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字寫法

2018-03-01 12:46戴高山
作文周刊(綜合版) 2018年36期
關鍵詞:門聯大明書法家

戴高山

我們家古大厝建于道光年間,至今有190多年的歷史了!門上有副對聯:門拱豐年占大有;家傳學士慶文明!這副對聯文字清秀,文雅有力,出自何人之手,不見傳說。兩年前,宗親將三落四條護的古大厝翻新改建,這幅門聯被保存了下來。

說起這副門聯,見過的人都夸贊它字跡清楚,筆墨俊秀,唯獨那個“明”字,竟然多出了一橫,左邊是一個“目”字。于是便有人說:“這副對聯看著應該是一個飽學之士所寫的,怎么會將‘明字多寫上一橫呢?到底是‘日‘月‘明,還是‘目‘月‘明呢?”也有人說:“書法家寫字時往往會多寫一橫或者少寫一橫,也許這個書法家覺得將‘日寫成‘目更好,目能視物,則大‘明也!”還有人認為:此房建造于清朝,此事與明朝有關。眾所周知,明朝國號是從小明王那里繼承過來的,朱元璋則用“大明”代表自己是“大明降世”之主,有“日”“月”之光。因此,大明王朝是神圣的,如太陽之光輝永照,似月亮之光華長存!然,“成王敗寇”,清朝統治者卻不這么認為,他們在字形上做起了文章,用“目”旁代替“日”旁,暗喻有“月”不明,何來光明,指明朝晚期百姓暗無天日的日子。

稍有些書法功底或文字考古意識的人都知道,按照中華傳統文字的發展,正統的“明”字,就是“目”和“月”組合的。從書法發展史考證得知,古時的“明”字左邊是一個窗戶,右邊是一輪月亮——月照窗而明也。到了隸書時代,依舊保留著窗戶的形態,后來發展到了章草之后,左邊的窗戶形態才被簡化成了兩橫。再后來,草書的“明”字中左邊部分的兩橫一筆一帶而過。所以,近代很多書法家寫“明”時,就簡化成“日”字了。翻開古帖,上至晉代的王獻之,下到唐代虞世南、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等書法家,都是“目”“月”“明”的寫法。

這些早于清代的“明”字書法并非偶然,而是正體,只不過,到了近代漢字簡化了,“明”字左半部分才成了“日”字!所以,清代將“明”字寫成“目”“月”“明”并非厭惡逝去的明朝,也非文字獄也;今人用簡化的眼光來判斷“目”“月”為錯別字,確非“明”智之舉也!

猜你喜歡
門聯大明書法家
書法家周如璧
到延安去
書法家·謝 銳
最美的背影
小小書法家
書法家
紅頭蓋
留住寫在大門上的“家風”
留住寫在大門上的“家風”
前門文保區的門聯文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