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不貴濃而貴長
——從心理學角度淺析《放牛班的春天》

2018-04-01 12:14鐘以鳴廣西大學廣西南寧530000
絲路藝術 2018年11期
關鍵詞:影調馬修合唱團

鐘以鳴(廣西大學,廣西 南寧 530000)

一、引言

《放牛班的春天》的敘事手法樸素而又流暢,影調簡潔明快,畫面以看似不帶有感情色彩的暗灰色充斥著屏幕,在努力為觀眾營造出一種快樂與悲傷共存氛圍的同時又有著一種沁人心脾的作用。本文將在對影片綜合分析(主題意蘊、影調特點、人物形象以及音樂的運用等)的基礎上,對《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進行心理方面的解讀。

二、心理學原理的綜合應用

這部成為2004年法國年度票房冠軍的電影,充滿著愛與人性關懷。馬修老師在影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開始的組建合唱團到后來的合唱團大獲成功,在這一曲折的過程中他沒有放棄身邊的任何一個孩子。馬修老師以尊重為出發點,在對這些特殊的孩子們充分尊重的基礎上,進而針對每個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挖掘發揮出這些孩子們的潛力。感情是相互的,但是不一定是對等的。馬修老師在影片中有效地規避了孩子們自身缺陷的同時利用孩子們各自的優勢,打造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合唱團。而這里的合唱團則體現了發展心理學的道理。發展心理學是心理發展從動物到人類的心理演變過程。從狹義上來說發展心理學的概念就是指兒童心理學。

“池塘之底”的孩子們在這個合唱團里收獲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與快樂。馬修老師的教育方式與所在學校的校長教育方式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在此,校長代表著的是冷酷刻板的行為主義者,在對付學生方面種類繁多、接連不斷的懲罰是他常用的伎倆。這其實是一種無能的措施,也是一種失敗的教育方式。在校長這種近似魔鬼的教育模式的“培養”下,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較為強烈的逆反心理。在校長面前時,恐懼、害怕、規規矩矩不敢輕舉妄動;一旦離開了校長的監視,立刻恢復本來的面貌,貪玩、搗亂、肆意妄為。這種“培養”模式不僅束縛了孩子們的心理與行動,并且會使得孩子們的兩種心理反應越發分化,進而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前面提到的校長代表著的是冷酷刻板的行為主義者。由此引出“行為主義”。行為主義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同時也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一。校長在這里作為行為主義者即為只注重通過孩子們各種調皮搗亂的行為來分析他們,并期待由此解決出現在這些孩子們身上的問題??墒切iL這種行為主義的施行卻忽視了對孩子們內心世界的關注。反觀馬修老師在對待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上則是一種人本主義者的體現。首先,他對孩子們表現出了真正的尊重。在這部影片中,馬修老師沒有從正面上與莫杭治產生沖突,他也沒有從正面上直接對他進行教育。而是通過讓莫杭治管理班級紀律的方式間接性地對其產生積極的影響。此外,馬修老師對莫杭治也有著溢美之詞。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莫杭治的信心。馬修老師利用這種在心理學上稱之為“當事人中心治療”的方式對這些喜歡調皮搗亂的孩子們進行了心靈上的感化。

三、關乎愛與尊重

“愛”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營養調料。合唱團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一個關鍵性的因素在于馬修老師把自己的愛傳遞給了這些調皮搗亂的孩子們。作為老師這個職業,是需要具備必要的愛心和寬容的。從影片中可以看出,馬修老師很少會對孩子們生氣。即使孩子們做了一些近乎挑戰了馬修老師底線的事情后,馬修老師也是用微笑予以回應。馬修老師尊重這么一群特殊的孩子們。而不是像校長一樣只會對學生進行一味地體罰。

在《放牛班的春天》開篇部分,神父馬桑因為蓋賀克的惡作劇而不幸受傷。在這里,校長的處理方式為輪流對孩子們實行關禁閉的處理。這么一種冷酷的解決方式很難讓孩子們主動承認,更會激發起孩子們的逆反心理,進而產生以暴制暴的效果。但是,馬修老師在發現了事實真相后,并沒有對實行惡作劇的蓋賀克進行處罰。而是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讓蓋賀克做神父馬桑的護理員。這種處理方式不容易使孩子們感到反感亦或是反抗情緒。而在蓋賀克護理神父馬桑的過程中獲得了神父馬桑的夸獎,并使其自發地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愧疚。

校長對孩子們超出常規的懲罰早已忽視了對于孩子們的尊重與心理上的關懷。雖然在現實生活中,不論是家庭教育也好還是學校教育也罷,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懲罰。適當的懲罰并不會產生反作用,反而會起到加強孩子們記憶的功能。但是在校長的這種“皮鞭政策”的高壓之下,不免會給孩子們帶來身體與心理上的雙重傷害與折磨。

四、影調的有機組合

《放牛班的春天》在影調組合方面通過對冷暖色調的有機組合,從而在緊張與舒緩的氣氛中帶給觀眾以溫暖與思考。在這個稱為“池塘之底”的學校里,可以注意到的是,學校的建筑是冷色調的存在。在灰色的墻壁以及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大門等的搭配下,“池塘之底”學校對孩子們來說便是惡魔一樣的存在。冷色調的運用把“池塘之底”這所學校不近人情、虐待孩童的外在形象予以具體化與立體化。從而可以使觀眾從外觀上可以較為直接與明顯地感受到這所“池塘之底”學校的獨特之處。而這種冷色調的覆蓋在合唱團組建之后進而逐漸轉為暖色調。馬修老師認真投入的教學工作,孩子們快樂玩耍的輕松狀態使得影片充滿了各種溫暖感人的場景。

五、結語

愛不貴濃而貴長。馬修老師對于“池塘之底”孩子們的愛是一種責任與尊重,是一種承諾,難能可貴?!斗排0嗟拇禾臁愤@部影片在主題意蘊、影調特點、人物形象的刻畫以及音樂的運用等方面都有著出色的表現。是愛與尊重以及馬修老師獨特的教育方式為“池塘之底”學校里的孩子們帶來了生活上的光明,馬修老師用一個個悅動的音符也激發起了孩子們原本天真爛漫的童心。通過對于這部影片的欣賞與解讀在對這部影片有了更深層次理解的同時又為自己分析此部影片提供了心理學方面的一個新思路。也使得自身對于發展心理學、音樂心理學、行為主義(者)、人本主義(者)以及當事人中心治療等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有了一定的認識與理解。

猜你喜歡
影調馬修合唱團
生日謎語
用直方圖控制畫面影調
難忘的合唱團
一圖/黑白影像
合唱團的那些事兒
毛茸茸合唱團
馬修曾迷上攝影
馬修曾迷上攝影
人像攝影中影調與色彩的運用技巧
訴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