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材料”與“審要求”并重

2018-04-13 08:21
作文評點報·高中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名句指令外國

【考情分析】

何謂“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根據教育部國家考試中心專家的解說,其特點在于:試題往往是給學生創造一個情境,讓考生通過寫作,提出對某一問題的想法(或解決問題的方案)。2017年高考作文題精心設計寫作要求,指令明確,發展了任務型寫作,一方面保證考生有自主發揮的空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防止宿構與套作。如全國Ⅱ卷考“中華名句用用看”,該題在“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之外,還要求“合理引用”名句——這一指令,暗含了文化傳承與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豐富期待。

【技法指導】

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的審題,要求考生對試題各個組成部分全面審讀、準確理解,明確“寫作任務”是什么,然后不折不扣地按要求完成“任務”。

一、“審材料”依然不容忽視

如全國Ⅱ卷六個名句分別來自古代、近代和現代,其內蘊豐富,涉及個人“小我”與家國、社會“大我”等不同層面。其中的“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比喻接收的信息越多,對事物的認識就越全面,眼界也越開闊。換言之,它與“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內涵相通。有些考生誤讀該名句,以為說的是“為人要光明磊落”,這就有一定的偏差了。

二、“審要求”必須條條落實

面對“任務驅動型寫作”,還須弄清楚規定性的“任務”。如2017年全國Ⅰ卷要求“選擇兩三個關鍵詞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考生必須通過兩三個關鍵詞形成對中國的整體印象(或側重感性敘說,或突出理性思辨);關鍵詞使用要“形成有機的關聯”,這些“關鍵詞”之間既存在豐富的想象力和層疊的思維空間,又共同構成了多樣而立體的中國,選擇怎樣的組合方式,直接決定了立意的高下;“幫助外國青年”增強了寫作的對象感,“外國青年”可以是一個泛稱,也可以是自己預設的個體,考生要根據“外國青年”國別、民族、文化背景的特殊性選擇得體的語言策略和文體形式(如書信);“讀懂中國”則暗示著首先寫作者要了解中國(“讀懂”可理解為從茫然無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為從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蛘哒f,試題中隱含一個敘述視角和得體的敘述語氣的問題,敘述者既不能自卑,也不能驕矜,不能是膚淺的炫耀,更不要給人以威迫之感,而要以堅定的國家民族自信,宏觀而理性的思維,友好而和藹的態度,深刻而有個性地進行表達。

猜你喜歡
名句指令外國
一樣,不一樣
封底:·英詩名句·花兒
《中庸》名句節選
《單一形狀固定循環指令G90車外圓仿真》教案設計
新機研制中總裝裝配指令策劃研究
中華名句
高考英語名句展播及專項訓練
外國父母看早戀,有喜有憂
太空第一人
外國幽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