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體育設施建設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

2018-03-22 10:18翟建濤
祖國 2018年2期
關鍵詞:公共設施體育設施服務體系

翟建濤

摘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對體育資源發展和規劃具有重要意義,體育資源的發展能夠促進體育設施的建設,進而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做出了貢獻,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本文首先從歷史演進、規模布局演進、功能結構演進三個方面分析了我國體育設施建設的演進歷程,同時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脈絡進行了闡釋,從提升了居民對于體育的需求、有效合理規劃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有效優化體育資源的管理方式三方面分析了體育公共設施建設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從而促進體育資源的開發,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體育設施 公共文化 服務體系 發展脈絡

一、我國體育設施建設的演進歷程

想要了解我國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演進歷程,首先要明確公共體育設施概念的界定,章苗英將體育設施的建設定義為用于開展社會體育活動、進行體育鍛煉或進行競技性體育的體育活動場所,其實在此之前,1986年的《城市公共體育運動設施用地定額指標暫行規定》就曾為體育設施建設給出簡單的定義,定義雖然不明確,但也為體育設施的作用有了初步的介紹。其次是要了解我國公共體育設施的歷史演進,在新中國成立伊始,受到經濟的影響,體育設施的建設受到了限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際交流的增多,我國競賽體制的日臻完善,并且隨著一些大型賽事的舉辦,才將體育設施建提上了日程。從而我國公共體育設施的規模布局也在逐漸的擴大,甚至在農村也逐漸有了體育場館的建設,同時進步的還有公共體育設施的功能結構,從最開始的鍛煉身體為目的,直至今日能夠舉辦各種各樣的國際賽事和大型的演出,我國很多體育場館的修建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并出現了一系列的體育設施的配套設施,為大眾健身和體育活動的開展打造平臺。

二、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脈絡

隨著國際上交流的逐漸增加,我國的公共設施建設逐漸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有了良好的發展趨勢。建國以來,我國就開始著手進行公共設施的建設,圖書館、體育場等都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當時的發展背景下,使得公共設施的建設體系并不完善,相關的制度法規也并沒有對設施建有明確的規定。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受到綜合國力的限制,國家的公共服務出現了一段時間的停滯,直至1996年,北京市政協提出了公共文化設施建立的重要性,建議重視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進入21世紀后,精神文明的建設逐漸被提上國家建設的日程,2003年,國務院等有關部門也逐漸頒發了一些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相關文件,2007 年國家提出公共文化服務戰略,2017年實施《保障法》,這個時期也成為了公共設施建設受到最大程度保護的時期,有很多的權威文件和制度對其進行保障。

三、體育公共設施建設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背景下,體育設施的建設有效的提升了居民對于體育的需求。受到傳統價值觀的影響,我國大部分居民的健康意識落后,對于體育鍛煉的觀念還停留在可有可無的狀態。部分人將日常生活中的上下樓梯、散步等行為當成了體育鍛煉的主要內容,認為體育運動是在浪費時間。尤其在一部分農村,人們體育鍛煉意識更加淡薄,用在體育鍛煉上的時間是極少的。隨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國家的有關部門進行了宏觀調控,在體育發展方面投入了更多的資金,更多的體育設施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同時通過公共服務體系,人們了解到更多與體育鍛煉相關的資料,逐漸認識到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開始利用空閑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并積極開展與體育相關的活動,從而有效提升地區居民體育需求的增長率,促進居民的身體健康水平提高。

隨著人們的對體育鍛煉的要求的提升,一些經濟條件好的地區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擁有著較為健全的健身器械、羽毛球、網球場等運動場地。對于體育設施的需求也會擴大,雖然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已經有了一部分體育設施,但是體育設施通常以娛樂為主,不能很好的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這樣器材建設的落后就導致了能夠應用器械鍛煉的人數減少,影響體育資源設備的使用和更新,很多體育器械的使用程度不同,導致一部分器械的利用率很低,長時間被擱置,另一部分器械的使用率過高,使得一個區域內的體育器械的使用率出現很大的差異,在器械檢修和換新的過程中會造成極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費,同時在一部分偏遠地區,體育設施的建設嚴重缺失,使得體育設施的配備嚴重不平均,影響了對于體育設施的合理安排。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需要遵守政府提出的硬性規定,為體育設施的建設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與保護,逐漸引進外來的體育鍛煉運動方式。

體育設施的建設與管理構建了人與資源之間溝通的橋梁,我國當前對于體育資源與設施的管理還比較落后,同時資金與人員也是對于體育資源管理工作最主要的限制,真正懂體育、懂管理的管理人員還非常缺乏。體育設施的管理缺少相應的管理平臺,缺少系統、專業的管理模式,同時,公共服務下的體育設施建設是近些年新興的項目,對于相關方面人才的培養機制還不成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過程中,體育設施的配置和管理形式也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在公共文化建設的背景下,體育設施的建設能夠有更多的人力支持,可對潛在的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實現管理方式的多元化,進而實現對體育資源的管理方式進行有效優化,并能夠結合當地的發展情況,結合居民的實際情況對體育設施管理模式進行調整,適當組織體育活動,調動當地居民對于運動的熱情。

四、結語

體育設施的建設直接影響到體育活動開展的質量,關系到我國國民的身心健康。本文通過對體育設施建設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發展歷程進行深入的探究得知,體育設施的建設能夠實現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資源優化與整合配置,根據地區發展情況促進地方體育資源的有機結合,從而實現建設地方性體育資源的目的,進而使公共文化服務有良好的發展態勢。

參考文獻:

[1]唐艷.建成廣廈千萬間公眾共享俱歡顏——對《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公共文化設施條款的解讀[J].圖書館論壇,2017,(06).

[2]王占坤.發達國家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體育科學,2017,(05).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體育科)

猜你喜歡
公共設施體育設施服務體系
城市公共設施中的交互設計應用探究
公共設施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
智慧出行,智繪未來——新一代出行服務體系構建與實踐探討
“三效合一”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最后一公里”
韓國城市公共設施中的現代“興文化”體現
商水縣城關鄉居民體育設施滿意度調查研究
住宅小區體育設施規劃與建設研究
中原經濟區農村體育設施專項資金的審計思考
初具規模的健康管理服務體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