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林沙區飛播造林成效評定標準探析

2018-03-09 07:54郜超王建梅王海鷹馬存平陜西省治沙研究所陜西榆林719000
防護林科技 2018年2期
關鍵詞:飛播保存率沙丘

郜超,王建梅,王海鷹,馬存平(陜西省治沙研究所,陜西 榆林 719000)

1 榆林沙區飛播治沙造林成效評定時間

流動沙地飛播造林成效受外界環境影響很大,不同種類植物和不同林齡植株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不同,反應在保存率的下降方面差異非常明顯。以飛播植物保存率最低的林齡,即相對穩定保存面積率的林齡作為評定飛播治沙造林成效標準的時間比較恰當。如果評定時間較早,保存率尚未穩定,評定時間較晚,補播補植不能及時進行,使播區的經營管理不善[1]。

根據榆林沙區飛播治沙造林資料分析(表1),踏郎經過第1個風季后,保存率下降5.7%~19.4%,第2個風季后下降4.7%~14.3%,第3個風季后保存率與第2個風季后保存率數據相比,有高有低,第4個風季后的保存率數據變化與第3個風季后一樣,第5個風季保存率數據都比第4個風季后的大。其原因是踏郎有萌蘗繁殖的特性,一般第3年,即風季后的第2年開始萌發新株,隨植株年齡的增長,萌蘗能力增強。

表1 踏郎、花棒、白沙蒿不同年齡保存率自然消長統計表

花棒第1個風季后保存率下降8.7%~24.3%,第2個風季后下降2.2%~6.6%,第3個風季后下降0.1%~9.3%,第4個風季后下降0.1%~0.3%,第5個風季后保存率增大,花棒一般在第5年萌發新株,增加了花棒株數,從而使保存率增大。

白沙蒿第1個風季后,保存面積率下降23.7%~32.7%,第2個風季保存率下降12.6%~16.6%,第3個風季后保存率比第2個風季后的保存率要高。原因是白沙蒿第3年開始開花結實,落種后自然繁殖,增加了新株,是提高保存率的途徑。

綜上所述,踏郎播后第4年的保存率基本穩定,花棒第5年基本穩定,白沙蒿第3年基本穩定。因此,評定飛播成效的標準時間是踏郎在播后第4年進行,花捧從第5年開始,白沙蒿在第3年進行為好。

2 榆林沙區飛播治沙造林成效評定標準

2.1 播區保存面積率與覆蓋度的關系

流動沙地植被蓋度小于10%;半固定沙地植被蓋度在10%~29%;固定沙地植被蓋度大于30%。飛播造林成效評價宜采用保存面積率。按播種面積統計,根據調查:踏郎播后第四年保存率為20%,其覆蓋度達12.1%,自然植被覆蓋度5%,播區處于半固定狀態。隨著植株年齡的增長,自然落種和萌生新株,7年后保存率上升到33.3%,覆蓋度為22.1%,自然植被覆蓋度9.2%,沙地處于固定狀態。

花棒播后7年保存率為3.7%,植株密度每公頃1 095株,覆蓋度9.5%,自然植被覆蓋度7.9%,沙地處于半固定狀態。播后植物自然落種和萌生新株,植株冠幅擴大,13年后保存率提高至13.1%,覆蓋度達31%,沙丘無風蝕,沙地固定。

在踏郎、花棒、白沙蒿混播的情況下,第4年保存率為21.4%,加上自然植被的恢復,總覆蓋度達20.2%。7年后踏郎自然落種和萌生新株增加8.6%,花棒增加1.1%,白沙蒿增加3.3%,將保存率提高到35.2%,加上自然植被的恢復,播區植被覆蓋度達34.2%,沙地固定。2001年踏郎、花棒、白沙蒿、沙打旺四種植物混播,2004年調查穩定保存率達54.4%,加上自然植被的恢復,播區覆蓋度為46.7%,沙地固定。

流動沙地飛播造林,考慮到植物的生長發育,踏郎單播第4年應有15%保存率即認為合格,花棒單播第7年需要有4%以上的保存率可認為合格,混播第4年要有25%保存率可認為合格,達到這些指標,覆蓋度可達15%以上,沙地處于半固定狀態。

2.2 植株密度與覆蓋度的關系

飛播植物植株密度是防風固沙林群體結構的數量基礎,與植被覆蓋度、生物量和防風固沙效益關系極大[2]。

衡量流動沙地被固定的科學數據,目前均采用植被覆蓋度來表示。覆蓋度隨著植株密度的大小而變化。一般密度大,覆蓋度亦大,密度小,覆蓋度亦小。密度的大小又與植物生長發育緊密相連系,影響地處于草原地帶半干旱地區飛播造林林分生長發育的因素,主要是水分矛盾。密度過大,水分供需矛盾尖銳而生長不良;密度過稀,雖有利于植株個體的生長發育,但要達到盡快郁閉固定流沙,所需時間較長。合理的密度是既有利于植物的生長發育,又能盡快地固定流沙。通過表2對密度和覆蓋度的關系分析,考慮到有利于植物本身的生長發育和生物量的提高,提出獲得較高覆蓋度和生物量的密度范圍是:踏郎4年生9 000~15 000株hm-2;踏郎6年生6 000~9 000株hm-2?;ò?年生1 350~3 000株hm-2;花棒10年生975~1 500株hm-2。白沙蒿4年生7 500~10 500株hm-2;白沙蒿7年生3 000~7 500株hm-2(表2)。

表2 植株密度與覆蓋度和生物量的關系

2.2.1 4年生、6年生踏郎和5年生、10年生花棒蓋度與密度的相關系數的計算及顯著性測定結果:踏郎4年生r=0.952 5為顯著正相關;踏郎6年生r=0.830 1為相顯著正相關;花棒5年生r=0.866 8為顯著正相關;花棒10年生r=0.705 2為顯著正相關。4年生踏郎和5年生花棒相關關系高度顯著,6年生踏郎相關關系為顯著,10年花棒生相關關系不顯著。

2.2.2 4年生、6年生踏郎和5年生、10年生花棒生物量與密度相關系數的計算及顯著性測定結果: 踏郎4年生r=0.722 7為顯著正相關;踏郎6年生r=0.824 0為顯著正相關;花棒5年生r=0.528 9為中等正相關;花棒10年生r=0.323 0為弱正相關。4年生踏郎密度與生物量相關關系較顯著,6年生踏郎為顯著。5年生花棒密度與生物量相關關系不顯著,10年生花棒亦不顯著。

2.3 植物群塊分布均勻度與覆蓋度的關系

飛播后形成的植物群塊均勻地分布在沙丘主要風蝕部位,實現控制流沙[3]。均勻度標志著飛播固沙林的分布狀況和整體概念。從整個沙丘來講,丘頂和背風坡為非宜林草地,風蝕最重的為沙丘迎風坡,飛播植物群塊在此部位的分布狀況,與沙地的固定關系密切。根據4塊標準地40個沙丘的調查,飛播植物在風蝕面保存率達到50%以上,覆蓋度達到28%,沙面處于積沙過程,沙地已固定(表3);飛播植物保存率達32.1%,總植被覆蓋度為20.3%(包括7.2%的自然植被覆蓋度),但分布不均勻,主要風蝕部位植物保存率低于30%,沙丘大部分部位處于風蝕狀態;但是保存率和覆蓋度雖然略低,可植物分布均勻,沙丘僅有一個部位略有風蝕,其他部位均有積沙,沙地處于半固定狀態。因此,流動沙地飛播后所形成的植物群塊在沙丘宜播部位主要風蝕區的分布必須達到50%的保存率,才能起到固定流沙的作用,低于50%應進行補植補播。

表3 飛播造林后第4年植物在沙丘各部位分布情況

2.4 立地條件不同,評價標準應有差異

榆林沙區沙丘類型主要分為新月型沙丘鏈和格狀沙丘兩種[4]。以沙地下覆土壤來分,長城以北沙丘覆蓋在砂巖和草甸土上,長城以南沙丘覆蓋在黃綿土和黑壚土上。經多年沙區飛播造林實踐,沙丘類型和不同下覆土壤地類,對飛播成效都有影響,歸納起來提出沙丘密度、宜林地面積比例、風蝕沙埋程度、自然植被蓋度、地下水位等因子是影響飛播成效的重要因素,是劃分立地條件類型的依據[5]。飛播造林立地條件不同,成效差異較大,其飛播成效評定標準也應有所區別。榆林沙區飛播,宜播面積比例越大,成效越高;沙丘密度越小,宜播面積越大,風蝕量越小,成效越高;自然植被蓋度越大成效越高,地下水位越高,飛播成效越顯著。

以飛播踏郎為例,沙丘密度0.7以上,宜播面積小于60%,年平均風蝕量超過20 cm,地下水位4 m以下,要求飛播保存率在20%以上為合格;沙丘密度為0.6~0.7,宜播面積60%~70%,年平均風蝕量15 cm,保存面積率要求達到25%為合格;沙丘密度小于0.6,宜播面積大于70%,年風蝕量不超過10 cm,要求保存率30%以上為合格(表4)。根據有關論述,保存率按宜播面積計算,宜播面積比例低于60%,保存率應為30%以上,宜播面積比例60%~70%,保存率應為40%以上,宜播面積比例大于70%,保存率應為45%以上為合格。

表4 不同立地條件類型飛播踏郎成效

注:括弧內的數字為有效保存率

3 小結

3.1 流動沙地飛播成效評定時間:單播踏郎播后第4年,花棒第5年,白沙蒿第3年,混播在播后第3年進行。

3.2 要使流動沙地達到半固定沙地,踏郎播后第4年保存率達到20%以上,每公頃株數9 000株以上,覆蓋度達12%為合格;花棒單播第5年保存率達到4%,每公頃1 350株以上,覆蓋度達到10%為合格;在花棒、踏郎、白沙蒿混播時,第3年保存率達到20%以上,每公頃有7 500株植物,覆蓋度13%合格。

3.3 立地條件類型不同,評定標準應不同。宜播面積60%以下,保存率要求20%以上;宜播面積60%~70%,保存率要求達到25%;宜播面積大于70%,要求保存率在30%以上。飛播植物群塊在沙丘主要風蝕面的分布,不管哪一種類型的立地條件都應達到50%為合格。

[1] 漆建忠. 中國飛播治沙[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8

[2] 張景春,張重忱. 飛機播種造林新技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5

[3] 郜超. 提高榆林沙區飛播造林治沙成效的研究[J].陜西林業科技 ,2012(2) :34-37

[4] 毛烏素沙地開發整治研究中心. 毛烏素沙地開發整治研究中心研究文集(第1集)[M].呼和治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2

[5] 郜超.榆林沙區飛播造林成敗的關鍵因素探析[J] 防護林科技,2010 (3):101-102

猜你喜歡
飛播保存率沙丘
阜新礦區矸石山適生樹種分析
巴音溫都爾沙漠飛播造林主要技術措施
塞罕壩人工林跡地更新方式及適宜樹種分析
不同因素對林下參保存率的影響
沙丘
會彈琴的沙丘
朝陽地區提高飛播成效技術措施
邯鄲市太行山區飛播造林經驗
科爾沁沙地飛播示范及沙化草地修復效果監測
沙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