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駕馭激光收割諾獎

2018-03-04 07:19
學苑創造·B版 2018年12期
關鍵詞:飛秒用光斯特里

光能做什么?能照明,讓我們看到世界;能進行光合作用,為植物提供能量;能發電,能加熱物體……此外你還能想到什么用途?來看新鮮出爐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能否刷新你的想象——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激光物理學領域的三位大咖:阿瑟·阿什金(美國)、熱拉爾·穆魯(法國)和唐娜·斯特里克蘭(加拿大)。他們的研究創造出更準確、更強大的光學工具,為一系列造福人類的先進技術奠定基礎。

獲獎,實至名歸

阿瑟·阿什金因發明激光操控極小粒子的技術而獲獎。用通俗的話來說,他相當于發明了一把激光做的“鑷子”,可以“夾”取蛋白質、DNA、細胞等極小極小的物體,也正因此,他被譽為“光學捕獲之父”。

·諾獎小八卦·

96歲的阿什金是獲獎時年齡最大的諾獎得主,刷新了經濟學家里奧尼德·赫維克茲90歲獲獎的記錄。雖然年事已高,但老先生可不服老,退休后仍在自家實驗室里做研究。為了寫論文,他甚至拒絕了諾獎頒獎委員會的電話采訪,以致獲獎名單晚了5分鐘公布。

熱拉爾·穆魯和唐娜·斯特里克蘭師徒倆則聯手開發了“啁啾脈沖放大”技術,為人類帶來迄今為止能量最強的激光。這項技術在醫療、超精細微加工、高密度信息記錄存儲、新能源開發等數不清的領域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諾獎小八卦·

法國人以熱情、浪漫著稱,穆魯年近80,依然身材修長、風度翩翩,喜歡戴著紅圍巾開敞篷車兜風。他酷愛滑雪、游泳,還曾身穿實驗服、戴上炫酷的護目鏡跳舞,宣傳他的超強激光計劃。斯特里克蘭則是繼瑪麗·居里(即居里夫人)、瑪麗亞·戈普波特·梅耶爾之后,史上第三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她說當她第一次踏入實驗室,看到五彩斑斕的激光猶如圣誕樹一般時,便知道自己一生都會以研究激光為樂。

那么,光鑷和啁啾脈沖放大究竟是什么樣的技術呢?

神奇光之鑷

還記得大鴨梨以前介紹過的太陽帆飛船嗎?一張帆就能推動宇宙飛船,靠的是太陽的光壓。光鑷利用的同樣是光的壓力。

雖然光的壓力很小很小,小到咱們完全感覺不到,但對于原子、細菌、細胞等小家伙來說影響可就大了。1967年,阿什金發現,激光束可將微米尺寸的乳膠球推入水中。后來,他加了一束光,從另一邊照在小球上,兩束光合力,球被定在原地,好像被鑷子夾住一樣。如果移動光束,小球也隨之移動。

最初,阿什金是想用光鑷抓住原子,后來他發現這項神奇的技術同樣可在生物學領域大顯身手。1987年,他用光鑷成功地抓起了活的細菌,而沒有對其造成任何損傷。

·它有什么用·

如今有很多實驗室使用光鑷翻轉、切割和推拉蛋白質、DNA、細胞等小微粒,以此進行觀察和手術。比如清華大學正在探索用光鑷操控超高真空環境下納米大小的晶體;抗瘧疾研究中使用的光學全息術可讓上千把光鑷同時工作,從感染細胞中分離健康血細胞;幾個月前,人類首次成功用光鑷操縱了細胞分裂時的紡錘體排列……

最強的激光

自從1960年代激光被制造出來后,人類一直試圖獲得更強的激光,但20多年后這條路似乎走到了盡頭,因為當激光強到一定程度時,激光放大器就會被燒毀。但穆魯和斯特里克蘭卻用一個簡單、優雅的方法,巧妙破解了這個難題。

他們先將一段激光脈沖在時間上拉長,使激光的強度降低,這樣就能在不損壞放大器的情況下將激光放大,然后再狠狠壓縮。于是更多的光被集中到了更小的空間里,強度自然急劇上升。這就是啁啾脈沖放大技術。所謂啁啾,是形容鳥兒的叫聲。鳥兒啁啾啼鳴,聲音往往前部略低,后部上揚,用來形容前低后高的脈沖放大技術,又形象又雅致,真有詩意!

·它有什么用·

這項技術能把激光壓縮到極短的時間內,比如飛秒(一千萬億分之一秒)、阿秒(千分之一飛秒),產生極強的能量。超短超強的激光脈沖可以化為銳利的刀,在各種材料包括活的生物體上精準打孔、切割,用飛秒激光切割眼角膜的手術,已為成千上萬近視患者帶來福音;可以制造高速相機,給瞬息萬變的原子世界拍照;用來做數據存儲,不僅能將數據存儲在材料表面,更能存進材料內部深挖的小孔里;阿秒級激光還能揭示甚至控制電子的神奇世界……

猜你喜歡
飛秒用光斯特里
對光
《月亮與六便士》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鄰居鬧矛盾,老樹鋸一半
用光前精神立校 以公毅品格樹人——基于“立德樹人”的學校文化建設實踐與探索
想做飛秒激光近視手術,先做好功課
溴丙烯在800nm和400nm飛秒激光強場下的解離電離
用光前精神立校 以公毅品格樹人——基于“立德樹人”的學校文化建設實踐與探索
飛秒成像:拐角也能拍照
想做飛秒激光近視手術,先做好功課
蘇神之外,還有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