很多網絡劇也成為了“小制作,大回報”的獲益者,例如改編自同名小說的《太子妃升職記》等。

6.青春文學作品出版的“反哺”現象

影視劇改編的熱潮也帶動了對青春文學出版的又一次熱潮,這種影視劇改編“反哺”青春文學作品的現象,也成為了當下青春文學出版的新模式。從側面帶動了青春文學讀者群體的廣泛化,拓展了粉絲受眾群體的年齡限制。從某種程度上,實現了雙贏的局面。

總結來說,青春文學改編成影視劇的這股熱潮還在持續升溫。像是《致青春》的原著作者辛夷塢,其所有作品均已輸出影視版權。還有《何以笙簫默》作者顧漫的多部作品也同時以電影、電視劇兩種形式呈獻給觀眾,演員陣容一公布就引發熱議,在此不多加贅述。希望導演們可以為觀眾獻上真正的良心之作,不再辜負“原著黨”的期待。endprint

猜你喜歡
青春文學熱潮影視劇
“80”“90”后作家筆下青春文學的成長主題
影視劇“煙霧繚繞”就該取消評優
我省各地掀起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熱潮
EMO Ha nnove r 2017 九月將掀熱潮
“白馬時光”的市場運作模式探析
被影視劇帶火的“勝地”
引力波熱潮中的他和他
試論影視劇中的第三者現象
我國當代文藝批評的現狀、問題和解決之道
——以“80后”青春文學批評為考察對象
翻拍影視劇是一種文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