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摻雜、摻偽的中藥飲片鑒別方法研究

2018-03-20 06:17王同申
中國實用醫藥 2018年7期
關鍵詞:中藥飲片

王同申

【摘要】 探討中藥飲片中摻雜、摻偽的鑒別方法。鑒別本地區2015年1月~2016年1月市面上常見的中藥藥材, 觀察是否含有摻雜或摻偽的現象, 主要包括地龍、山茱萸、何首烏、西紅花等多種正品藥材, 通過不同的鑒別方法對中藥飲片進行鑒別, 并分析和總結不同鑒別方法準確性。

【關鍵詞】 摻雜;摻偽;中藥飲片;鑒別方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7.113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doping or adulter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he common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market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as identified, to observe whether it contains phenomenon of doping or adulteration, mainly including earthworm, cornus, polygonum multiflorum, saffron and other authentic herbs.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was identified by different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nd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accuracy of different identification methods.

【Key words】 Doping; Adulteratio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中藥飲片作為我國傳統藥物, 在我國使用時間較長, 在疾病治療和預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我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社會經濟的增長, 藥品生產商及供應商為謀取私利, 在中藥飲片中出現大量摻雜和摻偽的現象, 嚴重影響到了中醫藥的信譽, 對于中醫藥研究及臨床治療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1]。為此, 本文對本地區2015年1月~2016年1月市面常見中藥藥材進行鑒別。

1 鑒別方法

1. 1 染色摻偽鑒別 染色摻偽是市面上最為常見的一種摻偽方法, 通常是將外形相似的中藥飲片進行染色, 并將其摻入到正品藥材中去, 如金錢白花蛇, 通常是在雜蛇幼蛇體涂上白漆或黑漆, 在酒精浸泡過后則會產生脫色的現象, 需要對每條蛇進行檢驗, 避免產生疏漏, 而正品金錢白花蛇則是黑白色相間, 蛇體背部通常有40個白色環紋。而黃柏則是將其他樹木的樹皮切成絲, 并采用色素進行染色, 使其呈鮮艷的顏色, 但樹皮的折斷面無法呈現出黃色, 不能進行分層;而正品的黃柏則主要呈裂片狀分層, 在折斷面有纖維性, 并呈深黃色[2]。

1. 2 形狀摻偽鑒別 一些摻偽、摻雜的中藥飲片通常是將不同科、不同屬并外形相似的植物藥品摻入到正品藥材中去, 其中市面上最常見的是何首烏, 通常是將薯蕷科植物塊莖摻入到正品何首烏中, 色黑質硬, 而正品何首烏的表面則具有淺黃棕色或是淺紅棕色的斷面。而地骨皮則是將馬鞭草科的植物大青根皮摻雜到正品藥材中, 而大青根皮較薄, 薄壁細胞無草酸鈣砂晶, 而正品地骨皮中薄壁細胞含有草酸鈣砂晶, 并具有淀粉粒[3]。山茱萸通常是采用山楂皮、紅棗皮或是苦諫皮等來冒充, 而正品山茱萸主要是山茱萸干燥后的成熟果肉所制成, 為紫紅色, 不規則片狀或囊狀, 味微苦、酸澀、表面皮皺縮。正品完整果實的基部含有果梗痕, 質地柔軟[4]。桂枝市面上采用大量蘋果嫩枝切成片摻入到桂枝藥材中去, 并加入香精, 氣味不正, 而正品桂枝則具有特別的香氣, 在切面髓部為方形, 微辛, 味甜。

1. 3 同源摻偽鑒別 市面上通常還會在正品藥材中摻入相同科屬的不同植物飲片, 而這種摻雜的方式難以辨別, 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如草豆蔻, 一般摻雜品為云南豆蔻, 云南豆蔻種子呈錐狀、四面體, 背部稍微隆起, 而草豆蔻種子則是圓卵狀, 多面體, 一端有種臍, 種脊有縱溝。西紅花通常是由同科植物番紅花的干燥雄蕊摻雜而成, 番紅花呈松散粗線狀, 在水中無橙黃色, 并會直線下降, 而正品西紅花則為線形, 長度較番紅花長, 在水中可見橙黃色, 并可以直線下降[5]。川貝母在市面上通常是由同科植物平貝母摻雜或是直接冒充正品藥材, 平貝母外層鱗葉有兩瓣, 大小相近, 葉子肥厚, 偶爾會出現一大片稍大抱合, 味苦[6]。正品川貝母也具有兩瓣外層鱗葉, 而兩瓣葉子的大小差距較大, 通常是大瓣抱緊小瓣。姜半夏則通常是采用同科植物水半夏塊莖所冒充, 水半夏的外形呈橢圓和不規則形狀, 粉性, 正品的姜半夏為類圓形薄片, 質脆, 呈角質樣[7]。

1. 4 重量摻偽鑒別 重量摻偽是將一些其他物品加入到藥材中, 如鐵絲、膠漿、明礬等, 從而增加藥材的重量, 以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例如紫河車的經濟價值較高, 且用量較大, 通常市面上會有嚴重摻雜的現象, 從而增加紫河車的重量, 一般是將新鮮胎盤使之進入膠漿液后進行干燥處理, 在血管中注入有鉛粉的血液, 紫河車的重量會明顯增加。而正品紫河車較輕, 且質地硬脆[8]。地龍, 由于地龍本品為鉅蚓科動物, 通常稱為環毛蚓, 廣地龍為長條狀, 薄片, 全身有環節, 背部為棕褐色或紫灰色, 腹部為淺黃棕色。部分不法商販在地龍體內注入泥漿, 并進行上岸后支撐, 或是將其他動物, 如牛、羊的腸子切成條狀, 并加入黑色泥漿攪拌, 使正品地龍的重量略重, 并在斷面中部有泥沙[9]。在地龍檢驗中, 一些加入泥沙的其質量明顯增加, 且部分泥沙占全藥品的50%, 從而導致藥效下降, 同時也會使患者因泥沙中攜帶細菌或病菌而引發感染的情況[10]。山茱萸中大部分藥材并沒有處于種子與果梗, 將山茱萸的果實作為藥材, 使藥材的重量增加, 而山茱萸的偽品也主要是山葡萄和葡萄為主[11]。

1. 5 浸提后的藥品摻偽鑒別 在正品藥材中提取有效成分后, 將其摻入到正品藥材中去, 這是市面上不法商販通常的做法, 而浸提過的中藥飲片從外觀上來看與未提取的并無不同, 但藥效喪失。如川芎, 浸提后的川芎味淡、正品川芎的味道濃郁、氣香, 味苦;黃連, 浸提后的黃連主要為黃褐色, 并呈不均勻色彩, 紋理不明顯, 正品黃連呈紅褐色, 味道極苦, 紋理為射狀[12]。

2 小結

在中藥飲片中摻雜、摻偽等情況在市面上的情況較為多見, 部分商家在正品藥材中都摻入了一些其他物品及偽品, 或是采用同科屬的植物, 或是其他動物等, 導致藥效喪失, 對臨床治療效果帶來了重大影響, 嚴重威脅到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 因此就要加大對中藥飲片的鑒別力度, 確保藥品市場的規范化運行。

參考文獻

[1] 季亞軍. 摻雜、摻偽中藥飲片的鑒別.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12, 15(4):220-221.

[2] 夏永嚴. 鑒別檢驗常見中藥飲片成分摻偽、摻雜研究. 亞太傳統醫藥, 2017, 13(6):41-42.

[3] 鄭黎明, 劉華珍. 常見中藥飲片摻偽摻雜鑒別及快速檢驗方法.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7, 33(7):860-861.

[4] 李兵, 張志勇. 幾種常見中藥飲片摻偽、摻雜鑒別及快速檢驗. 中國藥業, 2010, 19(18):78-79.

[5] 劉玉堂. 中藥飲片摻偽的鑒別分析.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 2(9):1752-1753.

[6] 李爭. 摻雜、摻偽的中藥飲片鑒別方法探討. 北方藥學, 2016, 13(4):135.

[7] 周強. 常見中藥飲片摻偽的鑒別及快速檢驗.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7, 5(7):11-12.

[8] 龐曉虎. 常見中藥飲片摻偽、摻雜的鑒別與快速檢驗. 醫藥衛生(文摘版), 2016(1):00132.

[9] 徐英姿. 常見中藥飲片摻偽、摻雜的鑒別與快速檢驗. 中國醫藥指南, 2015(36):39-40.

[10] 屈曉燕, 范勝蓮. 中藥飲片的常見摻偽與鑒別.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11):445-446.

[11] 孟祥松, 施志順, 李軍, 等. 中藥材及中藥飲片常見摻雜使假方法的識別. 藥學研究, 2012, 31(3):158.

[12] 李秀紅. 中藥飲片摻偽的鑒別技術分析. 光明中醫, 2017, 32(13):1881-1882.

[收稿日期:2017-10-27]

猜你喜歡
中藥飲片
中藥飲片調劑中審方差錯情況分析及改進措施
我院2021年門診草藥房有毒中藥飲片處方分析
選購中藥飲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當心!38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
使用這些問題中藥飲片,當心
通告12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
部分中藥飲片廠家不合格率超40%
鑒別中藥飲片真偽的重要性及相關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