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美景鳳凰山

2018-03-01 12:46徐正法
作文周刊(綜合版) 2018年36期
關鍵詞:紀念塔紫陽道觀

徐正法

鳳凰山歷史悠久,遠在南北朝(公元400年左右)時,就有僧人道士在山中修寺建觀,名人志士紛紛來此游覽,并留下了許多摩崖石刻,給鳳凰山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鳳凰山上曾有“朝陽寺”“隆恩祠”“九圣祠”“靈官廟”“孔圣廟”“關帝廟”“薛禮廟”“呂祖廟”“土地廟”“山神廟”“藥王廟”“娘娘廟”“斗母宮”“紫陽觀”“三教堂”等20多座寺廟道觀。由于鳳凰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很多寺廟道觀毀于戰亂,文化大革命時鳳凰山的古寺廟宇幾乎毀壞一空,1980年冬季后,人們陸續修復了一些廟宇。

“紫陽觀”始建于明弘治初年(公元1488年),原名“大寧寺”,亦稱“大安寺”,后又稱“逍遙寺”,屬佛教,后改寺建觀?,F存的紫陽觀由三官殿、東西配殿、鐘鼓樓、山門、院墻組成,乃鳳凰山主要廟宇,三官殿內供奉天、地、水三官?!氨滔紝m”又稱“娘娘廟”,供奉天德、天貞、天仙三圣母。除此之外還有供奉圓明道母天尊的“斗母觀”,供奉觀音菩薩和護法神韋馱的“觀音閣”等。

鳳凰山薈萃了歷代名塔:

忽必烈塔,始建于元朝,該塔由純花崗石建成,共三層,高丈余,造型別致,頂有小旋門,內鐫一“佛”字,因蒙古族重佛之故。清人赫凡墅紀云:“鳳凰山里之深壑溝澗中有元塔聳立,雖其面蒙蒼苔,審觀之尚有大元等字樣?!?/p>

“解放紀念塔”,位于鳳凰山紫陽觀右側,在去觀音閣的必經之路上,矗立在蒼松翠柏之中,是鳳城縣人民為紀念1954 年“九三” 東北解放而建的,故名“解放紀念塔”。該塔是由鳳凰山的花崗巖石建成的,高7.1米,塔由底基、碑、帽三部分組成。底座分三層,塔碑圍長1米,塔帽高1.2米,為中國古典屋頂式,塔的正面題刻“解放紀念塔”五個大字,背面刻著“解放紀念塔銘”題書。

除此之外還有有小巧玲瓏的廟塔,布局獨特,互相襯托,別具風格。有的靠山而置,有的辟崖而修,有的隱于密林,有的深居幽谷,有的傍溪靠洞……它們零星分散在自然山景之中,古樸典雅。

鳳凰山的摩崖石刻也非??捎^,目前發現的鳳凰山摩崖石刻有40余處,雖然數量不多,但破壁而出,讓人觸景生情,耐人尋味。最早的是明熹靖年間,翰林院修撰龔用卿丁酉年四月十日出使朝鮮歸來后在古城點將臺上題刻的“攢石巖”三個大字,其他石刻均為清朝、民國時期所刻,諸如“云層初步”“山高水長”“振衣千初”“直上青云”“天高氣清”“亙立中天”“四時可賞”,等等,有的蒼勁有力,有的飄逸瀟灑,頗具功底,很有神韻。

此外,鳳凰山還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鳳凰山山城”烏骨城,是高句麗時期的著名山城,西漢末年,我國東北高句麗民族建立了高句麗國,并陸續修筑了許多易守難攻的高山城隘,烏骨城就是其一。烏骨城始建于南北朝以前(有說建于三國時期),為軍事城堡,可屯兵十數萬眾,乃兵家必爭之地,現山脊上尚有高5米,寬5米,長10余華里的花崗塊石壘砌的古城墻,保存完好,雄偉壯觀,有很高的考察研究價值。

除此之外還有唐初時所建的“熊山城”等名勝古跡,這些文物古跡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使鳳凰山成為了一個集自然美景、歷史文化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諸多的寺廟、道觀使宗教活動在此興盛不衰。鳳凰山一年一度的傳統的“藥王廟會”在農歷四月二十八日,這一天祭祀唐朝的“藥王”——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1981年改廟會為山會,自農歷四月廿六日至廿九日,歷時4天,游人達40余萬眾。

在此期間,山上山下,人山人海,各種商店、飯店、售貨攤點千余家,民間藝術也紛紛出場,如唱大戲、跑馬戲、耍雜技等琳瑯滿目。鳳凰山山會參與人數眾多,時間之長、會況之盛、影響之大,實為罕見,場面頗為壯觀。

猜你喜歡
紀念塔紫陽道觀
瞻仰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塔
臣道與人道:先秦儒家師道觀的二重性
秦楚一柱,絕頂道觀
南明區老干部新時代講習所宣講團走進紀念塔小學開展愛國主義紅色教育活動
北冥有魚
圖片新聞
性別權力視角下的越劇《道觀情緣》研究
童心飛揚
道觀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