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反思催生“神童”的社會土壤

2018-03-26 07:19苑廣闊
廣西教育·D版 2018年2期
關鍵詞:萊陽市教體局神童

苑廣闊

6歲編程,8歲建網站,13歲創辦公司,14歲被麻省理工學院(MIT)錄取成為“預科生”。近日,有媒體報道了山東萊陽市第二實驗中學學生李向楠的事跡,引發網絡熱議,李向楠也因此被冠以“神童”稱號。11日晚,萊陽市教育體育局在微博上發布調查處理情況:因核實不嚴,導致12月1日發布的“萊陽第二實驗中學李某某與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成功簽約”為失實消息。(2017年12月12日 《成都商報》)

古有傷仲永,今有“假神童”。當“神童神話”像肥皂泡一樣破滅,只留下了一地雞毛。在整個事件當中,沒有任何一方是贏家:李向楠本人已經好幾天沒有到校上課,想必承受了不小的心理壓力;當地教育部門官員不但被迫出面道歉,相關工作人員還將接受調查處理。尤為關鍵的是,這一在全國范圍內鬧得沸沸揚揚的“假神童”事件,必將對當地教育系統、地方政府的誠信形象帶來損害。

一個只有14歲的孩子,或許為了好玩、或許為了虛榮,撒了一個并未傷害到誰的謊,成年人理應對其提出批評,引導其改正。但令人奇怪的是,為什么這個撒謊孩子身邊的成年人,從父母到老師,再到當地教育部門官員,以及參與報道和吹捧“神童出沒”的當地媒體,都統統被這個漏洞百出的謊言所欺騙,成了圓謊的幫兇?尤其是當國內有媒體提出諸多疑問的時候,當地教育部門仍然選擇為“神童”正言,仍然信誓旦旦地表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李向楠簽訂的紙質協議正在從美國寄來中國的路上……

他們究竟為了什么?

萊陽市教育體育局官方微信在推出“神童”報道時的一番話,或許可以部分說明問題。這篇微信文章稱,李某之所以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主要得益于市教體局近年來全面加強科技教育,并列舉了萊陽市教體局在科技教育方面所做的諸多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很顯然,當地教育部門十分需要一個“神童”來作為自己加強科技教育取得成效的佐證,恰好李向楠此時拋出了一個謊言,滿足了當地教育部門的這種訴求。于是,當地教育部門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參與了“神童”的制造,同時對那些現在看來滿是疑點的證明材料進行了選擇性失明。

當地開展科技教育,然后就出了一個科技“神童”,這不但是教育部門的政績,而且很可能和一些官員的仕途升遷掛鉤,這背后的巨大動力,最終讓莫須有的“神童”橫空出世。由此可見,成人世界的功利思維,才是催生“神童”的社會土壤。與此同時,媒體出于“搶新聞”的需要而對“神童”過度渲染,公眾對“神童”的過度期待,都在整個事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刻反思的地方,其中,教育部門的急功近利思維,尤其值得警惕。

(責編 歐金昌)

猜你喜歡
萊陽市教體局神童
踢毽子
唐河縣教體局認真 做好第九屆素質教育手抄報活動
平頂山市召開2021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視頻會議
神童詩(二十五)
大數據下教體局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探究
做個內心強大的人
1981—2010年冬季萊陽市低溫日的氣候特征分析
都是神童
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萊陽村莊地名探究
略陽縣教體局圓滿上交全年工作“年終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