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擘畫鄉村振興的“八駿圖”

2018-03-10 00:28姚振良郭術雙李長文
黨的生活(黑龍江) 2018年2期
關鍵詞:能人小園鎮黨委

姚振良+郭術雙+李長文

“大公司收糧,一噸玉米比自己單賣要多掙400多塊錢?!?017年11月20日,剛賣完糧的北林區張維鎮張維村村民張洪亮算起了“細賬”。

張洪亮口中的“大公司”是落戶在村里的象嶼金谷農產品有限公司。從2016年項目開工建設到投產,“大公司”不僅解決了張維村“賣糧難”的問題,還為村民提供了近200個勞務崗位,并帶火了村里的旅店、飯店——“龍頭企業帶動”成為張維村的特色發展模式。

“村集體積累少、村民增收慢,是北林區農村普遍面臨的難題?!北绷謪^委書記李延春告訴記者,“為解決這些難題,從2016年開始,區委選擇八個試點村,根據不同村情,確定八種不同的經濟發展類型,即龍頭企業帶動型、村企共建型、能人引帶型、產業聯動型、集約化經營型、多元復合型、異地開發型、服務管理型,簡稱‘八型經濟?!?/p>

依托“八型經濟”的探索,北林區委正在擘畫一幅鄉村振興的“八駿圖”,以點帶面,穩步推進,努力在能人引領、資源開發、服務管理等方面打造可借鑒、可復制的鄉村振興模式。

用好能人,開啟“振興引擎”

2017年10月17日,在哈爾濱綜合保稅區等待出口的集裝箱中,既有機電產品這樣的龍江“老字號”,也有整車裝備這樣的“新字號”,更有馬鈴薯這樣不起眼的“原字號”。

而這些馬鈴薯的“娘家”——日升淀粉公司,就是北林區津河鎮津河村一家“土生土長”的企業。

在津河村,四家企業圍繞馬鈴薯建起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龍曙集團生產脫毒種薯,兄弟機械廠制造馬鈴薯種植機、收獲機,日升淀粉公司擁有原薯出口備案基地,鴻發淀粉廠以馬鈴薯為原料生產淀粉。

四家企業的“老板”無一例外都是津河人,而發展“產業聯動型”經濟的一個關鍵,就是用好能人。

2016年,津河鎮黨委決定每年8月舉辦津河鎮“大田博覽會”,為企業搭起“唱戲”舞臺?!?017年博覽會期間,津河村的四家企業總共簽了200多萬元的訂單?!辨傸h委書記滿德東認為,為企業家搭臺唱戲,是津河鎮黨委用好能人的“秘訣”。

2017年,四家企業總產值達1.2億元,全村村民增收總計近400萬元。

能人引領是促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的有效路徑。因此,北林區委把用好能人作為鄉村振興的“引擎”,挖掘本村能人的同時,還請在外發展的能人回村“挑擔子”。

走進永安滿族鎮永興村,典雅別致的嶄新小樓、寬敞整潔的鄉村道路,讓人眼前一亮。五年前,這里卻是另外一番模樣。

“2011年,我們還是一個背著20多萬元債務的‘空殼村?!?永興村村民鞠權和向記者介紹道。

2010年年初,永興籍能人、在廈門從事物流生意的賈洪濤被北林區委請回村。不久,頭腦精明的賈洪濤就在村里建立了水稻、蔬菜、農機、烤煙四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并依托合作社成立大成福農工商貿易有限公司?!岸嘣獜秃闲汀币簿痛顺蔀橛琅d村的發展模式。

“如果不是在貿易公司開物流車,我可能不會這么快住上樓房?!本蠙嗪桶炎约荷畹淖兓瘹w功于“多元”發展。如今,永興村已是集體積累500萬元、人均年收入1.91萬元的省級美麗鄉村試點村。

“在能人引帶下,產業聯動型、多元復合型經濟已經產生了輻射效應?!崩钛哟合蛴浾呓榻B,能人領辦的企業幾乎流轉了所在鄉鎮的全部耕地,在用工上也覆蓋了當地80%的人口。

深挖資源,實現“點土成金”

2016年,雙河鎮西南村村民李榮生終于可以在外安心打工了。過去,他總惦記家里一畝多的小園,“撂荒了可惜,自己又沒工夫種”。

“村民大多外出務工,家里的小園基本撂荒?!北绷謪^委副書記、區長王江向記者介紹,全區總計有4000畝小園面臨這樣的“尷尬”。如何深挖資源,實現“點土成金”,成為北林區各級黨組織探索的方向。

黑龍江省濱北正大農業集團董事長任秀波從農村閑置的小園中發現了商機。2016年5月,任秀波與雙河鎮西南村全體村民簽訂了土地流轉合同。村民李榮生以每平方米每年1.5元的價格流轉了自己的土地——他房前屋后的小園不再是“雞肋”,而是每年給他帶來1620元收入的“寶地”。

正大集團在小園中統一種植鮮食玉米、大蒜等高附加值作物,開辟出讓人耳目一新的“農家樂”,用“小園+”經濟拉開西南村“村企共建型”經濟的大幕。

“北林區最不缺的就是土地資源,潛力最大的也是土地資源?!蓖踅J為,發展小園經濟是深度利用土地資源的有效方式,而集約化經營同樣是一種探索。

這樣的探索在興和朝鮮族鄉興和村率先展開。興和村90%的村民在韓國打工,土地成了被“浪費”的資源。于是,鄉黨委以每坰地不低于1萬元的價格將全村的土地流轉給保田合作社開展集約經營。

集約經營不是簡單的連片作業?!八饺擞喼啤薄傍喌尽薄靶返尽薄棒~稻”……在保田合作社的經營下,興和村的水田逐步“提檔升級”?!斑^去兩年,興和村的大米價格比集約經營前高了四五倍?!笨稍卩l黨委書記李玉玲眼中,“集約經營型”模式的價值遠不止于此。

集約經營后,興和村的貧困家庭除了每畝地有1萬元的流轉收入外,每戶還能得到300斤“扶貧米”,每斤米的市場價至少10元。這就意味著,每個貧困家庭至少還有3000元的額外收入。

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創造社會效益,這正是“集約經營型”模式更高層次的價值所在。

2017年,張維村60戶村民將閑置的小園流轉給濱北正大集團,興和鄉的2.24萬畝水田也都納入保田合作社集約經營的“版圖”。用好資源成了北林區不少農村選擇的發展方向。

做好服務,創造“獲得紅利”

“鄉村振興,歸根結底是人的振興?!北绷謪^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韓佳棟認為,用好能人、利用資源能為村民帶來經濟效益,通過服務為群眾創造的獲得感,同樣是鄉村振興的保障。

“掙了多少錢?”“扣除貸款還剩一萬多?!蓖妩h總支書記蔣寶憲對話時,剛剛還上貸款的太平川鎮西太平村村民付文喜笑意盈盈。

2015年3月,看著左鄰右舍開始購買農資,付文喜只能干著急?!跋肴バ庞蒙缳J款,可沒人給擔保?!崩细对庥龅睦Ь?,也是村里另外11家貧困戶共同面臨的難題。

2016年年初,村黨總支伸出援手,在獲得區、市兩級金融部門的批準后,村黨總支用集體存款給這11家貧困戶發放了“貸款”。

“服務,就是把好事辦好?!痹谶@樣的理念下,西太平村黨總支制定了完備的服務制度——“對貧困戶實行無息貸款,對有需要的其他村民實行低息貸款”“每年2月發放貸款,當年11月收回貸款”……2017年,付文喜正是在這筆貸款的支持下,告別了貧困。兩年來,西太平洋村村民用“村民貸款”擴大種植規模、進城創業,收入不斷提高。

服務,讓西太平村蹚出一條“管理服務型”發展之路。同樣也是服務,為秦家鎮長山村開辟了“異地發展型”的特色發展道路。

這幾年,秦家鎮長山村的張世安每年都會帶著一百多名村民到農墾建三江管理局租地種水稻。

異地務工為張世安帶來很不錯的收入,卻也常常需要經歷異常的艱辛?!敖椈浇ㄈ幕疖嚿?,我們一次出去百八十人,買票是‘第一難事?!睆埵腊哺锌?,比艱辛更糟心的是風險,“2016年,水稻價格降到歷史最低點,出去的人幾乎把身家全賠了進去?!?/p>

看著外出租地種田的人越來越多,降低務工風險勢在必行。從2016年開始,北林區委、秦家鎮黨委、長山村黨總支三級黨組織開始有計劃地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后勤保障服務:村黨總支向鎮黨委提供村民的務工形式和走向;鎮黨委與北林區派人入駐建三江勞務輸出基地,負責聯系對接,最大限度地減少村民外出務工的盲目性;區委與鐵路部門溝通,在每年5月8日至18日,每天開通一列綏化至建三江的專列,幫務工人員告別“買票難”;北林區委與區農村信用社達成協議,為外出務工農民提供互助擔保貸款……

“八個村如同八匹駿馬,領跑全區農村發展,為全區鄉村振興摸索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崩钛哟赫f,“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實現‘萬馬奔騰?!眅ndprint

猜你喜歡
能人小園鎮黨委
吳聞章
孫劍
小園自種葡萄樹
驚蟄吟
寧大宏
平谷區平谷鎮黨委:“三個完善”做好“接訴即辦”工作
房山區石樓鎮黨委:深入開展“千名黨員進萬家”實踐活動
通州區委永樂店鎮黨委:黨建工作助理員提升農村黨建水平
成人學校構建“能人”培訓果農模式的探究
喚醒沉睡的能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