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豐皇帝在京最后的早餐

2018-03-06 03:01
中外文摘 2018年6期
關鍵詞:同道慈禧太后咸豐

□ 李 舒

1860年八月初八卯正二刻,咸豐皇帝出逃熱河之前,吃了一頓早餐。在膳底記檔里,是這樣記載的:

“同道堂”進早膳,用黑漆膳棹擺,金銀鴨子一品、豬肉絲燉海帶絲一品、鴨子白菜一品、羊肉片燉冬瓜一品、羊肉片燉大蘿卜一品、栗子燉雞一品,豬肉絲煨翅子一品、大炒肉燜醬捍白一品、煬雞蛋一品、油(火查)炒菠菜一品、豆豉豆腐一品、祭神肉片盤一品、煽豬肉片盤一品、祭神肉片湯一品、大饅頭一品、蒸餅一品、銀葵花盒小菜一品,隨送豬肉絲餛飩湯、老米膳、白米膳、粳米粥。

吃完這頓飯,咸豐皇帝就帶著他的大小老婆和兒子逃往熱河。他大約想不到,這一次離開,再不能活著回來,也就是說,這是他在北京最后的早餐。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同道堂”,不是咸福宮同道堂,而是圓明園同道堂。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是因為“同道堂”這個名字,在晚清赫赫有名。咸豐病重時在煙波致爽殿寢宮進行最后的安排,雖然已經下詔“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但同時又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大阿哥“同道堂”印章(由懿貴妃葉赫那拉氏掌管)。這一安排,直接導致了之后兩宮皇太后的祺祥政變,也影響了晚清的政局走向。

所以,有很多人認為,“同道堂”和慈禧太后相關。而在咸福宮同道堂里,有一幅“襄贊壺儀”的匾額,也被認為是咸豐皇帝和慈禧的愛情見證。

真的如此嗎?

咸豐九年,咸豐皇帝用黃箋朱筆,寫下了這樣一張字條:“麗妃移住咸福宮大吉”。也就是說,從咸豐九年開始,麗妃就住在了咸福宮。從之后的御膳房檔可知,至少在咸豐九年和十年,咸豐皇帝的起居之所,多在咸福宮后楹同道堂。懿貴妃當年為貴妃,為什么卻沒能獲得皇帝的專寵呢?這大概是因為,當時咸豐皇帝春秋正盛,年富力強,他肯定不知道,自己將只有一個兒子,他恐怕也很希望,麗妃能夠為他綿延子嗣。

麗妃何許人也?他他拉氏,主事慶海之女,雙魚座,比咸豐帝小六歲,比慈禧太后小兩歲,與慈安太后同歲。

麗妃和懿貴妃都是在咸豐元年選秀女時被選中的。也是在同一天,她被冊封為麗貴人,而葉赫那拉氏則被封為蘭貴人。咸豐五年(1855)五月,麗妃為咸豐帝產下了皇長女(即榮安固倫公主),成為第一個為咸豐皇帝生兒育女的妃嬪,咸豐龍心大悅,在皇長女“洗三”那日,麗嬪被晉封為麗妃,而葉赫那拉氏則要到十個月之后,因為懷孕才被封妃。

葉赫那拉氏因為大阿哥而被封為懿貴妃時,麗妃仍可以和懿貴妃分庭抗禮。由御膳房檔冊可知,咸豐九年和十年,宮中大宴,排位的次序是:東邊頭桌宴皇后,二桌宴是麗妃和祺嬪,西邊頭桌宴是則懿貴妃和婉嬪。

當慈禧太后手握“同道堂”印章的時候,她的心情恐怕五味雜陳。在李翰祥的《火燒圓明園》里,劉曉慶扮演的慈禧太后在咸豐去世之后,把麗妃“骨醉”。這其實是謠傳,麗妃一直活到了光緒朝。但有一點是耐人尋味的,咸豐十一年除夕,即咸豐帝死后的第一個除夕,宮中敬事房日記簿載:“十二月十四日小太監金環具奏:年例干果盤。隨奉二位皇太后旨:著將麗皇妃撤下不給?!保ò矗涸瓩n此處為“麗皇貴妃”)一份每年照例的干果盤,竟然要勞煩皇太后特地傳旨撤除,如果不是因為嫉妒,又何必如此呢?

猜你喜歡
同道慈禧太后咸豐
同行 同道 共研 逐夢
——廣州市阮銘健名教師工作室
王春書
Painting the Buddha
廖凡 趙濤 江湖兒女,同道殊途
京劇武生的機敏
京劇武生的機敏
十里荷香賞荷歸來
咸豐妙解寫錯字
科學謀劃 精準扶貧——“咸豐路徑”的探索與實踐
履職盡責鑄造咸豐“人社品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