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空間感是這樣練成的

2018-02-28 21:43蘭心
婚姻與家庭·性情讀本 2018年2期
關鍵詞:空間感桃子空間

蘭心

孩子的空間感差,在某些方面的學習就會吃力,甚至影響到未來的生活。那么,該怎么提高孩子的空間感呢?

5歲的小歡參加一個右腦思維培訓班。老師把一個幾何圖形蓋住一部分,讓孩子猜測是什么圖形。無論老師怎么引導,小歡就是猜不出來,而其他孩子都猜得比較順利。課后,老師和小歡媽媽溝通:“小歡的視覺能力和空間感發育得不太好?!?/p>

小歡媽媽很沮喪,因為她就是一個空間感很差的人。中學時的幾何課一直是她的噩夢;長大后學開車,也是困難重重;現在,只要去一個不太熟的地方,就能把自己弄丟……想不到,這個弱項也遺傳給了女兒。小歡媽媽明白,女兒的計算能力、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都沒辦法替代一個人的空間感知能力。如果不為孩子這個弱項補課,孩子越大,在某些方面的學習就會越吃力,甚至連生活也會受到影響。

如果你也有和小歡媽媽同樣的煩惱,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小留意培養和提高孩子的空間感。

養育太過小心,阻礙孩子的空間感發展

空間感知是孩子認識自己和周圍的事物,并判斷人和事物之間空間和距離關系的感知。這種感知,是孩子通過不斷的運動建立起來的。雖然人們很容易理解空間感,但并不會意識到孩子的哪些行為,是他們正在學習建立空間感的表現。父母們常常在不經意間阻礙孩子的空間知覺發展。

孩子出生后,視覺還沒發育完好,但尋著媽媽的聲音和氣味就能找到媽媽的乳房,這就是最初空間概念的建立。孩子一歲左右,開始練習行走,通過不斷調整和物品的距離,尋找自己喜歡的物品,躲開厭惡的物品。固定的位置只能帶來固定的視覺感受,想要孩子的視覺從平面到立體,必須通過動起來、不斷調整和物品間的距離來實現。因此,為了讓孩子建立更好的視覺空間感,盡量不要限制他們的活動。

看到這兒,可能有很多父母跳出來反對:難道孩子鉆到桌子底下,我們也置之不理嗎?難道孩子滑滑梯時把一條腿伸到滑梯外,我們也聽之任之嗎?

我太理解父母的擔心了!有時候,孩子對空間的探索像是“玩火”:他們想判斷自己是否能從兩個沙發之間順利地鉆過去,結果,不幸被卡住,疼得“哇哇”大哭;他們喜歡在下坡時加速跑,越跑越快,最后摔倒;他們喜歡踩在凹凸不同的鵝卵石路上,平坦的路從來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但是,孩子正是通過奔跑、爬高、下坡、翻越等基礎活動,來慢慢地掌握空間概念的。他們終究會目測距離,學會下坡時身體后傾才能保持平衡,懂得在鵝卵石路上邁小步才能走得平穩……這些經驗,都是很難通過言語來傳授的。所以,如果僅僅出于安全的考慮,對孩子的動作限制過多,就會阻礙孩子的空間感發展。

安全很重要,但聰明的媽媽會選擇在做好必要的“保護措施”之后,信任孩子。比如3歲左右的孩子,喜歡蹬著桌椅板凳攀爬向更高處,這時只要和孩子強調一點:這樣攀爬有危險,必須有媽媽在一旁保護你,你才能爬。不過分限制孩子的活動,孩子就有機會根據自己面臨的情況,不斷調整身體和動作,去探索和征服環境。對空間的感知,也是通過這些細小的動作,一點點地建立起來的。

因材施教,引導孩子的空間感發育

好的空間感知,有利于發展孩子的觀察能力,促進孩子視覺的敏感性和準確性。長大后,他們通過自己對空間關系的把握,形成方向感,進而發展二維及三維空間的轉換能力。因為空間感很重要,很多玩具設計者也會考慮到這一點,比如樂高或淘氣堡里五顏六色的建構積木,都是很好的教具。但設計者的初衷千好萬好,有些孩子偏不肯買單該怎么辦呢?

桃子的爸爸是工科男,也是十足的樂高迷。從桃子一歲多開始,他就努力向她推銷樂高??墒?,桃子一見到樂高就繞著走,桃爸費心拼搭的作品,女兒連看都不看。女兒無法喜歡上樂高,桃爸只得放棄。

一天晚上,桃爸給桃子講了一個又一個晚安故事,桃子還是沒有要睡覺的意思。桃爸靈機一動,想到一個小游戲。他掏出小手電,在墻上畫各種圖形,讓桃子通過視覺追蹤猜測是什么?看著變幻莫測的燈光,桃子興奮極了,這個游戲就從那天繼續了下去。剛開始,桃爸畫簡單的圖形;后來,開始畫生活中的物品,雖然增加了難度,但一個圖形畫三四次,桃子也能猜出來是什么。桃爸很驚訝,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居然通過游戲得到顯著的提升。這個游戲,也成了桃爸和桃子的睡前保留節目。

這件事情啟發了桃爸,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因勢利導地展開一些親子活動,才是提升孩子能力的最佳途徑。比如,幼兒園的老師說拍球對孩子有好處,讓回家多玩玩,可桃子一點兒也不喜歡拍球。好在桃爸比較靈活,他知道女兒特別喜歡氣球,就用繩子拴住氣球,讓女兒打。為了讓游戲更有趣,父女倆每個人拿一個乒乓球拍,用氣球來替代乒乓球開展競賽。在游戲中,桃子的協調性越來越好。

桃子大一些時,桃爸會給她出一些繪畫題,比如,畫一幅家里的平面圖;憑記憶畫出去幼兒園的路;站在小區樓下,猜哪個窗口是自己的家。這種通過把頭腦中的圖像再現的過程,加深了孩子對物品之間位置和關系的理解,完善了孩子的空間發育。桃爸還喜歡陪女兒折紙,一張平面的紙變成一個立體、生動的小動物,這種轉變對孩子的空間感知發展十分重要。

一些意想不到的游戲,幫孩子培養空間感

培養孩子的空間感,當然是越小越好。在孩子們還不懂事時,就開始了對空間的探索,這是一種學習的本能。

從某個時刻開始,孩子開始喜歡扔東西,他們會故意把手中的東西扔到遠方。不要小看這樣的動作,這是孩子判斷距離的開始,如果父母和孩子不斷地重復“扔和撿”的游戲,鼓勵孩子用一些不會被摔壞的東西鍛煉自己的能力,孩子對空間感知中物與物分離的體驗會逐漸加深。當然,父母也可以把這個游戲稍稍變形,比如在稍遠的地方設標志物,讓孩子把手中的東西扔到固定的位置或者擊打標志物,打中了,給孩子小小的獎勵。

躲貓貓也是親子間的經典游戲。不同的空間轉換讓孩子的視覺和方位感覺都有一個巨大的反差,帶給孩子不同的感受。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父母可以用廢紙箱給孩子搭建一個迷宮,孩子在不同形狀的紙箱中穿梭,對光的感知、對空間的印象都會加深。

還有一些游戲,是孩子從第三者的視角來體驗空間的,這對于孩子建立三維空間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過程。比如,3歲的小華,非常喜歡一個玩具小汽車。上樓梯時,他會蹲下來,讓小車一階階爬上去。盡管這會拖慢回家的速度,但只要時間允許,媽媽都不阻礙他從另一個角度去觀察空間。比如,琳琳非常喜歡把積木壘得老高,自己夠不到了,還讓媽媽抱著往上搭,直到積木坍塌為止。每次琳琳媽媽都會耐心地陪女兒玩兒這個游戲。這些例子,都是孩子為自己創造觀察空間的特殊角度,父母只要盡力配合,就能夠促進孩子的空間感的發展。

建立時間和空間的感覺,是孩子從出生起就在進行的工作。孩子從一維空間到二維空間,再到三維空間,有很長的路要走。父母要陪伴孩子,從他們的角度理解他們的世界,才能把握住孩子成長中對空間感的需要,從而促進這些能力的發展。endprint

猜你喜歡
空間感桃子空間
空間是什么?
冥想
創享空間
桃子
桃子
范小青《城鄉簡史》敘事手法探析
點、線、面構成在版面編排設計中的應用
談裝潢設計中的版式構成
等我回來再騙你
送你一箱桃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