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扶貧視野下的高校貧困生精準資助研究

2018-03-06 12:59韋妙靈李小萍
科技資訊 2018年23期
關鍵詞:高校貧困生精準資助精準扶貧

韋妙靈 李小萍

摘 要:高校貧困生資助主要以國家財政來源補貼為主,文章從貧困生認定有誤差、學校資助學生方式單一、精神幫扶貧瘠和資助管理系統不健全四方面說明高校貧困生精準資助存在的主要問題。指出利用大數據檢測學生信息,建立電子檔案精準識別貧困學生,健全信息系統的精準管理,采取混合型資助模式幫助學生以及和社會鏈接,多方面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關鍵詞:精準扶貧 高校貧困生 精準資助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8(b)-0227-02

高校是我國培育人才,發展高素質人才的高度集中地,為了幫助貧困學生對教育資源的需要,國務院出臺政策幫助學生。大學生扶貧是精準扶貧的重要一環,用什么樣的方式開展精準扶貧,如何在學校推進精準扶貧困難大學生,怎么樣克服在精準扶貧中出現的問題,是現階段大學生精準扶貧亟需解決的問題。隨著扶貧政策的推進,目前很多學校已經實施了幫助大學生扶貧的政策,但如何精細化扶貧仍然是一大難題。精準扶貧高校貧困生不僅可以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還能進一步推進我國教育現代化的要求,同時扶貧方式的創新和管理,幫助學生轉向物質和精神扶貧并舉,進而深化扶貧機制的實施。

1 精準扶貧下高校貧困生資助現狀

在幫助高校學生脫貧的過程中,政府的財政補助占據主心骨地位。據教育部數據來源,政府及各方人士共資助高校大學生956億元,包括國家財政補貼263億元,銀行發放資金263億元,剩下各方人員捐獻224億元,共幫助4281萬大學生完成學校教育。近十年來,資助資金投入比例一直在上升。為了達成促進教育公平的目的,健全高校學生扶貧體系,建成所有學生都能有書讀的局面,國家設立生源地貸款、助學貸款、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助學金等多種形式的資金補貼政策。引導學生完成學業,引導企業和學校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幫助貧困生完成學業任務并順利畢業[1]。

2 精準扶貧下高校貧困生資助問題

2.1 貧困生認定有誤差

學校目前對于貧困生的鑒定還處在以大學生的家庭收入和地方證明為判斷標準。僅靠學生片面填寫的貧困申請表和地方貧困證明很難判斷大學生家庭的真實情況。還有學生出于自尊心和自卑的心理因素不愿意公開家庭條件接受學校資助。所以僅靠學生自主填寫和地方證明為標準很難判斷學生真實的家庭情況和是否困難。助學金的資助條件下,很多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欲,用著昂貴的手機,身著名牌也能評選上助學金,一些學生的家庭情況并不貧困,這樣的不真實情況僅靠家庭收入和地方證明為精準扶貧的進一步推展設下屏障。

2.2 資助方式單一

除去學校新生開學發放一些補助物資,其他形式的資助都是通過直接經濟資助形式發放給學生。直接的經濟資助固然給了學生很大的使用權利,同時無法反映出學校資助的人性化的一面。高校貧困生通過勤工儉學的方式同樣也可以獲得學校的一部分資助,這種資助還可以使學生變得自立自強,從精神上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以勞動的形式獲得資助,但是存在著勤工儉學崗位數量并不能滿足貧困生人數的需求。另外,很少有學校為學生提供可以在生活中使用的技能和就業方面的培訓指導,幫助學生培養自助自強的性格,讓學生以后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

2.3 精神幫扶貧瘠

高校學生心理素質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平衡狀態,挫折會使很大一部分學生沮喪甚至會產生焦慮等心理負面情緒。精神上的失衡會制約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也會給高校的穩定帶來隱患問題,精神方面的資助還未引起高校的重視,也沒有相應的解決措施幫助學生改善心理問題。個別大學生甚至因為滿足虛榮心和享樂主義的感官,大學生又沒有經濟來源,走上了各種貸款、不良貸的道路。還有部分大學生擔心別人的異樣眼光,心理較為敏感,比較在意別人的眼光,從而產生自卑的情緒,出現社交障礙等問題。單純的經濟政策使得扶貧工作的推進存在障礙。

2.4 扶貧管理監督體系不健全

盡管一直在完善高校的扶貧資助政策,但是在實際的推進工作中,扶貧工作推進的信息建設體系并不完善。盡管設立專人負責制度,建設更好的資助服務,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從資助開始、資助選定、資助發放這些過程中,首先采用的是紙質信息的建設體系,由于學生的信息可能會在不斷變化中,紙質信息沒有電子信息傳播的速度快和高效性。其次,在助學金審批過程中,審批標準不能完全公開透明,學生不能完全知道相關標準。最后,在監管體系下,相應效率較慢,助學金的發放時間較長。

3 相關建議

3.1 動態精準識別

通過與大數據信息技術結合,建立電子檔案卡,篩選真正貧困的大學生,并且有針對性地開展脫貧政策。加之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很難判斷學生真實的家庭的情況,通過建立貧困生檔案卡,摸清真實具體情況。第二,在學生開學后,不定期調整學生信息庫,通過學院的電話走訪等方式加強對貧困生的判定形式,匯總信息,避免誤判。最后,結合學生一卡通的消費情況,設定消費標準,將低消費的學生列入考察名單。

3.2 信息系統精準管理

依據網絡信息管理,收編扶貧對象的精準資料,及時更新貧困生信息和進行管理分析。扶貧資金發放,審批公開透明,不向除了貧困生以外的任何一方傾斜。加強考核力度,完善考核方法。使用大數據精準分析學生資金的使用情況,通過走訪、家訪了解學生最初的家庭情況,完善內部學生信息系統,對考核人員實施獎懲措施,加強監督系統,做到整個流程有據可依[2]。

3.3 混合型精準幫扶

物質上,傳統單一的判斷與資助,對貧困生真實的需要考慮得不算周全。多樣化的考察,也需要對貧困生多樣化地分析。對貧苦生進行分門別類,針對性對貧困生扶貧,助學金等資助可以用來緩解一般貧困生壓力,勤工儉學等資助則可以用來幫扶突發事件的貧困生。精神上,大學生精神貧困對大學生的生活有著很大影響,思想上的貧困比精神貧困一方面更難發現又更難治療。學校應該引導學生從精神上脫貧,正確對待貧困,感受來自學校和社會的溫暖。技能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開設勤工助學崗位,培養學生自強精神,引進就業指導和培養技能,緩解不同貧困生技能上的需求,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幫助學生自力更生。最后,響應國家征兵號召,讓有需要的貧困生去服從兵役,解決一部分貧困生的貧困問題[3]。

3.4 社會助力精準扶貧

首先,利用學校老師的一些資源幫助學生提供一些助學實習崗位,深入“扶志”理念。其次,讓社會工作者鏈接整合資源,強調脫貧主動性主動脫貧。社會工作者的接入,可以鏈接學校、企業和學生,社會工作者也更加注重脫貧者的知識水平和勞動技能的提升,這樣針對不同貧困性質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扶貧政策的落實,打造多元化脫貧的概念。

4 結語

高校扶貧工作是推進精準扶貧的重要一步,只有從教育的根源上改善我國的貧困學生數量,才算是一條捷徑讓扶貧工作能快速進行。高校貧困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作,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要充分落實國家政策的優勢性,提高精準度識別,提升幫扶力度。使扶貧工作更加準確地推行到每一位貧困學生的身上,建立完善的體系制度,從教育層面擺脫學生的精神貧困,維護學生切身權利。

參考文獻

[1] 吳佩玲,王好.精準扶貧視域下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思考[J].現代商貿工業,2018(13):137-139.

[2] 劉毅娟,姜興健.精準扶貧政策下的大學生精準資助新思路[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7):213.

[3] 吳朝文,代勁,孫延楠.大數據環境下高校貧困生精準資助模式初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12):41-44.

猜你喜歡
高校貧困生精準資助精準扶貧
高職院校精準資助模式探究
淺析高校學生精準資助的理論與實踐
優化中職助學政策提高資助精準度策略研究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后續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高校資助育人體系的現狀及完善對策
新媒體視角下的高校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探究中醫四診合參理論對于高校貧困生的鑒別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