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走好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

2018-04-19 08:55魏后凱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8年3期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

魏后凱

[摘要]中國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否如期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地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根據當前中國國情和發展階段變化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在人民日益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時代,我們所需要的鄉村振興不單純是某一領域、某一方面的振興,而是既包括經濟、社會和文化振興,也包括治理體系創新和生態文明進步在內的全面振興。城市與鄉村是一個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互促共榮的生命共同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防止農村凋敞,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在實施這一戰略的過程中,需要破解人才短缺、資金不足和農民增收難三大難題。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 農業農村現代化 城鄉共同繁榮

[中圖分類號]F3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03.002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并把它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程。

為什么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边@是對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重要科學判斷。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實踐,我國經濟社會獲得了持續快速發展,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社會生產落后的狀況。到2016年,我國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達到8127美元,處于世界銀行劃分的上中等收入經濟的中間水平,其中,天津、北京、上海超過1.7萬美元,江蘇超過1.4萬美元,已穩定進入高收入經濟行列。同時,我國工業化進程快速推進,目前已經整體進入工業化后期階段;城鎮化水平顯著提升,2016年全國城鎮化率達57.4%,已經穩定進入城鎮化中期快速推進的減速階段。

進入新時代,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國面臨的主要問題不再是生產落后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這種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體現在諸多方面,但主要集中體現在鄉村發展方面。我國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是不平衡的發展的突出表現。自2009年以來,盡管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在持續縮小,但直到2016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仍然高達2.72:1,仍高于改革開放初期的水平,更遠高于1983年的水平。目前,中國依然是世界上城鄉差距較大的國家之一。2016年,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僅有城鎮居民的36.8%。同時,農村發展嚴重滯后也是最大的發展不充分。農村地區不僅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也十分薄弱,尤其在一些貧困地區,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仍相當艱苦。在當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農村地區已經成為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而在推進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農業現代化始終是一條短腿,農村現代化則是薄弱環節。因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將是加快破解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難題的重要舉措和根本途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全面發展和繁榮,使廣大農村居民能夠與全國人民一道同步實現小康,最終實現城鄉共同繁榮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在新時代,中國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否如期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地區。2016年,我國仍有5.9億人口常住在鄉村。即使到2050年,中國城鎮化達到較高的水平,城鎮化率接近“天花板”,但仍將有相當數量的人口常住在鄉村。據聯合國經社理事會人口局的預測,到2035年和205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分別達到71.1%和75.8%,屆時鄉村常住人口將分別達到4.19億和3.35億。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鄉村人口的小康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問題,那么中國的小康和現代化將是不全面的。

城市與鄉村是一個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互促共榮的生命共同體。城市的發展和繁榮絕不能建立在鄉村衰敗的基礎上,城鄉共榮是實現全面小康和全面現代化的重要前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最終目標就是要全面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文化振興和生態文明進步,建設繁榮富強、宜居美麗的現代化新鄉村。因此,在新時代,要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推動農村大發展、大繁榮,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將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需要下大力氣分階段扎實推進。從總體上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體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從現在起到2025年,力爭用8年左右的時間,建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新鄉村;第二步,從2026年到2035年,再用10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差距大幅度縮小;第三步,從2036年到2050年,再用15年左右的時間,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將我國建成為農業現代化強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突出重點

所謂鄉村振興,就是通過大力發展,使鄉村逐步興盛和繁榮起來。在人民日益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時代,我們所需要的鄉村振興不單純是某一領域、某一方面的振興,而是既包括經濟、社會和文化振興,也包括治理體系創新和生態文明進步在內的全面振興。因此,鄉村振興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其內涵十分豐富。當前,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期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即“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這次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又根據發展階段的變化和面臨的新形勢,確立了新的總要求,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男?0字方針。這一總要求內涵更加豐富,領域更為廣泛,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特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F階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是按照中央提出的總要求,扎實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動產業振興。鄉村振興的核心和關鍵是產業振興。產業興旺,則經濟興旺。如果缺乏產業支撐,或者產業凋敝,鄉村振興將成為空中樓閣。加快振興農村產業,首先要堅守耕地紅線,嚴格劃定和永久保護基本農田,謹防借“改革”“振興”之名,違法占用甚至非法批準占用耕地和基本農田,大搞“非糧化”“非農化”,由此影響國家糧食安全。其次,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優化農業供給結構、質量和效率,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第三,充分挖掘和拓展農業的多維功能,促進農業產業鏈條的前后向延伸和農業與二三產業尤其是手工藝品、文化、旅游、康養、電商等產業的深度融合,著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農村新興服務業。

二是優化人居環境。按照生態宜居的要求,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功能完備、服務配套、美麗宜居的新鄉村,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前提。應當注意的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一定要考慮到未來農村人口的城鎮化趨勢,實行城鄉統籌規劃和科學布局。為此,要從城鄉融合和一體化的視角,大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實行數量與質量并重,在進一步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數量的基礎上,著力改善供給結構,提高供給效率和質量;按照全面小康的要求和更高的標準,加強農村生態建設和環境綜合治理,尤其要加大農村面源污染、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力度。

三是促進鄉村文明。振興和繁榮鄉村文化,促進鄉村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根基。如果鄉村文化衰敗,不文明亂象滋生,即使一時產業旺盛,也難以獲得持續的繁榮。要全面振興鄉村,還應按照鄉風文明的要求,加強村風民俗和鄉村道德建設,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傳承和弘揚農村傳統優秀文化,健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農耕文明與現代文明有機結合,實現鄉村文化振興。

四是強化鄉村治理。鄉村治理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結構發生的深刻變化,給鄉村治理機制創新帶來多方面挑戰。在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進一步完善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制,充分發揮村規民約的教育、引導、約束、懲戒作用,加快推進鄉村治理法治化,依法保障農民權益,建立更加公正有效、多元共治的新型鄉村治理體系,將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

五是改善農民生活。生活富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標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通過鄉村經濟振興和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斷提高農民收入和消費水平,進一步增進農民福祉,大幅度提升農民生活品質,使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實。生活富裕的核心是農民增收問題。從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農民增收的源泉應該來自于農業和農村,而不是農業農村之外的城市產業支撐。因此,未來農民的增收要在進一步減少農民數量的基礎上,通過農村產業振興和資源激活,逐步建立一個可持續的農業農村導向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

振興鄉村需要破解三大難題

據我們研究,在2033年之前,我國仍將處于城鎮化快速推進的時期。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農村人口將繼續向城鎮大規模遷移,這是一個不阻擋的歷史趨勢。在快速城鎮化的背景下,大量農村青年甚至整戶遷往城市,帶來了農村人口老齡化和村莊“空心化”,如果缺乏強有力的有效措施,很容易導致農村凋敝甚至衰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防止農村凋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在實施這一戰略的過程中,需要破解人才短缺、資金不足和農民增收難三大難題。

首先,要破解鄉村人才短缺的難題。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批有知識、有文化的農村年青人不斷向城鎮遷移,農村人口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2015年,全國鄉村65歲及以上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高達12.0%,分別比城市和鎮高2.8個和2.6個百分點。農民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也遠不能適應鄉村振興的需要。2015年,全國鄉村6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僅有7.7年,文盲人口占1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高達8.6%。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急需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愛農村的實用型人才,尤其是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公共服務、公共管理、新興服務業等領域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因此,如何采取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培養和吸引各種急需人才,將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亟待破解的難題所在。

其次,要破解建設資金不足的難題。目前,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還嚴重滯后,遠不能適應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2016年末,我國仍有31.3%的行政村未實行集中供水,有80%的行政村未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有35%的行政村未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農村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也不能滿足需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產業振興、文化發展到人居環境改善,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而農村自我積累能力有限,投融資渠道不暢,資金有效供給嚴重不足。2016年,雖然我國仍有42.6%的人口常住在鄉村,但農戶和農林牧漁業投資僅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5.7%。大力促進鄉村振興,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政府掌控的各種公共資源優先投向農業農村。然而,在當前全國經濟增速逐步放緩,政府財政支出壓力日益加大并呈剛性增長的情況下,單純依靠政府資金只能是杯水車薪。因此,能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本尤其是城市資本大規模進入,將成為鄉村振興的難點所在。

第三,要破解農民持續增收的難題。近年來,雖然我國農民收入增長持續多年快于城鎮居民,但應該看到,農民增收越來越依靠工資性收入,尤其是外出打工的工資性收入,農業和財產性收入對農民增收的貢獻較低。2014~2016年,全國第一產業凈收入對農民增收的貢獻只有14.7%,財產凈收入的貢獻率只有2.6%,而工資性收入的貢獻率高達46.7%。顯然,這種建立在農業農村之外的城市導向型農民增收模式是難以持續的,而且很容易導致農村的凋敝和衰敗。隨著發展階段和國內環境的變化,目前支撐農民增收的務農、務工這兩大傳統動力已經逐漸減弱,而轉移凈收入也將會受到“天花板”的制約,未來農民增收的難度日益加大。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增收問題,首先應該依靠新型城鎮化大規模地減少農民。在此基礎上,如何通過加快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和激活農村資源等多元化措施,建立農業農村導向型的農民持續增收長效機制,將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破解的第三個難題所在。

多措并舉促進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農村經濟、社會、文化以及鄉村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各個領域。在新形勢下,要全面促進鄉村振興,必須實行多措并舉,充分調動全社會資源和力量,全面激活要素、主體和市場,從而激發農村發展的活力和新動能。

一是切實做好鄉村振興規劃。促進鄉村振興,規劃必須先行。建議由有關部門牽頭,盡快組織編制《全國鄉村振興規劃》,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總體部署和安排,明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指導原則、總體要求、發展目標和實施階段,提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實現路徑、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該規劃的期限可以考慮設為2018~2025年,遠景目標可展望到2035年和2050年。各級地方政府也需要從本地實際出發,抓住重點難點,找準突破口,制定科學的鄉村振興規劃或實施方案。

二是研究制定鄉村振興的標準。設計科學合理、適宜可行的鄉村振興標準和指標體系,是鄉村振興戰略能否得到有效實施的重要前提。如果標準定的過高,投入量過大,近中期將不易見效;如果標準定的過低,將難以解決根本問題,達不到真正振興的效果。建議有關部門盡快組織研究力量,匯集相關領域人員,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研究制定符合我國現階段實際的鄉村振興標準和指標體系,作為各地實踐和評價的依據。

三是實行差別化的推進策略。我國鄉村地域遼闊,村莊數量眾多,各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特點千差萬別,發展水平更是十分懸殊。截至2015年,我國有54.21萬個行政村、264.46萬個自然村,村莊戶籍人口高達7.65億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定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要針對城郊型、平原型、山區型、邊境型等不同類型村莊,并根據其發展水平和所處的地理位置,實行差別化的政策和推進策略,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鄉村振興模式。同時,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超前探索,率先實現鄉村振興,充分發揮其示范、引領和標桿作用。當前,可以考慮在不同類型地區以鄉鎮為單位建立一批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區。每個示范區要從本地實際出發,突出重點和特色,編制好科學的振興規劃和實施方案。此外,還要及時總結各地經驗,加強交流和推廣示范。

四是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進鄉村振興,需要各級政府在資金和政策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當前,可以考慮設立中央財政鄉村振興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鄉村公共設施、公共服務、鄉村文化建設、生態環境治理以及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鼓勵各地建立鄉村振興產業引導基金,重點支持鄉村產業振興和創新創業,引導鄉村新興產業發展,中央財政可以給予一定補助。同時,要集中力量開展村鎮生活污水治理行動,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建設模式,加強農村污水治理。要實施農村優秀民俗文化搶救、保護工程,高度重視農村古村落、老建筑的保護,把鄉村文化、地方文化融入村鎮規劃和村鎮風貌中,建設一批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傳統文化示范村。

五是引導全社會參與鄉村振興。振興鄉村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要廣泛引導全社會資源和各方力量參與鄉村建設。要組織開展鄉村振興科技行動,加大科技普及和推廣力度,鼓勵和引導科技人員下鄉,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同時,要加強農村干部、農民和新型主體培訓,鼓勵大學生和城市各類人才下鄉創業,大力支持“城歸”群體和外出農民工回鄉創業就業,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作用,引導社會民間資本和外商投資進入,廣泛參與鄉村振興。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鼓勵各金融機構創新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務。

責編/鄭韶武

猜你喜歡
鄉村振興戰略
農村改革四十年的演變軌跡及其新時代新征程
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及舉措
新農村呼喚更多的知識型“新農人”
鄉村振興戰略中傳統民居的保護與開發
哪些農村民生問題亟待解決
“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基層治理創新
淺談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和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