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政策規劃體系解讀

2018-04-01 16:31本刊編輯部
山東經濟戰略研究 2018年10期
關鍵詞:戰略農業農村

本刊編輯部

一、《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的主要精神

省委、省政府于今年1月22日印發了《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即省委2018年1號文件,對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全面闡述了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提出了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的目標,同時明確了2020年、2035年兩個階段性目標??梢哉f,這個文件管長遠、管方向,定思路、定任務,搭建了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其主要精神體現為“五個聚焦”:

1.聚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文件明確提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的位置,縣鄉兩級黨委、政府要把工作重點和主要精力放在抓鄉村振興戰略落實上,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公共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以優先發展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2.聚焦鄉村全面振興。鄉村振興是“五位一體”的振興,應堅持把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統籌謀劃、協調推進。文件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生態宜居為關鍵、鄉風文明為保障、治理有效為基礎、生活富裕為根本,對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質量興農之路、綠色發展之路、文化興盛之路、鄉村善治之路、中國特色減貧之路作出具體安排。

3.聚焦城鄉融合發展。著眼于重塑城鄉關系、健全完善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打破權益僵化固化模式,推動城市服務、人才、資本“三進鄉”,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提出推動人才管理職能部門簡政放權,保障和落實基層用人主體自主權。鼓勵引導和支持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明確政策邊界,保護農民利益等。提出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等。

4.聚焦統籌推動。鄉村振興必須注重協同性、關聯性、整體性。文件提出堅持規劃統籌,實行城鄉融合一體設計;堅持智力統籌,建立省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員會,建設省鄉村振興信息平臺;堅持考核統籌,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績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任用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等;各市黨委和政府每年要向省委、省政府報告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用統籌凝聚各方合力,匯聚振興鄉村的強大動力。

5.聚焦黨管農村工作。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完善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文件提出,要把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縣委書記當好鄉村振興“一線總指揮”,實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省市縣黨委成立由書記擔任組長的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研究重大政策,審議重大工程,確定重大計劃,推進重大行動;成立黨委農村工作委員會,發揮決策參謀、統籌協調、政策指導、推動落實、督導檢查等職能。省級領導干部聯系縣鄉村,加強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

二、《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編制的主要背景和框架內容

主要背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山東充分發揮農業大省優勢,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對山東來說不僅是重大責任、重大使命,更是重大機遇,為我省做好鄉村振興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

1.推動鄉村振興,是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山東工作總要求的使命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發展高度重視、寄予厚望,明確提出“兩個走在前列、一個全面開創新局面”的工作總要求。堅持“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對山東的重大考驗和實踐檢驗。必須始終牢記總書記殷切囑托,以只爭朝夕和“功成不必在我”的使命擔當,舉全省之力,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扎扎實實深入推進,確保干出成效、創出經驗,為全國鄉村振興作出山東貢獻。

2.推動鄉村振興,是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戰略選擇。當前,我省最大的發展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發展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一直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持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但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基本公共服務短缺等問題依然較為突出,城鄉之間、工農之間的要素不平等交換仍然存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利于重塑城鄉關系,強化制度性供給,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著力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3.推動鄉村振興,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也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任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加快培育農業“新六產”,有利于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增創山東農業發展新優勢,加快實現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轉變。

4.推動鄉村振興,是順利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現實需要。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最后一公里”,是檢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色的重要標準,必須全力以赴、精準施策,堅決打好這場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筑牢產業發展基礎,改善基本公共服務,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將有效提升“三農”發展的協同性、關聯性、整體性,使全體農民享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從國際看,縱觀世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歷程,在城鎮化和工業化的早期階段,發達國家也曾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農村經濟增速放緩、農村勞動力外流、耕地閑置和農村衰落等問題。通過積極探索實施本國版的鄉村振興戰略,制定綜合政策,改善農村基礎設施,開發優勢資源,培育特色產業,逐步實現鄉村重建,成功扭轉了城鄉發展不平衡的態勢,逐步實現了農業農村現代化。

從國內看,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立足新的歷史起點,在新的歷史背景下農業農村發展到新階段的必然要求。近年來,一些先進省份,立足資源稟賦和自身實際,圍繞搞好鄉村建設和發展,進行了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著力打造宜居鄉村、共富鄉村、人文鄉村、樂活鄉村、善治鄉村,已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標桿。特別是部分省份,創新發展思路,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大對傳統農業農村的全面改造,著力推動高端特色農業、鄉村民俗旅游發展,有效激發了鄉村發展動力和潛力,快速實現了彎道超車。這些都為我省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經驗借鑒。

從我省看,目前常住人口已突破1億,即使未來城鎮化率達到70%的較高水平,仍將有3000多萬人生活在農村,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城鄉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人民群眾對優質農產品、生態產品、鄉村旅游等的需求更加迫切,質量和效益成為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的主題,鄉村經濟將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在政府引導和市場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城鄉發展要素雙向流動,城市資本、技術、人才下鄉的進程不斷加快,農業農村成為投資興業新的熱土,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拓展了廣闊空間。

框架內容

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除前言外,共包括11章、39節內容。

概括起來,就是“13613”的框架體系。

“1”即打造一個樣板引領。

聚焦為全國鄉村振興提供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山東方案”,把標準化的理念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咬定“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不動搖不放松,高點定位、加壓奮進,著力打造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三生三美”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充分考慮我省實際,確定了“六五四三三”的鄉村振興指標體系,即產業興旺“六化發展”、生態宜居“五有建設”、鄉風文明“四率提升”、治理有效“三項工程”和生活富?!叭齻€維度”,共涉及27項具體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9項、預期性指標18項。

“3”即實施“三步走”戰略。結合我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趨勢,針對沿海、平原、山丘區、灘區、湖區等鄉村面貌,探索適宜性路徑,將我省村莊分為示范引領、特色發展、改造提升、搬遷撤并等四種類型,差異化分類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村莊發展“三步走”戰略,每五年一個大臺階,實現點上示范、面上展開、連片發展、整體提升。規劃到2022年,全省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取得重要突破,30%的村莊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30年,山東特色美麗鄉村整體塑形,60%的村莊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到2035年,廣大鄉村“齊魯風情畫”全面展現,全部村莊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6”和“13”即實施6大工程、13項行動計劃。規劃在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格局、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的基礎上,采取項目化推進的方式,提出19個重大工程、重大行動專欄,作為實施全省鄉村振興戰略的骨干支撐。其中,涉及6大重點工程,包括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農業“新六產”發展、質量品牌建設、農業開放合作、生態保護支撐體系、脫貧攻堅等;以及13項重大行動計劃,包括農業科技“展翅”、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明建設、公共文化服務、傳統文化傳承、人居環境整治、農業綠色發展、生態保護修復、鄉村社會治理、就業創業、農村基礎設施、農村公共服務等。

三、關于5個工作方案

為健全完善鄉村振興政策規劃體系,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發展改革委、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農業廳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圍繞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等五個專題分別制定工作方案,配套實施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案依據全省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以落實落細為重點,充分體現可操作性,堅持項目化推進,突出總體要求、工作重點、目標任務、保障措施等內容,分別以表格形式列出若干支撐項目,并明確了建設標準、實施區域、資金來源、責任主體和完成時限,全力保障鄉村振興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四、政策規劃體系的貫徹落實

我省制定出臺《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5個工作方案,形成“1+1+5”(即1號文件、1個規劃、5個工作方案)的政策規劃體系。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框架已經全面拉開,鄉村振興是一場持久戰,也是一場攻堅戰,必須保持定力,踏實前行。

一要把握好目標定位。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應當做到方向正、質量高、全方位、有特色、可復制。方向正,堅持黨管農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質量高,堅持高標準定位,高質量發展,實現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三生三美”。全方位,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有特色,堅持因地制宜,展現山東風貌,傳承儒風齊韻,在全國“富春山居圖”中描繪齊魯風情畫??蓮椭?,形成推動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一整套政策制度、標準體系、路徑方式和典型群體,為全國提供富有生機活力的鄉村振興山東方案。

二要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結合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要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農村“七改”,從解決臟亂差入手,改善村容村貌,給老百姓一個干凈的家園,使他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要強化示范引領,圍繞“五個振興”,提升完善美麗鄉村建設標準,省里每年支持建設500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市縣同步打造。

三要以改革激發活力。改革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法寶。要通過改革打通制約鄉村振興資源要素瓶頸,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優化“人”“地”“錢”等要素保障。探索落實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具體辦法,積極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財政投入與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相適應。

四要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規劃先行,多規合一,一張藍圖繪到底;要制定完善標準,注重質量,久久為功,從容建設。既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更要注重培育鄉村文明新風尚,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廣大農民群眾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必須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為鄉村振興的持久動力。

猜你喜歡
戰略農業農村
國內農業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戰略
戰略
導致戰略失敗的三大迷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