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明朝與清朝促進大同地區發展原因

2018-04-01 12:14張凱凌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00
絲路藝術 2018年11期
關鍵詞:互市駐軍軍事

張凱凌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一、明代的大同及其發展

明朝大同地理位置特殊,使得其軍事地位特別重要。明朝時期大同是防御和守衛京師的重鎮,此地北臨蒙古往南直面華北腹地,明廷都城。因此戰略位置顯赫。故從明朝初年開始統治者就十分重視大同的防衛作用,將其視為重鎮,加強經營。史料載“大同古并州地,春秋戰國時北狄所居……國朝復置大同府,東連上谷,西北迫虜,西南捍畿輔?!盵1]由此看出在明代大同的戰略地位尤為重要,一旦失守便有可能危及明王朝的統治。

因該地區的重要性,所以明王朝極其重視該地區的穩定與發展。首先,大同城的建立便是其發展的第一步。城市是邊防的重要據點,為維護保證京師的穩定,明王朝在該地區舊城的基礎上修繕擴建,建立大同城,同時在周圍修繕了許多衛所和城堡,加強防御,拱衛京師,由此形成了軍事重鎮。

其次,大規模駐軍和軍屯。為保障中原地區的安定,明廷在該地大規模的駐軍,《三云籌俎考》中所載載,“大同的駐軍編制為,83144人,戰馬,36888萬,不包括增援部隊和臨時招募的士兵,在戰爭最緊張的時候,大同駐軍曾達到13萬人?!盵2]這龐大的軍人是大同鎮人口的重要的一部分,為了維持軍隊的糧草供給和日常運行,明廷在該地屯田,如洪武八年“中書省臣奏,山西大同都衛屯田二千六百四十九頃,歲收粟、豆九萬九千二百四十余石?!盵3]此外,為了保障駐軍的生活,明廷還實施了民運糧和開中鹽引等措施解決軍隊日常消費。這些舉措都進一步促進該地的發展。

第三,商業貿易和互市促進城市的發展,明朝大同駐扎大量軍民,是典型的軍事重鎮,大量的人口必然需要大量的生產生活資料,同時朝廷撥發大量軍費用于當地軍民消費,這樣便促進了商業發展。此外明朝政府在和平時期開放互市使得游牧地區的戰馬和農耕地區的物資得以進行交換,大同處于游牧和農耕的交界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政府政策的引導,促進了大同地區的繁榮。如史料中記載,“大同得勝堡自五月二十八日至六月十四日官市順義王俺答部馬千三百七十匹,價萬五百四十五兩,私布馬騾驢牛羊六千,……撫賞費五百六十一兩?!?[4]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大同城的建立,駐軍,屯田以及互市是明朝大同發展的主要原因。

二、清代的大同及其發展

伴隨著清朝入主中原,長城的防御功能也逐步的退出了歷史舞臺,長城沿線軍事威脅消失,伴隨而來的便是長城沿線軍鎮功能的弱化,大同作為明朝長城沿線的軍事重鎮在清朝其性質也在默默的改變,清朝入主中原之初晉北地區保留了明朝的衛所制度,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清朝政府逐步開始,裁撤縮減駐軍的數量,撤銷軍事衛所,使得原來由衛所管轄的地區逐步撤歸州縣管轄,原來的軍鎮場所逐步轉化為城鎮居民點。由此可以看出清朝的大同地區與明朝大不相同。

明清大同現狀的不同所以促使其發展的原因亦與明朝不盡相同。首先,社會的穩定是大同發展的重要原因,清朝作為一個大一統的多民族王朝,社會一度時期非常穩定,蒙古和漢族不在對立,大同地區不再作為軍事重鎮,社會安定,尤其在姜瓖叛亂被鎮壓后,大同長期處于穩定的局勢,促進人口的增長,同時康熙時期推出“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極大的刺激了人口的增長。社會安定,人口增長,商業發展,大同漸漸地繁榮起來。

其次,獨特的地理位置是大同發展的另一個原因,與明代大同的互市貿易不同,清代的大同互市消失,隨之而來的是大同以一個北方商埠和重要補給站的姿態出現,明清時期商幫活躍,晉商便是其中的代表性商幫,其經商范圍遍布大江南北,前往內蒙和恰克圖地區便是晉商經商的其中一條線路,大同作為此條線路的重要補給站,商業活動非常的活躍,史料記載“乾隆三十四年大同城有布行、雜貨行、干菜行、帽鋪、皮行、缸行、當行和錢行”。[5]由此便可以看出大同的商貿活動非常的興盛,遠比其他縣城發達,甚至非本地盛產的布亦有專門的行銷機構。由此可以看出清代大同商業遠遠比明代繁榮。明代大同的互市所交易的商品種類較少,且受戰爭影響經常關停,所以其商業的規模,商品的種類以及市場的繁榮度都遠不及清朝。商業的繁榮使得大同商埠功能日漸突出,更加劇了外地人口,尤其是經商人口的涌入,進一步促進大同的發展。

第三,農業進一步發展是大同地區在清朝發展的重要原因,清代大同引進了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并大面積種植,豐富了農作物的種類,增加了農業的產量,乾隆《大同府志》卷中記載了這樣一句“玉蜀秫,其苗葉胥似高粱,穗如秕麥,葉旁別出一苞,垂吐白須,久則苞拆子出,顆顆攢簇?!盵6]由此可見晚至乾隆,大同地區已經種植玉米。此外馬鈴薯亦引入山西,道光《大同縣志》中記載:“白薯,其大如拳,俗名回子山藥?!盵7]這些高產作物的種植促進了當地糧食產量的增加,生產的發展,使得貧瘠的晉北土地養活更多的人口,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大同地區的經濟發展。

三、小結

從上文的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明清兩朝促進大同地區發展的原因是不相同的,從現象上來看,明朝時期促進大同的地區發展的原因有三點,其一是城市的修建,其二是駐兵和屯田,其三是商業貿易和互市的發展。清朝促進大同地區發展的原因是社會穩定,獨特的位置和高產作物的引進。從促進大同地區發展的主力和助推力來說,兩個時期亦各有差異,明朝時期促進大同地區的發展受王朝邊防政策的直接影響,無論是大同城的建立,駐兵,屯田亦或是互市,明朝政府所起的主導作用明顯,其首要的出發點是維系明王朝統治,客觀上促進了大同地區的發展,并且軍民在其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與之相反,清朝時期大同地區的發展,多是在政府引導下,群眾的積極參與下,該地區不斷地發展起來,其首要的出發點是發展經濟,而非出于軍事目的,這是二者的不同。從根本原因來看,影響明清大同地區發展最本質的因素在于,明清時期大同戰略位置的演變,明朝時期長城沿線的邊鎮軍事職能突出,所以大同地區突出其軍事職能,清朝大同地區軍事職能弱化,其商業性質便逐步凸顯出來。

猜你喜歡
互市駐軍軍事
中國邊民互市研究回顧與述評
加快河口縣邊民互市貿易轉型升級
明代蒙漢互市貿易的建立及發展演變——以市口變化為中心
軍事幽默:局
軍事
軍事幽默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駐軍及其歷史作用
世界軍事掠影
香港駐軍的歷史淵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