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居老人抑郁狀況與社會支持影響的分析

2018-04-01 12:14葉晶鑫甘肅政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甘肅蘭州730070
絲路藝術 2018年11期
關鍵詞:狀況子女養老

葉晶鑫 (甘肅政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前言:獨居老人的心理健康、自理能力等水平明顯低于非獨居老人,獨居老人抑郁狀況長時間得不到調整,進而會影響獨居老人生活質量以及幸福感。分析抑郁狀況與社會支持影響間的關系,希望能夠從整體上提高我國獨居老人身心健康水平。由此可見,本文這一論題具有分析必要性,論題探究如下。

一、獨居老人抑郁狀況

(一)調查及現狀

針對某城市獨居老人當前身體健康狀況(抑郁狀況)調查分析,2017年3月~10月應用隨機抽樣法展開調查,調查區域內獨居老人數量共1855名,其中,獨居老人納入標準為:年齡不低于六十歲,距離子女住處不少于三十千米,子女陪伴時間多余半年;老人溝通能力正常;常住時間不少于兩年;獨居老人知情同意,配合本次調查。應用抑郁量表對獨具老人抑郁狀況分析,總分共分,抑郁程度與分數多少成正比,抑郁衡量標準:分數在之間的為正常,的屬于輕度抑郁,的屬于重度抑郁。為確保調查結果全面、真實,調查之前針對調查人員系統化培訓,以此保證調查質量[1]。

調查結果顯示,1855名獨居老人中,抑郁量表平均得分在7.51~18.19之間,其中,輕度抑郁比例為23.66%,重度抑郁比例占65.60%。從比例分析中能夠看出,獨居老人患有抑郁狀況的可能性較大,為了緩解獨居老人抑郁狀況,應總結抑郁影響因素,并提供相應的社會支持,其中,抑郁影響因素分析如下[2]。

(二)抑郁影響因素

該城市獨居老人易患抑郁癥,導致抑郁癥產生的因素主要有年齡、經濟水平、社會支持、受訪頻次、生活自理等。因為隨著獨居老人年齡的增加,老人自身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并急需家人的支持,再加上,獨居老人改變環境的能力較弱,導致生活自信心日漸低下,綜合因素考慮,獨居老人易患抑郁癥。高齡獨居老人一旦經濟水平得不到保障,意味著生活壓力增加,進而獨居老人參與社會活動、健康鍛煉的需要不能被及時滿足,因負面情緒調節不當加重抑郁程度。對于社會支持這方面的影響因素,具體分析如下。

二、獨居老人社會支持影響分析

(一)社會支持

所謂社會支持,指的是獨居老人遇到生活難題,或者身體健康面臨威脅時,社會為其提供的物質幫助以及精神鼓勵,以此緩解獨居老人生活壓力以及心理壓力。社會支持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兩方面,第一方面即個體保護作用,第二方面即良好情緒體驗作用。從獨居老人抑郁狀況中能夠看出,該城市獨居老人急需社會支持,因此,應完善社會支持保障體系,為獨具老人提供可靠的社會保障。

(二)衡量標準

根據社會支持評定量表衡量獨居老人得到的社會支持,社會支持多少與得分高低成正比,具體通過主觀支持、客觀支持、社會支持利用情況來分析。社會支持作為壓力緩解的資源,適當社會支持應起到生活信心增強、抑郁情緒緩解的作用,同時,提高獨居老人生活質量。簡言之,盡可能提高社會支持利用度是極為必要的,下文探究社會支持具體措施,充分發揮社會支持正向影響。

(三)具體措施

1.改善養老環境

網絡信息時代悄然而至,利用信息技術成立網絡支持平臺,健全社會支持網絡系統,以便為獨居老人提供便利。工作人員利用社會支持網絡系統動態關注獨居老人生活狀態,有計劃、有目的的為其提供物質支持,并定期組織豐富的社會活動,這能迎合獨具老人興趣愛好,滿足獨居老人身體鍛煉需要。獨居老人養老環境優化后,能夠使獨居老人保持良好心態,進而能夠降低抑郁癥發病幾率[3]。

2.增進親子關系

獨居老人將希望寄托于子女,子女對老人的關心程度,對抑郁狀況調整有重要影響。因此,子女應給與老人盡可能多的陪伴時間,細心觀察老人在物質生活方面以及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子女盡自我所能照顧老人負面情緒,減輕獨居老人生活壓力和心理壓力。親子關系增進后,獨居老人幸福感不斷提高,最終獨居老人能夠安享晚年。

3.頒布相關條例

獨居老人在我國屬于重要的養老問題,對此,相關部門應給與高度重視,我國政府應為其提供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結合獨居老人生活實際以及具體需求,針對性改善養老模式,確保獨居老人基本生活需要被滿足,以此消除獨居老人心理障礙。此外,提高相關政策、法規執行力度,并加強監督,全面保證獨居老人身心健康。

4.提供社區支持

社區是獨居老人主要居住環境,因此,社區應肩負起照顧獨居老人抑郁狀況的職責,鼓勵鄰里之前加強溝通,并且社區內增加基礎設施,滿足獨居老人身體鍛煉需要,為獨居老人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社區治安工作、環境保護工作應落實于過程,以便為獨居老人提供安全的、舒心的居住環境,這能大大降低抑郁癥發病率。此外,社區擴大宣傳范圍,建設“獨具老人宜居社區”。

除此之外,還應完善社會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獨居老人救助制度,根據和諧社會建設需要以及城市化進程,成立專業獨居老人養老機構,真正解決老有所依這一社會問題,從整體上提高獨居老人心理健康水平[4]。

結論:綜上所述,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應關注獨居老人身心健康,通過提供社會支持,發揮社會支持正向影響來幫助這類弱勢群體,這對社會發展速度以及社會進步程度有重要影響。通過改善養老環境、增進親子關系、頒布相關條例、提供社區支持等措施提供社會支持,能夠真正緩解獨居老人抑郁狀況。這對我國和諧社會建設、養老問題高效處理有重要意義,同時,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優化獨居老人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狀況子女養老
聲敏感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調查
為子女無限付出,為何還受累不討好?
與子女同住如何相處?
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遠?
2019年中國國際收支狀況依然會保持穩健
養生不是養老
養老更無憂了
第五節 2015年法學專業就業狀況
以房養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養老之要在于“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