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推進朔州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2018-04-01 03:02
山西財稅 2018年3期
關鍵詞:朔州市煤矸石粉煤灰

按照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意見行動計劃》的部署,朔州市緊扣優化經濟結構和提升發展質量“兩大任務”工作主題,突出循環經濟、新興產業、特色農業、生態建設、城鄉統籌“五大重點”,全力打造全國綜合能源示范基地、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等“五個基地”,認真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按照技術引領、產業集群、園區承載的模式,加快推進朔州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努力提升全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水平,全力打造全國一流示范基地,大力度加快了工業固廢資源化綜合利用產業的發展。

一、朔州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朔州市緊緊抓住被國家工信部列入全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試點城市的機遇,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打造全國一流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為目標,多措并舉,扎實推進,基地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目前,全市已建成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企業97家,年可消化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工業固廢2230多萬噸,年產值達到120億元,占到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5%,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4%。

(一)以園區建設為載體,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四大產業集群初步形成

朔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推動加快工業園區的循環化改造,使園區成為綜合利用產業集群、產品上下游鏈接、企業共生耦合的循環經濟承載平臺,有力提升了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技術水平和能力。目前全市建成了八個各具特色的循環工業園區,通過園區集聚已形成四大產業集群:

一是煤矸石發電產業集群?,F在運行的煤矸石發電企業6家,裝機容量267萬千瓦。根據全省產業布局,“十三五”期間,還將有一批煤矸石電廠在朔州布局,朔州市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最大的煤矸石發電基地。

二是煤矸石陶瓷及新材料產業集群。已經建成煤矸石新型材料項目46家,形成27億塊煤矸石燒結磚、25萬噸煤矸石煅燒超細高嶺土和單晶莫來石產能;煤矸石陶瓷產業企業52家,已形成16.7億件日用瓷的生產能力。

三是粉煤灰新型材料產業集群。建成粉煤灰綜合利用企業34家,形成10.4億塊蒸壓磚、220萬方砌塊、200萬平方米地板、200萬平方米家俱板材、5萬套粉煤灰家具、5萬套門、150萬平方米外墻保溫板、22萬噸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白炭黑、1萬噸陶瓷纖維和10萬噸高溫耐火保溫材料的生產能力。

四是脫硫石膏綜合利用產業集群。建成脫硫石膏綜合利用企業3家,形成年生產10萬噸建筑石膏粉、3000萬平方米紙面石膏裝飾板、10萬噸燒結石膏添加材料、30萬噸噴涂石膏的生產能力。

(二)以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為抓手,固廢資源利用的領域和范圍不斷拓展

在不斷研發新技術的同時,朔州市不斷推動傳統產業在固廢綜合利用上有新突破。一是充分利用煤矸石中高嶺巖資源,利用現有日用陶瓷產業基礎,進行固廢資源利用。經過技術攻關后,目前日用陶瓷中煤矸石摻入量可達到35%左右,最高可摻合45%。年可消化煤矸石60多萬噸。二是針對朔州市粉煤灰鋁含量高的特點,對傳統制磚業進行升級改造,發展高鋁耐火磚。三是對現有水泥生產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擴大粉煤灰的摻入比例,全市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的范圍得到了進一步拓展。

(三)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產學研同步推進一體化發展

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的關鍵在技術,制約發展的瓶頸還是技術。圍繞技術研發和創新,近年來全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先后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國內20多所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已建成省內外和行業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三大技術中心,為朔州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全市堅持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技術研發、技術創新、技術交流與產業發展同步推進的發展模式,開發出大量的粉煤灰綜合利用新技術、新產品,多數技術產品屬于國內首創,有的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二、朔州市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大率低”

朔州市是資源能源大市,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大宗工業固廢特別是粉煤灰原有堆存量大、新排出量大,受市場容量、附加值低、運輸半徑等因素制約,現有消化利用固廢能力呈邊際效益遞減趨勢。隨著經濟發展對能源、原材料需求的擴大,工業固廢排放量將進一步增加。同時,由于經濟增速放緩,固廢綜合利用產品的市場需求增長緩慢。在排放量不斷增加和市場需求增速下降的雙重壓力下,朔州市還面臨著利用新增固廢與消納歷史堆存固廢的雙重任務。每年利用的絕對量雖然高于其它11個示范基地,但利用率在全省還處于中游水平,“量大率低”問題十分突出。

(二)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項目投資回報率低

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有效減少堆存占地、減少環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但由于產品受地域、市場認知度影響,經濟效益普遍不高,投資回報率偏低。一些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項目存在著初期投資大、短期見效慢、成本高、風險大等問題,致使企業陷入內部成本居高難下的經營發展困境,阻礙了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進一步發展。經調查,建設一條年產5000萬塊的粉煤灰蒸壓磚項目,約需投資3000萬元,投資回收期將近8年。

(三)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支持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

由于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項目投資回報率低,產品受地域、運輸半徑等影響較大,企業投資積極性不高,需要政府下力氣加大政策支持、資金扶持力度,引導企業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消納固體廢棄物。但目前市縣區對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工作支持的力度仍然不夠;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專項資金尚未建立,缺乏持續的資金引導;缺少對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的強制性要求和針對性獎懲措施。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大投入,扎實推進固廢利用工作進一步開展。

三、推進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的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協調領導小組

建議朔州市政府成立推進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基地建設和全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管理工作,將推進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納入各級各有關部門日常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領導小組日常事務,辦公室設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由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兼任。同時建立責任體系,將全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縣區和重點企業。各縣區和開發區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并結合實際編制轄區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實施方案,堅持規劃先行,統籌推進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工作。

(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設立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專項扶持基金

落實扶持政策,強化資金支持。市政府根據財力狀況安排一定規模的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專項基金或資金,由市推進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有關部門制定扶持的有關辦法,并加強跟蹤監督。資金的使用主要用于:一是專項支持項目建設、公共平臺建設、重點技術研發轉化以及表彰獎勵等方面。二是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和做法,用于補貼項目企業和建設單位。對固廢類綜合利用項目建成投產后,五年內按照實際轉化量給予獎勵,對達不到固廢摻合比例的企業不予資金支持。三是采取貼息辦法撬動銀行資金支持固廢綜合利用,刺激金融部門加大對固廢利用企業等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三)積極爭取國家、省政策和資金支持,進一步加強與國家、省級其它基地之間的溝通協作

一是積極爭取國家工信部的政策與資金支持,力爭把工信部的工業綠色制造專項資金切塊用于重點打造朔州基地建設;同時開通為朔州綜合利用企業進行綠色產品認定、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綠色通道”。二是市政府與省發改、省經信委簽署共建一流基地的合作框架協議,建立省市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推進基地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并爭取省級工業技改專項資金切塊用于支持朔州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項目的建設。同時積極爭取市工業固廢工業園區等全市工業循環工業園區享受網前直供電政策,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三是加強與全國其它示范基地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強化橫向交流,吸收和借鑒兄弟地市的先進經驗和作法。

(四)“控制增量、監管存量”,建立全過程監管機制

對工業固體廢物的排放與處置要形成倒逼機制。降低新增工業固廢產生量,對現存工業固廢加大監管力度,嚴把項目準入關,從源頭減少工業固廢排放,加大末端治理能力。凡新上煤炭洗選、火電、煤化工等項目,必須編制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治理方案,報市推進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備案。方案中涉及工業固廢的項目,要與申請核準的項目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對未編制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方案的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可通知相關成員單位不予辦理備案、環評等手續。

(五)建設產學研一體化平臺,打造全國固廢綜合利用技術孵化基地

搭建省內外資源綜合利用高技術領域團隊、行業專家及有關企業交流合作和公共研發平臺,跟蹤國內外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品、技術多元化利用路徑的最新動態,加大固廢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和成果推廣力度,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固廢綜合利用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體系。

一是整合現有全市固廢研發領域的北大研發中心、中煤平朔技術中心、中北大學煤矸石研發技術中心、南開大學懷仁宏力再生公司技術中心等四大技術中心,集中優勢資源,集中力量研發一批制約全市現有企業技術瓶頸的實用技術,就地轉化科研成果,推進現有企業的升級改造。二是積極與省內外高校溝通對接,市政府提供資金、設備等優惠條件,與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大學、中北大學等省內高校的合作共建技術開發中心,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政府與高校合作共建的良性互動模式。利用市政府已建成的中試車間,對實驗室成果進行不間斷的中試放大;同時中試車間無償向全國科研機構免費進行中試,把朔州市逐漸打造成全國固廢領域研發轉讓的集散地和孵化基地。三是積極承辦國家、省級相關行業協會舉行的年會或技術發布會,創新并繼續辦好年度粉煤灰國際交流大會。

(六)延伸生產者責任,源頭保障固廢原料質量

盡快研究出臺約束電廠等固廢排放企業綜合利用的責任措施,規范企業的排放方式。排放企業處理工藝應按照干濕分排、粗細分排、灰渣分排的原則進行分類,從制度上推動排放企業改進工藝,實現脫硫石膏與粉煤灰由混合排放改為單獨排放,保障粉煤灰和脫硫石膏等固廢的原料質量。同時由朔州市推進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排放企業與利用企業簽訂長期供應協議,明確排放企業無償提供固廢排放物,不得向利用企業收取額外費用。

(七)在政府投資項目中強制使用利廢類產品,從需求端推動新型墻材發展

市縣區要認真落實省政府有關政策文件精神,將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合格準予投放市場的綜合利用產品,在政府投資項目中強制使用。從設計階段入手,加強施工監督,強化驗收程序。確保在新農村改造建設、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保障性住房等公共建筑中利廢類產品的使用比例。同時招標部門要將新墻材產品列入政府采購目錄中。市政府要進一步落實取締燒制粘土磚、禁止使用粘土磚的政策,對列入范圍的市區及有關縣區從2018年起不準再使用實心粘土磚;對于建設使用實心粘土磚的項目,規劃部門不得再辦理規劃手續,建設主管部門不得辦理建設施工手續,違者要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同時,強力推進新型墻體材料應用與發展,為固廢有效綜合利用和全市循環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猜你喜歡
朔州市煤矸石粉煤灰
淺談煤矸石在固廢混凝土中的應用
粉煤灰綜合利用進展及前景展望
朔州市楹聯學會、朔州市詩詞學會成立
朔州市山陰縣:“四種模式”鞏固脫貧成果
朔州市朔城區:強化組織 不斷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朔州市科協召開全市科協工作暨黨風廉政建設會議
煤矸石的綜合利用
早強快硬粉煤灰地質聚合物的制備
粉煤灰制備潔凈鋼精煉渣工藝研究
煤矸石浸水路堤不均勻沉降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