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能力為導向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

2018-03-06 12:59張崇芳金玉凱
科技資訊 2018年23期
關鍵詞:計算機課程程序設計能力培養

張崇芳 金玉凱

摘 要:隨著各項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對計算機技術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高校中對于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也尤為重視,而在教育課程新改革的要求下,一般傳統模式的計算機程序課程已經不適合現階段的教學活動,計算機相關課程的學生需要更貼合時代的教學模式,因此,高校在相關課程上必須要開展教學改革,這樣才能使教學過程得以順利開展,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出社會發展需要的計算機相關人才。

關鍵詞:能力培養 計算機課程 程序設計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8(b)-0191-02

計算機程序設計是計算機專業中重要的一門課程,也是難度較大的一門,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特別是有關創新思維、素質培養等方面的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好理解課程內容,對于教師來說,這門課程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使教學講授的內容便于學生接受。計算機技術在發展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為了使教學能夠切實為社會培養所需要的人才,對于計算機程序課程來說,要結合教學自身的發展情況和教學活動開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不斷深入的教學改革,使教學模式適合教師講解,并且能夠為學生所接受,使計算機程序設計這門課程的發展順利和時代接軌。

1 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計算機課程是近幾年興起的課程,整體教學時間較短,因此相關的改革事宜也不夠具體,推進的進程較為緩慢。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需要計算機程序設計的相關人才,對計算機程序設計的具體教學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需求和發展并不匹配的情況下,相關的教學矛盾也就突顯了出來。目前來說,計算機程序設計在教學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忽略了課程學習的本質。

對于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來說,課程學習的本質在于運用,也就是在面對一個具體的程序相關的問題時,學生可以根據所學的內容,進行一定的思路總結,然后用合適的計算機語言把程序編寫出來,這樣問題就能夠得到解決。但是現階段實際的教學課程中,解決實際問題這一方面的教學效果并不明顯,許多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目的都在于應付相關的考試內容。也就是對于教材和習題中已知的程序問題能夠快速有效地解決,但是對于一些需要自己思考的實際問題,就沒有這方面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編寫程序的能力只運用在學習過的題目中,面對實際問題,還是沒有進行相關思維的建立,也就無法對知識進行靈活運用,這也就是課程學習本質認識不全面的原因。

(2)對“設計”認識不全面。

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設計,設計構建了我們新型的生活空間,對于計算機課程來說,設計也是必要進行的內容,并且和我們所認識的一般設計概念有所區別。許多學生在最初學習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時,對于程序設計的概念并不理解,許多學生可以很好地進行一般網頁設計或者軟件界面設計,因為這些東西是我們平時使用計算機常常見到的,因此比較容易模仿和理解,但對于程序設計來說,這是抽象的內容,一般不能直接呈現出來,就需要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并且不斷練習、不斷豐富,才能有所感悟。

(3)課程實踐安排較為匱乏。

對課程要想熟練掌握,真正學會應用,就離不開實踐的反復作用,對于計算機程序課程來說,也不例外。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課程,是為了使計算機的相關應用能夠給人們生活生產帶來便利。但是在學校的教學活動中,給學生安排的實踐內容較少,學生也就沒有機會真正解決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更注重對于一般教材課程練習的內容,而很少布置直接的實際問題,而學生也在這個教學環境下,沒有意識到實踐的重要性,也就沒有提高實踐能力的機會。

2 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中改革的策略

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發展至今,雖然在教學開展中仍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但同時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為切實提高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使學生真正掌握這項技術,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也進行了一定的教學方法改革。

(1)開展分級類教學方式。

由于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是以實踐能力為主進行教學活動開展的課程,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對知識掌握的不同程度,以及針對他們不同的能力基礎,進行分級類教學,這樣可以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避免了教學的重復和浪費,也能使教學活動更有效率。

比如說,針對程序設計的礎課程中函數一課,有的學生僅僅知道函數的概念,不懂得其在函數中的具體應用,有的學生已經能夠熟練掌握函數的運用方式,還有的學生并不知道函數這一概念,這樣根據學生對函數的不同掌握情況,就可以分為不同的班級來授課。

(2)實施面向程序設計能力的培養模式。

教學模式至關重要,影響著教學成果的好壞,對于計算機程序課程來說,程序設計能力是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教學開展都為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而服務,教學活動要有效地建立起面向程序設計能力的培養模式?;谶@種模式要培養的程序設計能力,應有一套其相應的訓練方法,具體來講可以細分為“讀、改、寫、用”這4個方面。而這種能力的訓練方式,也在教學活動中有較好的效果。

比如說,已知一段程序代碼,是已經編寫好的,那么可以通過解讀這段代碼,理解代碼含義,再對代碼進行改寫,最后運用自己改寫的代碼,看看其在實際過程的運用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能夠培養起編寫代碼的能力,并且一步一步實現自己完全的設計。

(3)對程序設計課程的授課方式進行改革。

作為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一般的教學授課模式是不適合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的,傳統的授課模式一般為教師講解,學生聽講,這種模式對于學生的實踐訓練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因此,針對程序設計課程,應該運用知識講解、學生練習、教師點評、實踐運用融為一體的課程授課模式。這種模式可以使學生對于教師講課內容切實吸收,并且及時進行練習,能夠加深這方面的印象,還有教師的點評,可以指出錯誤,這樣再通過實踐的訓練就能夠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日積月累的培養。

比如說,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一課中,有圖像處理的相關課程,教師可以先把圖像處理的基本方法講授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練習,教師針對學生練習反饋的問題進行指導,最后教師布置作業,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再進行作業的上傳,這樣才是完整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課堂的授課方式。

3 結語

信息化時代中,計算機技術是不可或缺的技術,現階段,為了更好地發展信息化帶給我們的生活中的便利,對計算機相關課程有提出了新的要求,計算機課程也成為了現在教育課程中重要的一門,特別是高校開設的計算機專業,受到學生的青睞和教學相關部門的重視。在這個過程中,對于計算機程序設計的課程不僅要培養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學活動中要更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還有創新能力,為社會輸送相關人才。

參考文獻

[1] 韓慶龍,李瑛,劉瑜.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內容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6,254(2):37-39.

[2] 丁鵬,賈月樂,張靜.以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8(13):78-79.

[3] 鄒汪平,蔡勁松.基于能力導向的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教學內容相關性研究[J].梧州學院學報,2016, 26(6):72-75.

[4] 鄒汪平.基于能力導向的高職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案例——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15(6):74-77.

[5] 馮博琴.以計算思維培養為導向 深化大學計算機課改革[A].旗幟鮮明地把“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核心任務[C].2007.

猜你喜歡
計算機課程程序設計能力培養
基于OBE的Java程序設計個性化教學研究
項目化教學在Python程序設計課程中的應用
C++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醫學專業“Python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總結與思考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研究
探討提高初中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方法與途徑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