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有效性分析

2018-03-20 06:17秦曉爽
中國實用醫藥 2018年7期
關鍵詞:子宮肌瘤護理有效性

秦曉爽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子宮肌瘤護理中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效果。方法 80例子宮肌瘤患者, 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觀察并比較兩組護理質量、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1.305、33.730、12.850、18.159、42.065, P<0.05)。觀察組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483、18.634、10.253、16.703, 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36±2.03)分, 高于對照組的(80.32±2.15)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2.17, P<0.05)。結論 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有效性較好, 可提高護理質量,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借鑒應用。

【關鍵詞】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子宮肌瘤;護理;有效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7.105

子宮肌瘤屬于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 作為良性腫瘤中的一種, 其雖然不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 但是會嚴重影響患者健康, 所以應該及時對患者實施治療[1]。目前臨床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可幫助患者得到有效恢復, 但是手術后患者仍然需要一定時間的療養, 故此時對患者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 就成為促a進患者康復的關鍵所在。目前臨床對子宮肌瘤患者采用的護理干預方法較多, 本次著重分析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目的在于總結臨床經驗, 現將研究詳情總結和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8~65歲,

平均年齡(46.82±6.06)歲;病程1~13年, 平均病程(7.02± 2.03)年。觀察組患者年齡28~64歲, 平均年齡(46.53±5.83)歲;病程1~12年, 平均病程(7.13±1.96)年。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具體內容如下。①建立持續質量護理小組:由護士長等人組織并建立護理小組, 邀請護理人員、醫師、護師等人加入小組, 并按照人員工作職責不同對其進行層級管理, 同時在小組間對子宮肌瘤患者的病情進行探討, 確定對應的護理方案和措施;②加強護理教育和培訓:按照臨床制定的護理方案和標準, 對對應的護理人員實施培訓, 使其明確臨床護理的相關內容, 同時加強自身工作的責任感, 進而更好的掌握專業護理知識, 便于對患者實施護理服務[2];③規范護理流程:在護理工作執行的過程中, 嚴格按照臨床所制定的相關標準對患者展開干預, 同時對患者臨床中存在的疑問之處耐心進行疏導, 進而幫助患者改善自身狀況;

④質量的持續改進: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 同時善于發現患者臨床中潛在的危險問題, 及時做一記錄后在組間進行探討, 從而針對薄弱環節制定對應的改進措施, 達到質量的持續改進和提高[3]。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并比較兩組護理質量、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度。①觀察臨床護理情況, 從病房管理、消毒隔離、基礎護理、護理安全、護理記錄等方面對護理質量進行評價, 其中5個條目分別占20分, 共計100分, 評分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高;②觀察患者護理后的護理效果, 從疾病、生理、心理和社會4個方面展開評價, 各項分別為

25分, 滿分為100分, 得分越高說明護理效果越好;③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對本次護理的滿意度進行評價, 即讓患者在標有0~10刻度尺的背面按照自身評價進行標注, 統計人員做出對應整理, 10表示滿分即100分, 且分值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4]。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 觀察組病房管理(19.36±0.32)分, 消毒隔離(19.65±0.41)分, 基礎護理(19.68±0.21)分, 護理安全(19.35±0.26)分, 護理記錄(19.32±0.25)分。對照組病房管理(17.35±0.25)分, 消毒隔離(17.24±0.19)分, 基礎護理(18.35±0.62)分, 護理安全(17.34±0.65)分, 護理記錄(16.35±0.37)分。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1.305、33.730、12.850、18.159、42.065, P<0.05)。

2. 2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疾?。?3.26±1.21)分, 生理(22.39±1.04)分, 心理(23.24±1.01)分, 社會(24.65±0.27)分。對照組疾?。?9.35±2.31)分, 生理(18.24±0.95)分, 心理(19.68±1.95)分, 社會(19.32±2.00)分。觀察組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483、18.634、10.253、16.703, P<0.05)。

2. 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36± 2.03)分, 高于對照組的(80.32±2.15)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2.17, P<0.05)。

3 討論

子宮肌瘤在臨床屬于常見疾病, 病情發生會導致患者出現月經不調、白帶增多等現象, 對于患者的正常生活產生一定影響, 故臨床在針對患者實施相應治療的同時應該注重護理干預[5, 6]。本次針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效果進行分析可見, 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1.305、33.730、12.850、18.159、42.065, P<0.05)。觀察組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483、18.634、10.253、16.703, 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36±

2.03)分, 高于對照組的(80.32±2.15)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2.17, P<0.05)。而觀察組護理效果較好的機制可能在于:質量持續改進是針對臨床患者的實際問題進行探討, 根據患者臨床情況制定對應的護理措施, 同時加強對醫護人員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培訓, 繼而使其更好的服務于臨床, 此后按照臨床護理標準對患者實施干預, 使得各項護理內容均可得到相應落實, 進而幫助患者得到相應的恢復, 提高了護理質量[7-10]。此后仍然采用循環模式總結臨床中存在的問題, 進一步實施探討和總結, 最終達到質量的不斷改進。

綜上所述, 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有效性較好, 可提高護理質量,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借鑒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瑾.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有效性.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26):100, 107.

[2] 張春黎. 優質護理管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 中國農村衛生, 2017(16):43.

[3] 李宇瑾, 陳曉華, 楊曉群, 等.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河南醫學研究, 2016, 25(7):1345.

[4] 趙曉麗.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基層醫學論壇, 2015, 19(17):2420-2421.

[5] 陳晴晴.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在子宮肌瘤手術中的臨床效果. 現代養生b, 2015(20):266.

[6] 張秀杰. 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有效性分析. 當代臨床醫刊, 2015, 28(3):1391.

[7] 房婉云. 評價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效果. 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 2015(4):173.

[8] 李蘭萍.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應用. 中國醫藥導報, 2014, 11(2):129-131.

[9] 常源, 楊珍霞. 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有效性研究.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6(96):319- 320.

[10] 熱依拉. 吐遜, 李萍. 子宮肌瘤護理中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運用分析.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9):208-209.

[收稿日期:2017-11-09]

猜你喜歡
子宮肌瘤護理有效性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