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多層熱壓機框架結構分析及優化

2018-03-20 04:42王野平李曉國錢海寧
制造技術與機床 2018年2期
關鍵詞:拐角處拐角圓弧

王野平 李曉國 錢海寧

(①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上海 201804; ②蘇州伍德人造板設備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 215000)

熱壓機框架板是壓機承受壓力,安裝其他部件的基礎。通常,設計者是根據自身的經驗,在大致尺寸范圍內預先選擇一組尺寸數據,然后對框架進行強度和剛度的校核,檢驗其是否滿足工作要求。這種設計方法,一方面大大增加了設計人員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選定的結果通常并不是最優,往往會造成原材料的浪費。此外傳統的設計方法沒有考慮對框架板窗口拐角過渡形式進行分析[1]。目前國內對框架板窗口過渡區域的結構形式研究很少,只是根據以往經驗進行設計,不能解決框架板過渡區域的應力集中問題,造成使用過程中框架板拐角處出現斷裂??蚣馨褰Y構不僅要滿足強度要求,而且在工作過程中,應保證熱壓機窗口圓弧過渡處的受力變形不超過允許范圍,保證被加工板坯達到質量要求。

針對上述情況,本文通過有限元方法,對某公司生產的1 219.2 mm×2 438.4 mm(4英尺×8英尺)多層熱壓機框架板在保壓工作階段下的應力和形變進行分析,發現框架板過渡區域出現應力集中問題,與實際使用過程中拐角發生斷裂的情況相符;針對框架板拐角處應力集中現象,通過對多種拐角形式進行結構分析,確定最優的圓弧過渡形式。同時,以此為基礎對框架板的整體結構進行有限元優化設計。

1 框架板的有限元分析

某人造板設備公司生產的WFYJ 1 219.2 mm×2 438.4 mm(4英尺×8英尺)多層熱壓機,其主體由3組、共6片框架板平行組裝而成,每組機架由2塊框架板焊接而成,成為一個受力單元[2]。兩塊框架板的結構相同,且載荷對稱分布,所以后續分析只對其中一塊進行研究??蚣馨迨芰ψ冃稳鐖D1所示,框架板的整體剛度越差,則整個框架變形量越大,甚至在交變應力的作用下發生損壞。因此,在框架板設計中,確??蚣馨逭w剛度是極其重要的。

1.1 框架板分析前處理

單塊框架板架構簡圖如圖2所示,結構參數由開檔高H、上橫梁高H1、下橫梁高H3、側梁寬H2以及開檔寬度B等組成[3]。查閱相關資料,確定該多層壓機框架板的尺寸參數,ANSYS分析中網格單元類型為solid,采用8節點四面體單元,設置網格大小為40 mm,最終得到的網格劃分單元數為6 631個,節點數為19 488個??蚣馨宓牟牧蠟椋篞345-B,其材料密度7 850 kg/m3,彈性模量206 GPa,泊松比0.29,屈服強度345 MPa。每片框架板可看作受到一個油缸的壓力,上橫梁受來自油缸的壓力產生均布載荷P1,下橫梁受油缸的支座反力,產生均布載荷P2,其值計算式為:

(1)

(2)

式中:F為單個油缸作用力;L為框架上橫梁與熱壓板接觸長度;L1為油缸墊長度;T為框架板厚度。代入數據F=1.54×106N,L=1 400 mm,L1=500 mm,T=30 mm,計算得到P1=36.7 MPa;P2=51.3 MPa。

1.2 框架板應力、應變分析

利用ANSYS對框架板進行靜力學分析,其應變云圖和應力云圖如圖3、4所示。

框架板最大變形處在上橫梁中心位置,其變形量為1.50 mm,沿中心向外逐漸遞減,直至底橫梁支撐處變形量最??;最大應力發生在底橫梁支承處為202 MPa。在框架板取四個位置A、B、C、D(如圖2所示,其中A為窗口上沿中心,B為窗口上拐角處,C為窗口下沿中心,D為窗口下拐角處),得到各處的應力應變分布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在框架的窗口區域內,在B點(即拐角處)存在較大的應力和變形,這與壓機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拐角產生裂紋現象相符合(如圖5所示)。因此合適的拐角結構形式可以提高框架板的強度和剛度,同時能有效地減小框架板的最大應力和變形量。

表1 框架板窗口特定位置應力應變表

類別ABCD應力/MPa113281357811045902變形/mm149116033049

2 框架板拐角結構優化

2.1 框架板拐角結構形式

常見熱壓機框架板拐角結構形式有六種,如圖6所示。圖6a為1/4橢圓弧,其曲線方程為x=asinθ,y=2acosθ;圖6b為普通圓角過渡;圖6c為斜線與圓弧連接過渡,有R1、R2兩個過渡圓??;圖6d為3/4圓弧過渡;圖6e為上1/2圓弧過渡;圖6f為側1/2圓弧過渡。

2.2 框架板拐角的應力、應變分析

利用ANSYS分別對6種框架板結構進行靜力學分析。根據框架板的應變云圖和應力云圖,確定各個位置點的相對變形量和應力值,并以此為基礎繪制出圖7和圖8。

從圖7中可以看到,四條曲線具有相似的變化趨勢,采用圖6a的結構形式變形量最小(1.473 mm),圖6d的結構形式變形量最大(1.526 mm)。從圖8中可以看出,窗口的最大應力處總是在B點,這也與壓機實際使用過程中窗口上圓弧處易發生開裂相符。綜合來看各條曲線,采用圖6a結構(1/4橢圓弧)的拐角過渡形式對應力集中的減緩效果比常曲率的過渡弧形要好,窗口承受的應力最小。下面的分析采用此結構來對框架板進行整體優化設計。

3 框架板整體優化設計

3.1 建立優化模型

框架板的各個尺寸都會對框架所受應力、變形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在結構優化過程中,單獨對某一個要素進行分析計算,得到的結果可能不是最優解[4]。根據已有同類型框架板的失效位置、應力集中區域及框架板本身的結構特點,基于1/4圓弧過渡形式,選擇其中8個獨立參數作為設計變量。

3.1.1 優化變量的選取

框架板具有一個縱向對稱平面,取1/2結構作為優化對象,框架板的開檔高H及開檔寬B由工藝參數和進板方式等因素決定??蚣馨灏鍍灮瘏等鐖D9所示,圖中各參數含義為:H1為上橫梁高度;H2為側梁寬度;H3為下橫梁高度;A1為窗口上拐角處橢圓弧短半軸長度;A2為窗口上拐角處橢圓弧長半軸長度;A3為窗口下拐角處橢圓弧短半軸長度;A4為窗口下拐角處橢圓弧長半軸長度;T為框架板厚度。

優化分析需要對設計變量的取值范圍進行限定(各設計變量的取值范圍如表2所示),數值表達式為:

XminXiXmax(i=1,2,3,…,8)

(3)

表2 設計變量取值范圍表

設計變量上限值/mm下限值/mm初值/mmH111009001002H2561459510H311509451050A1998190A2170130150A3998190A4170130150T402030

3.1.2 目標函數的建立

根據工程應用情況,以降低框架板成本為目標,在保證其強度、剛度滿足要求的前提下所用材料盡可能的少??蚣馨褰Y構優化設計以重量(或體積)為目標函數。目標函數為:

Minf(x)=Vmin(xH1,xH2,xH3,xA1,xA2,xA3,xA4,xT)

(4)

3.1.3 約束條件的設定

框架板材料為Q345-B,其屈服極限為σs=210 MPa,在滿載的情況下,取安全系數為1.3,因而強度約束和剛度約束函數如下:

σmax[σ]

(5)

式中:σmax為框架板承受的最大應力;[σ]為材料許用應力;[σ]=161.54 MPa;

δmax[δ]

(6)

式中:δmax為框架板受力的最大變形;[δ]為許用變形量,根據多層壓機框架的要求規范,取[δ]=1.6 mm。

3.2 優化結果分析

優化后各設計變量的最優取值如表3所示。根據優化后的參數建立模型,進行應力及變形分析,如圖10、11所示。優化前、后相應數據對比如表4所示。表4的數據表明,框架板的最大變形量由1.49 mm減小到1.44 mm,最大應力由135.78 MPa減小到125.3 MPa。優化后的框架板最大變形減小3.3%,最大應力減小7.7%,質量減少11.3%。在滿足剛度強度要求的前提下,框架板的質量減輕,同時變形減小,提高了貼面的質量。

表4 框架板優化前后輸出參數對比

優化前優化后減小百分比最大變形量/mm14914433%最大應力/MPa13578125377%質量/kg19201703113%

4 結語

利用ANSYS對多層熱壓機框架板進行靜力學分析,鑒于框架板應力集中常發生在窗口拐角處,同時熱壓機在使用過程中拐角處出現裂紋的現象,對常見的幾種拐角結構進行靜力學分析,建立各種拐角形式下窗口應力應變的曲線圖表,比較這些圖表,發現采用1/4橢圓弧過渡的拐角形式能夠有效地減小窗口處的應力和框架的變形。

基于1/4圓弧拐角形式,運用ANSYS-Workbench對框架板進行參數化設計,建立8個可控的設計變量來尋求框架板的最優尺寸。對優化設計后的框架板尺寸重新進行建模分析,框架板的最大變形量減小,承受應力降低,有效地改善了框架在拐角處的應力集中,同時總體質量減少了11.3%,有效降低了框架板材料的成本,為以后同類型的熱壓機框架板設計提供了有效參考。

[1]王尚斌,孫宇,武凱 框架有限元分析及結構優化[J]. 機械設計,2011,28(40);79-84.

[2] 陳緒和,郝穎. 國際人造板工業發展趨勢[J]. 中國人造板,2006,12(1):5-9.

[3] 胡廣斌.人造板熱壓機的發展歷程[J].林產工業,2005,32(1): 50-54.

[4] 謝勇智. 熱壓機框板靜力學分析及結構優化[J]. 機械設計與制造,2013,7(6):49-51.

[5] Elektrostal OAO, Siempelkamp. Siempelkamp Press Designed with Integrated Die Heating. Forging[J].2011, 21(6):31-31.

[6] 袁東,費本華,陳永光,等. 世界人造板機械發展現況及趨勢[J]. 世界林業研究,2007,20(2):60-67.

猜你喜歡
拐角處拐角圓弧
淺析圓弧段高大模板支撐體系設計與應用
蝶 變(外一首)
Where Is My Home?
蝶變(外一首)
外圓弧面銑削刀具
看見了嗎
行道樹
雙面圓弧凹槽細頸的高速銑削加工
雙圓弧齒同步帶的載荷特性研究
走過那一個拐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