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文化的學校傳承問題

2018-03-06 17:30王婷魏同玉孫寬寧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 2017年11期
關鍵詞:傳承路徑民俗文化學校

王婷++魏同玉+孫寬寧

摘 要國家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號召已得到普遍認可,民俗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逐漸引起了關注,尤其在學校教育層面。目前,學校主要通過開設民俗文化課程、組織民俗文化教育活動和校園民俗文化建設三種途徑傳承民俗文化。同時也存在著民俗課程系統性不足、傳承方式形式化明顯及傳承路徑間合作缺失等問題。為更好地促進民俗文化的學校傳承,需要在一體化設計、層次化實施、多元化評價和多樣性路徑等方面做出努力。

關鍵詞民俗文化 學校 傳承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文化自信”,這里的“文化”便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堅持文化自信要求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展中國自己的文化。民俗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保護、傳承和發展民俗文化也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工作。有學者指出,民俗文化是溝通民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聯系傳統與現實、反映民間社區的和集體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過人作為載體進行世代相習和傳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現象。[1]如今,民俗文化的傳承工作已經走進了中小學校,在學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正逐漸成形,逐步發展。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通過中小學來傳承民俗文化,有利于民俗文化更有效更長久的傳承和發展,也有利于青少年對民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核心素養的培養。當前民俗文化學校傳承的路徑已經初具規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樣也存在一些問題,亟需改進。

一、民俗文化的學校傳承路徑

筆者所在的調研小組走訪了山東曲阜、濰坊、安徽安慶、蚌埠、鳳陽等民俗特色鮮明的地區,從學校和社會兩個層面了解當地民俗文化的傳承情況,考察當地中小學和教育局,走訪文化館、博物館,并與學校校長和教師、相關機構工作人員、非遺文化傳承人及當地村民展開交流和訪談??v觀學校的做法,在民俗文化的傳承路徑上存在一些相似之處,總結來說主要有以下三種路徑。

1.開設民俗文化課程

開設民俗文化課程并進行系統學習是各中小學校傳承民俗文化中應用最廣的一種路徑。這種課程多由學校自主開發,有的學校以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有的學校以校本課程為依托。2001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盵2]文件還指出,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2]這些政策的提出給予了學校充分的課程開發和管理的權利,也促進了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和校本課程的發展,很多學校便依托綜合實踐活動或校本課程傳承傳統民俗文化。

無論綜合實踐課程還是校本課程,都強調學校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強調學校利用自身的資源,結合學校、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情況,進行自主規劃,自主開發,自我管理。從課程開設數量上來看,多數學校都會開設多門民俗文化的相關課程,例如安慶四中開設了刺繡、陶藝、黃梅戲、民俗文化常識等課程;從課程開設形式上來看,多為走班學習,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或需要選擇其中一門或幾門課程;從課程開設時間上來看,課程時間固定在每周的某個下午,比如每周五下午,時間一到學生根據自己選擇的課程到相應的教室學習。學生通過民俗文化課程的學習,有的學會了某項技能,有的增加了對民俗文化的興趣,有的了解了民俗背后的文化,使得傳統民俗文化在學校得以傳承。

2.組織民俗文化教育活動

組織民俗文化教育活動是學校傳承民俗文化的又一重要路徑。教育部在2014年印發的關于《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中指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校園教育活動。利用學校博物館、校史館、圖書館、檔案館等,結合校史、院史、學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發揮其獨特的文化育人作用。綜合學校的教育實踐,學校開展的活動不僅僅局限于校園內開展的活動,也包括校園之外的活動;不但包括民俗文化專家走進校園,也包括學生走出校園?,F將民俗文化教育活動分為三類:社會實踐活動、競賽活動、課外活動。

社會實踐活動是指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參觀博物館、檔案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機構,通過講解人員的介紹與科普,通過教師的材料收集與補充,通過學生自己活動報告的作業,學生了解更多的當地民俗,體悟民俗背后的文化內涵;競賽活動的形式豐富多樣,有知識型活動,也有技能型活動。比如舉辦民俗文化的征文大賽、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活動,舉辦鳳陽花鼓大賽、剪紙比賽等;課外活動的主要表現形式是課外興趣班或社團,比如黃梅戲班、鳳陽花鼓班、剪紙社等。課外活動時間為周末或每天下午放學后,教師多為民俗文化專家、非遺文化傳承人,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參不參加,選擇參加哪種活動。多樣的活動形式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民俗文化的激情,有利于學校結合自己的資源條件形成自己的特色,也有利于當地的傳統民俗文化知識與技能真正進入課堂,讓學校真正成為保護和傳承民俗文化的場所。

3.進行校園民俗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以特定主體(教師、學生及職工)為載體,是人們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利用校園文化建設來滲透民俗文化的傳承,也包括物質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兩個層面。

物質文化建設層面,學校主要以宣傳欄和墻壁為載體。調研發現,很多學校充分利用宣傳欄和教室墻壁等資源來滲透民俗文化的教育,營造民俗文化的校園氛圍。比如,安慶市某中心小學以“孔雀東南飛”為主題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的宣傳欄里貼滿了與孔雀東南飛這一典故有關的建筑、景物、故事傳說等圖文資料,還繪制了詩鄉文化墻,墻上有毛筆字書寫的詩歌,有與民俗文化有關的圖畫,還有民間俗語、民歌、民間傳說等介紹資料。再如,濟寧市某學校校園的地面和墻壁上也繪制了一些民間游戲圖,像“跳房子”、“丟沙包”、“斗雞”等,走廊和宣傳欄也張貼了一些關于民間游戲歷史淵源的介紹。

精神文化建設層面,學校主要依托班風建設和民俗文化表演。班級文化建設除了教室里張貼剪紙作品、京劇臉譜等具有民俗特色的物質材料外,班級的口號、班規、班歌等也要體現民俗文化的特色。此外,學校還會在兒童節、國慶節、端午節等重大節日時舉行民俗文化表演活動,節目形式不限,目的是營造民俗文化每時每刻在身邊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多了解,多學習我國優秀的民俗文化。通過這些校園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加強了學生對當地民俗的理解,培養了學生對民俗文化的認同,提高了學生參與民俗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意識,充分發揮了校園文化建設對民俗文化傳承的引導、規范和激勵的作用。endprint

二、民俗文化學校傳承中存在的問題

在中小學及社會、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民俗文化傳承工作已經探索出課程、活動和校園文化三種有效的傳承路徑,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學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民俗課程系統性不足

開設民俗文化課程是各校采取的最為廣泛的傳承民俗文化的路徑,但這種課程目前還處于學校獨自探索階段,不夠成熟,缺乏規劃,系統性不足。從課程設計層面來看,多數學校的民俗課程的設計和開發工作由教師個人負責,缺乏團隊的合作,由于個人能力的有限和經驗的不足,造成民俗課程的設計和開發處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狀態,邊實施,邊規劃,邊摸索,邊調整,沒有完整的課程規劃和方案。從課程實施層面來看,教材上,學習材料一般是任課教師通過網絡、民俗專家等收集來的資料,個人傾向性明顯,沒有固定的教材,沒有形成體系,系統性不足;師資上,合格的老師不僅要熟練掌握某一民俗的技能,還應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蘊和教育意義,更應懂得如何將這種民俗高效高質地教給學生,調研表明,滿足以上三點的教師較為稀少。無論從規劃設計層面,還是從具體實施層面來考察當前學校的民俗文化課程,都是缺乏科學規劃的,是凌亂零碎的,是不系統的。

民俗文化課程缺乏系統性的現象在中小學比較普遍,例如,安慶市某中學開設了剪紙、篆刻、刺繡、黃梅戲等民俗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程的開發設計、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課程的評價考核等工作均由一線教師來負責,每門課程由一位老師負責,沒有團隊合作,沒有群策群力,幾乎可以說一個老師撐起了一片天,同時也在摸著石頭過河,不斷嘗試,不斷改進。雖然開設了十年,但關于課程計劃、課程的相應教材仍然缺乏。這種情況代表了絕大多數學校的現狀,幾乎沒有學校具有完整的課程計劃,雖然有的學校有了自己的校本教材,但也只是為了宣傳和突出學校特色,并未真正發揮作用。

2.傳承方式形式化明顯

中小學校的民俗文化傳承工作開展的如火如荼,拋開現象看本質,各種路徑的傳承均不同程度地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形式化傾向。

傳承意向的形式化。調研中就民俗文化課程的開設意圖,民俗教育活動的組織目的和校園文化的建設初衷等問題對部分中小學校長進行訪談,部分校長指出,進行這些民俗文化傳承的初衷是為響應上級文件的要求,為應付上級領導的檢查,抑或是為突出自己學校的特色,提高學校的名望。少部分校長認為多種形式的傳承是為了傳承和保護優秀的民俗文化,是為了學生多種素養的培養和全面發展。就傳承意向的了解發現,當前中小學的民俗文化的傳承路徑為傳承而傳承,為存在而存在,為功利性的目的而存在,存在流于形式。

傳承表現的形式化。學校的民俗課程、民俗教育活動、校園文化建設除了意向目的的形式化之外,在具體表現上也有流于形式的傾向,學校重視可視的形式上的表現,忽視隱形的精神內涵的表達。比如學校的文化建設多停留于物質層面,多用可見的物質載體來呈現,忽視民俗文化中可貴的優秀精神品質。學校組織的文化表演活動、競賽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較為重視學生是否學會某項技能,對學生是否了解民俗文化背后的精神和教育意蘊不夠重視。

3.傳承路徑間合作缺失

學校民俗文化傳承的路徑多種多樣,不僅僅局限于以上三種,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無論采用幾種路徑,也無論采用何種路徑來進行民俗文化的學校傳承,部分學校存在各種路徑間缺乏統籌規劃、各自為政、合作缺失的現象。由于各學校傳承方式的形式化,傳承目標的功利化,各種路徑在最初并沒有擰成一股繩,并沒有為同一個傳承民俗文化的目標而努力,而真正實施起來之后也必然會表現出一種各自為政、合作缺失的分裂局面。比如,民俗文化課程與常規分科課程的脫離。民俗文化的傳承與教育目標不是僅能在民俗課程中才能達到,在其他的路徑,在常規的傳統的分科課堂中也能實現。民俗課程與常規學科課程,沒有交集,沒有配合,學科教師與民俗文化的任課教師缺乏溝通,缺乏合作?!氨娙耸安窕鹧娓摺?,教師個人的單槍匹馬是不可行的,各傳承路徑的各自為政也是不可行的,民俗文化的學校傳承工作需要學校每個人的參與,需要各路徑間的協調合作。

三、民俗文化的學校傳承路徑優化建議

傳統民俗文化的學校傳承尚處于摸索與嘗試階段,在不斷的嘗試與改變中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也暴露了一些問題。當下,我們要做的是客觀分析問題,理性提出優化建議。

1.一體化設計

欲解決學校民俗文化課程系統性不足、形式化明顯等問題,進行一體化設計是關鍵。明確為學生全面發展的課程目標,以目標為主線,展開一體化設計。

明確課程目標。學校開設相關民俗課程不是為了簡單應對上級領導的檢查,也不是為了單純突出學校的特色,應確立為學生全面發展的課程目標,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保護和傳承優秀民俗文化,關注民俗文化背后的文化意蘊和教育意義,糾正錯誤的功利性和形式化的課程設計意圖。在正確目標的引導下,在教師的合作探索下,在經驗的改進完善下,進行一體化設計,建立民俗文化課程計劃和方案。

精選課程內容。教材是課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發展與完善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具備固定的教材。民俗文化課程的內容選擇與教材編寫工作需要校長和每位教師的努力。在選擇課程內容時應結合當地文化資源,結合學校的實際,結合學生的發展和需要特點,自主選擇適合本校的民俗文化內容,自主開發所需的教材,保證每門課程都有固定的教材,并以教材為藍本,允許教師的拓展與改變。還可以制作內容精、形式活、受歡迎的數字化課件,結合民俗課程需要編寫具有地域特色的優秀民俗文化讀本。

有效實施課程。在課程實施中應加強民俗文化課程與常規分科課程的融合,加強民俗課程任課教師與分科教師的合作,加強民俗文化知識與日常生活經驗的契合。改變民俗文化的學習必須在民俗課程中樹立文化無處不在、學習無處不在的觀念。美術、歷史、語文等常規學科一般會較多涉及到民俗文化的相關知識,這些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遇到相關內容時可多做些功課,備課時不僅僅從自己所在的學科發展角度考慮,還應拓展一些民俗的內容,幫助學生了解其文化意蘊。endprint

2.層次化實施

民俗文化的表現形式多樣,在學校的教育傳承中主要表現為知識型民俗文化和技能型民俗文化。知識型民俗文化強調通過學校的傳承,學生了解民俗的來源、發展及意義等,獲得知識層面的豐富,比如節日禮儀、風俗習慣、傳統服飾、傳統民居、民間飲食等。技能型民俗文化強調通過學校的傳承,學生掌握某一民俗的技法、工藝等,獲得技能層面的提高,比如剪紙、刺繡、黃梅戲等民間藝術及民間游戲等。

針對不同形式的民俗文化,學校在選擇傳承路徑時,應層次化實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知識型民俗文化主要依靠民俗課程這一途徑來貫徹傳承,技能型民俗文化主要依靠競賽活動、課外活動等民俗教育活動來學習保護,而校園民俗文化建設這一途徑則側重整體的熏陶,潛移默化的習得,彌補其他途徑對情感態度這一維度目標的忽視。值得注意的是,層次化實施的同時不能忽視各傳承路徑之間的統籌規劃與相互配合。比如,在學習刺繡這一技能型民俗時,可以選擇民俗課程這一途徑來貫徹實施,通過教師課上的講解了解刺繡的歷史、分類、特點與基本技法等;也可以采用課外活動來學習傳承,通過興趣班或社團的學習學會基本針法,能夠獨立完成作品。層次化實施的目的是為了各路徑發揮所長,為了傳承的高效率與高質量,不能狹隘地理解為各路徑間的分開或割裂,相反地,更應注重其間的相互配合與協調統籌。

3.多元化評價

評價制度是學校民俗文化傳承工作的風向標,在一定程度上規約著學校傳承路徑的方向,代表著傳承路徑的合適與否,可以說,好的評價制度在促進民俗文化的學校傳承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同的傳承路徑對于不同類型的民俗文化傳承各有側重,各有所長,在層次化實施的同時應進行多元化評價予以配合。以三維目標為例,在對民俗文化課程這一路徑進行評價時,更側重對民俗文化知識層面的評價;在對民俗文化教育活動這一路徑進行評價時,更強調對技能或能力層面的評價;在對校園民俗文化建設這一路徑進行評價時,更突出對情感層面的評價。每種路徑在實施時有層次的進行,在評價時理應多元化的評價。抑或是說,這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正是由于多元化評價的風向標作用,引導著路徑選擇時的層次化實施。這種相互促進的動態調試過程最終是為了實現設計時確定的三維目標。

學校應該做的不僅僅是關注學生考了多少分,有沒有學會某項技能,而應將更多的評價指標放在學生有沒有了解該民俗背后的文化意蘊,學校有沒有充分挖掘該民俗的教育價值上。

4.多樣化路徑

依托學校的民俗文化傳承不僅僅局限于現存的三種路徑,還應將社會與家庭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探索更多更適合的路徑來傳承民俗文化,形成在學校主導下的多方合作和多路徑并存的和諧局面。

學校與社會合作,不僅包括將社會資源引進學校,也包括學校人員走進社會。充分利用社會上的公共文化機構,除博物館、文化館外,與美術館、故居舊址、文化遺產等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成立“民俗文化傳承教育基地”,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和現場教學。組織學生開展面向社會的民俗文化展演、學生作品展示等活動,走出學校,通過文化宣傳、活動宣傳的形式促進學生和社會人士對民俗文化的理解和傳承。此外,學校與家庭合作,以學生為紐帶,幫助家長明確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實現民俗文化生活化的傳承。比如,組織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民俗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倡導有民俗文化特長的家長直接參與學校民俗文化傳承工作等。

參考文獻

[1] 仲富蘭.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09/200412/4672.html.

[3]石峰崗.論校園文化及其優化[J].高等教育研究,1989(1).

[作者:王婷(1992-),女,山東滕州人,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在讀碩士研究生;魏同玉(1992-),男,山東臨沂人,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在讀碩士研究生;孫寬寧(1971-),女,山東濟南人,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

【責任編輯 劉永慶】endprint

猜你喜歡
傳承路徑民俗文化學校
家鄉的民俗文化街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談
傳統文化精髓的傳承之道
工匠精神:應用型人才職業價值觀培育中的現代性傳承
學校推介
兩岸民俗文化薈萃福州
《詩經》宴飲詩中的民俗文化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