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音樂

2018-03-05 20:07張潔君
琴童 2017年11期
關鍵詞:唱的歌獨龍獨龍族

張潔君

獨龍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在2010年的全國人口普查中,他們才7000人。獨龍族人居住在云南怒江邊上,東邊有高黎貢山,地形崎嶇,交通不便,也導致獨龍族發展特別緩慢,比較落后。

獨龍族沒有文字,在過去一直靠著在木頭刻豎條或者用繩子打結來記事、傳遞信息,所以,他們民族的歷史就被淹沒在漫漫時間長河里了。這樣發展起來的獨龍族,在之前一直是父系社會,男子有絕對的發言權。畢竟刀耕火種的民族,強壯的身體才能保障一家人的溫飽。

靠天吃飯的獨龍族,相信萬物有靈,認為一切的災難、疾病等都是神的力量,他們就極為崇拜大自然,連河流、大樹、巨石等都是他們崇拜的對象。

提起獨龍族的服飾,就不能不說到獨龍毯。以前,獨龍族人每人一兩塊獨龍毯,既裹在身上當衣服穿,晚上又蓋在身上當被子,可謂衣被兩用。獨龍毯一般寬1~2米,用麻皮、水麻皮、火草等野生植物為原料,再編織出不同圖案和花紋,結實耐用,一直深受獨龍族人的喜愛?,F在獨龍族普遍穿上了布料的衣服,但仍在衣服外面,披上一塊獨龍毯。

除了獨龍毯外,獨龍族的女子還有文面的風俗,也就是在臉上文上各色花紋。她們還喜歡背著精致的籮筐,再將藤條染成紅色當作配飾。曾經,獨龍族人一般出門不戴帽子,大多數都散著頭發、光著腳。

獨龍節又叫卡雀哇,是獨龍族唯一的節日,也是他們的新年。由于他們食物匱乏,節日長短以食物儲備情況而定,一般是3~5天。節日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固定日期,各個家族自由選擇好吉日就開始過年。

選定過年的吉日后,各家就要邀請親友一起來過年。他們在特制的木條上刻上缺口,這就是請柬,再派人送往被邀請的村寨。木條上刻了幾個缺口就表示再過幾天就要舉行儀式,慶祝新年。

節日里,被邀請的族人會聚在一起,集體殺豬宰羊。部落主婦則將年食分送給每個家庭,他們稱為“分食”。過去在除夕就餐時,必須等所有人到齊,缺少一人則不開鍋。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來到,早餐過后人們隨著鑼鼓聲,不約而同地來到山寨的空地,人們不分年歲、性別、家庭,大家手牽著手跳起本民族的傳統舞蹈。長老們用編制精巧的獨龍藤器盛著可口的菜肴以傳統的方式分給每個人吃。一時間,歌唱聲、歡呼聲、舞步聲交織在一起。

獨龍族民歌,又叫門租。他們很喜歡唱歌,所以有多種民歌,比如敘事歌、習俗歌、山歌、情歌、勞動歌、祭祀歌等。有的民歌可以配上舞蹈,而有些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只能是特定的人群才能歌唱。下面,我們來看看有哪些特色的民歌吧。

敘事歌,是民間歌曲中最豐富的一類,獨龍族的敘事歌也不例外。在敘事歌中,有一種稱作“斗蝦門租”的歌調,主要為訴苦調,絕大部分反映了獨龍族人民在舊社會的痛苦生活。幾乎每一首歌都描述了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這是獨龍族敘事歌的一個顯著特點。

習俗歌,主要是在節日、結婚等喜慶的日子唱的歌。結婚時,獨龍族人會通宵達旦在屋內圍著火塘進行歌舞活動。由于交通不便,一旦有親朋好友來訪,除盛情款待外,獨龍族人還要互相對唱酒歌,以示歡迎。

勞動歌,顧名思義,就是勞動時唱的歌。勞動歌有的節拍固定,結構方整,密切配合勞動節奏;有的是即興,自由節拍,曲調悠揚,有點吟唱的感覺。

祭祀歌,是在新年、春耕及秋收時節,舉行祭祀活動時由巫師唱的歌,以祈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假如有人得病,或者遇到天災人禍,也都要請巫師跳巫舞、唱祭祀歌。

獨龍族有一種簫,又叫來莫,是他們主要使用的樂器。來莫與苗族的直簫類似,都是選用上好的竹子制作而成,簫身長達96厘米、直徑為7厘米,但不同的是,來莫有6個孔,演奏技巧也更簡單。獨龍族的男女老少都能演奏來莫,還能吹著它,為歌舞伴奏,來莫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呢。endprint

猜你喜歡
唱的歌獨龍獨龍族
春天唱的歌
整族脫貧后獨龍族研究綜述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山西“獨龍桿”藝術的保護和傳承
最后的蝴蝶部落
——獨龍族紋面女
鳥兒的唱片
云南貢山縣6~80歲獨龍族居民營養不良影響因素分析
內蒙古額濟納旗獨龍包鉬礦成礦作用研究
女巫教我唱的歌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獨龍語研究
兒童文學聚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