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大學生就業影響及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2018-03-06 12:59邱思博陸嘉慧李琪玥
科技資訊 2018年23期

邱思博 陸嘉慧 李琪玥

摘 要:近年來,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企業在招人方面對女大學生的錄用更加慎重。企業在女員工孕期、產期、哺乳期需要承擔相應的人工成本,導致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帶有性別歧視。例如在試用期間,如果女職工是在試用期內懷孕或尚在產期、哺乳期的,則可能因為不符合錄用條件被用人單位辭退。這使女大學生的未來就業形勢更為嚴峻。本文將剖析“全面二孩”政策對女大學生就業產生的負面影響,重點以中山市女大學生為例展開調研,并從女大學生自身等原因出發,就女大學生如何培養職業素養和自身綜合能力提出對策和建議,從而緩解女大學生就業性別歧視的難題。

關鍵詞:全面二孩政策 女大學生就業 職業素養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8(b)-0235-04

1 現如今社會上的就業形勢

由于高校的擴招,大學生畢業生數量急劇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教育局發布的數據,2017年應屆大學畢業生達795萬。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林蕙青在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中表示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有820萬人,將再創畢業生人數的新高值。

然而鋼鐵煤炭煤電化解過剩產能造成一部分職工下崗,傳統、能源行業的整體經濟下行壓力大,這種壓力抑制了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而我國需就業的畢業生數量卻是呈線性增長,人社部表示,如果加上中職畢業生和17年尚未就業的學生數量,今年待就業的加在一起約有驚人的1500萬。就業市場上供需不平衡,供需矛盾十分之大??梢娋蜆I形勢之嚴峻。

在這種經濟下行壓力大的背景下,就業形勢非常嚴峻,這種壓力在向考研以及創業這兩個方面傳導。在如今的教育水平下,大學生已經非常普遍,一些學生想在眾多人才中脫穎而出,考研成了大部分學生的選擇,他們希望通過考研獲取一張研究生學歷證書以及學到更加專業的知識,提升自身競爭力,博得一份更好的工作。根據中國考研網所提供的數據,2017年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的統一考試的考生人數突破200萬,而2018年的考研數量也持續飆升。而創業則被視為解決就業的另一條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自主創業這條路,政府、高校也都在大力鼓勵大學生就業,但不可忽視的是大學生就業成功率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雖然我國勞動力總體有富余,但隨著中國發展的大布局,“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港珠澳等相關項目的開展,對相關的人才需求非常大。還有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畢業生的需求也呈上升趨勢。還有傳統企業轉型升級也急需高端人才。還有一些社會需求大且服務性較強的工作大學生不愿干,甚至造成企業搶人的局面。所以,“就業難”是一個永恒存在的,但是有時候它也只是一個表象,大學生要擺正自己的就業觀,在大學四年中不斷提高自己,使自己學有所成,知識和能力能夠滿足用人單位的標準,這些將會化身為破除“就業難”的一把利刃。

2 “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及對社會產生的積極影響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生育觀念發生了改變,“多子多?!钡膫鹘y觀念逐漸退出了歷史的大舞臺,少生優生則成為了社會生育觀念的主流,導致我國生育率降低,人口增長速度明顯減慢;其次,我國人口結構嚴重失調,由于“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仍然扎根在大多數中國人的腦海中,許多家庭在生第一胎時都會“選擇性生產”,造成男女比例失調,而且我國年輕勞動力在勞動年齡人口中比例下降,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

基于這些國情下,中央首先推出了“單獨二孩政策”,以及“全面二孩政策”,“全面二孩政策”是繼“單獨二孩政策”之后的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從短期來看,我國市場經濟一直出于一種低迷狀態下,二孩政策能拉動母嬰行業、兒童醫療以及教育等行業的發展,拉動內需,帶動消費,以此推動經濟的更好更快發展。從長期來看,隨著放開生育政策,會形成新一輪人口福利,減輕社會養老壓力,補充高質量的勞動力,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各行各業都將受益。

3 “全面二孩政策”對女大學生就業產生的消極影響

而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全面二孩政策”也不例外。從宏觀上來說,“全面二孩政策”的確對緩解我國當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有所效果,但是也使女大學生本就嚴峻的就業環境,更加嚴峻。

3.1 導致用人單位性別歧視嚴重

“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女大學生需要面對用人單位更為嚴苛的用人標準,也會使得用人單位對未婚未孕的女大學生錄用更加慎重。因為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是企業的根本目的,女性在懷孕生產時享有帶薪假期,企業單位需依法減輕女員工在產前的工作強度和給予產假安排及薪資待遇,與錄用男員工相比而言,錄用女員工會增加企業單位的成本和企業單位的法律風險。且二次生育更會加重這種經濟損失,用人單位基于逐利和對法律風險的考慮,會盡可能少錄用或干脆不錄用女大學生[1]。

3.2 阻礙女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

女大學生畢業后的未來兩次生育,會造成用人單位的人力損失。即使二孩生育完畢,女員工也需要兼顧家庭和工作,精力有限,降低工作效率,也會造成企業頻繁的人事變動和工作變動。所以部分企業的重要崗位是放棄錄用女大學生的。其次,女大學生在產假時無法有效跟進工作,往往會被調離現有重要工作崗位,孕前辛辛苦苦的努力一下子化為烏有。大多數企業在員工的培訓方面投入比較少,很多企業單位都更愿意把培訓和學習的機會給予男性。在“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后,女性在培訓人員中所占比例更大大地減少,阻礙了女性職業發展空間,女員工想要獲得升職的機會也是越來越困難[2]。

3.3 加重社會重男輕女的思想

在這樣的就業歧視下,以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多數人都認為女性應更加偏重家庭和孩子,更多女大學生選擇先生育后就業。再加上“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更為加重了女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為了提高就業成功率,先生育后就業實為面對這樣嚴峻的就業環境的無奈之舉。

4 女大學生自身的不足和缺點

4.1 高校擴招,大學生素質下降

然而造成女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也不僅是全面二孩政策這個客觀因素,女大學生自身能力較低和職業素養不高也是現如今就業難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幾年,許多高校大量擴招,造成大學生質量下降,綜合素質較低。許多大學生普遍認為上了大學就輕松了,對學習有所懈怠。對自己專業了解較少,專業知識的學習也缺乏積極性,學習過程中缺乏興趣,懶惰心理較強。更別提要針對職業素養方面去提升自身能力,為以后的就業做準備。同時對自己定位不明確,容易隨波逐流,就業盲目從眾。一些剛畢業的女大學生日常行為習慣不好,注重以自我為中心,隨意更換工作,給企業帶來很大難題[3]。

4.2 女大學生缺乏工作經驗,動手能力差

在對中山市五大高校的問卷調查中,求職過程中最困擾女大學生的因素,有79.4%認為自身工作經驗不足、欠缺求職技巧(52.2%)、對企業崗位專業知識掌握不夠(48.9%)、對企業的基本情況以及用人標準缺乏了解(39%)、英語水平較低(36.2%)、綜合素質不足(34%)。一些在校的女大學生,在課余的時候更多時間是花在逛街、煲劇、穿衣化妝打扮、看小說或追星上面。并沒有注重課后的實踐,光靠上課時的理論知識,顯然是比較空的,這就導致大部分女大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差,動手能力也差?,F普遍存在女大學生只注重考試分數的高低即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的現象。但卻缺乏工作經驗,行動能力差,理論知識或許還能表達幾句,一到真正需要行動實踐的時候,便不知道從何下手。她們沒有很好地將較充足的課余時間花在提高實踐操作能力上面,也很少有去找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實習工作,缺乏工作經驗。因此企業需要對她們進行一些實際操作的培訓,這就必須花費精力與成本,達不到一進公司就為公司帶來利潤的效果。

4.3 女大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部分女大學生的就業觀也存在問題,對就業崗位的期望過高。在針對中山市五大高校的調查中發現,有64.9%的女大學生想去國有企業工作,54.2%希望到外資企業上班,想去民營企業就業的則占51.1%,想自主創業的達到32,8%,黨政機關占29%。且畢業后有75.6%希望去大城市、經濟發達的地區工作,想留在畢業的城市占53.4%??梢姶蟛糠值呐髮W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對未來的工作單位和工作崗位期望過高,向往到一線城市或大城市的企業工作,甚至是希望能到國企上班。不屑于一些小公司或是三四線城市的工作崗位,也不愿意從基層崗位做起。還有一些女大學生剛進企業就要求高薪水高待遇,調查中有46.8%的女大學生期待月薪能在4000~6000元,38.3%希望自己的薪資有6000元以上,14.9%期待自己的薪資達到2000~4000元。而在剛進公司且用人單位不知道女大學生的能力水平情況下,又怎么可能滿足得了這種高要求。因此一些女大學生寧愿在家里閑著,也不愿意到公司上班。

4.4 女大學生不關心未來社會就業環境

在調查問卷中,體現出女大學生的想法也存在問題。有61%的女大學生不認為“全面二孩政策”加重了女性歧視這一現象。31.9%的女大學生認為現在女性的就業形勢嚴峻,44%認為就業形勢一般,也就是不嚴峻。這是否也間接說明有部分女大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己未來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也沒有想到現如今企業或用人單位在招人方面更加嚴重的就業性別歧視問題,更沒有關心和了解當下社會企業在人才方面的需求情況和未來社會的就業環境。

4.5 女大學生沒有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在此次的調查中有48.75%的女大學生認為“全面二孩政策”并沒有對自身產生積極影響,例如鼓勵其更加努力學習,讓自己在將來更好找單位??梢姴糠峙髮W生在大學的學習中沒有危機感,學習無目的,也沒動力。45%的女大學生就業心態是表示很茫然,22.5%的女大學生很自信能找到滿意的工作,15.5%表示沒有考慮,反正最后都有工作??梢姴糠峙髮W生在校期間并沒有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的準備,有些女大學生對自身能力過于自信,認為自己什么都懂。

4.6 女性與生俱來的弱點與傳統思想的束縛

許多女大學生在實際就業上普遍比較柔弱,抗壓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也比較差,依賴心理嚴重,承受能力較差,獨立意識較男生薄弱。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有些女大學生認為“讀書讀得好不如嫁得好”,這也就導致了她們的心思并沒有放在學習上,而是想畢業后找個比較有經濟實力的對象嫁了,然后就可以在家里當起家庭主婦,自己不用找工作,對方可以替自己分擔一些壓力。這都是些不正確的思想,也是女大學生目前就業難的原因之一。

4.7 女大學生職業素養能力不足

部分應屆畢業女大學生,在上崗之后,其職業素養方面也有待提高。例如有些女大學生在工作方面欠缺敬業精神和團隊意識,缺乏責任心,其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等都需要提高。

5 促進女大學生就業、增強職場競爭力的途徑

女大學生應發現自身身上的潛力和優秀素質,培養積極健康的就業心態,勇于迎接挑戰,抓住機遇,實現夢想。不僅如此,還得克服社會等各種負面因素,調動就業積極性,不因“全面二孩政策”而影響生活以及工作。對此,為了使女大學生能夠發現自身身上的潛力和優秀素質,從而做好充分的準備去迎接“全面二孩政策”的挑戰。有必要思考以下幾點建議。

5.1 女大學生要自主培養社會性別意識,正確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現如今的社會提倡“男女平等”,作為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更應該要擁有自己強烈的自主意識,并不能因為各種流言蜚語、生活瑣事而放棄自己堅守的信念?,F今還有非常多的傳統觀念,認為女生天生不如男生,或者是諸如“女子無才便是德”等言語一直影響著女生的一生,甚至在偏遠地區,還存在著重男輕女現象,讓兒子去接受教育,而女兒在家做家務。再者還有一些男性的“豪言壯語”讓女性在家做全職太太享福等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女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以及形成消極的就業觀。但是在歷史的發展史上,女大學生不管是性格方面或者感知方面等都比男大學生都好或敏感得多,就好比如性格方面,女大學生總體來說更加耐心和注重細節,這些在工作上都是至關重要的一點。能力和地位是成正比的,即是說能力越高,地位越高。想要未來的職業生涯是令自己、家人滿意的,就必須做出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在大學學習的同時也能夠正確規劃職業生涯,為未來的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