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純粹她力量,給科學點顏色看看

2018-03-20 05:30策劃本刊編輯部撰文堅果千年雪藻靈陳悅
莫愁 2018年7期
關鍵詞:劉穎科學

策劃/本刊編輯部 撰文/堅果 千年雪 藻靈 陳悅

《莫愁·智慧女性》語匯新解——給科學點顏色看看

如果選一個關鍵詞,來描述心目中科學家的模樣,你會選哪個?枯燥、寂寞、無趣、不通世情、高大上……

事實上,科學,可以有科普機構“科學松鼠會”所提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的感性;也可以有美劇《生活大爆炸》在全球掀起的“聰明就是新性感”的時尚……而目光轉向中國青年一代女科學家時,我們才發現,科學有更加斑斕的色彩。

科學領域中,蓬勃升騰的她力量,是一種純粹的信念。女科學家們專注精進,突破重圍,探索未知,推動人類社會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性別不平等,同樣發生在科學領域。因此,清華大學教授顏寧發問:“我見過10位比我年輕出色的女科學工作者,但沒有一個有獨立實驗室。我們的女性科學家在哪里?”

雖然調查顯示,2011年我國高學歷畢業者中,女性占50.2%,開始超過男性。如今女性科學工作者約6300萬,超過總科學人口的40%。然而,有高級職稱的女科學家只占25.7%。

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與管理學院院長方新說,社會的性別平等沒有完全達成,影響了女科學家的成長。女性在研究領域有弱點,女性持家能力更重要,這類社會刻板印象也干擾了女性對職業的選擇。

好在,一切美好的人事物都有不絕的生命力。從本文四個故事起步,讓我們去發現,去期待——女性,能為科學增添怎樣絢爛的色彩。

劉穎

純粹就是——拋開功利心,讓熱愛的事物融為自己的修養、思考方式,以及生活方式。

80后博導:科學是我的生活方式

29歲那年,劉穎成為北京大學最年輕的女博士生導師。不過,她后來成為網紅,并非由于年輕有為,而是源于一段她給小學生教課的視頻。

“我這里要糖?!薄袄蠋?,給我淀粉?!边@是《科學隊長》視頻課的一次線下預演。參照教育部《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設計大綱,劉穎帶領孩子們體驗“智識生活”。

十幾個小學生一起,在北大分子醫學研究所里,研究著淀粉、酵母、糖和水該如何搭配,才能產出更多二氧化碳。劉穎嘴里答應著,手里忙碌著,被指派得團團轉。

大科學家給小娃娃上課,這種高配置,劉穎到底怎么想的?

事實上,最初,科學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主編饒毅教授設計這個課程,請劉穎做主講人,她很為難。答應了,需要大量投入,可自己還有更多“正事兒”要辦……

然而,劉穎回想起高中時期,要不是生物老師精彩的講授,她不會叩開生命科學的大門——

“染色體、透明質……”對當年讀高二的劉穎來說,密密麻麻的概念如廣袤神秘的森林,召喚她踏進去。

2002年,劉穎的高考成績遠超北大、清華的錄取分數線。但她志愿鐵了心只填南京大學生物系,“不服從調劑”。

畢業后,劉穎又盯向大洋彼岸的德克薩斯大學,那兒有美國頂尖的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然而,兩年里,她做了四五個課題都不順。深夜,她沮喪地望著實驗臺,月光照進來,一堆試劑分外刺眼。換個專業?念頭一閃而過,她不愿屈服,繼續忙碌到凌晨。

兩年后,拐點出現,一個被別人嘗試多次無果而拋棄的課題,她做成了?!犊茖W》雜志發表了她的論文。

憑著決絕之心,讓人生路一次次峰回路轉。劉穎覺得,自己一往無前,都因為堅信“科學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修養。它是思考方式,也是生活方式”。

反觀當下,“考進名牌大學,找輕松賺錢的工作”成了不少父母的口頭禪,孩子們的好奇心也被消磨。別說科學,其他與高考無關的教學,在不少人眼中也暗淡無色。

從2002年到2012年,文化大家錢理群也曾嘗試給中學生上課。他坦言:中國的問題最根本的是教育問題。

他去了南師大附中、北大附中、北師大實驗中學,都面臨學生越來越少的窘境。有學生說實話:“不是不喜歡聽您的課,而是課與高考無關,我們時間又有限?!?/p>

如今,不帶功利色彩的教育沒意義?劉穎不認同。她渴望分享成功經驗——科學不是簡單的工具,它是讓人認識和理解世界的方法。

她騰出時間編教材,讓孩子們參加實踐課題,組成學習小組。課程還配有“實驗盒子”,可以在家里做出一個小型試驗臺。

“這一代孩子長大后,會擁有批判精神、獨創性?!庇^摩完劉穎的課,清華大學教授魯白感慨萬千,這些特質,恰恰是劉穎這樣的科學家去引導的。

純粹就是——癡迷專注一件事時,對期間的驚心動魄、寧靜安詳都會一視同仁地接納。

大洋一號科考“擎天柱”:只因傾情

第一次參加大洋科考時,韓喜球感覺就像千萬里奔向一個傾慕已久的戀人。

韓喜球

韓喜球出生在浙江臺州一個農村家庭。出于自小對海的親近,1993年從地質系碩士畢業后,她來到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

在喜歡的領域,韓喜球默默耕耘,直到機會來臨。2001年,德國基爾大學海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休斯,來第二海洋研究所訪問。韓喜球聊到錳結核研究,引起了休斯極大好奇。他邀韓喜球去德國做學術報告。

正是這次邀請,促成韓喜球出國訪問學習。她開始研究天然氣水合物、海底冷泉。不久,成果刊登在著名的《地球科學與行星科學通信》上,被認為是近幾十年來,國際多金屬結核研究的重大突破。

韓喜球說:“頭十年確實艱難,但回想起來,默默無聞時做的積累是人生中最大的財富?!?/p>

2005年,中國啟動調查多金屬硫化物資源的計劃。韓喜球多年所學找到了用武之地,她成為首次大洋環球科考航段的主力。

調查、開發海底礦產資源,是國家戰略需求?!跋葋硐鹊谩?,則是國際共識。所以,茫茫大海中,迅速找到礦產,是一場時間與智慧的雙重較量。

在海底,有一種熱液噴口,俗稱黑煙囪。它不斷噴涌流體,里面富含鐵、鋅、金……發現黑煙囪,就意味著有多金屬硫化物礦床??蔁嵋簠^直徑才數百米,用萬米纜拖著儀器去搜尋,是真正的大海撈針。何況,對黑煙囪的研究,中國起步也較晚。

韓喜球永遠忘不了第一次發現黑煙囪的情景。一只??J入鏡頭,又一只闖進來,接著是一片白花花的??灰粫?,黑乎乎的煙囪突兀地出現,抓斗輕輕觸了它一下,附著在煙囪上的蝦受到驚擾,“轟”地飛舞起來,像捅了大大的馬蜂窩。

韓喜球看呆了,想象過無數次的情景,竟不及眼前的十分之一震撼神奇。對她來說,不僅是發現了海底礦產,更觸碰到生命的神圣起源。

2007年,“大洋一號”第十九航次,韓喜球作為女首席科學家,打破了大洋科考史上男性獨霸天下的局面?!笆紫撠熤啤笔菢s譽更是擔當。船上所有人,都指望著“探寶隊”隊長的判斷力,沒有肩膀可依靠,她就是團隊的精神支柱。

剛從南非出發,就遭遇下馬威。海上刮起八十年不遇的臺風,巨浪打在船舷上,也重重打在韓喜球的心上??瓶即刻烊加?2噸,價值約10萬元,加上儀器和人工費,每天成本20萬元左右,一分鐘都耽誤不起??捎媱澪逄斓穆烦?,已經走了六天,巨大的浪費讓韓喜球很心疼。她還擔心風高浪大,放置在海底的儀器若撞壞或丟失,損失將達幾億元,工作也會無法繼續。

壓力像巨石,壓住了韓喜球。她幾乎不眠不休,不時地查看機器,盯著天氣預報,幾天熬下來,瘦了五六斤。人類無法掌控天氣,她只能默默祈禱??斓竭_預定海域的那天上午,情況依然糟糕,韓喜球幾近絕望,卻還要振作精神,鼓舞士氣。

中午,天空突然一片晴朗,海面風平浪靜,科考船上歡聲雷動。望向瑰麗的大海,韓喜球心生敬畏,大??梢越o人驚心動魄,也會給人寧靜安詳。在這期間,唯有一顆堅強的心,默默支持著自己。感動之情自心底彌漫,韓喜球知道,從此,再沒什么可以把她和大海分開。

2017年2月,韓喜球執行第三十八航次任務,帶領“蛟龍號”到某個熱活動區調查?!拔乙撊?。要是圈的位置錯了,找不到地方,可真糗大了?!睘榱吮苊饫速M成本,韓喜球平復忐忑,通宵分析資料,提供了準確的定位。11次下潛,竟然次次直擊中心。

面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沒有東西借鑒,韓喜球始終處于巨大壓力中。然而憑借對科學的熱愛,她每次都做得很完美,且品嘗到了喜悅。她說:“只要身體允許,我隨時準備起航?!?/p>

李飛飛

純粹就是——不問前路,只用理想的光照亮腳下。

智能頂端超級女生:永不辜負自己

1993年,16歲的李飛飛隨父母移居美國,生活轉為困頓。因為不懂英文,父母只能從事修理工、收銀員等工作,李飛飛也必須打工維持學業?!澳鞘且欢螝埧釙r光,但那就是普通新移民的生活,必須有所犧牲?!?/p>

在最短的時間內,李飛飛掌握了英文,并交出耀眼的成績單。她收到普林斯頓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還拿到了全額獎學金。

與此同時,她四處借錢,買下了一家干洗店,交給父母經營。她開始雙城奔波,周一到周五苦讀,周末回家,幫父母打理生意。

4年后,李飛飛順利畢業。那時華爾街形勢大好,多家頂級金融企業向她拋出橄欖枝。她卻選擇去西藏,研究一年的藏藥。她渴望了解藏醫在哲學、方法論層面上能帶給科學的啟示。盡管這樣的選擇,意味著她一分錢都賺不到。

西藏歸來,李飛飛進入加州理工學院,攻讀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學位。本以為一切都在好轉,她母親卻患上了癌癥,緊接著又中風。李飛飛和家人倍感煎熬,卻還是相扶相攜,挺過了難熬時光。

面對困境,李飛飛從不認慫,“花很多時間、精力去悲傷,實在不劃算”,一心奔著要去的方向,看清腳下的路就好。

2005年,李飛飛進入斯坦福大學任教,開始研究如何讓人工智能對海量圖像進行快速、準確識別。當時該方向的研究遭遇瓶頸,前景不被看好,但李飛飛說“不破樓蘭終不還”。實驗室缺少人手,又申請不到經費,沒轍時,她一度想重開干洗店,籌集資金。直到靈光閃現,她通過亞馬遜的眾包平臺,吸引來全世界網友的支持,才有了大名鼎鼎的圖片數據庫ImageNet。

2016年,感到現今“學術界落后于產業界的例子并不少見”,她接受谷歌公司的邀請,成為云機器學習部門負責人。

“AI(人工智能)改變世界,誰來改變AI”。這是李飛飛T恤上印的一句話。她以此提醒自己:“人生真正的挑戰是,不辜負你的最大潛能,也不辜負你強烈的責任感?!?/p>

純粹就是——一花自成一世界,寧靜獨立,悠然飄香。

王沛芳

水環境保護神:心素如箋,人淡如菊

河海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水資源保護與生態修復研究所所長王沛芳,常被人稱作一枝怒放在科研領域的鮮花。人們說,她有著玫瑰的熱烈、蠟梅的執著。

1973年出生的王沛芳,從河北農業大學畢業后,回到老家的供水公司就職。工作清閑,待遇又好,她卻難以安心,苦苦尋求著人生突破點,希望做點有意義的事。

上世紀90年代末,江河湖的水環境受到人類社會巨大威脅。一些地區水質差,水生態受損重。王沛芳決定攻讀環境工程專業碩士。她考入河海大學,后來又考上該校博士,從此踏上護水之路。

為探究太湖水污染嚴重、藍藻暴發頻繁背后的緣故,數年間,王沛芳多次實地考察。一次采集樣品時,突然狂風大作,驚浪拍打著船舷,她所乘的小船劇烈搖晃。然而,風浪作用下,湖底泥中的污染物也釋放出來,浮到水面。面對良機,王沛芳毫不猶豫地把纜繩系在腰間,探出身去,冒著生命危險采集來第一手材料……

多年潛心研究,王沛芳和團隊發現了入湖河流、沉積物對太湖水環境影響的科學規律,獲得了30多項河流氮磷凈化發明專利。

十多年來,王沛芳的足跡遍及全國60多座城市的每一條河道、每一片湖泊。她總是肩背資料,手持圖紙和筆記本,在各種惡劣天氣下,和同事一起踏勘。他們行走于地勢起伏的山區,烈日下一走就是一整天。每天跑上十多公里,一跑就是二十多天。

如今,王沛芳創建的“五位一體”城市生態水利建設模式,應用于56座城市。她起草的《城市水系規劃導則》頒布實施,在全國600多座城市推廣應用。她領銜的“生態節水型灌區建設的關鍵技術及應用”取得了重要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2018年1月,王沛芳站到了第十四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頒獎臺上。身材纖細,外表樸素的她,在聚光燈下更像一株水仙。水仙從不成群開,但一花自成一世界,寧靜獨立,悠然飄香。

“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睂ν跖娣紒碚f,專注于事就是莫大的幸運。

猜你喜歡
劉穎科學
記憶早點
點擊科學
點擊科學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陳璐琦、劉穎作品
A Brief Analysis of Stereotyping in the Movie Crash
A Brief Analysis of Stereotyping in the Movie Crash
劉鑫、葉滿波、劉穎空間設計作品
科學拔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